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识》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必修五《古代文化常识》归纳.ppt
![必修五《古代文化常识》归纳.ppt](https://img.taocdn.com/s3/m/decd89280029bd64783e2caf.png)
古代文化常识
演示课件
目录
天文 地理
纪 年 纪 时
姓名字号
礼仪 制度
天文 地理 纪年 纪月 纪日 纪时 姓名字号 礼仪 制度
天文 地理
之 天文
天文 宏观印象:天圆地方,天覆于地。 具体天象:恒星定而行星动。
二十八宿(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
古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 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颗恒星。
(斗、牛、女、虚、危、室、壁)
北
方
玄 武
七
(奎、娄、胃、昴mǎo 、毕、 宿 东方苍龙七宿
觜zī 、参shēn ) 西方白虎七宿
南 方
(角jiǎo 、亢、氐dī 、房、心、 尾、箕jī )
朱
雀
七
宿 (井、鬼、柳、星、张、
翼、轸)
古 诗 与
星 宿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苏轼《赤壁赋》
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
西河 又称河西,黄河以西的地区。
关西 函谷关以西。又称关内。
江表 长江以南地区,从中原看,地处长江之外,故称江表。
淮左 淮水东面。
政区名
天文 地理
之 地理
九州:冀、兖yǎn 、青、 徐、杨、荆、豫、梁、 雍
纪年 纪时
之 纪年
干支纪年法
天干:甲乙丙丁戊wù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xū亥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就像眼前的这河水一样,岁月永不停息的逝去,它不会因个 人的意愿而停止。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论语·雍也》
智者也就是聪明人。聪明人通过事理,反应敏捷而又思想活 跃, 性情好动就像水不停地流一样,所以用水来进行比拟。 仁者也就是仁厚的人。仁厚的人安于义理,仁慈宽容而不易 冲动,性情好静就像山一样稳重不迁,所以用山来进行比拟。
演示课件
目录
天文 地理
纪 年 纪 时
姓名字号
礼仪 制度
天文 地理 纪年 纪月 纪日 纪时 姓名字号 礼仪 制度
天文 地理
之 天文
天文 宏观印象:天圆地方,天覆于地。 具体天象:恒星定而行星动。
二十八宿(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
古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 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颗恒星。
(斗、牛、女、虚、危、室、壁)
北
方
玄 武
七
(奎、娄、胃、昴mǎo 、毕、 宿 东方苍龙七宿
觜zī 、参shēn ) 西方白虎七宿
南 方
(角jiǎo 、亢、氐dī 、房、心、 尾、箕jī )
朱
雀
七
宿 (井、鬼、柳、星、张、
翼、轸)
古 诗 与
星 宿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苏轼《赤壁赋》
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
西河 又称河西,黄河以西的地区。
关西 函谷关以西。又称关内。
江表 长江以南地区,从中原看,地处长江之外,故称江表。
淮左 淮水东面。
政区名
天文 地理
之 地理
九州:冀、兖yǎn 、青、 徐、杨、荆、豫、梁、 雍
纪年 纪时
之 纪年
干支纪年法
天干:甲乙丙丁戊wù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xū亥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就像眼前的这河水一样,岁月永不停息的逝去,它不会因个 人的意愿而停止。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论语·雍也》
智者也就是聪明人。聪明人通过事理,反应敏捷而又思想活 跃, 性情好动就像水不停地流一样,所以用水来进行比拟。 仁者也就是仁厚的人。仁厚的人安于义理,仁慈宽容而不易 冲动,性情好静就像山一样稳重不迁,所以用山来进行比拟。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PPT优秀课件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668975f7cd184254b3535d4.png)
古代是把天象的变化和人事的吉凶联系 到一起的。如日食是上帝对当政者的警告。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中国古 代文化 常识》P PT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中国古 代文化 常识》P PT
练习1:查找资料,解释下面句中画线部分
(1)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杜甫诗) 参指西方白虎七宿中的参宿,商指东方苍龙七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歌咏牛郎织女的离别相思
杜牧《秋夕》“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写月夜观看牛郎织女星的闲适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中国古 代文化 常识》P PT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中国古 代文化 常识》P PT
二十八宿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 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 星运行所到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恒星。古 人还把东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 种动物形象,叫作四象。
二十八宿的名称,按东北西南分别为: 东方苍龙七宿,角亢kàng氐dǐ房心尾箕jī; 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七宿,奎kuí娄胃昴mǎo毕觜zuǐ参shēn;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中国古 代文化 常识》P PT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中国古 代文化 常识》P PT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梳理古代文化常识的有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 联系文本,挑选生比较感兴趣的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悟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加深对古代 文化的认知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中国古 代文化 常识》P PT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中国古 代文化 常识》P PT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中国古 代文化 常识》P PT
练习1:查找资料,解释下面句中画线部分
(1)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杜甫诗) 参指西方白虎七宿中的参宿,商指东方苍龙七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歌咏牛郎织女的离别相思
