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验方、名医经验及医案精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服药及针灸治疗,未见显效,昨晚忽又咳血,大便四日未 下,体温38.8°Co舌苔黄,脉浮紧。 辨证立法:脉象浮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寒痹阻经络, 左臂骤痛。肺主皮毛,风寒客肺,症见咳嗽。大便不通,内 热甚炽,遂致咳血。基本以五解五清法治之。
处方:赤芍药6g,白芍药6g,川桂枝(炒)4.5g,炙苏子10g, 炙白前6g,片姜黄10g,炙紫莞10g,炙前胡6g,白杏仁10g,炙 麻黄3g,嫩桑枝30g,苦桔梗4.5g,大蓟炭6g,白苇根15g,酒黄 苓10g,小蓟炭6g,白茅根15g,炙甘草3g,紫雪丹3g(温开水 分两次冲服)。
2.林珮琴
其症恶风有汗,脉浮,头痛,鼻塞身重,咳嗽痰多,或憎寒 发热。惟其人卫气有疏密,感冒有深浅,故见症有轻 重。……凡体实者,春夏治以辛凉,秋冬治以辛温,解其肌 表,风从汗散。体虚者,固其卫气,兼解风邪。……如初起 风兼寒,宜辛温发表,郁久成热,又宜辛凉疏解,忌初用寒 凉,致外邪不得疏散,郁热不得发越,重伤肺气也。(《类 证治裁伤风》)
处方:苏叶4.5g,杏仁6g,桔梗3g,炒枳壳3g,前胡3g,制香附 3g,陈皮3g,荆芥3g,炒莱服子4.5g,甘草1.5g,薄荷(后下) 3g,葱白(后下)3寸。3剂。一剂两煎,共取160ml,分早晚 两次温服。
3月16日复诊:体温正常,咳嗽已止,咽已不痒痛,鼻塞减 轻,流黄粘鼻涕,大便软,量少,脉浮滑,秽苔未净。病势 虽减,外邪未尽,治宜疏解,兼理肠胃。
咳嗽,咽痒,咯痰色白,口干不欲饮,舌苔白滑,脉浮紧而 数。 辨证施治:风寒夹湿,客于卫表,肺气失宣。治予辛温解表, 仿荆防败毒散之意。
也可自我按摩印堂、太阳、迎香、风池、曲池、合谷等穴。
6.指针疗法
配穴方一: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间两旁。 治法:用指压法,以拇指或中指指腹(面)强压其上穴两旁各1
〜1.5分钟,反复多次,每日1次,至愈为止。 主治:感冒。
配穴方二:大椎。 治法:用指压法,以食指指腹强压此穴10〜25次,每次压5
〜10秒钟,一压一放,反复进行,每日1次,至愈为止。 主治:伤风,或风寒、风热感冒初起。
3.李用粹
如虚人伤风,屡感屡发,形气病气俱虚者,又当补中,而佐 以和解,倘专泥发散,恐脾气益虚,媵理益疏,邪乘虚入, 痛反增剧也。(《证治汇补伤风》)
4.江涵嗷
肺有里证,亦有表证,肺主皮毛故也。邪在表,右寸脉必浮, 其症为发热,为喷嚏鼻塞,为咳,为嗽,为畏风,为胸满痛, 为喉疼,为鼻燥,为伤暑风,为中时疫。……肺寒之证,外 感居多,脉右寸必迟,其症为清涕,为咳嗽,为恶寒,为面 色萎白。(《笔花医镜肺部》)
加酒数滴炒热贴敷即可。
(2)浴疗
方一:麻黄、桂枝、杏仁霜、生姜、防风、甘草、荆芥各 10g,水煎,浸浴,适用于风寒感冒。
方二:银花、紫草、板蓝根各20g,连翘、竹叶、荆芥、薄荷、 柴胡、黄苓、生甘草、豆豉各10g,水煎,浸浴,适用于风热 感冒。
方三:紫苏、荆芥、霍香、佩兰、半夏、陈皮、香薔、银花、 薄荷、黄柏、木通各10g,白扁豆20g,水煎,浸浴,适用于暑 湿感冒。
