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舌管囊肿的CT诊断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状舌管囊肿的CT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CT扫描在甲状舌管囊肿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甲状舌管囊肿患者的CT表现。结果9例病例中,病灶位于舌骨上1例;位于舌骨水平层面2例;位于舌骨下6例;6例病灶位于颈前部正中,3例病灶偏向左侧。CT平扫8例表现为圆形、卵圆形、不规则形囊性占位,囊壁光滑,边界清晰,囊内密度均匀;1例囊内可见分隔;增强扫描囊内无强化,囊壁及分隔可见强化。结论甲状舌管囊肿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CT扫描对甲状舌管囊肿的定性、定位诊断具有很大的价值。

标签:甲状舌管囊肿;CT影像表现;诊断

甲状舌管囊肿又称舌甲囊肿,是甲状腺发育过程中残留组织发展起来的先天性囊肿,是甲状腺先天畸形的一种,本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1],囊肿可发生于甲舌区、胸骨上区、舌骨上区及舌根,可随吞咽上下移动[2]。笔者对9例甲状舌管囊肿的CT影像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探讨甲状舌管囊肿的CT影像表现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性。

1 资料与方法

甲状舌管囊肿患者病例9例,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4~63岁,平均28岁;10岁以下2例,占病例总数的22%(2/9);10~30岁4例,占病例总数的44%(4/9);30岁以上3例,占病例总数的33%(3/9)。临床表现7例为发现颈前部肿物就诊,2例为咽部异物感就诊;查体9例局部皮肤均无红肿,2例有轻压痛,肿块可随吞咽运动上下移动。9例均进行了CT平扫检查,其中2例同时进行了CT增强扫描。

2 结果

9例病例中,病灶位于舌骨上1例;位于舌骨水平层面2例;位于舌骨下6例。囊肿直径0.7~5.1cm,CT值5~34HU。CT平扫8例表现为圆形、卵圆形、不规则形低密度影,囊壁光滑,边界清晰,囊内密度均匀(如图1),其中1例病灶位于胸骨上区,CT表现为颈前、双侧胸锁关节之间可见一直径约1.8cm类圆形低密度影,CT值约27HU,边界清晰、锐利,囊内密度均匀(如图2);1例囊内可见分隔,CT平扫表现为颈前部颌下舌骨水平层面可见一大小约5.1cm*3.7cm囊性病灶,CT值约30HU,可见有包膜,并可见分隔,边缘光滑,部分病灶位于甲状腺左叶与舌骨之间(如图3)。9例患者中6例病灶位于颈前部正中,CT平扫示颈前正中甲状腺与舌骨之间,可见一大小3.1cm×1.9cm类圆形低密度影,CT值约34HU,边界清晰,密度均匀,囊壁光滑,未见钙化及瘘管(如图4);3例病灶偏向左侧,CT平扫示颈前部近中线略偏左、甲状软骨前方可见一直径约2.6cm类圆形低密度影,CT值约5HU,边界清晰,密度均匀(如图5)。增强扫描囊内无强化,囊壁及分隔可见强化(如图6,注:图3与图6为同一患者)。

3 讨论

3.1发病机制在胚胎第3w末咽底部奇结节出现一内胚层增厚区,很快外凸形成舌甲管,此管向下移行于第一和第二腮弓之间,紧贴原始主动脉弓。此后此管实心化,变为舌甲道。此道管移行于气管前方分成二叶,即为甲状腺的左、右两叶。正常时舌甲道退行消失,仅在舌根部遗留一盲孔[3]。如果第10w后甲状舌管没有完全消失,成为长短不等的残留管状组织,以后便有可能发展成为甲状舌管囊肿[2]。按文献报道发生于舌内占2 1%;舌骨上占2

4.1%;甲舌区为60.9%;胸骨上区为12.9%。故以舌骨为界,舌骨上为1/4.舌骨下为3/4。男女发生率相仿,l0岁以下占l/3,30岁以上占另1/3。甲狀舌管囊肿90%位于中线,仅10%位于偏一侧,而以偏左侧居多(95%)[3]。本组病历病灶位于舌骨上1例,占病例总数的11%(1/9);位于舌骨水平层面2例,占病例总数的22%(2/9);位于舌骨下6例,占病例总数的67%(2/3)。10岁以下2例,占病例总数的22%(2/9);10~30岁4例,占病例总数的44%(4/9);30岁以上3例,占病例总数的33%(1/3)。