杜牧《秋夕》“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写月夜观看牛郎织女星的闲适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中国古 代文化 常识》P PT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中国古 代文化 常识》P PT
二十八宿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 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 星运行所到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恒星。古 人还把东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 种动物形象,叫作四象。
二十八宿的名称,按东北西南分别为: 东方苍龙七宿,角亢kàng氐dǐ房心尾箕jī; 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七宿,奎kuí娄胃昴mǎo毕觜zuǐ参shēn;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中国古 代文化 常识》P PT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中国古 代文化 常识》P PT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梳理古代文化常识的有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 联系文本,挑选生比较感兴趣的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悟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加深对古代 文化的认知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中国古 代文化 常识》P PT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ppt课件-共60页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ppt课件-共60页](https://img.taocdn.com/s3/m/6261fa9f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b9.png)
龙虫并雕斋
王力先生书斋名。“雕龙”(文心雕龙)“雕虫” 都是古代的典故,战国时,齐人驺奭记录了
邹衍谈天文之术而成文,人们称他为“雕龙 奭”,后来指善于写大文章。“雕虫”是雕虫 小技,出自扬雄《法言·吾子》“童子雕虫篆 刻”,后来指微不足道的小文章。王力先生引 用这两个典故,说自己大事小事两样都干。雕 虫虽是小计,但要真正做好,也绝非易事。
【重阳】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易经》将 “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 初九为“重阳”。重阳时节,秋高气爽, 风清月洁,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 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唐人有“遍插茱 萸少一人”的诗句。
礼仪 制度
之 礼仪
【腊日】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这是古代岁 末祭祀祖先、祭拜众神、庆祝丰收的节日。 腊日通常在每年的最后一个月(腊月)举行, 南北朝时腊日已固定在农历十二月初八。 有吃赤豆粥、祭拜祖先等习俗。佛教的腊 八粥后也渗入腊日习俗。
奸臣秦桧谥号为缪丑——恶谥 5.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 例子:聊斋先生、饮冰室主人 6.称籍贯 例子:柳河东、王临川、康南海 7.称郡望 例子:韩昌黎
姓名 字号
800多年来,秦桧其人在历史上一直 是人们加以深谴的对象。被“誉为”中 国历史上的十大奸臣(庆父、赵高、梁 冀、董卓、来俊臣、李林甫、秦桧、严 嵩、魏忠贤、和珅)之一。
【乞巧】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少女节 或七夕。相传,天河东岸的织女嫁给河西 的牛郎后,云锦织作稍慢,天帝大怒,将 织女逐回,只许两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夜 晚在鹊鸟搭成的桥上相会。或说:天上的 织女嫁给了地上的牛郎,王母娘娘将织女 抓回天庭,只许两人一年一度鹊桥相会。 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趁织女与牛郎 团圆之际,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她乞 求织布绣花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静听牛 郎织女的谈话,也是七月七的一大趣事。
王力先生书斋名。“雕龙”(文心雕龙)“雕虫” 都是古代的典故,战国时,齐人驺奭记录了
邹衍谈天文之术而成文,人们称他为“雕龙 奭”,后来指善于写大文章。“雕虫”是雕虫 小技,出自扬雄《法言·吾子》“童子雕虫篆 刻”,后来指微不足道的小文章。王力先生引 用这两个典故,说自己大事小事两样都干。雕 虫虽是小计,但要真正做好,也绝非易事。
【重阳】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易经》将 “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 初九为“重阳”。重阳时节,秋高气爽, 风清月洁,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 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唐人有“遍插茱 萸少一人”的诗句。
礼仪 制度
之 礼仪
【腊日】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这是古代岁 末祭祀祖先、祭拜众神、庆祝丰收的节日。 腊日通常在每年的最后一个月(腊月)举行, 南北朝时腊日已固定在农历十二月初八。 有吃赤豆粥、祭拜祖先等习俗。佛教的腊 八粥后也渗入腊日习俗。
奸臣秦桧谥号为缪丑——恶谥 5.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 例子:聊斋先生、饮冰室主人 6.称籍贯 例子:柳河东、王临川、康南海 7.称郡望 例子:韩昌黎
姓名 字号
800多年来,秦桧其人在历史上一直 是人们加以深谴的对象。被“誉为”中 国历史上的十大奸臣(庆父、赵高、梁 冀、董卓、来俊臣、李林甫、秦桧、严 嵩、魏忠贤、和珅)之一。
【乞巧】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少女节 或七夕。相传,天河东岸的织女嫁给河西 的牛郎后,云锦织作稍慢,天帝大怒,将 织女逐回,只许两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夜 晚在鹊鸟搭成的桥上相会。或说:天上的 织女嫁给了地上的牛郎,王母娘娘将织女 抓回天庭,只许两人一年一度鹊桥相会。 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趁织女与牛郎 团圆之际,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她乞 求织布绣花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静听牛 郎织女的谈话,也是七月七的一大趣事。
古代文化常识-PPT课件
![古代文化常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cd9aa80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e3.png)
现 23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代 -1 3 5 7 9 11 - - - - - -
纪 点 点 点 点 点 点 13 15 17 19 21 23
时
点点点点点点
