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变量分离法”解几个含参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上海中学数学2014年第4期

用“变量分离法"解几个含参问题

211700江苏省盱眙县实验中学姜登翠

211700江苏省盱眙中学李刚

l问题的提出

文[1]研究了几个有关函数不等式恒成立求参数值的范围问题,解决了“变量分离法”不易解决时的一般处理策略,笔者读后深受启发,并对文中涉及的三道例题作了进一步探究,在使用“变量分离法”之后,如果从高等数学角度来研究会更加方便.

7.如图10是一座建筑纪念物的底座(不能进入建筑物内),工人师傅想测量一下在地面上形成的么A B C的度数,你能找到测量的办法吗?

B

图10

(五)小结反思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惑?

设计意图:通过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梳理,学生提升了归纳总结能力.

(六)作业布置

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题目,侧重于基础知识及其应用;选做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侧重于拓展性和创新性.设计意图:布置习题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的空间.通过动手做数学,学生开拓了思维空间,提高了自主探究能力,逐步养成反思总结的学习习惯.

三、思考与启示

(一)注重知识形成的“过程化”

通过创设合适的情境,学生经历了“具体一抽象一具体”的认知历程,感受到了知识的发生过程,体会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中体悟了知识的“前世今生”,提高了学思维能力.本设计中,学生经历了对顶角的实际背景和形成过程,能够有效识别对顶角

文[1]的三道例题如下:

例1已知函数厂(z)一z2+2z+以l嗽,当£≥1时,不等式厂(2f一1)≥2.厂(f)一3恒成立,求实数丑的取值范围.

例2设函数厂(z)一∥一1一z—nz2.(1)略;

(2)若当.r≥o时,厂(.r)≥o,求n的取值范围.

例3已知函数厂(z)一z一1n(z+口)的最小值

的关键特征.

(二)注重问题解决的“过程化”

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后,需要进一步把新知识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本设计中,题组的有效创设为学生搭建了“观察一猜想一说理”的平台,这一过程深化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的相互转化渗透于问题解决中,加深了学生对对顶角的概念及其性质的理解.假以时日,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一定能够从“简单模仿”的初级阶段逐步飞跃到“图式应用”的高级阶段.

(三)注重总结反思的“过程化”

一节课下来,学生的收获各有不同,但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下课程的目标达成应比较接近“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探究发现数学理论(定义、性质、法则、定理等)的过程也是不断反思、不断提出问题的过程,这种反思应该始终伴随着教学活动的进行而开展.这样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将反思孕于教学的始终,而不是课堂小结环节的五分钟.刘素梅老师在其编写的《教师反思与写作手册》中写道:“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因此,应把总结反思贯穿于整个课堂的学习过程,使数学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的主动建构过程,做到生本课堂,从而大幅度地提升教学效能.

参考文献

[1]胡瑁。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J]。上

海中学数学,2013,4.

[2]姜晓翔.“问题串”引领下的“导学式生本课堂”——由一

堂“平行四边形性质与判定”复习课说起[J].上海中学

学,2012,12.

上海中学数学2014年第4期27

为零,其中仅>o.(1)求盘的值;(2)若对任意的.T∈[o,+。。),有,(.r)≤志.r2成立,求实数是的最小值.文中将例1中参数日分离后联想斜率的定义解

决问题,奇思妙想.笔者认为,可以将不等式厂(2f—

r,oJ一1、J_o 1)≥2.厂(f)一3稍作变形得,(f)≤坐竺_掣,事

,o——1、—L1

实上,厂(1)一3,不等式可化为厂f兰L{上尘1≤

\厶,丛生二要地,笔者认为命题者的本意是要研究该函数的凹凸性.对于例2和例3的解决,都因为“分离变量后很难求解”而对函数直接求导,再讨论参数的取值解决问题.但是,从学生解答这类试题的角度看,为数不少的学生会选择分离变量而不能进行到底,而变量分离的方法又是解决含参问题的常规思路,不该就此打住,而是要进一步地研究这些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2问题的解决