3.2临床表现甲状舌管囊肿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多见于15岁以下,1/3的患者在出生后即存在[4],偶见于成人。囊肿多位于颈前正中甲状腺与舌骨之间,少数病例亦可偏向左或右侧。于舌骨和甲状软骨之间可扪及一圆形或椭圆形肿块,直径2~3cm,大小不等,囊肿多位于舌骨前上或前下方,扪诊可有囊性感,无压痛,可随吞咽及伸舌运动而上下活动。甲状舌管囊肿因其上端连接舌盲孔,故可发生感染,如继发感染可伴有局部表皮红肿、肿块与皮肤发生粘连,若囊肿穿孔则形成甲状舌骨瘘,瘘管长期不愈[5-6]。本组病例发病年龄为4~63岁,临床表现7例为发现颈前部肿物就诊,2例为咽部异物感就诊;查体于颈前扪及肿块,多为圆形、椭圆形,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质柔软,具囊性感,可活动,肿块可随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局部皮肤均无红肿,2例有轻压痛。本组病历临床表现均较典型。

3.3 CT表现甲状舌管囊肿CT扫描多表现为颈前正中自舌盲孔至胸骨颈静脉切迹之间任何部位的囊性占位[7],其囊液密度依内容物蛋白含量不同可表现为低密度或等密度[8],如囊内容物所含蛋白质少或含有胆固醇,则密度较低,囊内容物所含蛋白质多或合并感染时,则密度增高而呈等密度[5]。甲状舌管囊肿具有完整的包膜,囊壁较薄,当合并感染时囊壁可毛糙增厚[7]。囊肿可压迫舌骨、甲状软骨或环状软骨使之变形,但无软骨破坏改变。增强后囊壁及周围肌组织可有强化,而囊液无增强。囊肿较大者可突入喉腔或喉咽部[3]。本组病历3例病灶密度较高,CT值大于30HU,囊壁无增厚,认为囊内容物所含蛋白质多所致;1例囊内可见分隔,部分病灶位于甲状腺左叶与舌骨之间;2例增强扫描可见囊壁明显强化,无囊壁增厚。

3.4鉴别诊断甲状舌管囊肿应与以下疾病鉴别:①颈前异位甲状腺:CT平扫为高密度,静脉增强呈明显强化;②鳃裂囊肿:多发生在颈部外侧、胸锁乳突肌深部中上1/3,颈内、外动脉之间,不随吞咽运动,10%为双侧性,囊壁及囊周混有许多淋巴组织;③皮样或表皮样。囊肿:内含脂类物,CT值常较低,可

呈负值,以口底和舌下区最常见,不随吞咽运动。④甲状腺峡部肿瘤:小儿罕见,肿瘤多为实体结节状,可有钙化[5]。

总之,CT扫描可清晰显示甲状舌管囊肿的部位、形态、大小、边界以及与周围组织、舌骨、甲状软骨、喉腔的关系;同时为手术及术后随访提供影像学依据。

参考文献:

[1]符大勇.甲状舌管囊肿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7):63-64.

[2]钟叶,郁金惠,蒋黛蒂.甲状舌管囊肿的CT诊断[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2):83-84.

[3]李松年,唐光键.现代全身CT诊断学(第二版)上卷[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532.

[4]丛振杰,赵汉田.甲状舌管囊肿的CT诊断(附12例报告)[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2,18(2):104-105.

[5]顾雪梅张志强刘莉.甲状舌管囊肿9例CT诊断价值分[J].人民军医,2008,51(7):456.

[6]许达生,陈君禄,黄兆民.临床CT诊断学[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8,104-106.

[7]孟慧英,姜波,刘建勇,等.甲状舌管囊肿的CT诊断(附15例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3,13(5):302-303.

[8]谢雪芬,吴平,钟志生.甲状舌管囊肿的CT诊断[J].右江医学,2003,31(6):5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