一.昳 [dié] (太阳)偏西: 诸客奔走市买,至日~皆会。 昳 [yì] 〔~丽〕美丽,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
二.隅中[yú zhōng] 将午之时。
三..晡(bū)时(15-17点)
• 例如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段,用十二 地支来表示,即十二个时辰,每个 时辰恰好等于现代的两小时。小时 的本意就是小时辰。
天色纪时、五更纪时与现代纪时对应关系
夜间时辰 黄昏 人定 夜半 鸡鸣 平明 五更 一更 二更 三更 四更 五更
如《祭妹文》“此七月望日事也”; 《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与妻书》“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 前后”。
古人纪时
1、天色纪时法 2、地支纪时法 3、五更报夜
天色纪时、地支纪时与今天序数纪时对应关系
天 色 夜鸡平日食隅日日晡日黄人 纪 半鸣明出时中中昳时入昏定 时
地 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纪 时
望海潮·东南形胜 南宋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 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 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 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 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古人纪月
古人纪月,除了用序数,还有一些 特殊的称谓。古人把四季中每个季节的 月份冠以“孟”“仲”“季”以示区分。
十二个月:孟春、仲春、季春, 孟夏、仲夏、季夏, 孟秋、仲秋、季秋, 孟冬、仲冬、季冬。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ppt课件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92ed31a767f5acfa1c7cd88.png)
姓名 字号
饮冰室主人 “饮冰”一词源於《庄子‧人世间》:“今吾朝受
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原意就是比喻自 己内心之忧虑。当年,梁启超受光绪皇帝之命 ,变法维新,临危受命,面对国家内忧外患的 交煎,梁启超内心之焦灼可想而知,如何解其 「内热」?唯有「饮冰」方能得解。所以,他 正是借「饮冰」一词,来表达自己内心之忧虑 焦灼呀!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苏轼《赤壁赋》)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王勃《滕王阁序》)
滕王阁所在的位置对应的星空属于翼宿和轸宿, 在地理位置上,处于衡山和庐山之间。
天文 地理 之天
文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 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 巉(chán)岩不可攀。(《蜀 道难》
(1)自称姓名或名; (2)用于介绍或作传; (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幼时由父亲命名
2.称字: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 于礼貌和尊敬。
成年(男20,女15)由父亲或尊长取字
3.称号
(1)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 (2)对人称号,是一种敬称。
自己取
姓名 字号
4.称谥号
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 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
龙虫并雕斋
王力先生书斋名。“雕龙”(文心雕龙)“雕虫” 都是古代的典故,战国时,齐人驺奭记录了
邹衍谈天文之术而成文,人们称他为“雕龙 奭”,后来指善于写大文章。“雕虫”是雕虫 小技,出自扬雄《法言·吾子》“童子雕虫篆 刻”,后来指微不足道的小文章。王力先生引 用这两个典故,说自己大事小事两样都干。雕 虫虽是小计,但要真正做好,也绝非易事。
例子:周武王、范文正(范仲淹)、 靖节先生(陶潜)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梳理探究”《古代文化常识》课件(共24张ppt)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梳理探究”《古代文化常识》课件(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94ffbcb998fcc22bcd10d8b.png)
纪年:干支纪年、帝王纪年
纪月: 孟、仲、季
纪日: 朔(农历每月初一)
望(农历十五)
晦(农历每月月末)
既望(农历十六)
纪时: 天色纪时法
地支纪时法
五更报夜
天色纪时、地支纪时与现代纪时对应关系
天 色 纪 时 地 支 纪 时 现 代 纪 时 夜 半 鸡 鸣 平 明 日 出 食 时 隅 中 日 中 日 昳 晡 时 日 入 黄 昏 人 定
天文地理
(2)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 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鸿门宴》)
礼仪制度
(3)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兰亭集序》)
纪年纪时
(4)一个刚学中文的外国朋友招呼:再见,寡人要买菜 去了! 姓名字号
分 组 合 作 探 究
天文地理组 01
02
纪年纪时组
姓名字号组 03
现代时间 19-21 点
21-23 点
23-1 点
1-3点
3-5点
韩愈,韩退之,韩昌黎,韩文公
请指出下列历史人物“名”和“字”之间的关系。
①班固,字孟坚
②管同,字异之
⑤秦观,字少游
⑥王绩,字无功 ⑦刘禹锡,字梦得
③诸葛亮,字孔明
④岳飞,字鹏举
⑧陆游,字务观
大致来说,名与字之间的联系可分为以下几类: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23- 1-3 3-5 5-7 7-9 91点 点 点 点 点 11 点
11- 13- 15- 17- 19- 2113 15 17 19 21 23 点 点 点 点 点 点
天色纪时、五更纪时与现代纪时对应关系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ppt【完美版课件】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ppt【完美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5a0cdf548d7c1c709a14552.png)
名称有关的诗句,体会古人纪时的“文化韵味”
平明:“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 蓉楼送辛渐》)
日中:“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两小儿辩日》 人定:“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初定” (《孔雀东南飞》) 日暮:“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
楼》) 更定:“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
纪年
• 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 • 帝王年号纪年法 • 天干地支纪年法 • 年号干支兼用法
纪年 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4567890123
地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公元与干支两种纪年法之间的转换: 如1840年, 末位定天干:1840——0——庚 除以12的余数定地支:1840/12余4——子 所以1840年是庚子年。请推算一下2011年是什么年?
