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首》课件(《夜雨寄北》《论诗》)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9、近体诗一般是要避免字面的重复的,可是在这首诗中,作者 近体诗一般是要避免字面的重复的,可是在这首诗中, 有意重复使用了“ 字和“巴山夜雨”这个短语, 有意重复使用了“期”字和“巴山夜雨”这个短语,是不是犯了 诗歌写作的大忌? 诗歌写作的大忌? • 重复“期”字,意在强调诗人滞留在外、前途未卜、归期无定的 重复“ 意在强调诗人滞留在外、前途未卜、 愁苦。 愁苦。 • 第一次写“巴山夜雨”,在于渲染环境与相思,第二次写“巴山 第一次写“巴山夜雨” 在于渲染环境与相思,第二次写“ 夜雨”是作者想像夫妻相见后秉烛长谈的画面,夫妻追述往事, 夜雨”是作者想像夫妻相见后秉烛长谈的画面,夫妻追述往事, 回味无穷。 回味无穷。 • 这种重复,正好构成了音调与章法上的回环往复之妙,恰恰表现 这种重复,正好构成了音调与章法上的回环往复之妙, 了时间与空间上的回环往复之美。 了时间与空间上的回环往复之美。是作者有意打破常规的成功尝 试。 • 从时间上看:今宵—他日—今宵,回环往复; 从时间上看:今宵—他日—今宵,回环往复; • 从空间上看:此地—彼地—此地,即巴山—西窗—巴山,往复对 从空间上看:此地—彼地—此地,即巴山—西窗—巴山, 照。 • 从意境上看:未来的乐,反衬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 从意境上看:未来的乐,反衬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 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深婉、隽永,余味无穷。 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深婉、隽永,余味无穷。
•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 家中见月望我归,正是道上思家时。 家中见月望我归,正是道上思家时。 ——王 建 王 • 邯郸驿上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 邯郸驿上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白居易 白居易 • 2、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 这首诗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 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 寂寥之苦, 此时的痛苦,与将来的喜悦交织一起, 乐。此时的痛苦,与将来的喜悦交织一起, 时空变换。 时空变换。
听朗读, 听朗读,注意体味诗歌的感情
《夜雨寄北》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
李商隐
你问我回家的日子, 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 剪烛, 归期;今晚巴山下着大雨, 剪烛 归期;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 ,古代 巴山/ 夜雨/ 涨秋池。 巴山/ 夜雨/ 涨秋池。 点油灯, 点油灯,为 水涨满秋池。 水涨满秋池。何时你我重新聚 使灯明亮, 使灯明亮, 什么时候才能够 需要剪去灯 共剪西窗烛花彻夜长谈; 首,共剪西窗烛花彻夜长谈; 何当/ 西窗烛, 何当/ 共剪/ 西窗烛, 芯上的烛花。 芯上的烛花。 再告诉你今夜秋雨, 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 这里形容深 从头谈起 夜秉烛长谈。 夜秉烛长谈。 情思。 情思。 / 巴山/ 夜雨时。 却话/ 巴山/ 夜雨时。 却话
• 8、赏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赏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独剪残烛,夜深不寐,在淅淅沥沥的巴山秋雨声中阅 独剪残烛,夜深不寐, 读妻子询问归期的信,而归期无准,其心境之郁闷、 读妻子询问归期的信,而归期无准,其心境之郁闷、 跨越时空去写未来 孤寂,是不难想见的。作者却跨越时空去写未来, 孤寂,是不难想见的。作者却跨越时空去写未来,盼 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 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 • 于是,未来的乐,自然反衬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 于是,未来的乐,自然反衬出今夜的苦 反衬出今夜的苦; 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 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四 句诗,明白如话,却何等曲折,何等深婉, 句诗,明白如话,却何等曲折,何等深婉,何等含蓄 隽永,余味无穷! 隽永,余味无穷!
