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讲二语习得(201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缺乏负反馈(Vigil & Oller 1976)
母语影响(Selinker 1972)
是固化还是停滞发展?
固化是结果还是过程?
如何判定某种中介语特征是固化了还是处于
所谓高原期?
如何阻止中介语的固化现象?
课堂测验
二语习得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请运用
自身学习第二语言的经验说明
实证数据:儿童和成人在车祸中左脑受伤,
对语言能力造成影响不同
实证数据:狼孩、猪孩、基尼
Genie,化名,美国女孩,从小 被父母关在小屋里, 1970年13岁 时被解救 更多实证数据:Nuria Sebastian 的研究,6个月以前,婴儿可以 区分各种不同音素;但是,6个月 以后,失去辨别不常听见的音素 的能力,而对母语音素辨别能力 加强。
Schmidt(1990): 显性与隐性是一个延续体 的两端; 下意识学习几乎是不可能的; - Consciousness as awareness (意识) - Consciousness as intention(意图) - Consciousness as knowledge(知识) 提出注意(关注)假设(Noticing Hypothesis)
二语习得研究问题
二语学习者能够习得什么? (结果)
二语学习者如何习得目的语?(过程)
影响二语习得结果的因素有哪些?(原因)
二语教学对二语习得结果和过程的影响?
二语学习中个体差异的原因是什么?比如:
性别、性格特点、认知特点、学习策略、学 习风格等(个体差异) ……
二、二语习得研究视角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金利民
2011年12月7日
提纲
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简介 二语习得研究视角 二语习得主要议题 二语习得是否有关键期? 二语习得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 二语习得是否有固化现象?
一、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简介
应用语言学分支,不同于外语教学研究 研究对象:语言习得的结果(语音、词汇、
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关系:
Krashen (1982): 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不能
转换(the non-interface position)
Bialystok (1978): the interface position
操练
隐性知识
推测
显性知识
2)显性学习与隐性学习(Ellis 1991) 显性学习:个体有意识地提出和检验假设 隐性学习:个体没有意识地自然学习过程
基本概念:二语习得
Krashen (1982:10): 习得-学习假设(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 习得:无意识的(subconscious) 学习:有意识的(conscious) Ellis(1985:6):二语言习得指的是 “the subconscious or conscious process by which a language other than the mother tongue is learnt in a natural or tutored setting”.
幼儿园开设英语课是否有意义?外语一定是
越早学越好吗?
早期外语教育中,输入语言的质量,特别是
语音质量似乎非常重要
2. 二语习得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
1)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 显性知识:能够清晰表述的知识;例: *The London is my favorite city. 隐性知识:不能清晰表述、本能的知识,包 括词块知识(formulaic knowledge)和规则 知识,比如母语规则
句法、功能、技能等)、过程、影响因素以 及个体差异等 理论视角:语言视角、功能视角、认知视角、 社会文化视角等 研究方法:实证研究为基石(定量或/和定 性的研究方法)
举例说明
看视频并思考: 1.视频中学习者在哪方面存在习得困难? 2.导致困难的因素可能有哪些? 3.如何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I would like to buy a hamburger.
语言视角:普遍语法视角,注重语言形式习
得的研究,语言理论与语言习得理论的统一 功能视角:注重语言的表意功能,研究二语 学习者表达功能的方式 认知视角:关注语言学习过程,把语言学习 看成一种个体的学习过程 社会文化视角:关注语言学习过程,强调交 流(interaction)和语言发展的社会性
Noticing Hypothesis: the emergence of new
forms should be preceded by their being noticed in the input. In other words, the conscious noticing of a mismatch between one’s language production and the target form is a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 for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两派的主要分歧
文秋芳(2008: 15):评析二语习得
认知派与社会派20年的论战,《中国 外语》。
思考:两派分歧是不可调和的吗?
三、二语习得主要议题
‐ 二语习得是否有关键期?
‐ 二语习得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 ‐ 二语习得是否有固化现象?
1. 二语习得是否有关键期?
关键期假说(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 Lenneberg 1967) “the CPH states that there is a limited developmental period during which it is possible to acquire a language be it L1 or L2, to normal, nativelike levels. Once this window of opportunity is passed, however, the ability to learn language declines” (Birdsong, 1999: 1).
认知派与社会派论战20年
源起:二语习得成为独立学科已有40多年;
认知派始于二十世纪60年代,社会派始于二 十世纪80年代 激化:1997年《现代语言》(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组织公开论战 延续:2007年12月《现代语言》再次组织两 派辩论,双方毫无妥协迹象
关键期假说的反对者
关于生物基础:人脑的神经可塑性是逐渐变
化的过程,而非突变
实证数据:除语音外,词汇、句法等习得过
程和最终水平,基本不受年龄的影响;相反, 在理解和习得速度上,青少年和成人比儿童 还要更快;即使是语音,年龄也只是获得地 道口音的偏爱条件,而非必要条件
关键期假说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研究问题和争论的焦点
到底有没有关键期? 如果有关键期,那么确切的年龄是多少?
年龄因素对二语习得速度有何影响?
年龄因素对二语习得最终水平有何影响?
关键期假设的支持者
语言习得的生物基础:大脑的可塑性(10-
12岁以前),青春期(puberty)后大脑发 生侧化(lateralization),渐失去可塑性
源自文库
3. 二语习得是否有固化现象?
固化(石化、僵化)现象(Selinker 1972, 1996):
外语学习者的中介语中一些语言项目、语法 规则和系统性知识趋向于固定下来的状态, 年龄增长和学习量的变化对改变这种固定状 态不起作用 思考:在你所学语言中,哪些语言点有固化 现象?
固化现象的成因
内因: 年龄:关键期(Scovel 1988) 无意适应目的语文化(Schumann 1978) 外因: 交际压力:思想难度超越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Higgs & Clifford 1982) 缺乏学习机会(Bickerton 19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