“虹”实际上是“晕”,大气中的光学现象。这种 现象的出现,往往是天气将要变化的预兆,可是古人 却把这种自然现象视作人间将要发生异常事情的预兆。 (4)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李商隐 《马嵬》)
唐玄宗和杨贵妃曾在长生殿嘲笑牛郎织女一年一 会,不如他们长相厮守。而因史禄山叛乱逃离长安的 唐玄宗,却在马嵬坡被禁卫军逼迫,缢死杨贵妃。
欧洲人将璀璨的星空想象成十二个 美妙星座,而拥有超群智慧的中国人 不但将满天繁星分成四大类(“四象”), 而且将它们与广阔的疆域联系起来, 发明出独特的名词——“分野”。
(一)五纬与七政
古人把实际观测到的五个行星金木水火 土合起来称为五纬。 《史记•天官书》: “ 天有五星,地有五行。”
古人把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合起来称 为七政或七曜。
平明:“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 蓉楼送辛渐》)
日中:“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两小儿辩日》 人定:“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初定” (《孔雀东南飞》) 日暮:“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
楼》) 更定:“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
纪年
• 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 • 帝王年号纪年法 • 天干地支纪年法 • 年号干支兼用法
纪年 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4567890123
地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公元与干支两种纪年法之间的转换: 如1840年, 末位定天干:1840——0——庚 除以12的余数定地支:1840/12余4——子 所以1840年是庚子年。请推算一下2011年是什么年?
“虹”实际上是“晕”,大气中的光学现象。这种 现象的出现,往往是天气将要变化的预兆,可是古人 却把这种自然现象视作人间将要发生异常事情的预兆。 (4)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李商隐 《马嵬》)
唐玄宗和杨贵妃曾在长生殿嘲笑牛郎织女一年一 会,不如他们长相厮守。而因史禄山叛乱逃离长安的 唐玄宗,却在马嵬坡被禁卫军逼迫,缢死杨贵妃。
欧洲人将璀璨的星空想象成十二个 美妙星座,而拥有超群智慧的中国人 不但将满天繁星分成四大类(“四象”), 而且将它们与广阔的疆域联系起来, 发明出独特的名词——“分野”。
(一)五纬与七政
古人把实际观测到的五个行星金木水火 土合起来称为五纬。 《史记•天官书》: “ 天有五星,地有五行。”
古人把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合起来称 为七政或七曜。
古代文化常识之中国礼仪文化 课件(共35张PPT)
![古代文化常识之中国礼仪文化 课件(共3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b3f6c70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69.png)
当代礼仪:新中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后,礼仪在中国成为一种 文化形态,它既包括一套以仁、义、 礼、智、信为中心的机制观念,也包 括以礼节仪式为内容的风俗习惯。
叁 礼仪的分类
(一)传统的分类——五礼
周人认为国祚绵长,有两方面的条件:一是神鬼的保佑,一是人的 措施,所以非常重视神鬼的祭祀。《周礼·大宗伯》:“大宗伯之职 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祇)之礼,以佐王建保邦国。”郑玄 注:“立天神地祇人鬼之礼者,谓祀之祭之享之礼,吉礼是也。保 ,安也,所以佐王立安邦国者,主谓凶礼宾礼军礼嘉礼也。……明 尊鬼神重人事。”古人分礼为五类。
出花园
(1)“出花园”时间 “出花园”在哪一天“出”,这是有讲究的。在潮州这边,一般会在前一
年年底先去“问老爷”,然后根据时辰八字制定一个日期来“出花园”,还会 写明一些祭拜流程和注意事项。而揭阳地区一般是七月初七。当然,也 要提前求神问卜,适宜者才能出花园。 (2)沐浴
这一天,最重要的是使用花草沐浴。这点在潮汕各地是一样的。至 于花草的种类,具体各地有所不同。饶平使用榕树枝、竹枝、石榴花、 桃树枝、状元竹、青草各一对合12种;潮州湘桥有些地方使用的是红花 (石榴花)仙草、龙眼叶、千日红、榕叶、竹叶各一对。
(一)传统的分类——五礼
03 宾礼
一、诸侯定期朝见周天子的礼仪。四方诸侯在规定朝觐之年分别于春、 夏、秋、冬亲来朝觐,《周礼·大宗伯》贾公彦疏:
二、诸侯不定期朝觐周天子的礼仪。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有的 诸侯不服从天子之命,天子须要讨伐,所在方向的诸侯临时会合朝觐天子, 协同征伐。这种礼叫作“会”。另一种情况是,如果十二年中天子不巡守, 则六服之内诸侯都来朝觐,天子筑坛发表训话。这种礼叫作“同”。
人生礼仪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小常识ppt课件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小常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f76459e2af90242a995e529.png)
7
二、科举制度
8
名称 别称
地点
乡试 秋闱/大比 省城
考取称 第一名 呼
举人
解元
会试 春闱/礼闱 礼部 贡士
会元
殿试 廷试
皇宫
进士
第一:状元 第二:榜眼 第三:探花
9
三、四时、二十四节气
(一)四时
(二)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歌
立 春
春分
夏
立夏
至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无极-太极→两仪→四象→八卦”
象征着八种基本的自然现象
乾卦象征天。 坤卦象征地。 震卦象征雷。 艮卦象征山。 离卦象征火。 坎卦象征水。 兑卦象征泽。 巽卦象征风
17
时辰与时间(时)对应表
子时 丑时 寅时 卯时 辰时 巳时 午时 未时 申时 酉时 戌时 亥时 23时 1时 3时 5时 7时 9时 11时 13时 15时 17时 19时 21时
至至 至 至 至至 至 至 至 至 至 至 1时 3时 5时 7时 9时 11时 13时 15时 17时 19时 21时 23时
第四节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小常识
1
学习内容:
一、姓氏称谓 二、科举制度 三、四时、二十四节气 四、天干地支与纪年法 五、阴阳五行八卦
