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0世纪德国的教育发展脉络
德国教育体系的历史发展
德国教育体系的历史发展陈晖40815005首先值得一提的是德国足球,德国足球被世界人民称谓“日耳曼战车”,冠以执着和顽强的美誉,在今年世界杯上,表现抢眼,尤其是年轻一代的表现更是可圈可点,在对阵由梅西率领的阿根廷队的时候,表现出的顽强和坚定,征服了全世界亿万球迷那狂热的心。
德国的教育如同德国的足球一样,道路一样曲折,但是发展在世界前列。
一、德国教育体系的起源和形成分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三方面来讲1、初等教育方面•16世纪以前,以教堂学校为主•宗教改革对德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马丁·路德(如今圣母大教堂前屹立着马丁路德的雕像)首次提出义务教育主张,但主要力量放在发展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德国初等教育真正创始于1528年•17世纪中叶,强迫义务教育犯规颁布•18世纪教育变革,国民教育发展•1763年,普鲁士《乡村学校规程》•19世纪初,采用直观教学法,义务教育得到切实贯彻•2、中等教育方面•斯图谟首创了分级教学形式和固定课程•1708年的第一所实科中学。
实科中学的兴起标志着德国近代中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格局形成•19世纪初,中等学校正规化、科学教育逐渐加强•威廉·冯·洪堡对中等学校进行改革,形成了文科中学和实科中学相互并存的局面•3、高等教育方面•根据路德的主张改造大学,同时建立新大学•威廉·冯·洪堡领导废除了骑士学校和武士学校等,形成双轨制(带有资本主义性质)。
我们了解的双轨制是现代学制的一种类型,它的学校系统分为两轨:一轨是学术教育,二轨是职业教育。
学术教育,其发展是自上而下的,即先有大学,后有中等教育的预备学校(文法学校),再后有初等教育性质的文法学校的预备学校。
负担培养学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职业教育,其发展是自下而上的,即先有小学,后有因工业社会发展需要而设立的职业学校,负担培养熟练劳动力,两轨之间互不贯通。
优点是两轨学校系统之间分工明确,分别承担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的职责,提高了办学效益。
德国近代教育
初等教育的发展
• 泛爱学校:18世纪末受法国启蒙运动和国
内政治、文化发展的影响,德国兴起了泛 爱主义思潮,主要代表人物为巴西多,创 办了“泛爱学校”。
• 采用“适应自然”的教学方式 • 教学中注重直观 • 教学内容广泛
• 1774年巴西多编写《初级读本》。
中等教育的发展
这一时期德国中等教育的形式有: • 骑士学院——异于其他欧美国家的特点
高等教育改革
• 现代大学的雏形出现 • 新大学的特征:
1、积极吸收最新的哲学和科研成果,排除宗教教 条 2、提倡“教自由”和“学自由” 3、首开高等教育民族语讲课风气,重视现代外 国语。
• 1694年建立第一所新式大学——哈勒大学
• 在弗兰克创办哈勒学院后,又相继设 立了科学学校、师范学校和文科中学 等。
十九世纪的德国教育
• 18世纪末,德国政治、经济都相当落后, 国家还没有统一。新人文主义思潮的出现 开始了德国教育史上又一次重要的改革。
幼儿教育
• 1840年福禄贝尔设立的幼儿园的正式命名 标志着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的诞生。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教育改革
• 1949年和1953年联邦德国先后成立了联邦各州教 育部长常务会议和德国教育委员会。
• 1959年德国教育委员会公布《总纲计划》。其内 容主要探讨如何改进普通初等和中等教育问题, 没有涉及高等教育。
• 《总纲计划》既保留了传统等级性,又适应了战 后的实际要求。
• 1964年10月28日签订《汉堡协定》,这是联邦德 国为使教育在新形势下更好的适应现代工业社会 需要而采取的改革措施。主要针对初等和中等教 育。
1、整合五种古典中学统称为文科中学 2、规定教师资格 3、推行新的课程体系,试图实现一种“全面教育”
德国义务教育发展历程
德国义务教育发展历程德国作为欧洲的重要国家之一,其教育体系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义务教育是保障每个学生接受基础教育的重要制度,下面我们将从历史变迁和政策改革两个方面,回顾德国义务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历史变迁1. 19世纪初的德意志邦联时期,教育主要是由各个地方政府进行管理,各种教育制度互不统一,导致了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和教育水平的差异。
2. 1871年德国统一后,开始出现了全国性的教育改革,各邦开始统一教育制度,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并建设了大量的中学和职业学校,实现了对教育资源的整合和优化。
3. 在20世纪,由于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变革,德国教育体系经历了多次调整和改革,也相应地调整了义务教育的内容和目标。
4. 1990年德国东西部统一后,东部地区的教育体系也进行了改革,逐步与西部地区接轨,统一了义务教育的实施标准和内容要求。
