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人性为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人性为先
秦志强 陈明华
一位教育家说:“儿童每天来到学校,并不是以纯粹致力于学习的人的面貌出现的。”他们“除了怀有获得知识的愿望外,还带来了他自己的情感世界。”老师的任务绝不仅仅是让学生每天载着知识回家,而应该同时以美与善去熏染他们的情感,使之人性趋于完美,人格趋于健全。忽视情感价值,削弱情感的陶冶,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将可能是情知分裂的畸形儿,人性缺失的两脚兽。
一位曾经在纳粹集中营目睹过杀戮,体验过死亡的二战幸存者当上美国一所中学校长后,交给每位老师一封信:“……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由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妇女和婴儿被受过高中或大学教育的人们枪杀。看到这一切,我怀疑: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你们的努力绝不应当被用于制造学识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变态狂、受到高等教育的屠夫。只有在能使我们的孩子具有人性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价值。”
“帮助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这位校长带血的请求,是对教育本质的真诚反省,是痛定思痛后的谆谆告诫。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教育意味着修养。似乎只要受了教育,人就会自然而然地变得崇高、宽厚、理性,充满圣洁与尊严。其实,畸形残缺的教育,虽可以使人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但他依旧可能渺小、鄙俗、狭隘、疯狂甚至充斥着无耻和野蛮,知识并不一定就转化为人性化的素养。英国哲学家乔治.斯坦纳在反思二战大屠杀时,生动地描述并深刻反思了教育的悲剧:“现在我明白了,一个人可以在晚上阅读歌德或里尔克的作品,也可以演奏巴赫和舒伯特的的乐曲,但在白天,他却到奥斯维新集中营去干他的工作。”他甚至激愤地责问道:“在人类文明当中究竟滋生着什么东西,他们好像是专门为野蛮行为做准备的?”美国学者博耶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滋生的东西就是——
没有知识的信息,没有智慧的知识,没有良心的能力。”
事实上,缺少人性、情感比缺少知识更可怕。即使在博大的学识之树上,也同样可能开出邪恶之花,结出带毒之果。当知识里缺乏了智慧,尤其是当能力中丧失了良心,人就会变德无情、冷血、歹毒,甚至穷凶极恶。爱因斯坦说:“纳粹德国的一个遗传学家要比一打党卫军士兵还坏。”所以,仅仅在知识维度上研讨教育和从事教育,会迷失育人的方向,失落育人的旨归,这样的教育会令人忧惧不已。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同样是缺少人性、丧失情感,一个掌握了知识的人,其对社会和人类的破坏力是一个文盲所无法企及的。知识没有了人性的驾御,好比一列有着极好动力系统的火车,却没有轨道的约束,一旦启动将有可能带来巨大的灾难。爱因斯坦说:我确实相信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这位智者的批评听起来似乎就是在直接针砭当前的教育现实。
人性的养成需要人文的教育,需要教会学生怎样去做人,怎样与自然、他人、社会和谐相处。这就需要明是非、知善恶、辨美丑、懂爱憎,这样他们才能选择高尚的价值取向,确定健康的生命追求,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人即便在某些知识领域存在一些残缺,也不至于影响他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科学只能告诉人类世界是什么,技术只能告诉人类能够做什么,只有人文才能告诉人类应该做什么。失去了亲情与博爱、神圣与高尚、诚实与信任、虔诚与敬畏,人就会失去方向、价值和归属,思想信仰和精神支柱就会倾斜乃至轰然倒塌。
如果我们能够用人文精神去涵养人生,人生就有了可靠的守护者,教育就有了灵魂。充满人性之美的教育,不仅仅定位于知识的堆叠,必定追求无限广阔的精神生活和人类的终极价值:真、善、美,自由、正义、宽容、博爱和智慧、理性,并建立与此相关的信仰,使每一个受教育者成为有人性、有情感、有灵魂、有教养、有信念的人。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有人性的人,他不会骄奢淫逸、挥霍无度,不会惟我独尊、
藐视正义,不会寡情薄义、恩将仇报,不会见利忘义、贪赃枉法,不会敲诈勒索、横行不法,不会行窃为盗、杀人越货,不会虐杀生灵、涂炭民众,即使他们不能做到坦荡磊落、大公无私,见义勇为、杀身成仁,至少也能遵循基本的社会公德,守住最后的做人底线。
如果把知识比作人生的舟楫,那么人性就是人生的舵盘。惟有人性能够规范人民一生的航道,也惟有人性能够“看守”人们一生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