2
一、姓氏称谓
(一)姓、氏 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
1、姓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作用是“别婚姻” 2、氏起源于父系氏族社会作用是“明贵贱” 3、战国:姓和氏合二为一 4、汉代:全部叫“姓” (二)名、字、号
6
(四)避讳 “避讳”就是不直接说出或写出君主或尊长的名字,
凡遇到和君长名字相同的字或音,用改字、空字、缺 笔或改变读音的办法来回避。
二、科举制度
8
名称 别称
地点
乡试 秋闱/大比 省城
考取称 第一名 呼
举人
解元
会试 春闱/礼闱 礼部 贡士
会元
殿试 廷试
皇宫
进士
第一:状元 第二:榜眼 第三:探花
9
三、四时、二十四节气
(一)四时
(二)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歌
立 春
春分
夏
立夏
至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无极-太极→两仪→四象→八卦”
象征着八种基本的自然现象
乾卦象征天。 坤卦象征地。 震卦象征雷。 艮卦象征山。 离卦象征火。 坎卦象征水。 兑卦象征泽。 巽卦象征风
17
时辰与时间(时)对应表
子时 丑时 寅时 卯时 辰时 巳时 午时 未时 申时 酉时 戌时 亥时 23时 1时 3时 5时 7时 9时 11时 13时 15时 17时 19时 21时
至至 至 至 至至 至 至 至 至 至 至 1时 3时 5时 7时 9时 11时 13时 15时 17时 19时 21时 23时
第四节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小常识
1
学习内容:
一、姓氏称谓 二、科举制度 三、四时、二十四节气 四、天干地支与纪年法 五、阴阳五行八卦
2
一、姓氏称谓
(一)姓、氏 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
1、姓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作用是“别婚姻” 2、氏起源于父系氏族社会作用是“明贵贱” 3、战国:姓和氏合二为一 4、汉代:全部叫“姓” (二)名、字、号
6
(四)避讳 “避讳”就是不直接说出或写出君主或尊长的名字,
凡遇到和君长名字相同的字或音,用改字、空字、缺 笔或改变读音的办法来回避。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 课件 (共28张PPT)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 课件 (共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12ccb02a8956bec0875e313.png)
明清科举简表
科别
内容
项目
考场 主考人 参加者 中者名称
日府、县 各省学政 童生(儒生) 生员(秀才) 三年之内两次
案首 - -
乡试(秋闱)
会试(春闱)
殿试
省城
京城贡院(礼部) 皇宫(宫殿)
朝廷特派官员
钦差大臣
皇帝
生员及监生
举人
贡士
举人
贡士
进士
子、卯、午、酉年八月, 乡试次年三月, 会试同年四月
科举制,即隋以后各封建王朝设科考 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分科取士而得名。 明清形成了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
(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 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 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二)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1、科举制的创立:隋朝 (1)背景: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不利于选拔有真才实学的 人做官,为改变此弊端,隋朝创立了一种新的选官制度。 (2)创立: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 正式设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2、科举制的完善:唐朝 完善措施:唐太宗时,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科目;武则 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 诗赋成为进士科的考试内容。 3、科举制度的演变: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规定科举考试只 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 准发挥自己的见解。 4、科举制度的废除: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推行学校教育, 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
(三)与科举有关的内容
国子监 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
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 子寺。在元、明、清三代国子监也是国家管理 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文化常识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文化常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e3c1a3f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8b.png)
【 ➢ 2019年(III卷)
近 13
殷纣: 商代末代国君,在位期间统治失控,好酒淫乐,暴敛 酷刑,是有名的暴君。与夏末国君桀并称为“桀纣”。
年
文 武王: 武王是周文王之子,继承其父遗志,联合众多部族与
学
商激战,灭商,建立周王朝。
、 文 化
三晋: 春秋末韩、赵、燕三家分晋,战国时期的韩、赵、燕 三国,史上又称“三晋”。
常
识
考
察
】
【 ➢ 2020年(I卷)
近 13
主司: 1.主管某项工作的官员或部门。2.科举的主试官。
年 殿试: 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
文
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
学 、