5. 进入21世纪,德国教育部门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以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需求,同时也加强了对少数族裔和外国学生的关注,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教育机会和支持。
二、政策改革1. 职业教育改革随着社会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化,德国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改革职业教育课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他们更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
2. 多元化课程设置为了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德国教育部门逐步推行多元化课程设置,开设了艺术、音乐、体育等特色课程,提供更多的学科选择和学习机会,丰富了义务教育的内涵。
3. 提高教师素质教师是义务教育的重要保障,德国政府通过提高教师培训和教育水平,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和评价,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学生提供了更优质的教学服务。
4. 教育资源均衡分配为了解决不同地区之间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问题,德国政府加大了对教育资源的投入,改善了农村地区和城市贫困地区的学校条件,保障了每个学生都能够接受到基本的教育服务。
德国义务教育的发展历程充满了变革和创新。
德国教育发展史
德国教育发展史德国教育发展史是一部悠久且富有成果的历史。
从古代到近现代,德国教育在不断变革中发展,为培养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从德国教育的发展历程、体系特点、成就与挑战以及对中国教育的启示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德国教育的发展历程1.古代德国教育古代德国教育主要受到天主教会的控制,教育体制以寺院学校为主。
公元8世纪,查理曼帝国时期,教育得到一定程度的普及。
然而,在随后的中世纪,教育发展陷入停滞。
2.近现代德国教育近现代德国教育始于18世纪初。
在此背景下,德国教育家夸美纽斯等人提出了一系列教育改革理念。
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洪堡创办了柏林大学,奠定了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础。
3.20世纪以来的德国教育改革20世纪以来,德国教育经历了多次改革。
其中,1955年颁布的《基本法》明确了联邦德国教育体制的基本框架。
2005年,德国政府又推出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旨在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二、德国教育体系的特点1.双元制教育德国教育体系最显著的特点是双元制教育。
这种教育模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职业发展机会。
2.高等教育体制德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包括综合性大学、应用科学大学和职业学院等。
这里的高等教育以研究型大学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职业培训与继续教育德国的职业培训与继续教育体系世界闻名。
在这里,企业与学校紧密合作,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
此外,德国政府还为在职人员提供多种继续教育途径,提高了整个国家的职业素养。
三、德国教育的成就与挑战1.教育质量德国教育在质量上具有较高水平,尤其在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等方面表现突出。
这得益于德国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的大力投入。
2.国际化程度德国教育国际化程度较高,吸引了众多国际学生。
德国高校也为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机会。
3.教育公平与多样性尽管德国教育在整体上表现出色,但仍面临教育公平与多样性方面的挑战。
为解决这个问题,德国政府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增加教育投入、改革教育体制等。
试论述二战前德国教育的演进
二战前德国教育的演进德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和丰富的教育历史和传统的国家,其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多次的变革和创新,也受到了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要概述二战前德国教育的演进过程:一、中世纪至启蒙时代的德国教育在中世纪,德国教育主要由教会控制,以教堂学校为主,主要培养神职人员和贵族。
