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风的现实主义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eabharlann Baidu
主观的自我扩张
“对于对象的体现过程或克服过程,在作为主体的作家这一 面同时也就是不断的自我扩张过程,不断的自我斗争过程。 在体现过程或克服过程里面,对象底生命被作家底精神世 界所拥入.使作家扩张了自己;但在这“拥入”的当中,作 家底主观一定要主动地表现出或迎合或选择或抵抗的作用, 而对象也要主动地用它底真实性来促成、修改、甚至推翻 作家底或迎合或选择或抵抗的作用,这就引起了深刻的自 我斗争。经过了这样的自我斗争,作家才能够在历史要求 底真实性上得到自我扩张,这艺术创造底源泉。——《置 身在为民主的斗争里面》
反对主观公式主义
主观公式主义也是缺乏对现实正确、深入把握,只‚依据一种 理念去造出内容或主题。‛ 它是‚从脱离了现实而来的,因而歪曲了现实。或者漂浮在没 有深入历史内容的自我陶醉的‘热情’里面;或者不能透过 政治现象去把握历史内容,透过对于历史内容的把握去理解 政治现象,只是对于政治现象无力地演绎;或者僵化在抽象 的(虚伪的)爱国主义里面,完全不理解这个‘爱国主义’ 已经转化成了反历史反人民的武器,甚至投靠到忠君爱国的 封建道德和间谍加色情的堕落趣味。……主观公式主义者, 由于不能体现‘客观之道’,因而歪曲了也就是压杀了‘主 观之力’的。‛(论现实主义的路,选集第一卷P414-415)
主观战斗精神
• 所谓主观战斗精神,就是指在作家的立场(包括阶级 立场)支配之下,作家在创作中产生的某种热情和理
想,以及由之而形成的积极进取、奋斗、创造的精神。
• 胡风的“主观精神”论或“主观战斗精神”论可以分 为文学创作的认识论和作家成长的人格论两个层面来 理解.
作为认识论的主观战斗精神
• 主观和客观的相互突进、相克相生。胡风引了前苏联 阿· 托尔斯泰的话:“写作过程——就是克服的过程。你克服 着材料,也克服着你本身。”胡风解释说:
启蒙主义的功能观
• 在思想主题上,胡风继承和坚持了新文学改造国民性的思 想,要求革命现实主义的文学深入描写人民“几千年精神 奴役的创伤。”他认为,人民在历史上要经历三个阶段, 从“被当做千人一面的劳动机械”到被承认为“各有个性 的生命”,再到“各有个性的生命得到最大的开花。”而 在中国人民还没有脱出第一阶段,即还没有普遍的“人” 的意识,没有个性意识;然而正在进行的革命斗争却要将 第二、第三个历史阶段的任务一并完成——要唤起人民的 民主主义乃至社会主义觉悟。这之中有着巨大的历史落差。 胡风反对把人民初步觉醒理想化,反对由这种理想化的一 系列反现实主义倾向。(胡风《半仑村断想》)“‘动员 民众’的文化、文艺底任务,不能是简单地使人民成为战 争底‘工具’,而是要‘为大众服务’,使人民能够理解 自己、社会、以至世界而获得通过战争来解放自己,用自 己的力量创造一个‘新生的祖国’的觉悟。” (《论现
作为人格论的主观战斗精神
• 从作家人格论的层面看,胡风在他的文学理 论生涯中,所追求的是现实主义文学理论与 人格塑造有关。文学现实主义深度与作家 的人格精神有密切关系。作家必须敢于面 对惨淡的人生,有深刻理解现实人生人格力 量,才能达到现实主义的深度。胡风的“主 观精神”论或“主观战斗精神”论与胡风 所追求的人格精神有密切关系。
反对客观主义
胡风所认为的客观主义,是由于对待生活采取的‚被动的精 神‛,‚热情衰落了‛。‚从事创作的是冷淡的职业的心 情。‛而‚心安理得地保持着和现实的历史要求游离的生活 态度‛。‚在思想内容上,那现实只能是屈服在那局部性下 面或漂浮在那表面性上面的‘现实 ’,反而把包含着矛盾 和冲激的丰富的生活真实庸俗化了,把克服着痛苦和创造着 欢乐的光明的人民道路虚伪化了‛。(《论现实主义的路》) 他指出客观主义‚首先,在思想内容上,它所反映出来的现实 (客观),不是没有取得在强大的历史动向里面激动着、呼 应着、彼此相通的血缘关系,就是没有达到沉重的历史内容 的生动而又坚强的深度。但主要的是,它的认识和反映现实 (客观),只是凭着‘客观’的态度,没有通过和人民共命 运的主观思想要求突入对象,进行搏斗,在作者自己的血肉 的考验里面把捉到因而创造长出来综合了丰富的历史内容的 形象,这正是只能漂浮在现实底局部性或表面性上面,向那 屈服的根源。‛
人格养成:现实与主体的相生相克