导数知识是微积分的基础,与导数有关的问题向来是各个省市高考的热点,因此,在各大市的模拟考试题中也常在此处压轴.有一些问题,如果能够站在高等数学的角度来看,弄清所研究问题的高等数学背景,就会更深刻、更全面地认识这些问题,充分利用高考在教学中的指挥棒作用.笔者利用二阶导数判断函数的凹凸性及利用洛必达法则来处理以上3题.例1解析:因为厂(1)一3,不等式,(2≠一1)≥

2厂(f)一3对任意的f≥1恒成立等价于厂f垡生弓上盟1≤丛至二罢地对任意的}≥1、厶,厶

恒成立,由函数的凹凸性的定义知,函数厂(z)在[1,+∞)上为凹函数(分析知.厂(z)不是常函数),因此厂7(。r)一2T+2+竺,从而/(z)=2一与≥o对任意

.Z.Z

的T≥1恒成立,因此口≤2.r2对任意的z≥l恒成立,得a≤2.

评注:由函数凹凸性的定义及.厂(1)一3,再结合问题呈现的形式特征,将问题的本质充分暴露,充分理解命题者的本意.

侈02解析:(1)当T—o时,得口∈R;

。r一1一一(2)当T>o时,变量分离易得倪≤L—≯,

不妨设g(z)一生÷』(.T>o),则有97(,T)=£垒二呈掣,再令^(T)一矿(z一2)+T+2,得.Z’

灰7(.r)一P‘(.r一1)+1,再次对厶7(。,r)求导得是”(?)一zP‘>o对任意的.1r>o恒成立,因此^7(.r)在(o,+。。)上单调递增,则有^7(.r)>^7(o)一o,因此97(z)>o对任意的。r>o恒成立,得g(丁)在(o,+。。)上单调递增,故g(,r)在z—o处的极限值是函数g(z)的下界,由口≤字对任意的.r>o恒成立,得日≤l i m g(z),由洛必达法则知l i m g(T)一!切字=嘞≤≠气切等一丢,因此口≤丢.r一().r。r—o厶r l一0Z乙£综上所述,口≤寺.

例3解析:先求得n一1,由题意对.r进行讨论:

(1)当T=0时,是∈R;

(2)当z≠o时,有是≥尝乒一羔二掣对v.r>o恒成立.令g(z)一!■掣,则有97(.r)

2l n(z+1)一z一三一1一——————.『——』—一,再令Jf2(.t r)=2l n(z+1)一一—————————丁——————一,f于。了,l L.(,一厶儿l\-工l上,

z一土一1,则有五,(‘r)一—鲁+专一1,事实上,显然有^7(T)在(0,+。。)上单调递减,故J f27(.r)<,!(o)= o,因此97(.r)

1达法则知姆g(T)=粤[半一嘞=奎r—O r一0.C r—O n

1111—1i鼍!兰±!∑一专,故得是≥寺.综上所述,志≥寺.

。’”

2

-“u 评注:从解决含参范围问题的常规策略——“分离变量法”出发,利用多次求导的方式再结合洛必达法则将问题解决,让笔者充分地认识到“分离变量法”仍然是解决这类问题的“通法”.

在平时的练习中若遇到以下问题,可以利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及拐点知识解决.

例4已知函数.厂(z)一l n(T+1)+口T,当z=0

时,函数厂(T)取到极大值.

(1)求实数反的值;(2)已知.,r。,zz∈(一l,+。。),且丑≠z:,构造函数g(T)一丛!兰掣(z—z1)+厂(z1),求证:对任意.r∈(、r1,z2)都有厂(,r)>g(z),

解析:(1)易得n一一1.

(2)令,l(.r)一厂(z)一g(z),

即磊(.r)一f(z)一』鱼1L二』鱼尘(z—z,)一,(z。),故^7(T)一厂(T)一丛三}掣,因,(.r)

在z∈(.rI,z:)可导,由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知必j z。∈(T。,z:),使得丛兰立二趔一.厂,(z。),故^,(.r)

工l^Z

一厂7(z)一厂7(z。)2可了专赢,易知^(T)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