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性详细规划原理复习-三峡大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控制性详细规划原理复习
考试时间:11月28日星期四下午4:00-5:50B1-219
打下划线为重点中的重点,复习以书本为主,整理上来只是为了复习参考。
个人总结部分有出处,可以作为简化背诵内容参考。
考试类型:一,填空题15‘;二,选择题10’,20‘;三、名词解释,5X3,15’;四、问答题,数据计算,表格,几线,作图,控规概念,理解。管理实施,成果构成;五,论述案例解析,编码15‘
第一部分、控制性详细规划基础理论
教学目标:掌握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发展历程及相关基础理论知识点
1.控制性详细规划产生的背景及历程(时间节点、历史事件、相关条例规章)
控制性详细规划产生的背景
1.城市规划建设的新形势城市化进程加快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新体制下,城市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城市人口、用地迅速增加,城市不断向外扩展,城镇体系不断完善。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根据有关方面预测,未来15-20年内我国城市人口和城市数量将增加一倍,城市化水平2020年将达到50%。我国城市已经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2.市场经济多元化体制增加了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活力具体表现为:
(1)城乡企业、合资企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布局的调整;
(2)开发区的建设开辟了城市用地发展的新途径;
(3)劳动力的多方式引进,保证了城市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
(4)土地有偿使用及房地产开发推动了城市住宅、公共设施的建设和旧城改造。
3.新形势对城市规划提出的新要求城市体制改革带来的变化
(1)城市用地管理上的转变
①无计划划拨用地变为有计划划拨用地;
②零星分散拨地变为成片拨地;
③无偿使用土地变为有偿使用土地;
④单纯行政手段管理用地变为以行政、经济、法律并用的手段。
基于上述的转变,就要求在进行拨地开发前提出明确而详细的规划要求和各种控制指标,既作为规划管理的依据,又作为土地有偿使用的一种衡量标准,同时,作为有法律效力的文件,用于城市规划的强制性实施。
(2)城市开发改建方式的转变零星建设、“见缝插针”影响城市布局的合理有序和城市风貌的完整性,致使市政设施建设不完善,环境质量差。
目前的成片综合开发促进了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使城市的建设按照城市规划有序地进行。土地的有偿使用,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另一方面,在一些城市,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和高利润导致了容积率、建筑高度、建筑密度、人口密度等方面的失控,造成城市空间格局混乱,环境质量下降,损害了社会整体利益。因此,必须制订有效的引导和控制管理城市开发建设的规划,其中包括详细的建设要素控制,以此体现和维护整体城市利益,保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4.新形势对城市规划提出的新要求
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是引导城市协调发展的关键。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一方面国际交往与合作不断加强,城市规划与管理也要与国际接轨,要适应新的市场经济体制;另一方面,城市在迅速发展,新的建设要保证城市协
调、合理的发展,不再成为将来改造的对象,就必须进一步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保证规划能够得以实施。
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的法规体系,健全城市规划的法制化体制。而城市规划管理的基础,是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设计,是详细而明确的城市规划控制指标。
5.传统详细规划存在的问题
(1)规划依据不足
城市总体规划是对城市的总体布局,不可能对每一个地块提出详细、明确的规划要求,详细规划设计如果对规划范围内外的现状、环境、发展、功能联系、建设配套等一系列问题的整体性综合研究不够,很容易脱离总体、脱离实际,缺乏地方特点和城市特色,甚至可能造成建设性的破坏。
(2)与市场经济的要求有一定矛盾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建设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很难按照一个固定的模式进行规划。在建设计划、任务、投资均未落实的情况下,编制的详细规划很容易造成脱离实际、灵活适应性差的后果。
一旦其中一个关键环节发生变化,原来的规划就很难实现。对于规模较大、建设时间较长的开发建设,更是如此。
(3)规划管理的可操作性不够
城市规划的意图要通过规划管理来实现,由于总体规划过于原则,详细规划又缺乏灵活性和弹性,因此,在执行规划管理的过程中,规划的可操作性不够,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甚至为追求经济利益而放弃规划的基本原则,使城市建设受到损失。
6.控制性详细规划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产生正是适应了上述这些变化与要求,补充了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之间的空缺。
它是借鉴国外的土地分区管制(区划)的原理,根据中国城市的实际情况,对城市建设项目具体的定位、定量、定性和定环境的引导和控制。
个人总结:
1、我国城市建设相关的方面的新问题。
(一).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提出的新问题
(二).建设方式与投资渠道变化带来的新
(三).城市经济、产业、社会等结构的调整所提出的新要求
2、对规划管理和设计工作的观念、构思与方法的“冲击”:
(一).对规划管理工作的“冲击”
(二).对规划设计工作的“冲击”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发展历程
•1980年,美国女建筑师协会来华进行学术交流,带来了一个新的概念,即土地分区规划管理。
•1982年,上海虹桥开发区的规划,为适应外资建设的国际惯例要求,编制了土地出让规划,首先采用8项指标对用地建设进行规划控制。这一方法在规划设计和实施管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986年8月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向上海市城市规划局下达了《上海市土地使用区划管理法规的研究》课题,针对我国国情,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提出了城市采取的土地使用管理模式应是规划与区划融合型,即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图则、区划法规结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