2.针刺疗法
(1)风寒证选列缺、风门、风池、合谷,或取大椎、肺俞等穴 拔火罐,或毫针浅刺,用泻法。体虚者,平补平泻,并可灸。 鼻塞加迎香穴,咳嗽加太渊穴,痰多加丰隆穴。
(2)风热证取大椎、曲池、合谷、鱼际、外关等穴,刺以毫针, 用泻法,咽痛可刺少商出血。
3.灸疗法
经常感冒者可选大椎、肺俞、足三里等穴艾灸,每日1次。
基本手法:一指禅推法、按法、揉法、平推法、分法、抹法、 拿法。
加减:风寒束表者,加擦大椎,按丰隆,拿曲池、外关诸穴; 风热袭表者,加点大杼,拿鱼际、少商,按照海、丘墟诸穴; 暑湿袭表者,加直推膻中、中腻按孔最、足三里、丰隆、三 阴交诸穴;卫外不固者,加抹膻中、中腕、神阙、气海穴, 按太渊、内关、足三里、三阴交、脾俞、肾俞诸穴。
(1)穴位贴药疗法
〔组成〕薄荷、大蒜、生姜各等分。 〔制法〕取上药捶烂如膏。 〔用法〕取穴:大椎、太阳、劳宫等穴。贴敷于大椎、太阳穴,以纱
布覆盖,用胶布固定,两手劳宫穴贴药后合掌端坐约30分钟。 〔功用〕散寒发表,疏风退热。 〔主治〕感冒初起有恶寒头痛者,若微汗出即效。 〔加减〕若风寒感冒有全身酸痛,则在上药中加入半分细辛同捣,并
感冒验方、名医 经验及医案精选
【验方】
一、单方验方
概念
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或时行疫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出现 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等主 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外感疾病。 本病四季均可发生,尤以春冬两季为多。 病情轻者多为感受当令之气,称为伤风、冒风、冒寒;病情 重者多为感受非时之邪,称为重伤风。 若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证候相类似者,称为时行感冒。
4.拔罐疗法
风寒证取风池、风门、外关穴。风热证取风池、尺泽、大椎 穴。暑湿证取大椎、曲池、委中、阴陵泉、足三里穴。咳嗽 可取肺俞、脾俞、中府、膻中、中腕等穴。
5.推拿疗法
实证以发汗解表、祛散外邪为主,虚证以扶正祛邪为主。 常用穴位:大椎、合谷、头维、太阳、迎香、风池、风门、
支沟、尺泽、中府、云门、肩井、肺俞等穴。
8.玉屏风散 〔功能与主治〕易受风寒者。益气固表止汗。用于卫气虚弱, 自汗不止,肌腠不密。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包,一日2次。 9.板蓝根冲剂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咽喉肿烂, 及时行感冒。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包,一日2〜3次。
三、其它疗法。
1.外治疗法
穴位贴敷 浴疗
处方:苏叶6g,杏仁6g,桔梗3g,炒枳壳4.5g,前胡3g,制香附 4.5g,陈皮3g,僵蚕4.5g,炒莱眼子4.5g,炒神曲6g,甘草1.5g, 豆豉9g,葱白(后下)3寸。
2剂,煎服法同前。
4月2日三诊:药后鼻塞减,不流涕,食纳尚可,腹胀,大便 不畅,量少,脉沉滑,秽苔未尽。治宜和脾消滞,清利湿热。
三、程门雪