• 一方面创作主体必须充满战斗意志和饱满情绪。创作主体如果 缺乏战斗意志和饱满情绪即缺乏激情,就不可能具有对现实的 “把握力、拥抱力和突击力”,就无法“突入’,对象,体悟 到对象活的、本质的内容,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就只能是“纸 扎的假人”,不可能有生命力。胡风斩钉截铁地说:“文学的路, 现实主义文学的路,一向是,现在是,将来也永远是要求情绪 的饱满的。没有情绪,作者将不能突入对象里面,没有情绪, 作者更不能把他所要传达的对象在形象上、在感觉上、在主观 和客观的溶和上表现出来”。 • 另一方面胡风认为,现实主义的艺术创作能使历史要求“侵入” 作家内部,由这达到加深或者纠正作家底主观的作用。即历史的 现实的要求会以强大的力量扩大和纠正主体的思想感情的偏见。 这种现实主义的历史内容可以纠正主观扩大主体的说法,强调了 人生与艺术的一致。
胡风现实主义理论概述
• 1、文学的本质论:唯物主义 • 2、文学形态论:主客体之间的相生相克、 到处有生活论、自我扩张与主观战斗精神 • 3、文学的功能观:启蒙主义(人民精神创 伤说)
主客体之间的相生相克
胡风认为,在艺术活动中,作家、艺术家没有生活 当然不行;只是一般地深入生活、了解生活也不行。 主客体——作家与创作对象之间的关系不是被动的 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而是主体对创作对象的克 服过程和自我扩张过程。所谓克服过程即是指 “主体克服(深入、提高)对象,对象也克服(扩大、 纠正)主体’,也就是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克服,胡 风形象地称之为“相生相克”,“这就是现实主 义底最基本精神”。
• 创作过程的创作主体(作家本身)和创作对象(材料)的相克 相生的斗争;主体克服(深入、提高)对象,对象也克服(扩大、 纠正)主体,这就是现实主义的最基本的精神。要实现这基 本精神,艺术家对于他的‘材料’,就不能仅仅是观察、搜 集、研究、整理之类,在这之上,还有别的要紧得事情去做, 那就是要决定我自己对于我底材料的态度。换句话说,那 就是一切都生活过,想过,而且中心感受”。……这就使艺 术家深入了对象内部,开始了那个相克相生的现实主义的 斗争。……勇敢地在人道主义和现实主义道路上向现实人 生突进,向改造人类精神的革命海洋突进。
贡献之一:辩证地处理了文学主客 体的关系
• 胡风的主客体相生相克理论在承认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 反映这一唯物论观点的前提下,探讨创作主体如何更好、 更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的途径。胡风不但强调社会生活是 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而且是在更深的层次,以更高的标 准强调了这一点。 •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更多地强调文艺是 社会生活的反映,强调社会生活是文艺的唯一源泉;虽然毛 泽东也认为文艺作品不等同于生活,“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 的生活却也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 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 但 在创作过程中,作为创作的主体的作家与作为创作的客体 的题材之间的关系,没有展开详细的论述。胡风正是在这 一点上补充了现实主义理论。
路翎:一个疯狂的文学天才
• 路翎(1923—1994), 原名徐嗣兴,原籍苏 州,出生在南京。主 要作品:《饥饿的郭 素娥》、《财主底儿 女们》、《罗大斗的 一生》、《洼地上的 战役》
第四章第二节:胡风的现实主 义理论
胡风简介
• 胡风(19O2~1985),现代文艺 理论家、诗人、文学翻译家。原 名张光人,笔名谷非、高荒、张 果等。湖北蕲春人。 1929年到日 本东京留学,开始从事普罗文学 活动。,933年被驱逐出境,回到 上海,任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宣传 部长、行政书记。参与过关于典 型的论争、两个口号的论争。 1955年被打成“胡风反革命集团” 首犯,直至1979年获释。
