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纳普的逻辑经验主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原子主义

奥裔英籍分析哲学家维特根斯坦(1889-1951)在其早期哲学代表作《逻辑哲学论》中直接从“我”的视角出发,说明弗雷格客观的“真”对思想的引导直接就是真命题P的存在,罗素对个体事物分层次的描述直接就是命题P对自身的描述。真命题P的意义就是存在着命题P,这个命题P是独一无二的,先行存在的,它代表了思想的一个火花,由这个火花漫延开整个思想;真命题P的指称直接是对“真”的假定,假定P的真,立即产生对“-P”的肯定与言说,这就是肯定了或认识到了P这个命题的存在,这种认识实际上是命题P对自身的描述。

一、维特根斯坦的生平

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1889年4月26日生于奥地利维也纳一个有钱人家庭。他的父亲是当地的做钢铁生意的大商人,母亲是很有艺术素养、很有艺术造诣的家庭妇女。维特根斯坦兄弟姊妹有8个,他排行老小。他有四个哥哥,三个姐姐。维特根斯坦生活在一个精神与物质都富有的家庭。维特根斯坦的母亲经常在家中开音乐晚会,高朋满座,出席这种家庭音乐晚会的都是些名人、著名的音乐家,例如勃拉姆斯(Brahms)。维特根斯坦从小也受到良好的音乐熏陶。维特根斯坦接受教育的经历也很普通。他先是在家中接受启蒙教育。他在14岁时才开始到异国他乡求学。先后在奥地利林兹、德国柏林、英国曼彻斯特上大学,学的是机械工程,空气动力学(毕业设计:飞机发动机螺旋浆)等专业。在学习期间对数学的逻辑基础问题发生了极大的兴趣,他先后读过(英)罗素与怀特海合著的《数学原理》、(德)弗雷格的《算术的基础》,并前往德国耶拿拜访数学大师弗雷格。结果弗雷格在见到维特根斯坦后,认为英国人罗素更适合回答维特根斯坦的疑问。罗素对维特根斯坦的哲学天赋表示肯定,同意指导维特根斯坦从事数理逻辑的研究。在接下来的一二年中,罗素与维特根斯坦探讨了许多有关数学、逻辑、哲学的基础问题。

不久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维特根斯坦当时刚好回到维也纳,就作为奥匈帝国的自愿兵(炮兵)与俄国人打了几年的仗,后来转向意大利作战。1918年11月成为意大利人的战俘。第二年8月维特根斯坦被释放。从1911年维特根斯坦对数学问题感兴趣算起,直到1918年他的早期哲学代表作《逻辑哲学论》的定稿,维特根斯坦这七八年始终对数学的哲学基础、逻辑基础有着极大的兴趣,并保持始终如一的思考。《逻辑哲学论》于1921年在德国的《自然哲学年鉴》第14期上发表,1922年在英国以德英文对照本的形式出版单行本。此后维特根斯坦认为自己已经完成哲学思考,带着这种想法他到了奥地利的山区小学去教书。他教小学的时间有七年。结束小学教学生涯后他回到城市生活,并于1929年重返英国剑桥大学,这时维特根斯坦已经因为他自己的早期哲学代表作而成为名人,几个月后他直接以《逻辑哲学论》这本书申请并获得博士学位,然后就留在剑桥大学教书。从1926年起直到1936年,他与维也纳学派的创始人石里克、卡尔纳普等人来往较密切。维也纳学派自认为读懂《逻辑哲学论》的思想,并从中引申出本学派的主要哲学观点。当维特根斯坦于1929年重返剑桥大学,又开始从事哲学研究时,他发现在第一本书中存有严重错误。从1929年直到1945年这十六年的哲学研究成果,集中反映在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代表作《哲学研究》中。他于1951年病逝。

维特根斯坦前后期哲学思想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并分别对逻辑实证主义和日常语言哲学学派产生关键的影响。维特根斯坦前期提出“语言图像”论,这一学说代表了逻辑原

子主义的观点,可以被看作是逻辑实证主义的先驱。他后期提出“语言游戏”说,对前期思想展开批判,主张语言的日常使用,反对语言的形而上学使用。

二、语言图像论

借助于命题P与-P真值运算,组成各种表达式,构成对整个世界细致入微的描述,这种描述是连贯的,表现为命题的一般形式,同时这种描述又是直接针对“我”之外的对象的,世界是可言说的,世界是“显示”出来的。这种描述又是有“终止的”,命题的意义构成一种图像,最初的图像就是命题P 。在维特根斯坦这里,命题的意义和指称仍然是不同的,仍然是有差距的,这种距离表现在世界有可言说与不可言说之区别,对不可言说的东西我们要保持沉默。

维特根斯坦在其早期哲学代表作《逻辑哲学论》序言中说到,“本书的全部旨义可概述如下:凡是可说的东西,都可以明白地说,凡是不可说的东西,则必须对之沉默。”(《维特根斯坦全集》第1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第187页)P命题对自身的认识即是一种言说,即是图像化。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肯定了真命题的指称就是对命题P的指称,就是肯定P命题的存在,这种肯定就是一种认识,某物对自身的认识就是个别的、具体的、图像化显示的,唯有这种图像化显

第四节卡尔纳普的逻辑实证主义

逻辑实证主义亦称“逻辑经验主义”。它是分析哲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一个严整的运动,也是现代西方科学哲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一个运动。它由奥地利维也纳学派组织发起,该学派联合了在德国柏林、波兰华沙、英国剑桥等地的学派每年召开一次“科学的统一”大会,并出版刊物《认识》(1930起)、专题文集及《统一科学》丛书。20世纪20年代形成,20年代末到30年代末是它在欧洲流行的全盛时期。50年代开始趋于衰落。鲁道夫·卡尔纳普(Carnap,Rudolph,1891-1970)是逻辑实证主义的领袖,他出生于德国,在美国工作、生活了三十多年。他在德国耶拿大学听过弗雷格的课,深受其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写出物理学方面的博士论文。他也深受罗素数理逻辑思想的影响。1925年,在维也纳学派奠基者石里克的邀请下,卡尔纳普来到维也纳大学,并很快成为学派的领袖人物。1935年12月,为躲避战乱,他移居美国,前后在美国四所大学或研究所从事教研活动。他1956年退休。卡尔纳普的主要著作有《世界的逻辑构造》(1928),《语言的逻辑句法》(1934),《语义学引论》(1942),《意义和必然性》(1947)等。

卡尔纳普哲学始终关注科学之间的过渡,它要建立统一的科学语言。这个想法贯穿卡尔纳普思想始终。卡尔纳普在维也纳学派的宣言中与其他两位学派成员共同表达了建立统一科学的愿望,在卡尔纳普这里,这个愿望的实施经历了两个阶段,早期他坚持意义的证实原则,后期坚持意义的可验证原则。伴随前后期思想变化,他始终坚持逻辑构造和以经验为基础的原则。可证实原则更多地体现卡尔纳普对逻辑构造方法的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