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哲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 思考
谈谈天台宗"一念三千"的思想. 八识包括那些内容? 谈谈华严宗的"四法界"? 谈谈禅宗对于佛教的变革.
�
所谓"一心三观",即是说一心能观空,假,中三谛.这是智顗根据印 度龙树的《中论》的"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名中 道义"的所谓"三是偈"思想发挥而来的.智顗说:"若一法一切法,即 是因缘所生法,是谓假名假观也;若一切法即一法,我说即是空,空观也; 若非一非一切者,即是中道观."(《摩衍止观》卷五上)
四. 不真空论
1. 根据佛教"缘起"说("缘"指各种条件) 根据佛教"缘起" 指各种条件) 的理论证明物的"非有非无" 的理论证明物的"非有非无".
若有不能自有,待缘而后有者,故知有非真有.有非真有, 虽有,不可谓之有矣.不无者,夫无则湛然不动,可谓之无, 万物若无,则不应起,起则非无,以明缘起,故不无也.
Hale Waihona Puke Baidu第九讲:佛教哲学
第一章:慧远与僧肇
The Philosophy of Huiyuan and Sengzhao
佛学的传入与六家七宗 因果学说 神不灭论 不真空论 物不迁论
慧远,生于公元334年(东晋成帝咸和九 年),死于公元416年(东晋安帝义熙十 二年).他是东晋最博学的佛教学者道安 的弟子.据《高僧传》记载,慧远"少为 诸生,博综六经,尤善《老》《庄》", 对儒,道经典有很深的研究,以后又随道 安出家研究佛教理论.他离开道安后,长 期住在庐山,聚徒讲学和翻译佛经达三十 余年.同时,慧远虽然居住庐山,但广交 达官贵人,因此他的影响遍及大江南北, 以至深入宫廷.他的主要著作有《沙门不 敬王者论》,《明报应论》,《三报论》 等,后来收集在僧佑编辑的《弘明集》中.
2. 各性住于一世
言往不必往,古今常存,以其不动.称去不必去,谓不从今 至古,以其不来.不来故不驰骋于古今,不动故各性住于一 世. 人则求古于今,谓其不住.吾则求今于古,知其不去.今若 至古,古应有今.古若至今,今应有古.今而无古,以知不 来.古而无今,以知不去.若古不至今,今亦不至古,事各 性住于一世.
三. 神不灭论
首先,慧远认为,"神也者,圆应无生,妙尽无名,……感 物而非物,故物化而不灭".这是反对中国古代一些思想家 把精神也看做一种物质性的"精气",从而认为"精粗一 气","神形俱化"的理论的.他认为,神不是物质性的东 西,"夫神者何邪?精极而为灵者也.精极则非卦象之所图, 故圣人以妙物而为言".(《沙门不敬王者论》) 其次,神既然是不灭的,那么神是如何从一个形体转到另一 个形体中去的呢?慧远认为,这就像火传给薪一样.他 说:"火之传于薪,犹神之传于形;火之传异薪,犹神之传异 形."
2.从哲学上常讲的" ""实 2.从哲学上常讲的"名""实"关系来说明 从哲学上常讲的 万物的"不真" 万物的"不真".
夫以名求物,物无当名之实.以物求名,名无得物之功.物 无当名之实,非物也;名无得物之功,非名也.是以名不当 实,实不当名.名实无当,万物安在?
五. 物不迁论
1. 即动以求静
夫人之所谓动者.以昔物不至今.故曰动而非静.我之所谓 静者.亦以昔物不至今.故曰静而非动.动而非静以其不来. 静而非动以其不去.然则所造未尝异. 求向物于向,于向未尝无;责向物于今,于今未尝有.于今 未尝有,以明物不来;于向未尝无,故知物不去.复而求今, 今亦不往.是谓昔物自在昔,不从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 不从昔以至今.
4. 无情有性
湛 故知经以正因结难,一 , 故知一 一 一 性 然
二. 唯识宗
八识 种子学说 三性
玄奘大师 玄奘西行图
1. 八识
阿赖耶识 末那识 了别境识: 眼,耳,鼻,舌,身,意
2. 种子学说
"无漏"种子
"有漏"种子
3. 三性
一是"遍计所执性",是指人们普遍地对万事万物分别计较,视一切事 物为各有自性差别的"实我实法"的世俗认识,其实这些事物都是不真 实的. 二是依他起性,是说万事万物皆是依赖心识而生灭,是虚幻不实的. 三是圆成实性,是指在"依他起性"上,远离"遍计所执性"的错误之 见,认识到"我","法"两空,由此而显现出真如实性.