教学内容以宗教为核心,以拉丁语为主要语言。
在此期间,德国出现了一些著名的大学,如海德堡大学(1386年)、莱比锡大学(1409年)、弗赖堡大学(1457年)等,主要提供神学、法学、医学和哲学等学科。
在16世纪,随着宗教改革和人文主义的兴起,德国教育开始出现一些变化。
马丁·路德提倡普遍牧师制和全民教育,强调用民族语言进行教学,并创办了一些拉丁语-德语混合的学校。
同时,他也推动了印刷术的发展,促进了书籍的流通和知识的传播。
在此期间,德国出现了一些新型的大学,如维滕贝格大学(1502年)、马尔堡大学(1527年)、吉森大学(1607年)等,主要提供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学科。
在17世纪至18世纪,德国教育受到三十年战争和启蒙运动的影响。
战争造成了德国社会经济的衰退和人口的减少,也影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启蒙运动则促进了理性思维和科学精神的发展,也影响了教育理念和方法的改革。
在此期间,德国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如康普顿、沃尔夫、莱布尼茨、康德等,并创立了一些新颖的教育机构,如哈勒孤儿院(1698年)、柏林军事孤儿院(1717年)、法兰克福-安-德尔-奥得模范学校(1748年)等。
二、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德国教育在19世纪至20世纪初,德国教育经历了从分裂到统一,从封建到工业化,从民族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历史变迁。
在此期间,德国教育的主要特征是等级化、国家化和专业化。
在等级化方面,德国教育形成了典型的三轨制,即文科中学、实科中学和职业预校,分别培养上层阶级、中层阶级和劳动阶级的人才。
德国教育发展史
德国教育发展史摘要:一、德国教育发展史简介1.德国教育的起源2.德国教育体系的建立与发展3.德国教育制度的变革二、德国教育的重要阶段1.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2.启蒙运动时期的教育3.工业化时期的教育4.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教育5.战后德国的教育重建三、德国教育的特点与影响1.重视职业培训和技术教育2.强调学科间的联系和综合3.重视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4.德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四、德国教育的现状与挑战1.教育体系的完善和改革2.人口老龄化对教育的影响3.移民问题对教育的影响4.应对未来教育挑战的策略正文:德国教育发展史悠久,可以追溯到中世纪。
本文将简要介绍德国教育的发展历程、重要阶段、特点与影响,以及当前教育现状与挑战。
一、德国教育发展史简介德国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当时的教育主要依赖教会。
随着德国各邦国的统一,教育体系逐渐建立并发展。
19 世纪,德国教育制度经历了一场重大变革,开始实行普及义务教育。
二、德国教育的重要阶段1.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马丁·路德主张人人可以阅读《圣经》,因此推动了对普及教育的要求。
宗教改革家们还提倡拉丁文和希腊文的学习,为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2.启蒙运动时期的教育:启蒙运动强调理性思考,促使教育观念发生变革。
此时,教育不再仅仅是为了培养神职人员,也开始关注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3.工业化时期的教育: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德国教育开始重视职业培训和技术教育。
这使得德国在技术领域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强国。
4.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教育:这段时期,德国教育受到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影响,强调民族精神和意识形态的灌输。
5.战后德国的教育重建:战后德国的教育重建以民主教育和消除纳粹思想残余为核心,为德国的再次崛起打下基础。
三、德国教育的特点与影响1.重视职业培训和技术教育:德国教育强调实践和技能培训,为德国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
2.强调学科间的联系和综合:德国教育注重跨学科研究,培养学生具备全面的素质和综合能力。
德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德国教育的发展第一节二战前(17C~20C)背景:17C德国封建格局状态以及三十年战争,使德国经济受到严重挫折,各方面远远落后于英、法等欧洲国家。
普鲁士经济恢复较快,势力最强,成为德意志各邦的表率和欧美各国的榜样。
一、17C~18C(以普鲁士教育为主)目的:巩固王朝统治特点:由国家兴办,由世俗政权掌握教育事业(一)初等教育(学前)学校类型:泛爱学校教学方式:适应自然,注重直观、寓教育于游戏,注重实用性与儿童兴趣教学内容:读、写、算、与宗教教育(4R)本族语和实科知识占重要地位,外语、体育、音乐、舞蹈等代表作品:《初级读本》(巴西多),被誉为18世纪的《世界图解》、教育史上第二本有插图的教科书。
