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赠从弟(其二)》优质课教案_15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赠从弟(其二)》、《梁甫行》教学设计

姓名:学校:一、谈设想

《赠从弟(其二)》和《梁甫行》两首诗歌是第三单元结束后的“课外诗词诵读”,属于拓展课文。

学习这两首诗,可以总结出相同的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详细讲解《赠从弟(其二)》,更多的让学生学会一种研读诗歌的方法,以此方法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梁甫行》,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诗歌的情感始终是重中之重,要在学生理解《赠从弟(其二)》刘桢在逆境中仍能保持本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曹植不仅自身保持本性,更心系天下的人文关怀。二、谈学情

初二年级的学生对于诗歌解读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可以以全诗为切入口,自由地解读诗歌,把握诗歌。

初二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诗歌积累,已经具备了一些自主学习诗歌的能力,他们更缺乏研读诗歌的思路和方法,需要教师点拨,并在课堂上实践此方法。

三、教案设计

(一)教学内容:《赠从弟(其二)》、《梁甫行》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朗读诗歌,读准字音;

(2)理解两首诗歌大意;

(3)领悟两首诗歌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所要表明的志向。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朗读法,整体感知诗歌;

(2)学习“朗读——译读——品读”的诗歌研究方法,学以致用,用此方法指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梁甫行》。

3.情感与价值观

领悟两位诗人面对困难时的无畏精神,感受他们对理想的执着,通过学习我国的建安时期的佳作名篇,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读出松树的特点,分析诗人写松的目的;

(2)学习“读——译——品”的诗歌研究方法,学以致用,用此方法指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梁甫行》。

2.难点:

体会刘桢在逆境中不屈服的坚贞意志,及曹植关注人民疾苦的人文情怀。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与大家一起度过这堂语文课,在正式上课之前,老师想先考考大家,请大家猜一猜,PPT上出示的诗文描写的是哪个历史时期:

【资料补充】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罗贯中《三国演义》(明确:三国时期)

没错,正是三国时期。东汉末年,群雄并起,那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加上连年的自然灾害,百姓生存艰难,但是都说“时势造英雄”,在那个特殊的时代,有一批英雄志士脱颖而出,凭借坚定的意志和高尚的品格傲立于世,今天就让我们用40分钟时间穿越回那段被历史铭刻的时光,一起透过文字去触摸两个有温度的灵魂。

请大家把语文书翻到70页,让我们一起走进刘桢、曹植的世界。

2.《赠从弟(其二)》教学过程:

(1)朗读诗歌,初识刘桢

①正式进入诗歌之前,请大家跟老师一起看看注释一,“从弟”就是堂弟的意思,这首诗是刘桢写给自己的堂弟的;刘桢,字公干,东汉末诗人,“建安七子”之一。我们一起来看看,刘桢究竟想告诉堂弟些什么。

请大家大声朗读诗歌《赠从弟》,朗读过程中,要求将注释上的字音誊写到诗中,并用铅笔圈出你读不准的字,一会儿向我提问;

(学生自主朗读,自由提问,在副板上板书学生有问题的字教读字音)

②请一名学生试读正音;

③全班齐读诗歌。

(2)译读诗歌,走近刘桢

小组合作探究:

两名同学组成一个学习小组,结合书旁注释和PPT上补充的注释,参照所给示例,合作完成译读。

【示例:同学A: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同学B:高山上的松树十分挺拔,(迎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同学展示,教师点拨)

很好,在三组同学的精彩展示后,我们已经梳理清楚了诗歌的大意,下面请全班同学合作,我们一起译读诗歌:

请全班男生读原句,全班女生读译文。

(3)品读诗歌,对话刘桢

在刘桢的笔下,本应没有情感的松树似乎也特别了起来,再次品读诗歌,回答PPT上的问题:

这是一棵_____________的松树,我从___________品读出来。

(坚强、挺拔、傲雪凌霜、刚劲……)

刘桢把这棵松树写在诗里送给他的堂弟,仅仅是为了赞颂松树吗?他的真正意图你读懂了吗?请再读诗歌,结合你的理解,完成学案上的语文活动:

【语文活动】

假如你是刘桢的堂弟,收到哥哥的这封“诗信”,品读完后,请写一封回信给他。

尊敬的兄长刘桢:

展信佳!

收到您的来信后,我内心很_______________。您的信如此真挚,让我不能忘怀。信中的松树是多么________________啊!请您放心,我明白,您是希望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兄长,谢谢。

您的堂弟敬上(同学分享)

(4)小结

刘桢看似写松,实则是想借赞颂松柏提醒堂弟,也提醒自己,就算世间坎坷,也要坚守自己的“本性”,这种写法叫作“托物言志”。

3.《梁甫行》教学过程

人生中难免遭遇挫折困苦,生活往往不是“诗和远方”,而是“苟且和当下”,刘桢说:“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遭受着苦难的人,始终保持“本性”可绝非易事,但确实有很多文人志士在那纷乱的年代里仍保持着坚贞的意志,更有甚者,除了自己和亲人,还看到、想到了更多人,比如在年少时便与刘桢相交很深的这一位大诗人——曹植。

【资料补充】

曹植,字子建,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曹植被迫被卷入了争夺“世子之位”的政治斗争中,曹丕称帝后,他惨遭流放,被流放到了边远地区,生存十分艰难。在流放过程中,他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梁甫行》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探究曹植的精神世界。

(1)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仿照学习《赠从弟》的方法,与同伴组成学习小组,完成学案上的任务一、任务二:

①朗读诗歌,初识曹植

任务一:大声朗读诗歌,勾画出读不准的字音,互相解答。

②译读诗歌,走近曹植

任务二:结合书旁的注释和PPT上补充的注释,合作完成译读诗歌,梳理诗歌大意。

给大家三分钟时间,完成后请两个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小组汇报译读时,教师正字音,点拨翻译,完成后,请全班男生读原句,全班女生读译文)

③品读诗歌,倾听曹植

假如你是曹植,在你向别人朗诵这首诗时,应该怀着怎样的心情?为什么?

(沉痛、失落、愤然,因为海边的人民生活的十分凄惨)

任务三:听教师朗读诗歌,边听边勾画出诗中,你认为最能体现出海边人民生活悲惨的句子、字词,说说这些词句打动你的原因。

(学生交流感受,并试读句子)

(2)对比升华

短短的8句诗,几乎句句都在写梁甫海民生活的极度悲惨,语言朴实易懂,实际上,作为建安文人最杰出代表的曹植,诗文一向是以“辞采华茂”著称的,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给予他“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超高评价,谢灵运也确实没有言过其实,我们一起看看曹植的其他诗文:

【补充资料】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曹植《洛神赋》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