让品德课堂教学回归“常态”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品德课堂教学回归“常态”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我们的课堂教学发生了新的变化。可是,许多教师在追求教学方法改革的同时,却忽视了常态的教学。一场“课堂回归自然,回归常态化”的话题,在品德教师队伍中开始热议。我们认为:课堂应该回归“常态”。因为,常态课是一种平日教学中常见的课,是一种原生态的自然课,也是一种最讲究实效的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生活课堂、体验活动、课堂资源、课堂评价等方面展开常态的教学活动,这样才能真正触动学生的心灵,才能感受到智慧灵动的课堂。

一、构建生活课堂,贴近常态生活

“回归生活”是德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品德教育的灵魂,也是新课程的生成点。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品德课堂,应力求让儿童的学习过程成为其回归生活的过程。鲁洁教授也曾用“回归生活”来概括德育课程的基本理念。这就要求我们品德教师潜意识里有“生活课堂”的理念,把“生活”引进课堂,把课堂还原成“生活”。生活是课程的本源,学生的常态生活更是教学的主要资源,只有走进学生生活常态,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构建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培养良好的情感,形成良好的品质。

在教学中我们应遵循学生生活的逻辑,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让学生生活贴近常态生活。如:我们教师上《过春节》时,老师面对的是一所县重点小学,学生来自机关单位的孩

子,他们的生活习惯、生活环境与乡村的孩子相比就有所差异。然而,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没有认真了解学生的实际生活,只是照本宣科地讲到:正月初一“拜年”活动,正月初五“逛庙会”活动……。课堂上,学生坐在位置上发呆,只听老师在涛涛不绝地讲过年的快乐和喜庆。可同学们仍然很纳闷,原因是他们根本不知乡村的风谷“逛庙会”。这样,学生没有生活的经历,没有贴近孩子的生活,他们怎么会感受到生活中的快乐呢?事后,老师进行了深刻反思。原来,老师讲的已脱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课后,老师进行了补充教学,在另一个班教学时就关注了学生的现实生活,让课堂回归常态。在课堂上让学生再来说县城过春节是如何过的?同学们自如地说:过春节家家户户贴对联、挂彩灯、穿新衣服,向长辈拜年,有压岁钱,到正月十五还有“猜灯谜”“闹元宵”活动呢?在发言中,学生就感受到春节的喜悦快乐。因此,课堂教学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要以儿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不能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更不能回归成人的生活。只要以实际生活为基础,关注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常态生活,让课堂源于生活,课堂教学才有生命力。

二、依托活动载体,构筑常态课堂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的过程即是学生参与的过程。”活动性是品德课程的基本特征,活动是品德教学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教师要努力创设适宜活动的环境和条件,组织开展活动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去体验、感悟、发现、探究,从而获得认识、情感和行为各方面的发展。如在教学

三年级《合理购物abc》一课时,老师事先安排好学生做好课前调查和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体验生活。同学们走进超市,有的购买学习用品,有的购买生活日用品,有的购买蔬菜等等。在课堂上,同学们将自己购物的经历和经验进行交流和分享。有的同学说,我在购物时注意到尽量购经济适用的物品,有的同学还介绍了购物时还要注意食品的营养。当老师提问到:购物时还要注意什么?“安全”——不购“三无产品”。师紧接着问:“什么叫‘三无产品’?”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无产品名称及生产厂家的厂名和厂址,无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的,无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的就是‘三无产品’。”同学们通过走进超市,把教学内容和要求融进了实践活动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再如教学《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一课时,老师要求学生认识常见的交通安全标志和设施,了解安全常识,注意交通安全,懂得上学放学时应注意哪些事项,学会自己保护自己,在收集交通标志的过程中了解交通常识。课前,老师要求学生与家长一起到街道上观察、体验、感知。学生通过听、看、学、收集等形式,让学生体验到自己应如何过马路才安全。在课堂上,学生还当起了“小交警”,告诉同学们过马路时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要识别红绿灯的作用,行人应靠右行走等教学内容。如果这节课就按原本叙说,那么坐在教室里的学生怎么也感受不到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而在课前课中,学生通过“认识交通标志”、“学做小交警”、“唱儿歌”等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了知识,落实了行为。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真实地感知到什么是规则及规则的作用。这种感

知不是由老师“告诉”学生的,而是学生通过主体参与体验获得的。因此,在品德教学中,创设学生喜欢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参与欲,让孩子真实体验,回到自然生活,感悟常态生活,让学生真正感觉学习的快乐。

三、运用课堂资源,回归常态课堂

《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要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上好常态课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但也不能重用教材,照本宣读,一节课书不离手。应该挖掘生活资源、学生资源,捕捉生活中的“源头活水”。因此,教师及时捕捉到了生活中的“源头活水”,就会让品德教学焕发生活的气息、生命的活力。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捕捉课堂“意外”资源。只有这样,才能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让课堂充满活力。如,一位来自乡村的品德老师,在教学《来自社会的爱》一课的“听听老师的心里话”环节时,马晓明同学泪流满面,陈老师被这突如其来的意外“流泪”感到不知所措。陈老师立即走到他身旁,用手温柔的抚摸着他的头说:“这位同学刚才听了我的心里话,肯定有感人的肺腑之言要和大家分享。”马晓明含着泪向大家讲述了老师和同学帮助他一家度过难关的真实而感人故事。原来,马晓明的爸爸是该校的一名优秀教师,由于常年劳累过度,积劳成病,得了重病去世了。学校组织了一次

“关爱他人”的捐款活动。陈老师听了他爸感人的事迹,并对马同学说:“孩子别难过,困难是暂时的,坚强些,我们是一个大家庭成员会伸出温暖的手来帮助你的。我要向你爸爸学习,你爸把自己的一身献给了教育事业,真伟大!”话音刚落,陈老师拿出一张百元钞票,递给马晓明同学。课堂里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一场感人的一幕,一次意外的收获。老师巧妙地用好身边的资源,正是因为运用了真实而独特的教学资源,才有了学生发自肺腑的话语,才激发出他们心灵深处最真挚的爱。

四、激活课堂评价,演绎常态课堂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程评价就是要变“淘汰性课程评价”为“发展性课程评价”。课标中明确指出:“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但有的课堂,老师评价的声音“虚”而“浅”。甚至,学生间相互评价也“少”,有的评价过于形式化。还有的课堂不管学生做得多么漂亮,说得多么精彩,老师送给孩子的只是“好”“不错”“你真棒!”的评价,没有启迪和激励的话语。这样有失常态课的要求,更无法激活课堂的活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如,教《我是谁》一课,其中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找一找自己的优点。有个学生找了4个优点,教师一边高兴地说:“祝贺你找到这么多优点,我真为你高兴!”一边伸出双手与学生热情相握,学生此时相

当激动,很郑重与老师握手。接着,又有一个学生说他找到了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