(二)中等教育1、文科中学(前身是分级式拉丁学校)特点:尤重古典任务:升学预备教育、培养上层职业者2、科学学校、文科中学教育内容:实科内容教育对象:贫家子弟教学方法:直观3、骑士学院教育对象:上层贵族子弟教育目的:培养文武高官、巩固统治学校类型:文科中学、科学学校教学方法:直观(三)、高等教育1、哈勒大学教学内容:现代外语和自然科学占首要地位,不学拉丁文、希腊文教学方式:教自由、学自由2、哥廷根大学教学方式:讨论、实验观察二、19C(世界性的影响)(一)学前1840年,福禄培尔将自己创立的学前教育机构命名为幼儿园,标志着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的诞生。
(二)初等教育特点:政府控制、速度加快学校类型:初等学校教学内容:4R,数学、自然、几何、等(三)师范教育特点:政府控制教学方法:理性主义教学内容:4R、宗教(四)中等教育1、文科中学一系列改革:首先,将五种古典中学统称为文科中学,并规定只有文科中学的毕业生有进入大学学习或充任国家官吏的资格。
其次,规定文科中学教师的任教资格,牧师不能进入中学任教。
再次,推行新的课程体系。
文科中学希望实行一种全面教育。
2、实科中学1832年,普鲁士率先颁布《实科中学毕业考试章程》,标志着实科中学受到政府认可。
德国近代教育
• 1642-哥达-学校规程
•
规定5岁入学;对缺课学生家长罚款
1717年—普鲁士—《普鲁士义务教育令》
普鲁士第一个强迫初等义务教育法 规 父母须送其4~12岁子女入学
对违反法令的父母予以惩罚
1763—普鲁士—《普通学校通则》
父母需将5~13岁儿童送入学校,违者罚款; 获得初等教育证书者取得受雇资格 冬季儿童每周上课六天,夏季每日上午上课 担任教师者必须具有教师资格证
图书馆 1815
校徽
神学院院标 法学院院标
哲学院院标 农学院院标
德国新大学运动的意义
• ★开创西方学术自由之风 • ★开辟了大学的研究功能 • ★影响到欧洲其他大学的办学模式 • ★开始赋予大学新的使命
——对国家、民族、社会、 科学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二、19世纪德国的教育发展
• 社会政治的复杂性
1.大学的性质
• 大学是学术研究和完善人格的机构
• 大学应具有独立性
•
不为经济、社会和国家的需要所作用
• 大学的非功利性
•
非职业教育
2.大学教育的原则
第一,教学和科研统一的原则
发展科学研究是大学的主要职能 教学必须与科研结合起来
教师和学生都是研究者 教学与科研统一的基础——学术自由
教学自由与学习自由 创设多样性和独立性的学术环境
(二)泛爱主义教育与泛爱学校
• 泛爱主义教育:
18世纪70年代德国出现的一种教育 思潮,主要受法国启蒙思想和卢梭思想 的影响,主张以人类的互爱为教育原则。 代表人物是教育家巴西多。
巴西多(又译“巴泽多”) (J. B. Basedou,1724~1790) • 1774—德骚——泛爱学校
• (Philanthropinum)
德国走上高等育强国的历程及其经验
德国走上高等育强国的历程及其经验骆四铭德国高等教育尤其是大学从18世纪末期开始进行改革,到19世纪初柏林大学建立和改革的完成,标志着近代大学在德国得到确立和发展。
此间德意志民族意识的觉醒以及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强盛,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贡献功不可没。
在大学改革中形成并取得成功的高等教育理念,成为德国走向高等教育强国的决定性因素。
一、德国高等教育强国的起点:存亡危机德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其在17一19世纪所面临的极其糟糕的局面有很大关系。
从中世纪开始,德国的高等教育得到发展,为欧洲中世纪的文化发展做出过重要的贡献。
但是到17—18世纪,德国的高等教育和欧洲其他国家一样面临着持续的衰退,传统的大学面临着深刻的危机,甚至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
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知识水平不高当时的大学虽然与早期大学相比所传授的知识水平有所提高,但远落后于社会整体智力的发展。
尽管当时的数学和自然科学得到了划时代的发展,出现了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勃、笛卡尔、牛顿和莱布尼茨等著名科学家,但其成就不是在大学里取得的,也就无法在大学里传播这些知识。
这种状况造成大学里传授的知识陈旧、过时,大学也因此被视为落后的机构,不被社会所重视。
2、师资水平低下由于大学的保守和落后,大学教师被视为卖弄学问的人,大学课堂被视为机械辩论的场所不被社会认可和尊重。
当时高水平的知识分子和科学家都以蔑视的眼光看待大学,莱布尼茨甚至以在大学里为耻。
这种舆论环境下,大学很难吸引到真正高水平的人才,大学教师的整体水平难以提高。
3、教学方式死板,课程内容陈日,教学语言过时经院哲学、繁琐哲学是当时主导的教学方式。
由于大学的主要任务被视为向学生传递已知的知识,因此.教学方式多是照奉宣科,课堂单调沉闷。
其课程崇尚古典学科,拒斥自然科学,课程内容得不到及时更新和发展。
课堂教学语言采用日常生话早已废弃的拉丁语,人为地增加了学习的难度,不利于知识的吸收和消化,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
第八章 近现代德国的教育
第八章 近现代德国的教育
第一节
近现代德国教育发展概述
一、17—18世纪的德国教育