,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 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 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
化
左尹、右尹,左尹地位略高于右尹。后又为古代
常
官的通称,常指地方长官,如京兆尹、河南尹、
识
州尹、县尹等。
考 察
御名: 皇帝的名讳。古代与皇帝有关的事物前常加“御” 字,如御玺、御驾亲征等。
】
【 ➢ 2019年(I卷)
近 13
诸子百家: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 以儒、墨、法三家影响最深远。
文
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称为“丁忧”。
化
常 私禄(文义判断): “私”强调个人拥有,与“公”相对;
识
“禄”指俸禄,即古代官员的薪水,后
考 察
也常用以借指仕途。 私禄在此强调是私人财产。
】
【 ➢ 2017年(II卷)
近 13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PPT课件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9d06ecfccbff121dc368367.png)
第38页/共83页
第二节 中国历史小常识
• 一、国号名称的来由 1、根据原部族名定:商、周、秦 2、根据发迹地定:汉(楚汉争霸,刘邦为汉王,领巴蜀及汉中地) 3、根据封号定:隋(杨坚曾封隋王)
唐(李渊曾封爵唐国公) 4、根据发迹地特产定:辽(即契丹语“镔铁” )
第39页/共83页
5、根据政权所在地定:如蜀、吴 6、根据吉祥之意定:元 (“大哉乾元”) 7、以建立者的姓氏定:陈朝(陈霸先) 8、以社会上流行口号定:明(“弥勒降生,明王出世”) 9、按同音通假定:清(“后金”之“金”)
秦统一越族地区、击退匈奴,取得河套,修建万里长城(400) 公元前209,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6年秦王朝灭亡。
第14页/共83页
3、汉 西汉: (前202年至25年)
楚汉战争(前206年至前202年) :刘邦战胜项羽,建立西汉,定都长安。 文景之治(西汉) 汉武帝统治时期:
思想家: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史学家:司马迁 《史记》 文学家:司马相如 军事家:卫青、霍去病 理财家:桑弘羊 音乐家:李延年 政治活动家:张骞
(二)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
• 1、三国鼎立 • 2、魏晋南北朝时期
第19页/共83页
1、三国鼎立
曹操
刘备
三国蜀汉昭烈帝刘备
孙权
第20页/共83页
三国:魏(220年)蜀(221年)吴(222年) 马钧:发明浇灌工具翻车 诸葛亮:改善同少数民族的关系,促进西南地区
的发展(七擒孟获) 孙权派卫温进达夷州(台湾)
第21页/共83页
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上长期分裂的时 期
• 三分天下最后归于曹魏,继而司马氏代魏建晋,史 称“西晋”
• 公元316年,匈奴攻占洛阳,西晋灭亡。西晋皇族 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史称“东晋”。
第二节 中国历史小常识
• 一、国号名称的来由 1、根据原部族名定:商、周、秦 2、根据发迹地定:汉(楚汉争霸,刘邦为汉王,领巴蜀及汉中地) 3、根据封号定:隋(杨坚曾封隋王)
唐(李渊曾封爵唐国公) 4、根据发迹地特产定:辽(即契丹语“镔铁” )
第39页/共83页
5、根据政权所在地定:如蜀、吴 6、根据吉祥之意定:元 (“大哉乾元”) 7、以建立者的姓氏定:陈朝(陈霸先) 8、以社会上流行口号定:明(“弥勒降生,明王出世”) 9、按同音通假定:清(“后金”之“金”)
秦统一越族地区、击退匈奴,取得河套,修建万里长城(400) 公元前209,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6年秦王朝灭亡。
第14页/共83页
3、汉 西汉: (前202年至25年)
楚汉战争(前206年至前202年) :刘邦战胜项羽,建立西汉,定都长安。 文景之治(西汉) 汉武帝统治时期:
思想家: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史学家:司马迁 《史记》 文学家:司马相如 军事家:卫青、霍去病 理财家:桑弘羊 音乐家:李延年 政治活动家:张骞
(二)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
• 1、三国鼎立 • 2、魏晋南北朝时期
第19页/共83页
1、三国鼎立
曹操
刘备
三国蜀汉昭烈帝刘备
孙权
第20页/共83页
三国:魏(220年)蜀(221年)吴(222年) 马钧:发明浇灌工具翻车 诸葛亮:改善同少数民族的关系,促进西南地区
的发展(七擒孟获) 孙权派卫温进达夷州(台湾)
第21页/共83页
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上长期分裂的时 期
• 三分天下最后归于曹魏,继而司马氏代魏建晋,史 称“西晋”
• 公元316年,匈奴攻占洛阳,西晋灭亡。西晋皇族 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史称“东晋”。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梳理探究《古代文化常识》 课件35张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梳理探究《古代文化常识》 课件35张](https://img.taocdn.com/s3/m/d58054d6caaedd3383c4d3be.png)
活动4
③韩愈,字退之:
“愈”为胜过、超出,“退”为约束、退守。
⑤李商隐,字义山:
商隐,即殷商隐者之意。商朝末年,武王伐纣, 天下宗周,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饿 死,李商隐字“义山”与名呼应。
别号
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因此又叫别号。 李清照: 易安居士
欧阳修:
六一居士、醉翁
辛弃疾:
稼轩
后来有人以为称字称号都不够尊敬,于 是称官爵(如孙讨虏、杜工部)称地望 (如韩昌黎、王临川)。
第五部分:不辱使命
当然,这只是我们的一个游戏猜想,然 而,无论是孔孟儒学还是三国风云,对我们 如今的生活也有着重要意义。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课堂小结
通过古代沿袭至今的天文地理、历法乐 律、典章制度、文化典籍、礼仪习俗甚至于 姓氏称谓,我们不仅可以窥见古代社会,更 能从中看到现代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
你准备好了吗?
第一部分:初出茅庐
当你随机降落在东汉的某地后,你要怎 样帮助当地人实现他们安居乐业的愿望?
