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修订本)章节练习(10-12章)【圣才出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章苏轼和北宋的文学理论批评
一、填空题
1.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对________等人的“雄文博采,笔力有余”表示赞赏。(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研)
【答案】杨亿
【解析】欧阳修自幼喜爱韩文,后来写作古文也以韩、柳为学习典范,但他并不盲目崇古,他所取法的是韩文文从字顺的一面,对韩、柳古文已露端倪的奇险深奥倾向则弃而不取。同时,欧阳修对骈体文的艺术成就并不一概否定,对杨亿等人的“雄文博学,笔力有馀”也颇为赞赏。这样,欧阳修在理论上既纠正了柳开、石介的偏颇,又矫正了韩、柳古文的某些缺点,从而为北宋的诗文革新建立了正确的指导思想,也为宋代古文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2.北宋中叶,欧阳修倡导古文运动,“以文为诗”,人们把这场有力推动宋代文学发展、使宋文、宋诗都能够自具面目而独树一帜的文学变革称为“________”。(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案】诗文革新运动
【解析】北宋欧阳修不遗余力地褒奖提携王安石、曾巩和三苏,在明确理论指导下积极从事古文创作,确立了古文在散文领域的正宗地位;古文领域的革新也影响到诗歌创作,作诗也讲“气格”,出现了“以文为诗”的现象。人们把这场有力推动宋代文学发展、使宋文
宋诗都能够自具面目而独树一帜的文学变革称为诗文革新运动。
二、名词解释
1.李清照《论词》(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
答:李清照《论词》是宋代词学史上重要的理论文献,是历史上第一篇有明晰理论意义的词学论文,其中涉及词之创作的诸多问题。它是对唐五代以来,作为新兴的文学样式所具有的独特风格的概括和总结。李清照倡导词“别是一家”是《论词》中最值得注意的一点,也是其批评诸家词的思想依据。她强调词与诗的不同,要求词在汲取诗的特点同时保持词的艺术个性。
2.诗话(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
答:诗话是对诗歌及诗人、流派等有关问题进行评论、考索、订正的一类著述。最早得名于宋欧阳修《六一诗话》。早期诗话多记录诗人轶事,或以资闲谈。随着理论批评的开展,诗话体制亦渐趋严正,笔记特点淡化而理论色彩加强,往往要言不烦,短小精悍,成为中国古代诗歌批评的基本样式。
3.以诗为词(首都师范大学2012、2013年研)
答:以诗为词是宋人对苏轼词艺术特色的概括。“以诗为词”大抵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突破传统词的“艳情”藩篱,以诗的题材为词的体裁,“无事不可言,无意不可入”;二是突破传统词的表现形式,如语言、声律、手法等,以诗的形式为词的形式,表现出传统词所没有的豪放风貌。囿于传统,宋人对“以诗为词”多持否定态度,认为词“别是一家”,谓其“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但总的来说,“以诗为词”极大地增强了词的活力。
4.豪放派(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研)
答:豪放派是中国宋词风格流派之一。豪放派取材广泛,常抒写壮志豪情,描绘奇伟景物,风格豪迈奔放,沉郁悲壮。苏轼是该词派的开创者。苏词冲破了晚唐以来词的“艳科”范围,扩大了词的题材,提高了词品和词的艺术功能,境界雄奇阔大,气势吞吐八方,给词坛吹进了一股豪放雄风。到南宋则词人众多,其中辛弃疾为豪放词派的大师。辛词回荡着铁马金戈的爱国主义强音,慷慨悲凉。骏发踔厉,充满豪情。豪放词派一直延续到晚清,影响很大。
5.江西诗派(首都师范大学2010、2011年研;中山大学2011年研)
答:江西诗派是宋代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自发有组织的、有理论宗旨的诗歌流派。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把黄庭坚、陈师道为首的诗歌流派取名为“江西诗派”,并尊黄庭坚为师派之祖,下列陈师道等二十五人。方回因为诗派成员多数学习杜甫,就把杜甫称为江西诗派之祖,而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称为诗派之“宗”,提出了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江西诗派的创作主张及特色是:重视句法、喜用拗句;用典以故为新、变俗为雅;风格生新瘦硬.但兼有浏亮芊绵。江西诗派自身的演变同时也代表着北宋诗风向南宋诗风的转变。江西诗派是宋诗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6.文以载道(南京大学2013年研)
答:文以载道是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关于文道关系的主张,是中国古代对文学本质的一种重要论述。它由中唐时期韩愈等古文运动家提出的“文以明道”发展,经宋代理学家的解释得到完善。“文以载道”的意思是说“文”像车,“道”像车上所载之货物,通过车的运载,
可以达到目的地。文学就是传播儒家之“道”的手段和工具,这一文学观念偏于文学的教化目的。
7.文道一贯(中山大学2010年研)
答:文道一贯是朱熹倡导的文学观点。他强调文道统一,认为道是文的根本,文是道的枝叶,二者不能分开,反对“文以贯道”。主张人们只要修道明理而力行不倦,文便能随道的产生而产生,好的文章便是文道合一的产物。他强调道外无物,也就是强调道外无文。他坚决反对道自道、文自文的看法。
三、指出下面两题所引文字的出处并解释其含义。
1.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滑,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研)
答:(1)出处
上述文段出自苏轼的《文说》。
(2)含义
①文学创作离不开对外在的人和事的描写,而现实中的人和事是纷繁复杂而又多姿多态的,苏轼认为对艺术形象描绘和刻画的总的原则是:“随物赋形”“尽物之态”。这是对陆机所说“虽离方而遁圆,期穷形而尽相”的发挥。
②苏轼以泉水流经高低不平的山石而随物赋形为例,说明他自己的创作原则是符合创作对象本身的内在特点,顺乎自然、恰到好处地表现事物的本质特点,以便准确地描绘出它的真实状态。
“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是要求作家应该尊重现实生活本身的内在规律性,而不以自己主观偏见去任意改变它。苏轼强调“随物赋形”的目的,是要求艺术形象的刻画应以合乎自然造化为最高标准,如在《书蒲永舁画后》一文中所说唐代孙位的画,由于“随物赋形”,方能“尽水之变”,充分表现水汹涌澎湃之自然态势,而具有“神逸”之妙。艺术创作本身并无固定格式,苏轼曾说“诗无定律”,形象描写准则应当是“随物赋形”,而能“尽物之态”。
2.好诗冲口谁能择,俗子疑人未遣闻。(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研)
答:这句话是苏轼对作诗的体悟:“好诗冲口谁能择,俗子疑人未遣闻。”好的诗句是脱口而出而不加雕琢的,庸常的人却怀疑诗人没有用心遣词造句。能于诗文中做到发语清新,自然流畅,源于苏轼率真不隐的性格和真挚不伪的感情。苏轼最擅长的一点,是用清新的辞笔叙事摹物,故如水自流,无挂无碍。他以“天工与清新”为诗的美学标准,亦常以此作为评论诗歌的审美标准。
四、简答题
1.如何理解传统诗论中的“点铁成金”?(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
答:(1)“点铁成金”的出处
“点铁成金”出自宋代黄庭坚的《答洪驹父书》:“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原指用手指一点使铁变成金的法术。比喻修改文章时稍稍改动原来的文字,就使它变得很出色。“点铁成金”说,实质上是黄庭坚诗文理论的方法论,是解决诗歌创新问题的途径和手段,并不是诗歌的本质论和风格论,也不是强调形式重于内容的武器。如何做到平淡之语出奇境,言有尽而意无穷,他指出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