• 3、“秋”字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 字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 “秋”字点明了季节,同时烘托了人物心 字点明了季节, 情。 • 4、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的 、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 心境。 心境。 • 漂泊在外的孤寂,苦雨深秋的落寞,归期 漂泊在外的孤寂,苦雨深秋的落寞, 无期的无奈,相见共语的期盼。 无期的无奈,相见共语的期盼。
学习目标
1、学习并了解诗 歌所表达的思想 感情和哲理。 感情和哲理。 2、背诵并默写这 背诵并默写这 两首诗。 两首诗。
作品背景
李商隐的一生是不幸的。 李商隐的一生是不幸的。他刚刚踏入 仕途,就被卷进了牛、 牛僧孺、 仕途,就被卷进了牛、李(牛僧孺、李德 的朋党之争中。852年随柳仲郢入蜀 年随柳仲郢入蜀, 裕)的朋党之争中。852年随柳仲郢入蜀, 实属迫不得已。 实属迫不得已。 李商隐对妻子的爱很真挚, 李商隐对妻子的爱很真挚,他们结婚 不到12 12年 妻子便死了。就是在那12年中, 12年中 不到12年,妻子便死了。就是在那12年中, 由于诗人到处飘泊, 由于诗人到处飘泊,也不能和妻子经常团 俗话说:小别胜新婚。 聚。俗话说:小别胜新婚。李商隐与妻子 的分别却常常是久别,因而对夫妻恩爱、 的分别却常常是久别,因而对夫妻恩爱、 相思情长就体会的更深、更强烈。 相思情长就体会的更深、更强烈。 仕途多艰,妻子早逝,心境是悲凉的。 仕途多艰,妻子早逝,心境是悲凉的。 几年以前,当他在徐州卢循正幕府时, 几年以前,当他在徐州卢循正幕府时,他 颇为踌躇满志。 且吟王粲从军乐, 颇为踌躇满志。“且吟王粲从军乐,不赋 渊明归去来。 赠四同舍》 渊明归去来。”(《赠四同舍》)到四川 以后,这种乐观情绪消失了。 以后,这种乐观情绪消失了。“三年苦雾 巴江水,不为离人照屋梁。 初起》 巴江水,不为离人照屋梁。”(《初起》) 他断绝了与外界的交往, 他断绝了与外界的交往,甚至与同府的幕 僚也没有什么交谊。 僚也没有什么交谊。
• 5、请简要分析本诗虚实相映的写作手法。 、请简要分析本诗虚实相映的写作手法。 • 诗歌一、二两句由叙述转为写景,这是实写,后两 诗歌一、二两句由叙述转为写景,这是实写, 句想像他日两人同在长安共话巴山夜雨时的情景, 句想像他日两人同在长安共话巴山夜雨时的情景, 这是虚写。虚实相映, 这是虚写。虚实相映,丰富地展示了彼此的相思之 意。 • 6、文中两次写“巴山夜雨”,其中它们的内含有什 、文中两次写“巴山夜雨” 么不同? 么不同? • 第一次写“巴山夜雨”是以景衬情,表现其孤寂凄 第一次写“巴山夜雨” 以景衬情, 第二次写“巴山夜雨” 想像异日重逢两人同 凉。第二次写“巴山夜雨”,想像异日重逢两人同 在长安共话巴山夜雨时的情景,丰富地展示了彼此 在长安共话巴山夜雨时的情景, 的相思之意。 的相思之意。
诗歌鉴赏
• 1、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韩愈说: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调张籍》 (《调张籍》)这两句已成对这两位诗人的 千古定评。也曾有人企图贬抑李、杜的成就, 千古定评。也曾有人企图贬抑李、杜的成就, 但韩愈认为这不过是“蚍蜉撼大树, 但韩愈认为这不过是“蚍蜉撼大树,可笑不 自量” 可如今却说李、杜的诗“不新鲜” 自量”。可如今却说李、杜的诗“不新鲜” 这是石破天惊之论。 了,这是石破天惊之论。他是不是在故意贬 损李、 损李、杜? • 不是,这里所谓的“不新鲜”,是从读者的 不是,这里所谓的“不新鲜” 审美感受的角度说的。尽管李、 审美感受的角度说的。尽管李、杜的诗篇万 口传送,人们仍然需要欣赏新的作品。 口传送,人们仍然需要欣赏新的作品。
君问/ 归期/ 未有期, 君问/ 归期/ 未有期,
• 1、“君问归期未有期”这句诗看似平淡,实 、 君问归期未有期”这句诗看似平淡, 则内含丰富,请简要分析。 则内含丰富,请简要分析。 • 开首点题,让人感到这是一首以诗代信的诗。 开首点题,让人感到这是一首以诗代信的诗。 以诗代信的诗 • 作者采用看似一问一答的方式,表现了夫妻 作者采用看似一问一答的方式, 一问一答的方式 之间的关怀惦念及宦游人的乡愁及歉意, 之间的关怀惦念及宦游人的乡愁及歉意,道 出离别之苦,思念之切。 出离别之苦,思念之切。
评论、议论。 评论、议论。
论 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 李杜诗篇万口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至今已觉不新鲜。