(一)新教派控制教育的时期——路德派和虔信派 (二)各封建公国分权管理教育的时期 1.教育行政管理体制 (1)立法:自16世纪就颁布了有关国家办学和普 及义务教育的法令。 (2)设立教育管理机构 1787年普鲁士成立的高级学校委员会就是负 责管理中等和高等学校的专门机构。
②泛爱主义学校运动
代表人物:巴西多 泛爱学校:反对压制儿童的封建式经院 教育,主张热爱儿童,让儿童自由发展, 注重实用型和儿童的兴趣,以户外活动和 游戏为重要课程等。
巴 西 多 在 泛 爱 学 校 任 教
(2)中等教育——兴办实科中学 ① 文科中学 ② 实科中学 1708年虔信徒席姆勒在哈勒创办的“数 学、机械学、经济学实科中学” 是最早的 一所实科学校。 ③骑士学院:一种培养新贵族的特殊学校。
二、19世纪的德国教育
(一)19世纪前期——洪堡改革 1.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的改革 (1)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颁布了《初等义 务教育法》,为其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2)丰富和扩展其教学内容; (3)加强小学师资的培训;
2.中等教育的改革 (1)文科中学 ①将原五种古典中学统称为文科中学; ②规定文科中学教师的任职资格; ③推行新的课程体系; (2)实科中学 19世纪,实科中学发展迅速,主要职责 在于传授自然科学和历史科学知识,但地 位低于文科中学。
德国近代教育制度
德国近代教育制度近代德国的教育:17、18世纪的德国在政治和经济上都远远落后于英、法两国。
由于封建割据,教派争斗,资本主义发展相当缓慢。
德国的资产阶级势单力薄,不敢像英、法两国的资产阶级那样起来革命,而是屈从于封建势力。
18世纪70年代,受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德国教育界出现了泛爱主义,拥护卢梭的思想,注重儿童的自由发展,并开展了广泛的教育活动。
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新人文主义运动在德国兴起,古希腊文化和一切有用的东西受到推崇,促进了德国文化、艺术、教育的发展。
19世纪初的普鲁士与法国战争对德国的教育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教育开始经历改革。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德意志终于完成了统一,德国的经济、教育等开始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到20世纪初,德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资本主义强国。
从17世纪到19世纪中期,德国在政治和经济上都要落后于英国和法国。
德国境内小邦林立,长期的封建割据使德国资本主义发展相当缓慢,资产阶级具有很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随着工人阶级力量的日益壮大,德国资产阶级更是不敢进行反对封建贵族的革命斗争。
这是德国国内形势的显著特点。
当然,整个欧洲政局的发展和变化,也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德国教育的发展过程。
一、强迫义务教育德国最初的学校教育和宗教改革运动密切相关。
首先从德国开始的宗教改革使新教教派在德国(特别是在其北部)占绝对优势。
从路德派到虔信派,基于对新教势力扩展的需要,都十分重视教育工作。
受路德(1483-1546)思想的影响,得意志境内各邦从16世纪中期开始先后颁布普及义务教育的法令,使德国成为近代西方国家中最早进行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
1559年,威丁堡颁布了强迫教育法令,规定国家在每个村庄设立初等学校,强制家长送子女上学;1580年,萨克森也颁布了强迫教育法令;1619年,魏玛颁布的教育法令规定,8到12岁的儿童都要到学校读书。
在众多颁布强迫教育法令的公国中,普鲁士的教育法令最为突出。
1 17~18世纪的德国教育
1. “泛爱主意”一词在教育上是指广泛爱护儿童之意。
2. 泛爱主义的特质(在教育中): ➢理性主义,是其根本思想; ➢幸福主义,幸福即指“人类的幸福”,是人生的理想,即为教育 的目的; ➢博爱主义,即为泛爱人类,在教育上则为爱护儿童的教育。
3. 泛爱学校于1774年12月正式开学,此后相继开办了比少类似的 学校,其影响遍及欧洲各地。
二、康德论教育
康德(I.Kant,1724~1804)出生于德国之哥
宇斯卜,以年代而言,正属18世纪的人物,但从 思想上而言,则不妨认为是19世纪迳直现代的人。 康德不仅是著名的哲学家,且也是18世纪重要的 德国教育家。他毕业后就当看八年的家庭教师, 后来一直在大学任教,可谓终生献身于教育事业。 他采用巴西多的《教育方法手册》为教材,但多 加批注,表达了对教育的见解。这些内容后来由 他的学生整理出版,这就是《论教育》一书。康 德的教育思想除集中于《论教育》外,其他著作 也有涉及。他的教育思想除了他多年的教学实践 外,还受到法国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及泛爱学 校实践等方面的影响。
(一)人与教育
康德与卢梭教育思想的比较: 相同点:高度推崇人性、人的尊严,充分肯定人的价值。 不同点:
➢卢梭认为人性本善,是后天造成了人的恶;康德认为人性 中既有善也有恶。
➢卢梭认为教育就是让人“返回自然”,恢复本性;康德认 为教育必须去恶扬善,特别是以理性抑制人性中的野性,进 而发展人的自然天赋。
康德对于后来教育的影响:
是影响海尔巴托的科学道德的教育学说 是影响于现代的批判的教育学 是与魏铿派的人格教育有关系 是对于现代的文化教育与价值教育的关系 是对于实际教育上的影响
