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细胞膜 流动镶嵌模型说课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说课稿

1 说教材

1.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的第二节内容。第四章共有3节内容,第一节主要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为什么具有选择透过性。这与膜的结构有关,于是进入第二节内容。而第二节内容又是解释第三节内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基础。这三节内容的内在联系是:功能——结构——功能。由此可见,本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在第四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架起第一节和第三节的一座桥梁,并体现出了结构决定功能的观点。同时本节内容和前面的第二章中的“化合物”和第三章中的“细胞膜”、“生物膜系统”等内容又有一定的联系。

1.2 教材处理

本节内容围绕着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这一核心知识点主要阐述了两方面内容:分别为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过程以及由此引出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因此对教材的处理也应该从这两方面入手。首先从现象入手,通过讲授与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启发学生大胆假设,总结规律。之后从现象过渡到本质,提出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基本内容,充分遵循学生接受知识的一般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最终让学生达到理解和掌握的目的。

1.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简述生物膜的结构。

(2)能力目标:在以细胞膜分子结构的探索历程为主线的学习中,重点培养“尝试提出问题,并做出假设”的能力;借助多媒体网络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信息获取、分析、加工、创新、利用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活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从而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在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了解实验技术手段的进步在促进科学发展中的作用,从而增强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1.4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确定教学重点的依据:遵循新课标基础性原则,强调掌握必需的经典知识及灵活运用的能力,注重增加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激发旺盛的求知欲。

确定教学难点的依据:遵循新课标选择性原则,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分层次设计了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2 说教法

2.1众所周知,在教学中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只在课堂活动中起引导作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所以本节课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创设情境法、归纳法等。

2.2 课时安排:1课时

2.3 教具:多媒体课件

3 说学法

3.1采用的学法

在本课学习中,教师指导学生利用课本和多媒体课件提供的资源开展自主学习,在此基础上。运用小组讨论、综合分析、归纳对比等方法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习中,教师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合作学习小组,让各小组成员协作学习,分组竞答,创造一个活跃的竞争氛围,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认真思索,充分体现主体作用。

3.2采用该学法的依据

教是为了“不教”,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文中指出:“在学校里,重要的不是学到多少知识和技能,而是学会一种会学习的能力,学会自己去学习的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教法的实施,体现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学法指导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愿学、乐学、主动学、会学,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4说教学程序

4.1首先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提出探索问题大屏幕演示以下3个动画:

①水分子进入细胞膜的过程;

②葡萄糖分子进入红细胞膜的过程;

③钾离子进入细胞膜的过程。

提问:①这3种物质进入细胞膜的方式相同吗?②这种不同是由生物膜的什么决定的?(要求学生根据“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回答)设计目的:中学生具有追求新、奇、趣、美、乐的心理特点。为适应学生心理,教师首先利用计算机创设立体情境,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接着提出与新知识有关的问题,在新知识和学生的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和矛盾冲突,使学生处于“愤、悱”状态,口欲言而心不能,从而点燃学生的好奇之火,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强烈兴趣和渴望探索的动机,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此时顺势导入:生物膜的结构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让我们一起随着小探索者去亲历科学家的探索历程吧!从而引发学生探究生物膜结构的好奇心。

4.2学生学习课件,进行个人自主学习

共8页课件,分别是不同科学家在对生物膜结构进行探索的不同过程。每张课件在实验方法现象叙述结束之后会留下疑问:教师须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之后得出实验结论。这一探索过程是由膜成分的探究发展到膜静态结构的建立最后进入膜动态模型的建立,共得到两大

结论:一、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二、膜具有流动性。

4.3 根据实验探究,得出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教师进行版图及板书进行讲解。向学生传授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4.4 多媒体课件给出生物膜结构模型的示意图。教师进行提问。

4..5 根据多媒体课件,安排学生进行分小组讨论,仔细观察并找出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教师可适当给予提示。

将同学们的讨论结果汇总,教师进行评价,得到生物膜的结构特点:镶嵌性、流动性、不对称性和蛋白极性。在讲解各特点时将特点与生物膜的成分联系在一起。加深对结构决定功能的认识。

4.6 强调流动性这个特点,多媒体展示图片:物质运输、细胞识别与细胞融合。这些功能的实现都与膜的流动性密切相关。

4.7 教材上黑字部分对于糖蛋白有一段介绍,布置学生进行课上阅读,了解糖蛋白的功能。

4.8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指出重点和难点。回忆流动镶嵌模型的内容及其结构特点。

4.9 带领学生进行课后练习、布置作业。

附:板书设计

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一、生物膜结构的探索过程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1. 组成成分:磷脂、蛋白质、糖类

2. 基本支架:磷脂双分子层

3. 蛋白质分布:覆盖、镶嵌、贯穿

4. 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5. 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

8.3摩擦力

一、选择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