这里指祖国山河。 这里指祖国山河。 有才华的诗人、文学家。 有才华的诗人、文学家。
江山代有才人出 江山代有才人出, 代有才人
各领风骚数百年。 各领风骚数百年。 风骚数百年
《诗经》中的“国风”和屈 诗经》中的“国风” 原的《离骚》 原的《离骚》。后来泛指文 学。
• 2、你如何理解诗歌的三、四句? 、你如何理解诗歌的三、四句? • 释义:赵翼认为,各个历史时代都会涌现出现自 释义:赵翼认为, 己本时代的杰出诗人, 己本时代的杰出诗人,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作 品。 • 哲理:长江后浪推前浪,历史就是这样在一代一 哲理:长江后浪推前浪, 代人才辈出、推陈出新中不断发展、前进的。 代人才辈出、推陈出新中不断发展、前进的。年 轻人应该有自己的抱负,创造出自己的辉煌未来。 轻人应该有自己的抱负,创造出自己的辉煌未来。 • 3、你能举出李杜之后以其富有创造性的诗篇, 、你能举出李杜之后以其富有创造性的诗篇, 开一代诗风的巨匠吗? 开一代诗风的巨匠吗? • 唐代:白居易、李贺、杜牧、李商隐; 唐代:白居易、李贺、杜牧、李商隐; • 宋代:王安石、苏轼、陆游等。 宋代:王安石、苏轼、陆游等。 • ……
• 2、“巴山夜雨涨秋池”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意 、 巴山夜雨涨秋池” 句中“ 有什么表达效果? 境?句中“涨”有什么表达效果? • 是秋天,又是深夜,还有夜雨。在这个秋雨 是秋天,又是深夜,还有夜雨。 缠绵的夜晚,池塘涨满了水, 缠绵的夜晚,池塘涨满了水,诗人独在他乡 异域的巴山,独自在屋内倚床凝思。 异域的巴山,独自在屋内倚床凝思。那已经 跃然纸上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 跃然纸上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便与夜 雨交织,绵绵密密,淅淅沥沥,涨满秋池, 雨交织,绵绵密密,淅淅沥沥,涨满秋池, 弥漫于巴山的夜空。 弥漫于巴山的夜空。 • “涨”既写出了秋雨满池子,又暗喻了心中 既写出了秋雨满池子, 的愁思。 的愁思。
wenku.baidu.com
【作者介绍】 作者介绍】
• 赵翼(1727~1814) 清代诗人、史学家,阳 赵翼(1727~ 清代诗人、史学家, (1727 今江苏常州) 乾隆二十六年(1761) 湖(今江苏常州)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 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任镇安、广州知府, 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任镇安、广州知府, 官至贵西兵备道。乾隆三十八年辞官家居, 官至贵西兵备道。乾隆三十八年辞官家居, 曾一度主讲扬州安定书院。赵翼诗与袁枚、 曾一度主讲扬州安定书院。赵翼诗与袁枚、 蒋士铨齐名,合称“乾隆三大家” 蒋士铨齐名,合称“乾隆三大家”。 • 他反对明代前、后七子的复古倾向,他说: 他反对明代前、后七子的复古倾向,他说: “力欲争上游,性灵乃其要。”(《闲居读 力欲争上游,性灵乃其要。 书作六首》之五)他重视诗家的创新, 书作六首》之五)他重视诗家的创新,立论 比较全面、允当。 比较全面、允当。 • 赵翼存诗4800多首,以五言古诗最有特色。 赵翼存诗4800多首,以五言古诗最有特色。 4800多首 其诗或嘲讽理学,或隐寓对社会的批评, 其诗或嘲讽理学,或隐寓对社会的批评,或 阐述一些生活哲理,颇有新颖思想, 阐述一些生活哲理,颇有新颖思想,并在造 对仗方面见出功力。另外, 句、对仗方面见出功力。另外,造语浅近流 也是一大优点。其诗的缺点, 畅,也是一大优点。其诗的缺点,是有时议 论过多,过于散文化,形象性较差。 论过多,过于散文化,形象性较差。 • 赵翼的文学著作有诗集53卷及《瓯北诗 赵翼的文学著作有诗集53卷及《 53卷及 话》。
• 7、如果把“君问归期未有期”与“巴山夜雨 、如果把“君问归期未有期” 涨秋池”对调好不好? 涨秋池”对调好不好? • 先写作者的乡愁,再用凄凉的秋夜雨景来加 先写作者的乡愁, 深作者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深作者对妻子的思念之情,也更见作者之寂 能进一步把作者的思归之情推向高潮, 寞,能进一步把作者的思归之情推向高潮, 由此产生想象,也就水到渠成。 由此产生想象,也就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