4. 教学方式: ➢泛爱学校中采用“适应自然”的教学方式,入学的贵族子女也一 律改着简单活泼的儿童服装,还儿童以本来面目。 ➢教学中注重直观,学生常在游戏、表演、诵读、交谈、心算等活 动中学习。 ➢学习的内容十分广泛,本族语和实科知识占有重要地位,还有外 语、体育、音乐、舞蹈和农业劳动、手工业劳动,等等,许多科目 达到了初等以上水平。
德国教育
(二)纳粹统治时期的教育制度
四、二战后德国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一)1964年的《联邦共和国关于实行教 育统一的协定》(简称《汉堡协定》)
1.所有学校统一学年,即从每年的8月1日开 始,于次年的7月31日结束。 2.普通义务教育统一为9年。
3.统一学校名称。
4.所有学生统一从第五年级开始必修一门外 语。 5.设立达第十二年级的两年制专科高中。
2.联邦德国特点 (1)当其他国家实现了义务教育的一体 化时,德国仍然保留了三类不同的中学。
(2)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独具特色,为世界
各国所称道和模仿。
(3)文化教育管理上的联邦主义导致全国教
育管理的多中心。
(4)联邦德国的各级各类学校,绝大多数是
公立学校,私立学校在数量上是很次要 的。
(5)在德国,国家与教会之间没有冲 突,国家允许教会在公立学校中有 一定的影响。 (6)联邦德国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是半日 制的,全日制的学校极少,公立住 宿学校几乎没有。 (7)与中小学相反,联邦德国各地区的 高等学校结构基本相同。
6.完全中学的毕业生要进入一般大学必须符合 下列条件,即从第五学年开始接受第一外语 的教学,从第七学年开始学习第二外语,从 第九学年开始学习第三外语。
(二)1970年的《教育结构计划》
1.把学前教育列入学校教育系统,称为“初步 教育领域”。 2.改组普通中学,让儿童提前一年入学,即儿 童5周岁开始义务教育,这个阶段称为“初 等 教育领域”。 3.把中等教育称为“中等教育领域”,分为两 个 阶段。第一阶段包括第五到第十年级,毕业 生可获得“中学毕业证书I”;第二阶段包 括第
(一)泛爱主义教育思潮
反对压抑儿童身心发展的经院主 义和古典主义的教育,强调教育的目 的在于增进人类的现世幸福,培养掌 握实际知识和健康乐观的人 。
外国教育史03-德国教育的发展(上)PPT_52
• 背 景: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
对外实行扩张主义侵略政策
• 要 求:急需有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
•
为帝国利益而战的士兵
• 措 施:1892年《普通学校法》
•
6至14岁为初等强迫义务教育阶段
•
18岁以下就业青年继续受职业补习教育
第二,削减文科中学和古典学科的比重 增设实科中学和文实中学
焦 点:古典课程PK现代课程
•
因宪法(《魏玛宪法》)在魏玛
•
召开的国民议会上通过而得名
•
共和国时期国民教育体系初具规模
•
较大幅度改革了旧学校教育制度
•
对此后的教育改革有深远的影响
1.初等教育
•
废除双轨制;建立单一学校系统
•
八年义务教育
•
6~10岁儿童—4年制基础学校
•
10~14岁青少年—4年制高等国民学校
•
少数—中学—大学
•
• 实 质:容克贵族PK资产阶级
• 实 施:1892年中等学校改革
•
减少文科中学古典语言课程分量
•
实科、文实中学增加自然科学和现代语课程
•
中学加强德语、德国历史等科目教学
• 目 的:培养“德意志精神”的民族主义者
(二)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教育
•
魏玛共和国(Weimar Republic)
•
1919~1933德国的共和政体
进步学者被流亡、关进集中营 大学成为纳粹和极端民族主义的宣传工具
(3)大学的教育内容被改造
体育、种族学—最重要教学科目 哲学、历史学、法学等改造成纳粹党工具
(4)大学精神被庸俗化
大学生精力用在希特勒青年运动等活动
德国教育发展史
德国教育发展史
【原创版】
目录
1.德国教育的起源和早期发展
2.德国教育的现代化改革
3.德国教育的黄金时期
4.德国教育的当代发展
5.德国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
正文
【德国教育的起源和早期发展】
德国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那时主要由教会负责教育。
到了18 世纪,德国开始出现一些公立学校,但教育水平参差不齐。
在 19 世纪初,德国进行了教育改革,开始重视教育,并逐步建立了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体系。
【德国教育的现代化改革】
19 世纪中叶,德国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教育现代化改革。
这次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了统一的教育体系,确保了教育的高质量和标准化。
2.强调科学、技术和工程等实用学科的重要性,以适应当时工业革命的需求。
3.实施强制性教育,确保所有儿童都能接受基础教育。
【德国教育的黄金时期】
在 20 世纪上半叶,德国教育进入了黄金时期。
这一时期,德国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在科学、技术和哲学等领域。
许多世界著
名的学者和科学家都诞生于此时,如爱因斯坦、海森堡等。
【德国教育的当代发展】
