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岳麓选修4课时跟踪检测:(6) 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Word含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六)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康熙是我国古代雄才大略、开拓进取的政治家。下列对康熙帝的评述正确的是( ) A.收复台湾,设台湾行省

B.首次册封达赖、班禅等活佛

C.南巡到曲阜,亲书“万世师表”

D.御驾亲征,收复雅克萨

解析:选C 台湾设行省是在1885年,故A项错误;册封达赖是在顺治帝时,故B项错误;收复雅克萨,康熙帝并没有亲征,故D项错误。

2.判断以下电视剧场景,哪个符合历史史实( )

A.《康熙王朝》中,康熙派彭春率军平定了三藩之乱

B.《鹿鼎记》中,清政府派施琅进攻台湾,并从郑克塽手里收回台湾

C.《小宝与康熙》中,康熙帝亲自御驾亲征,指挥清军取得雅克萨战役的胜利

D.《康熙秘史》中,康熙帝在多伦、乌兰布通战役中打败噶尔丹,迫使其兵败自杀

解析:选B 平定三藩之乱的将领是赵良栋等人,彭春是雅克萨战役的将领,雅克萨战役康熙帝未亲自御驾亲征,A、C两项错误;平定噶尔丹叛乱的主要战役是乌兰布通、昭莫多战役,C 项错误。

3.“闽之海外有台湾……初为颜思齐问津,继为荷兰人窃据……(后)归于圣代,入版图而输赋税。”这里的“圣代”是指( )

A.汉朝B.唐朝

C.元朝D.清朝

解析:选D 从材料来看,台湾在被荷兰人窃据后又归于中央政权的行政管辖之下,这是在清朝,因此答案为D。

4.下列属于康熙帝的成就的有( )

①削平三藩,巩固统一;统一台湾,开府设县②反击侵略,签订条约③亲征朔漠,和善蒙古④兴文重教,编纂典籍;引进西学,学习科技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分析、对比等能力,并引导学生把历史人物放到一定的历史范围内进行考查,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康熙帝的阶级属性,他不可能引进西学,所以④错误。

5.“四月天山路,今朝瀚海行。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战伐因声罪,驰驱为息兵。敢云黄屋重?辛苦事亲征。”下列与康熙帝这首诗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平定三藩之乱B.清军进入台湾

C.平定噶尔丹叛乱D.收复雅克萨之战

解析:选C 根据材料中“天山”等信息判断A、B、D三项不符,17世纪末,康熙帝平定噶尔丹叛乱,维护了西北地区的稳定。

6.有人认为对康熙帝应该重新评价。中国近代的落后,始自康熙皇帝,因为他处在巨变的时代,却拒绝重大改革,其一生的功业只是人为地延长了已经衰落的封建社会,使中国失去了向资本主义迈进的最佳时机,给近代中国留下了沉重的包袱和苦难。此评价采用的方法是( ) A.全球化理论B.文明史观

C.辩证法D.阶级分析法

解析:选B 材料反映出康熙帝时固守农耕文明和封建制度,失去了向资本主义迈进的最佳时机,这是文明史观的研究角度,答案为B。

二、非选择题(第7题12分,第8题14分,共26分)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时八年兵燹之劫,苍生涂炭,今乱贼虽已荡平,寰宇大致底定,然疮痍尚未全复,朕坚拒臣工奏请上朕功德尊号。盖三藩之乱实因朕之误判形势而起,朕断不诿过他人。朕讵料俟准吴三桂撤藩之请,彼竟于康熙十二年背恩反叛。朕更未虑及吴三桂伪檄一出,各省兵民相率背叛。

——史景迁《康熙:重构一位中国皇帝的内心世界》材料二1670年康熙制定《圣训十六条》,体现了其社会控制的思想。《十六条》的基本内容有:“敦孝弟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儆愚顽……息诬告以全良善,诫窝逃以免株连……联保甲以弭盗贼,解仇忿以重身命。”

——成积春《论康熙的社会控制思想》材料三然而,以康乾盛世到订立屈辱的《南京条约》,不过相隔45年,这个质量互变也未免太快太突然了,历史的必然性与逻辑性何在?……实际上,中国之落伍恰恰始自康熙皇帝,因为他处在剧变的时代却拒绝重大的变革,其一生的功业只是人为地延长了已经衰亡的封建社会,使中国失去了向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迈进的最佳时机,给近代的中国留下了沉重的包袱与苦难。

——郭长庚《应当重新评价康熙帝》

(1)材料一中的康熙帝拒绝大臣奏请功德尊号的原因有哪些?反映出康熙帝怎样的精神品质?(4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康熙帝为实现社会控制的主要方式有哪些?体现了怎样的治国特点?(5分)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材料三作者否定康熙帝的理由。(3分)

解析:第(1)问,从“盖三藩之乱实因朕之误判形势而起”,导致“苍生涂炭”中分析康熙

帝拒绝大臣奏请功德尊号的原因;反映了康熙帝勇于反思自己的过错,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品质。第(2)问,材料二中关键信息“敦孝弟以重人伦”“黜异端以崇正学”“重农桑以足衣食”“联保甲以弭盗贼”从思想文化、经济、社会秩序等方面概括了其方式;其特点是德法并重。第(3)问,从材料二可见,康熙帝对内强化封建统治,材料三中作者认为“他处在剧变的时代却拒绝重大的变革”,这些表明“中国之落伍恰恰始自康熙皇帝”。

答案:(1)原因:三藩之乱因康熙自己误判引起;战争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品质:善于反思、勇于承担责任。

(2)方式:规范伦理道德;加强文化控制;加大法律惩戒;控制社会经济。特点:德法并重。

(3)理由:康熙帝注重对内控制;强化封建统治;拒绝改革。

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万里扶桑早挂弓,水犀军指岛门空。来庭岂为修文德,柔远初非黩武功。牙帐受降秋色外,羽林奏捷月明中。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

——康熙《中秋日闻海上捷音》材料二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记》讲述了康熙皇帝微服私访的系列故事。该剧的系列故事,情节曲折迷离、惊心动魄,人物丰富生动,戏剧结构明快,风格诙谐得当,因此一播出便得到很多观众的喜爱。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捷音”指哪一事件?康熙帝统治时期,阻碍国家统一的不利因素还有哪些?举例说明。(5分)

(2)材料二能否作为史料来研究康熙帝?请从历史研究的角度谈谈你对这种历史题材作品的认识?(5分)

(3)从纵横联系的角度简要评价康熙皇帝。(4分)

解析:本题考查康熙帝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及评价。第(1)问分析诗歌内容得出材料反映的是清朝收复台湾,结合当时边疆的形势归纳出不利因素。第(2)问从文学作品的价值进行分析。第(3)问联系世界形势客观评价康熙帝的活动。

答案:(1)“捷音”:清军收复台湾。不利因素:外国入侵,如沙俄入侵东北;少数民族贵族分裂,如噶尔丹叛乱;地方割据势力,如三藩之乱。

(2)不可以。文艺作品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带有作者的主观意图;历史题材的作品涉及重大的历史人物、事件时要尊重史实。

(3)康熙帝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奠定了“康乾盛世”的基础;但没有跟上世界发展的潮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