施某,男,成年。 初诊:1940年12月26日。阴虚之火上升,风邪外乘,寒热
不解,咽痛蒂垂,头痛不清,脉浮,苔薄腻。拟于育阴之中, 佐以解表,黑膏汤出入。 处方:小生地四钱,炒香豉三钱,黑山梔一钱半,京玄参一 钱半,冬桑叶三钱,嫩射干八分,生甘草八分,苦桔梗一钱, 挂金灯八分,藏青果一钱。
处方:制苍术6g,厚朴4g,陈皮4.5g,炙甘草1.5g,法半夏6g, 蕾香梗6g,槟榔4.5g,炒枳实3g,炒神曲6g,大黄(分包后下) 3g,生姜3片。
2剂,煎服法同前。继用香砂平胃丸3袋,早晚各服6g,白开 水下,调理而愈。(《蒲辅周医疗经验》)
二、施今墨
刘某,男,28岁。 一周之前,暴感风寒,左臂骤然作痛,咳嗽剧烈,夜不安枕,
1.连须葱白5根,生姜5片,橘皮6g,红糖30g,一日1剂,水 煎热服。治风寒感冒。 2 . 羌 活 、 防 风 、 紫 苏 、 苍 耳 子 各 1 0 g , 生 姜 2 片 , 一 日 1 剂 , 水煎热服。治风寒感冒。 3 . 薄 荷 3 g , 鼠 麦 曲 草 1 5 g , 鲜 芦 根 、 板 蓝 根 各 3 0 g , 一 日 1 剂 , 水煎服。治风热感冒。 4 . 大 青 叶 3 0 g , 鸭 跖 草 1 5 g , 桔 梗 、 生 甘 草 各 6 g , 一 日 1 剂 , 水 煎服。治风热感冒。
二诊:前方去大小蓟炭、紫雪丹,加旋覆花6g,新绛4.5g (前二味药用布包)。
三诊:药服二剂,左臂痛已好,体温正常,咳嗽减轻,但周 身似有气窜走,酸楚不适,夙疾偏头痛又现。
处方:杭白芍10g,片姜黄6g,川桂枝(炒)3g,酒地龙10g, 白冀藜15g,蔓荆子6g,炙甘草3g,旋覆花6g,红新绛4.5g(布 包)。(《施今墨临床经验集》)
5 . 野 菊 花 、 四 季 青 、 淡 竹 叶 各 1 0 g , 鱼 腥 草 3 0 g , 一 日 1 剂 , 水 煎服。治风热感冒。 6 . 贯 众 、 紫 苏 、 荆 芥 各 1 0 g , 甘 草 3 g , 水 煎 , 顿 服 , 连 服 3 天 , 冬春风寒当令季节可预防感冒。 7.霍香、佩兰各5g,薄荷2g,煮汤以代饮料(鲜者用量均应酌 加),夏月暑湿当令季节可预防感冒。 8 . 如 时 邪 毒 盛 , 流 行 广 泛 , 可 用 贯 众 1 0 g , 板 蓝 根 ( 或 大 青 叶)、生甘草各12g,煎服,日服1剂,以预防感冒
配穴方三:阳池、风池、大椎、曲池、合谷。
治法:用指压法,或一指禅推法、点穴法。上穴每次交叉各 取1穴,大椎每次必用,也可首次全用,以后再按上法取穴。 每穴各压0.5〜1分钟,重复压2〜3次。每日治疗1次,至愈 为止。
主治:感冒见发热、头痛等症。
7.牵引疗法
患者坐位,术者立于其身后偏于一侧,一手掌托住下颌部, 另一手拇、食指分别拿住风池穴,徐徐用力向上牵引约1〜2 分钟;然后术者立于患者一侧,一手握住肩部,中指端按住 极泉穴,另一手握紧腕关节上段,双手同时用力牵引上肢, 握肩部的中指同时重点极泉穴,待上肢有窜麻感时,则徐徐 松懈。先牵引左侧,后牵引右侧。上法可重复1〜2次。
二诊:寒热已减,咽痛已癢,头痛未清,夜不安寐,咳嗽。 再以泄厥阴,安心神,宣肺化痰。
处方:冬桑叶三钱,甘菊花三钱,白冀藜三钱,薄荷炭八分, 辰赤苓三钱,甜杏仁三钱,象贝母三钱,净蝉衣八分,冬瓜 子四钱,藏青果一钱,荷叶边一角,辰灯心一把。(《程门 雪医案》)
四、周仲瑛