贡献之二:继承发扬了五四新文化 传统
• 1、直面现实的战斗性 “坚持从实际出发,从这里获得思想立场或 思想要求底历史内容,通过对于人民底生 活现实的认识(向人民学习),使创作取 得人民性的具体的丰富内容”。(《论现 实主义的路》 ) • 2、启蒙主义的功能观
贡献之三:七月派作家的发现与培 养
• 胡风担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领导工作, 他先后主编《七月》、《希望》杂志和《七月诗丛》、 《七月文丛》等,他的现实主义理论影响和培养了许 多国统区进步青年作家和解放区作家,形成了富有特 色的“七月派”。 • “七月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历时甚长、富有探 索精神、而又具有沉重的悲剧命运的进步文学流派” • 诗人:阿垅、鲁藜、孙钿、彭燕郊、方然、冀汸、钟 瑄、郑思、曾卓、杜谷、绿原、胡征、芦甸、徐放、 牛汉、鲁煤、化铁、朱健、朱谷怀、罗洛。 • 小说家:路翎,邱东平,彭柏山,曹白,贾植芳
要纠正客观主义,就要把主观战斗精神渗入到现实 中。 “要认识成为真的认识,反映成为真的反映,首先 需要作家本人把人民底负担、觉醒、潜力、愿望和夺 取生路这个火热的、甚至是痛苦的历史内容化为自己 的主观要求。”(论现实主义的路P416) “历史的要求只有通过人这‘感性的活动’去争取 实现,只有变成人底血肉要求才有可能深入客观对象, 把握客观对象,克服客观对象(创造活动),甚至踏 着铁蒺藜前进的。在革命史上,无数的鲜血是这样流 了的,在人民底斗争里面,无数的鲜血是这样流着的。 真诚的革命的作家,是得抱有这样的流血的心去深入 现实,担负现实的。”(论现实主义的路,P446)
“所谓现实,所谓生活,决不能是止于艺术家 身外的东西,只要看到、择出、采来就是,而是 非得渗进艺术家底内部,被艺术家底生活欲望所 肯定、所拥护、所蒸沸、所提升不可的’,—— 《为了电影艺术的再前进》。 只有生活,只有题材,只有技巧,都还不是创作 的全部条件。最重要的是条件是作家在有了创作 题材之后,还必须有作家的“主观精神”的“突 入”、“拥合”、“受难”、“发酵”、“燃 烧”、“蒸沸”等等,即“经过我们的精神世界 的一盆圣火”之后,题材才会带有艺术的养料,艺 术的凤凰才经过洗礼,才会自由地飞腾起来。
到处有生活论
• “诗人,我们这一代的真诚的诗人,应该在受难的人民里 面受难,走进历史底深处,应该在前进的人民里面前进, 走在历史底前面。……哪里有人民,哪里就有历史。哪里 有生活,哪里就有斗争,有生活有斗争的地方,就应该也 能够有诗。”“人民在哪里?在你底周围。诗人底前进和 人民的前进是彼此相成的。起点在哪里?在你底脚下。哪 里有生活,哪里就有斗争,斗争总要从此时此地前进。把 前进从此时此地割去,遥遥地放在‘彼岸’,使‘彼岸’ 孤立 ,回转头来用‘彼岸’的名义来抹杀此时此地的生 活,污蔑此时此地的斗争,即使不过仅仅是一点点志大心 粗,虽然不过仅仅是一点点因大不见小,但客观上一定是 对于具体斗争的鄙视和对于历史大潮的玩弄。”(胡风 《给为人民而歌的歌手们——为北平各大学《诗联丛刊》 诗人节创刊写》)
文学与政治的关系
• 与同时代的作家一样,胡风对文学与政治关系的理解也没 有完全脱离功利主义。不过,他对此的理解有其独特之处: 他从鲁迅的战斗实践中看到:“从全民族生活底地盘在人类 史上争生存、争进步的视野”出发,文学“不能不超过一 时的‘政治兴奋’而看进现实生活底深处”。 • “说文学依存于政治者,是认政治为现实要求底最高的综 合表现,是含有真实的生活内容和广远的发展趋向的综合 表现,因而这个理解底提出是为了把文学放在生活底本质 的深处和激烈的斗争里面,由这和各种各样的反现实主义 的倾向相抗,使它在如火如茶的生活里面汲取营养,培植 生机,创造繁茂的光华的世界。而现在的高唱文学和政治 关联的论客,却不过是把政治当作独断的观念或权力,企 图由这把已经生根在血肉的人生里面的文学割开,使它变 成以‘文学,为招牌的殡礼店里的纸花纸草,失去生命, 没有灵魂,只是做做僵尸们底装饰。所以,虽然字面上看 起来大同小异,但实际上却差之千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