前望舒使先驱兮, 后飞廉使奔属。
——屈原《离骚》
天文知识
风师谓之飞廉; 雨师谓之荓翳; 云师谓之丰隆; 日御谓之羲和; 月御谓之望舒。
天文知识
活动1:从学过的古诗文中,找出涉及 “二十八宿”“牛郎星”和“织女星”等的 语句,谈谈它们是从什么角度提及这些星宿 的。
在座的每一位都将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重任还在你 们的肩上。
谢谢
四象
二十八宿
第一部分:初出茅庐
乡亲们为了回报你的帮助,提供了一个 重要线索:冀州有一位名士,正在广纳贤才, 你何不去试试?
地理知识
相传尧时禹平洪水,分天下为九州。 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 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
饰
• 西汉时,男子衣服的色彩按照地位越来越深, 越是上位者服饰颜色越深,只有皇帝的服饰是 纯黑。
穿法——右衽
右衽简单说就是前襟要向右(穿的时候要 左边在上面) 右衽是汉族的象征。中国古代一些少数 民族的服装,前襟向左掩,异于中原一带的 右衽。 “左衽”也用以指受外族的统治。左衽 还指死者,在陪葬的壁画和绘画先人的画像 中,使用左衽,以示阴阳有别。所以哪边在 上哪边在下真的很重要!
礼 仪
关于古代社会出使的礼节: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涉及的 出使礼仪有:斋戒(洁身净心,以 示虔诚)、递上国书。
《苏武传》中涉及的出使礼仪 有:持节、带礼物。
关于古代战争中的礼仪和行为规范:
《烛之武退秦师》:战争要有“理由”, 即使兵临城下也可以通过外交手段化解,“不 仁”“不知”“不武”的来犯之师自觉理亏。
古人对“死”的讳称 古人对“死”的讳称很多,因 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帝王将相士大 夫与平民百姓对“死”都有严格的 称呼,“天子死曰崩”,诸侯、王 死叫薨,帝相及士大夫死叫卒,士 死叫不禄,平民百姓就称死。
1、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薨、 崩、百岁、千秋、晏驾等。 2、父母之死:见背、孤露、弃养等。
地方官职:
大政区称郡、州或称省,长官分别称郡守、 太守(或刺史)、巡抚。 基层政权称县,县官称县令或知县,间乎 大政区和县之间高州(或府),长官称知州 (知府)。
九卿三公 卿和公都是官职名称。据历史记载, 西周时期周王朝及诸侯都有卿,分上中 下三级。战国时期,不少国家沿用。上 卿是当时最高的官职。
发
束
古代男子弱冠前可以不用束发结髻,成年 男子都要严谨地束发结髻
发
饰
不同身份的人,头衣的材质都是不一样的
佩 饰
• 所有称为士子的人都佩玉,而且根据职级场合 身份不同,性质材质上的有分别。 • 玉佩都戴在身前,而不是现代风格的置于身侧。
坐立有容
行礼有方
拱手礼:在胸前拢手,由前向后收,呈拱手 形。向前推,不躬身。视距离远近,可高,不能 低于胸。用于日常相见礼,送别礼。
古代 文化 常识
目录
古代文化常识
礼仪制度
天文地理 姓名字号
纪年纪时
服 饰
所有的人都有礼服,官服,正服和居家便服 若干替换穿。
服 饰
古代人的衣服除了平民是素面的棉布麻布,但 凡有点品级可以着缎的,都是有提花织纹的或者遍 覆文绣,不会用光板布。
左图身份是一方王爷,身份原因很明显左边图为一条龙纹, 还是四爪金龙,因为皇帝才能用五爪龙,藩王要少一爪。右图 郡主衣冠锦绣,披风花纹精细,这种反光的叫做锦,古代也就 只有贵族穿得起。
《季氏将伐颛臾》:如果一个人所辅佐的 大夫又非正义的军事行动,自己也要负其责任; 君子不能心口不一,言行相背离;实行仁德教 化可以遏止甚至战胜武力侵略。
礼仪
《周礼》中确定了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的基本结构, 将“礼”划分为五类,称为“五礼”: 吉礼:即祭祀之礼。 凶礼:即有关哀悯、吊唁、忧患的典礼。 军礼:有关军事活动的礼仪。 宾礼:诸侯见天子,以及各诸侯国之间相互交往时 的礼仪。 嘉礼:古代礼仪中内容最丰富的部分,最重要的内 容有婚礼、冠礼、射礼、飨礼、宴礼、贺庆礼等。
6、淮左名都,竹西佳处(姜夔《扬州慢》)
淮左:淮河东面(古代称江河东面为左,西面为右)
阴阳: 阴:山北水南,阳光不易照到之处; 阳:山南水北。 江河: 古代“江”专指长江,“河”专指黄河。 关内、关外: 汉朝前,“关”特指函谷关; 明清时以至现在称东北三省为“关外”。 山东、山西: “山”特指崤山,后来有时指太行山。
• 1、苏轼《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 徊于斗牛之间。” ——写景之句,以星衬月。
• 2、王勃《滕王阁序》“物化天宝,龙光射 牛斗之墟。” ——咏物之句,以星衬物。
• 3、杜牧《秋夕》“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 牵牛织女星。” ——写月夜观看牛郎织女星的闲适。
• 4、李商隐《马嵬》“此日六军同驻马,当 时七夕笑牵牛。” ——“笑牵牛”写唐玄宗和杨贵妃 朝夕相伴的美好时光。
九卿: 九卿之说始于秦汉,指的是太常、 光禄勋、卫尉、廷尉、太仆、大鸿胪、 宗正、大司农、少府九个官职。
三公:
周时以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 西汉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 御使大夫(大司空)为三公。 到东汉时,名称有所改变,指太尉、 司徒、司马。 三公又叫"三司",共同负责军政事务。