二战后,德国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这些改革包括:
1.普及职业教育,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发展途径。
2.强化学前教育,提高幼儿教育质量。
3.引入终身教育理念,鼓励全民不断学习和进修。
【德国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
德国教育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特点,如重视实践、注重创新、强调团队合作等。
从德国教育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教育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德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德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德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综合素质教育:德国近代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创造力、社交能力等。
学校不仅关注学术知识,还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发展。
2. 跨学科教育:德国近代教育倡导跨学科的教学方式,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整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
学校鼓励教师开展跨学科项目和研究,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知识和经验。
3. 科技教育:德国近代教育对科技的应用越来越注重,学校配备了现代化的科技设备和实验室,将科技与教学相结合。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各种科技应用,培养科技创新能力和信息技术素养。
4. 个性化教育:德国近代教育注重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需求。
学校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途径和课程,支持学生选择符合自己兴趣和能力的学习内容。
5. 国际化教育:德国近代教育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和合作项目,拓宽视野,增加跨文化认知。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和跨文化能力,让学生适应全球化的社会和职业环境。
总体来说,德国近代教育在保留传统教育价值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的发展和个性化需求,将综合素质、跨学科、科技、个性化和国际化等多个方面纳入教育体系,以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20世纪德国的教育发展脉络
一、17世纪至18世纪末的德国教育
(一)初等学校
16世纪末17世纪初,各封建邦国开始把初等学校由新教教会管理改为国家管理。
从17世纪开始,大多数邦国都竞相颁布强迫教育法令。
其中以1763年普鲁士王腓特烈二世颁布的法令最为著名,它进一步规定5~12岁的儿童必须到学校受教育。
初等学校在17世纪中期以后发展成为德意志学校,在18世纪它成为全德国初等学校的主要形式。
1774年奥地利国王不但以法律形式规定在其境内广办平民学校,而且在城市设立中心学校。
(二) 中学和大学
文科中学在德国中等学校中占有重要地位。
专门训练王公贵族的子弟。
它的任务是为大学输送新生和为政府培养一般的官吏,唯有文科中学的学生才有资格升入大学。
骑士学院是17世纪中期至18世纪中期存在于德国的一种特殊类型的中等学校。
它的任务是把贵族子弟训练成为能够担任文武官职和从事外交事务的人员,因而它的学习内容十分庞杂。
实科中学在德国产生于18世纪初。
1708年虔信派信徒席姆勒(Zemmler)在哈勒创办了“数学、力学、经济学实科中学”。
德国的大学也产生于中世纪。
17世纪和18世纪初,德国创立了哈勒和哥丁根等一些新的大学。
德国大学在宗教改革以后就开始按照新教的思想和要求进行改革,宗教神学和古典主义的性质逐渐有所削弱,人文主义精神占有一定地位,增加了一些新的人文学科和实用学科的内容。
到18世纪,德国大学已经在世界上逐渐处于领先地位,并酝酿着新的改革。
二、18世纪末至普法战争(1870)的德国教育
(一)18世纪末德国的泛爱主义运动
泛爱主义是受到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尤其是卢梭思想和德国新人文主义的深刻影响而产生的。
他的创始人是巴斯多(J.Basedow)。
1774年,巴斯多在德梭创办了一所“泛爱学校”,贯彻他的教育观点,得到康德的声援。
泛爱主义教育家们通过他们的著作广泛宣传泛爱主义。
在他们的影响下,泛爱学校在当时的德国不断涌现,竟形成一种运动。
(二)19世纪初的洪堡德改革