案一 患者郑某,男,29岁,住院号11896。 症状:病经一天,突然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骨节酸痛,
5.程国彭
汗者,散也。……风寒初客于人也,头痛发热而恶寒,鼻塞 声重而体痛,此皮毛受病,法当汗之……凡一切阳虚者,皆 宜补中发汗。一切阴虚者,皆宜养阴发汗。(《医学心悟论 汗法》)
【医案精选】
一、蒲辅周
薛某,男,60岁。
1963年3月8日初诊。感冒两周,尚发热,鼻塞流涕,咳嗽, 咽痒且痛,大便干燥,小便正常,脉浮微数,舌淡,苔白黄 腻。属感冒夹湿,治宜疏解。
9.姜葱粥:糯米60g,生姜5g,连须葱白5茎。粥熟时,加入 姜、葱,再煮数沸,并加白糖30g调服。为治风寒感冒之食疗 方。 1 0 . 荷 叶 粥 : 粳 米 6 0 g , 鲜 荷 叶 1 张 。 以 常 法 煮 粥 , 加 白 糖 适 量,将荷叶盖于粥上,或将荷叶切碎,另用水煎,调入粥内, 加白糖适量。为治暑湿感冒之食疗方。
6.桑菊感冒片 〔功能与主治〕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之风热之 邪外伤皮毛、内舍肺络者。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4〜8片,一日2〜3次。 7.霍香正气软胶囊 〔功能与主治〕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 滞之头痛昏重、月完腹胀满、呕吐泄泻等症。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2〜3粒,一日2次。
8.刮痴来自百度文库法
用边缘平滑的瓷汤匙蘸润滑油(花生油或麻油)刮颈背,颈 自风池穴向下,背从背脊两旁由上而下。刮时要用力均匀, 不要太重,防止刮破皮肤,刮到出现紫色出血点为止。感冒 周身酸痛者,可以均匀力量反复刮胸背、肘窝、胭窝处至局 部出现红色斑点或紫色斑片。
【名医经验】
1.张景岳
伤寒之病,本由外感。但邪甚而深者,遍传经络,即为伤寒;邪轻而 浅者,止犯皮毛,即为伤风。皮毛为肺之合,而上通于鼻,故其在外 则为鼻塞身重,甚者并连少阳、阳明二经,而或为头痛,或为憎寒发 热。其在内则多为咳嗽,甚则邪实在肺而为痰、为喘。有寒胜而受风 者,身必无汗而多咳嗽,以阴邪闭郁皮毛也。有热胜而受风者,身必 多汗恶风而咳嗽,以阳邪开泄肌媵也。有气强者,虽见痰嗽,或五六 日,或十余日,肺气疏则顽痰利,风邪渐散而愈也。有气弱者,邪不 易解,而痰嗽日甚,或延绵数月,风邪犹在,非用辛温必不散也。有 以衰老受邪,而不慎起居,则旧邪未去,新邪继之,多致终身受其累, 此治之尤不易也。(《景岳全书伤寒》)
二、中成药
1.午时茶 〔功能与主治〕祛风除湿散寒。用于风寒感冒轻证。 〔用法与用量〕一次水煎1袋,一日2〜3次,热服。
2.川苓茶调散 3.感冒退热冲剂。
4.银翘解毒片 5.正柴胡饮冲剂 〔功能与主治〕疏风散寒解表。用于外感风寒初起, 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喷嚏、清涕、咽痒 咳嗽、四肢酸痛等症。 〔用法与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3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