一. 佛学的传入与六家七宗
1. 佛学的传入
据中国文献记载,佛教于公元一 世纪时传入中国,相传公元67年 (东汉明帝永平10年),开始有 汉译本佛经的出现. 佛教刚传入中国时,当时人们对 佛教教义的了解也只是把它看成 与中国黄老方术思想差不多的东 西.他们认为老子讲"无为", "去欲",佛教也讲"清净无 为","息心去欲". 或者把佛看做与中国当时流传的 神仙差不多.例如佛"身长一丈 六尺,黄金色,项中佩日月光, 变化无方,无所不入"(袁宏
Have A Break!
三. 华严宗
六相 四法界
1. 六相
总相 别相 同相 异相 成相 坏相
2. 四法界
理法界 事法界 理事无碍法界 事事无碍法界
四. 禅宗
渐修与顿悟 本性即佛 无念,无相,无住
慧能大师
敦煌《坛经》
1. 渐修与顿悟
神秀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慧能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六. 思考
谈谈慧远的因果学说. 僧肇是如何论证"物不迁"的? 谈谈僧肇的"不真空论".
第二章:隋唐佛教
The Buddhism In The Sui And Tang Dynasty
天台宗 唯识宗 华严宗 禅宗
一. 天台宗
止观 一念三千 一心三观 无情有性
天台山
1. 止观
"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所以然者, 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 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止是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借."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2. 一念三千
所谓"一念三千",一念即一念心,三千即指三千世界,总括一切法之 谓.智顗说:"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千." (《摩衍止观》卷五上)这是说,三千世界即一切现象皆存在于一念心 中,这是因为"三千同一性故",皆为同一真如本心之显现,所以说 "一念三千".
3.一心三观
2. 本性即佛
"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 (《坛经》) "本性是佛性,离性无别佛."(同上) "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同上) "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同上)
3. 无念,无相,无住
在慧能看来,"顿悟成佛",在修行方法上就是心不受外物的迷惑,这 就是"无念".他说:"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同上) "无住"(不执著)是说,心不执著在外境上,对任何事物都不留恋, 念过即过. "无相",是说"外离一切相",心中不执著于事相上,不是说,不同 事物相接触.
2. 六家七宗
(1)六家
本无宗,即色宗,心无宗,识含宗,幻化宗,缘会宗
(2) 七宗
本无宗,本无异宗,即色宗,心无宗,识含宗,幻化宗,缘 会宗
一者释家道安明本无义.谓无在万化之前,空为众形之 始.……详此意安公明本无者,一切诸法,本性空寂,故云 本无.此与方等经论什肇山门,本无异也. 次琛法师云:本无者,未有色法,先有于无,故从无出有. 即无在有先,有在无后,故称本无. 次支道林著《即色游玄论》,明即色是空,故言即色游玄论. 第三温法师用心无义.心无者,无心于万物,万物未尝无. 第五于法开立识含义.三界为长夜之宅,心识为大梦之主. 今之所见群有,皆于梦中所见.其于大梦既觉,长夜获晓, 即倒惑识灭,三界都空. 第六壹法师云:世谛之法,皆如幻化.是故经云:从本以来, 未始有也. 第七于道邃明缘会故有,名为世谛.缘散故即无,称第一义 谛.(《中观论疏》)
Have A Break!
僧肇,生于公元384年(东晋孝武帝太元九年),死于公元 414年(东晋安帝义熙七年).他是当时著名的佛经翻译家 鸠摩罗什的大弟子之一,是东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佛教理论 家.他对当时在中国流传的大乘空宗和魏晋玄学各派的理论 进行了研究,认为各派的理论都不够彻底,还不能充分和正 确地表达佛教大乘空宗所谓"空"的基本理论.因此,他从 更彻底的大乘空宗立场,对佛教和玄学各派理论进行批判性 的总结,建立起自己的哲学体系.他的主要著作有:《不真 空论》,《物不迁论》,《般若无知论》等,收集在《肇论》 一书中.
二. 因果学说
1. 明报应论
无明为惑网之渊,贪爱为众累之府.二理俱游,冥为神用. 吉凶悔吝,唯此之动. 失得相推,祸福相袭.恶积而天殃自至,罪成则地狱斯罚. 此乃必然之数. 心以善恶为形声,报以罪福为影响.本以情感,而应自来, 岂有幽司?
2. 三报论
一曰现报.现报者,善恶始于此身,即此身受. 二曰生报.生报者,来生便受. 三日后报.后报者,或经二生,三生,百生,千生,然后乃受. (《三报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