1807—1815年普鲁士施太因——哈登堡改革期间,新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洪堡德(K.W.Humboldt)曾出任教育部长,他根据新人文主义的精神对各级学校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在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方面,积极贯彻裴斯塔洛齐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有所扩充、教学方法有所改进。
在中等教育方面,实科中学进一步得到发展,文科中学先前那种纯粹古典主义的性质略有改变,减少古典语文的课时,增加历史、地理和自然科学的科目。
通过考试选择教师,打破了只由教士充任教师的局面。
在高等教育方面,洪堡德较早明确地提出大学的任务一方面是要向学生传授各科知识,一方面是要发展科学,他创办和领导的柏林大学就是这方面的典型。
(三)“神圣同盟”存在时期(1815—1848)德国教育的倒退
1815年9月俄、奥地利、普鲁士三国统治者在巴黎共同发表宣言,缔结所谓“神圣同盟”。
“神圣同盟”一出现,普鲁士的反动当局就着手遏制19世纪初期教育方面的改进和发展。
在初等学校、中学和大学中,他们大力宣扬皇帝的至高无上和上帝的神圣,加强教育的君主主义和宗教的性质。
教授的言行和生活、学生的思想和行动同样受到严密的监视。
(四)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德国教育的反动
普鲁士于1854年颁布初等学校法规,宣称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向学生“灌输对皇室的敬爱”,指令小学必须特别加强宗教的教学,禁绝一切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从而产生了文实中学1856年以后,文科中学的科学教育干脆被取消,因为科学破坏信仰,实科中学则加重神学课分量。
三、德意志帝国时期(1871—1919)的教育
这一时期的德国教育充满着沙文主义、军国主义和僧侣主义。
德意志帝国从1872年就开始对教学进行改革。
这次教育改革是以普鲁士的教育制度为基础进行的。
到19世纪中叶,普鲁士形成了等级性很强的双轨学制。
通过8年的国民学校再进入职业性质的补习学校。
1872年,帝国当局发布普通学校法,规定6~14岁的八年初等教育为强迫义务教育阶段,并要求年龄不满18岁的在职青年应接受职业补习教育。
在帝国时期,德国的中学正式确认由文科中学、实科中学和文实中学三种类型所构成,但文科中学仍为主要类型。
1901年,随着资产阶级地位提高,正式确认实科中学、文实中学的毕业生也有权投考大学。
这是对特权阶级子弟就学的教育轨道所进行的调整和改革。
四、共和时期(1919—1934)的德国教育
在共和时期,资产阶级政府依据1919年通过的魏玛宪法对教育进行改革。
1920年颁布法令规定基础学校为统一的初等国民学校,凡6~10岁的儿童不论出身贫富均须就学于此。
八年义务教育后,14~18岁还必须受职业教育。
除九年制的文科中学、实科中学和文实中学继续存在外,增设了德意志中学与建立(上层)中学。
师范教育在此时更加受到重视,教师的地位和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了。
小学教师改由大学的师范学院培养,通过严格考试选拔。
中学教师由大学直接培养,经过国家正式任命才成为正式中学教员。
教员都是官吏。
到共和时期,德国大学又逐渐恢复它作为讲授科学和研究学术的中心的地位,并且实行大学自治、教授治校。
但教育上始终贯穿着沙文主义、军国主义和宗教神学的精神。
五、纳粹时期的德国教育
1933年,纳粹党掌握了德国政权。
自此,德国的教育被纳入到法西斯化的轨道。
1934年,纳粹德国设立了国家科学、教育和国民教育部,加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控制,培养学生民族信念的思想。
在初等教育方面,特别强调地理环境教育、体育和德语教育。
其中,体育主要进行健康、体力、军事准备和种族意识四个方面的教育。
中等教育方面,德国历史最受重视。
历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向学生灌输民族沙文主义。
这一时期,大学的入学人数大大减少。
纳粹要求学校招收为纳粹服务的学生。
德国教育出现了教育民族主义和政治化的倾向。
六、二战后德国的教育
(一)联邦德国的教育改革
1949年10月8日和1953年9月22日,联邦德国先后成立了联邦各州教育部长常务会议和德国教育委员会。
这两个机构的建立为协调德国各州的教育事业、采取统一的教育改革措施、使联邦德国教育最终走向全国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的体制奠定了基础。
1964年10月28日,联邦德国各州长签订了《汉堡协定》。
规定所有儿童应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阶段是全日制的学校教育。
1976年1月26日,联邦政府正式颁布《高等学校总纲法》。
这是联邦德国战后第一部有权威的高等教育方面的法律。
1978年,联邦德国
开始推行职业基础教育年的计划。
80年代以后,针对师范教育进行改革,改变了只有师范院校培养教师的模式,综合大学开始承担培养各级学校教师的主要任务。
(二)统一后德国的教育改革
初等教育统一由基础学校实施,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各州都实行九年全时制义务教育。
中等教育方面,采用主要学校,实科学校和完全中学平行的三分结构学制模式。
高等学校分为学术性和非学术性。
综合高等学校是正式试行的新型高等学校,介于两大类之间。
实施三年制义务职业和教育。
师范教育方面,师资培养任务由高等学校来承担。
17到20世纪的德国教育,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