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78章--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
1、小学儿童的年龄范围是6.7—12.13岁,属于童年期,也叫前青春发育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
2、说明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小学儿童思维发展呈现出一些基本特点:
(1)在整个童年期,儿童的思维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
(2)童年期儿童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存在着一个“关键年龄”。
(3)童年期儿童思维形式逐渐完整。
(4)童年期儿童的思维,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平衡性。
3、小学儿童思维发展有一个关键年龄,这个关键年龄是小学的三四年级。
4、小学儿童概括能力的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从对外部感性特点的概括转为对本质属性的概括,这种发展大体上要经历三个阶段直观形象水平、形象抽象水平、初步本质抽象水平。
5、小学儿童概念发展的特点有三,一是概念的逐步深刻化,二是概念的逐步丰富化,三是概念的逐步系统化。
6、说明小学儿童思维品质的发展特点
(1)思维敏捷性方面,儿童的运算速度不断提高,正确迅速能力水平的分化越来越明显。
(2)思维灵活性方面,表现为①一题多解的解题数量在增加。②灵活解题的精细性在增加。③儿童的组合分析水平在不断提高。
(3)思维深刻性方面,表现为:①儿童寻找标准量的水平不断提高,推理的间接性不断提高。②儿童不断掌握运算法则,认识事物数量变化的规律性。③儿童提出假设,独立地自编应用题的抽象逻辑性逐步发展。
(4)思维独创性方面,表现为:①从对具体形象性材料加工到对语词抽象材料的加工。②先模仿,经过半独立性的过渡,发展到独创性。
7、说明小学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趋势
童年期儿童自我意识是在幼儿期已有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不断深化的过程,其发展进程可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从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处于上升期,小学一年级到二年级上升幅度最大,是上升期中的快速发展期。
精品文档
第二,小学三年级到五年级处于平稳阶段。,其年级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第三,小学五年级到六年级处于第二个上升期。可见,小学儿童自我意识不断发展,但不是直线的等速的,既有上升时期,又有平稳发展时期。8、小学儿童自我评价的特点是什么?
自我评价能力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其主要特点是:
第一,从顺从别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评价,自我评价的独立性随年级增高;
第二,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到对自己各方面的特点进行比较具体的评价;
第三,开始出现对内心品质进行评价的倾向;
第四,在整个小学阶段,儿童自我评价总的发展趋势是从评价的具体性向抽象性、从外显行为向内部世界过渡;
第五,小学生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9、什么是社会性认知?它的发展趋势如何?
所谓社会性认知是指对自己很他人的观点、情绪、思想、动机的认知,以及对社会关系和对集体组织间关系的认知。它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⑴从表面到内部。⑵从简单到复杂。⑶从呆板到灵活的思维。⑷从对个人即即时事件的关心到关系他人利益和长远利益。⑸从集体思维到抽象思维。⑹从弥散性的、间断性的想法到系统的、有组织的综合性的思想。
10、角色采择,也称观点采择,是指儿童采取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一种认知技能。
11、塞尔曼认为儿童的角色采择技能发展分为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是阶段0:自我中心的或无差别阶段(3-6岁)。儿童不能认识到他人观点与自己的不同,因而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做出反应。阶段1:社会-信息角色采择(6-8岁)。儿童开始意识到他人有不同的观点,但不能理解这种差异的原因。认为他人所做的即是其所想的,而不能了解他人行动前的思想。阶段2:自我反省角色采择(8-10岁)。儿童逐渐认识到即使得到相同的信息,自己和他人的观点也可能会冲突。他们已经能考虑到他人的观点,并预期他人的反应,但儿童还不能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阶段3:相互角色采择(10-12)。儿童能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并认识到他人也可能这样做,能够以一个客观的旁观者的身份来解释和反应。阶段4:社会和习俗系统的角色替换(12-15岁)。。
12、麦克斯白提出儿童控制的三阶段模式包括父母控制(6岁前)、共同控制(6-12岁)、儿童控制(12岁以上)。
精品文档
13、塞尔曼提出儿童友谊发展的阶段是什么?
第一阶段(3~7岁),没用形成友谊的概念,只是短暂的游戏同伴关系。第二阶段(4~9岁),单向帮助阶段。第三阶段(6~12岁),双向帮助阶段。第四阶段(9~15岁),亲密的共享阶段。第五阶段(12岁以后),自主的共存阶段。
14、师生关系的类型主要有友好型、冷淡型、关怀型和拒绝型。
15、罗森塔尔效应:教师积极的态度变化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使他们的成绩不断提高,这又增强了教师的期待感,以至于形成教育中的良性循环,这种现象叫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或暗含期待效应)
16、品德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1)逐步形成自觉运用道德认识来评价和调节道德行为的能力。从小学时期开始,儿童形成系统的到的及相应的道德行为习惯,但小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具有依附性,同时也缺乏原则性,其发展得趋势是稳定的,和谐的。
(2)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一般来讲,年龄越小,言行越一致;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出现言行不一致的分化。
(3)明显的表现出自觉纪律的形成。自觉纪律的形成和发展是小学儿童的道德知识系统化及相应的行为习惯形成的表现形式,也是小学儿童出现协调外部和内部冬季的标志。
(4)小学儿童品德发展有过渡性的特点,小学儿童道德发展存在关键期或转折期。(三年级下学期)
17、自觉纪律就是一种出自内心要求的纪律,是在儿童对于纪律的认识和自觉要求的基础上形成起来的,而不是依靠外界强制的纪律。
18、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1)对偶故事法是通过设计好的包含道德价值内容的对偶故事来探明儿童在行为判断时所依据的道德准则,它是皮亚杰设计的的研究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方法。
(2)说明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规律
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认识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过程,并且提出的儿童道德认识发展水平分为三个阶段:前道德判阶段,他律道德阶段,自律道德阶段。
(3)他律道德是指根据外在的道德准则进行道德行为判断,儿童只注意行为的结果,不考虑动机,其是非标准取决于是否服从成人的命令或规定。(4)自律道德是指根据自身具有的道德准则进行道德行为判断,儿童能从动机出发,用自身内在的道德准则来进行道德判断。
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