科举
吉 礼
主要指祭祀自然神和祖先的礼仪。 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 体全为“牲”。 三牲:一指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猪, 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一指夏、商、 周三代所用牺牲的总称。
凶 礼
即有关哀悯、吊唁、忧患的典礼。 包括丧礼、遇到饥荒时的荒礼、遇到 严重自然灾害事的吊礼、国内发生动 乱时的恤礼、有外敌入侵时的禬礼等。 凶礼都是在发生不幸事件之后,祈求 和平和减轻灾祸的礼仪。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如王勃《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 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是说江西 南昌地处翼宿、轸宿分野之内。 • 李白《蜀道难》:“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参宿是益州(今四川) 的分野,井宿是雍州(今陕西、甘肃大部) 的分野,蜀道跨益、雍二州。扪参历井是 说入蜀之路在益、雍两州极高的山上,人 们要仰着头摸着天上的星宿才能过去。
3、佛道徒之死:涅磐、圆寂、坐化、 羽化、仙逝等。“仙逝”现也用于称被 人尊敬的人物的死。
4、一般人的死:亡故、长眠、长逝、 谢世、殒命等。
军 礼
有关军事活动 的礼仪。包括用兵 征伐、均土地和征 赋税、田猎、营建 土木工程、定疆封 土等活动中的礼仪。
嘉
礼
古代礼仪中内容最丰富的 部分,上至王位承袭,下至乡饮 酒礼,无所不包,最重要的内容 有婚礼、冠礼、射礼、飨礼、宴 礼、贺庆礼等。
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 河内:黄治以北的地区。河东:黄河以东的地区。 2、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 山东:指崤山以东。 3、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过秦论》) 西河:指魏国黄河以西地区。
4、马超韩遂尚在关西(《赤壁之战》)
关西:函谷关以西。 5、江表英雄,咸归附之(《赤壁之战》) 江表:(长江之外的)江南地区(从中原看来,这 些地区在长江之外)
九
州
• 在中国古代,天文和地理并称。相传 大禹治水,将全国划分为九州,所以 以“九州”这一名称代指中国,沿用 至今。
• 九州:冀州、青州、兖(yǎn)州、徐 州、豫州、荆州、扬州、梁州、雍州。
九州
“九州”是中国的别称之一 九州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 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
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地名所指的地方:
河北、河南: 泛指中原之地,即黄河流域一带。 江南: 泛指长江以南。 江左: 即长江以东。 江表: 长江以外,指江南。
八方: 四方和四维的合称。 四方:东、南、西、北 四维:东南、西南、西北、东北
八荒: 八方荒远的地方。 (远离中原的地方。)
古今地名
大都 北京 东京、汴京 开封 京口 镇江 金陵、建业、建康、江宁、石头城 南京 临安 杭州 姑苏 苏州 会稽 绍兴 长安 西安 奉天 沈阳 直沽 天津
五岳:
东岳泰山
(位于山东 省泰安市)
五岳
位于湖南省衡阳市
南 岳 衡
山
五岳
西 岳 华 山
位 于 陕 西 省 华 阴 市
五岳
北岳恒山(位于山西省浑源县 )
五岳
中岳嵩山
(位于河南省登封市)
五湖
所在地:江西 所在地:江苏
洞庭湖
鄱阳湖
巢湖
太湖
洪泽湖
所在地:湖南
所在地:安徽
官名 古代职官情况异常复杂,而且各朝都 有变化,可以中央、地方两方面大致掌 握。 中央官职:皇帝下有丞相或称宰相 佐理国政,统领百官。中央一般设六部 分管政务,即吏部,户部,礼部、兵部、 弄部、工部,部长官称尚书,副职为侍 郎。
婚礼
冠礼
射礼
飨礼
宴礼
贺庆礼
二十八星宿
北(玄武 )
西(白虎 )
东(青龙 )
南(朱雀)
二十八星宿
角、亢、氐(dī)、房、心、尾、箕 (jī)、牛、斗、女、虚、危、室、 壁、奎、娄、胃、昴(mǎo)、毕、 觜(zī)、参、井、鬼、柳、星、 张、翼、轸
分
野
古人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国州 互相对应,称作分野。具体说就是把 某星宿当作某封国的分野,某星宿当 作某州的分野,或反过来把某国当作 某星宿的分野,某州当作某星宿的分 野。
乡试 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会试 录取者称为“贡生”,第一名称为“会元”。 殿试 录取者称为“进士”,
第一名称为“状元” 第二名为“榜眼” 第三名为“探花”
拜:授给官职。 除:免去旧职任新职。 出:出任。 升:提升官职。 迁:调动官职升官。 革:革除官职。 罢:罢免、停职。 黜:废黜、贬退。 削:革职罢官。 斥:屏弃不用。 免:免除官职。 谪:降职远调。 废:罢免或废黜。 去:去职,被调离。
授:封给官职。 擢:提拔、选拔。 左迁:降低官职调动。 退:⑴撤销或降低官职;⑵自己辞职。
Thank You!
Add Your Company Slog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