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公地悲剧”引发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公地悲剧”是建立于对经济人完全理性的假定上,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所谓的“公地悲剧”可能并不是因为人们企图从公共利益中尽可能多的攫取利益产生。本文论述了对于“公地悲剧”片面性的看法,同时也说明了“公地悲剧”发生的不必然性。

关键词:公地悲剧;博弈;理性

中图分类号:D912.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1)

017(C)-0307-01

保罗•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 1954)曾对公共物品有过一段经典定义:每个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并不减少任何他人同时对它的消费。从这段定义,我们可以看到公共物品的特殊之处: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假设,每个人都可以付出很少成本或者完全不需支付成本而任意占有公共资源呢?1968年英国生物学家哈丁(Hardin 1968)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著名的《公用地的悲剧》(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一文,该文即描绘了理性的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个体行为是如何导致公共利益受损的。如上文的假设,哈丁在他的论述中提出了一个案例。“公地”(Commons)制度曾是英国的一种土地制度——封建主在自己的领地中划出一片尚未耕种的土地作为牧场,无偿提供给当地的牧民放牧,因此每一个牧民都想尽可能多的增加自己放羊的数量,随着牲畜数目大量增加,牧场最终因过度放牧而成为不毛之地。这也就是悲剧的产生,哈丁指出:“这就是灾难之所在,每一个人都被锁在一个迫使他在有限的范围内无节制地增加牲畜的制度中。毁灭是所有人都奔向的目的地,在信奉公用地自由化的社会中,每个人都追求各自的最大利益。”从此,“公地悲剧”演变成了资源、环境恶化的重要术语,也成为公共管理领域无法绕开的概念。

但是回归到“公地悲剧”本身,我认为其内在逻辑结构存在与现实不符的情况。首先,还是以牧场放羊的场景为例,从博弈论的角度,牧民之间的行为是存在相互约束和牵制的,这是一个动态博弈的过程,不应该只是静态地看待开始和结束的两个时间点。因为养羊是连续不断的,牧民之间重复博弈演变的结果应该是势均力敌的牧民之间互相牵制,努力使羊的总规模限定在符合共同利益最大的帕累托最优解上。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不能简单的依靠诚实守信来规范每个人的行为,一旦有人企图获得更多利益而增加放羊的数量时,他就会在其他情况下受到惩罚,比如当农忙、家里遭到偷窃等需要他人帮助的时候,他人会拒绝为违规者提供方便,在没有其他机制干预的情况下,这种胁迫对于规范每户养羊的数量是非常有效的。

其次,在阐述“公地悲剧”时,哈丁说:“每一个人都被锁在一个迫使他在有限的范围内……”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选择增加,并不仅限于一个固定的环境。不过,我认为选择的产生也是建立在博弈的过程中的。比如当人们发现在面积相同的草地上,放羊要受制于其他人的羊的数量,那么我可以用这块地种果树,这样既不会与他人产生对抗,同时可获取更大土地面积。

最后,“公地悲剧”理论的演变是建立在理性人假定的基础上,每个人都企图从公共资源中获得最大利益。依旧以草原放牧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在快速推进工业化之前,草原牧民自由放牧时期,土地沙化现象并不严重,反倒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好景象。有一组统计数字表明,我国土地沙漠化原因:森林过度采伐占32.4%,过度放牧占29.4%,土地过分使用占23.3%,水资源利用不当占6%,沙丘移动占5.5%,城市、工矿建设占0.8%。可见,将土地沙化归结到过度放牧从而得出“公地悲剧”的结论并不能站住脚。因为在牧民确定放羊数量的时候除了法律约束,更多的还要靠道德维系与宗教信仰。

的确,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在涉及公共资源的使用时,由于产权的非排他性的特征,使得个人在作出决策时只考虑个人的边际收益大于等于个人的边际成本,而不考虑其行动给别人造成的损失和所带来的社会成本,最终造成一个基于他们无限制放牧导致的经济系统的崩溃。但是,从小说《狼图腾》中可以看出,人们日常生活的改变是与自然规律逐渐适应融合的,虽然小说中有艺术夸张的成分,但现实同样存在小说描述的道德感与责任感。因此完全理性假设为基础得出的“公地悲剧”就会与现实状况存在偏差。这是一套内生的机制,甚至不需要任何第三方就能够保证实施。如果关于“公地悲剧”片面性的假定是正确的,那么这就引向了“大政府”与“小政府”的思考。很多人试图通过界定产权解决“公地悲剧”,具体说来,可以由政府规定某一片牧场的放牧总量,并按一定分配方式规定每家最大放养量。牧民之间可以通过转让放养量的方式获得利益,同时也可保证公地资源充分利用。但是事实上我国制定了很多水法、资源法、土地法也未能阻止“悲剧”的发生。我认为,在制定管理公共资源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还应实现政府公共资源管理模式的变革,充分保证公众与代议机构的监督权和公共资源配置高效。也许这种软性做法可能更好的规避“悲剧”的发生。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简介:张立(1989—),女,汉族,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参考文献:

[1]李晓峰.从“公地悲剧”到“反公地悲剧”.经济经纬,2004.3.

[2]湛志伟.“公地悲剧”及其治理的博弈分析.经济评论,2004.3.

[3]李蔬君,彭颖.由“公地悲剧”看政府对公共资源的管理.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