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创新与新领导观(桐城东至)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足以体现“系统思维”在他心目中的的重要性。
系统思维的要素: ■用大看小, ■用长看短, ■由正看负, ■由外看内。
案例:
丁渭修皇宫
距今1000年前,开封一场大火,北宋皇城毁于一旦,宋真宗
任命大臣丁渭,主持重建全部宫室殿宇。当时,皇城都是砖木结
构的,建筑材料必须通过汴水运进。因此就有三难:取土之难,
课程管理的特性:监管、监控。
课程领导的特性:影响、引领、指导。
(一)中小学校长的角色定位
中小学校长既是学校的管理者,又是学校的领导 者;
既是名词的“领导”—— 一种上级任命的职务, 又是动词的“领导”—— 一种具有改革创新的思 想和行为。
推而广之,教导主任、班主任又何曾不是这样的 角色?
(二)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从表面上看,愚公的决策完全正确。 问题在于,移山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他却很少过问。
移山的目的是为了找出路,过上好日子。而山连绵不 断,靠一家人的力量,可能永远移不走。也可能移到后 来,山没有移去,生态环境却遭到破坏。
如果把“找出路”这个结果看得比“移山”这个过程 更重要,愚公是否还可以作出另一个决策——移人?
由此推理:
“融合” 、“和谐”是课程改革和学校管理 创新过程必须遵循的铁律。
课程改革和学校管理创新绝不是急风暴雨 型、颠覆式的革命,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 上”,不断分享着前人的经验和智慧,永远是 温和的、渐进的改进。
二、基于价值的领导
案例:
愚公移山
愚公年事已高,但精神饱满,斗志不减当年。他发 现太行、王屋两山挡住了自己家的去路,出行很不方 便,于是下定决心,做出移山的决定,并立即带领家 人干起来。愚公对移山的进程管得井井有条,始终充 满信心,从没中断。他认为,自己死了有儿子,儿子 死了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而山是不会再长 高了,何愁移不走山?
所以现代管理是:思想无禁忌,工作有规则。
(10)个性与共性:领导强调个性,强调个性化 价值、个性化潜能,个别化沟通、个别化关心。管理 是共性的,强调对教职工使用同一个规章、同一个制 度,往往千篇一律,对所有的认识提出一视同仁的要 求。而领导恰恰不能一视同仁,对不同的人要用不同 的领导艺术。
有人甚至认为,管理者依赖规则和条文,他们凭借规则和 条文实现自身的价值,所以他们具有“一生”的性格;而领导 者的成长主要靠个人奋斗,他们总是在追求变化,试图借此改 变自己的地位和命运,所以领导者表现为“再生”的性格。
运输之难,清场之难。丁渭深思熟虑,规划并实施了一个至今令
人拍案叫绝的施工方案:将宫前大街开挖成河,取土烧砖,引汴
水入宫,水运建材。宫修复,以废砖烂瓦填平河沟,修复宫前大
街。
这样,挖河一举解决取土之难,运输之难,清场之难,可谓
“一石三鸟”,使重建皇城事半功倍。
丁渭修复皇宫的案例反映了公元11世纪初中国管理思想的先进
(二)效率没有效益重要
改革开放初期的响亮口号:“效率就是生命”。这 句话用在学校管理中应加以修正——效益才是生命!
效益=效率+方向 科学发展的核心是追求效益。
(三)目标没有目的重要
1958年,德鲁克提出“目标管理”,在极短的时 间内被全世界所接受。但到了1998年,这位管理大师 却认为“目标管理”已经过时,他提出了“高举目的, 降低目标”的口号。
(三)管理如何创新
领导与管理哪个重要?是不是可以说,领导比管 理更重要呢?这实质上是唐太宗的“创业与守业孰 难”的问题。
我们的答案是“互补”----领导与管理互补。
领导与管理互为补充,相辅相成。领导和管理的 结合,才能提升学校管理的效果和价值。
正所谓:
维持现状凭管理 学校发展靠领导
在21世纪的学校管理中,管理与领导相对分开, 是一种进步;但若将两者分得越来越清楚,那么对学 校管理是一种灾难。
这是一个决策问题,更是一个价值取向问题。
关于价值取向和决策的寓言:
布里丹选择
布里丹的驴子在野外发现两堆草可以吃。它到了左边, 觉得左边的草没有右边的颜色好,于是跑到右边。到了 右边,它发现草青青的,颜色很好,但没有左边的品种 好,于是再回到左边。到了左边,又觉得没有右边的新 鲜。到了右边又觉得没有左边的数量多。来来回回,犹 豫不决,终于饿死在途中。
价值取向需要排序,即排优先序,重要的排在先, 紧迫的排在前。排序,是现代领导的一个重要基本功。
学校管理创新三对因素的重要性排序:
过程与结果 效率与效益 目标与目的
都很重要,但还是能排出它们 之间的先后顺序。
(一)过程没有结果重要 (二)效率没有效益重要 (三)目标没有目的重要
(一)过程没有结果重要
目标是说“干什么”,目的是回答“为什么干”, 而手段和方法是说“怎样干”。
在三个不同的概念中,显然“为什么干”是最重要 的,它是方向、是灵魂。
任何一项教育教学活动,不仅要从事 实层面(教什么)和技术层面(如何教) 作出思考,更要从价值层面(为什么教) 作出追问。
案例: 一位教师教“菜”字
师:小朋友,怎样记“菜”字? 生:菜,上下结构,上面草字头,下面是采字,合
案例:韩非子“造父御马”的故事 “把梯子正确的靠在墙上是管理的事,领导的作 用在于保证梯子靠在正确的墙上。”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前任总裁杰克·韦尔奇
吕型伟关于领导与管理的论述
(1)未来与现在:领导更多地关注未来、考虑发 展,管理更多地关注现在、面对现实。
(2)外部与内部:领导更多地关注外部,管理更 多地关注内部。
案例:五角星
不多问几个为什么,不反思课改背后 的价值思想,便抓不住课改的魂,更不会 真正落实课改。
所以: 过程不能没有结果, 效率还得重视效益, 目标更须高举目的。
三、系统思维
彼得·圣吉提出了五项修炼:自我超越、改变心 智、团队学习、共建愿景和系统思维。但他认为五 项修炼中第五项修炼即系统思维是最重要的,所以 他用《第五项修炼》命名他的成名作。
起来是“菜”字。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菜,上面草字头,下面彩色的彩去掉三撇,合
起来是“菜”字。 师:很好,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菜,上面是辛苦的苦去掉古,下面是彩色的彩
去掉三撇,合起来是“菜”字。
师:很好,好有其他方法吗? 生:菜,上面是花字去掉化字,下面是彩色的彩去
掉三撇,合起来是“菜”字。 师:很好,还有其他方法吗?……
这种为过程而过程、为方法而方法的教学,使 学生越学越复杂,越学越糊涂。
又如:一位家长反映,她孩子读二年级,从一年级开 始语文老师隔三差五就会让孩子办小报。为什么呢?据 说是根据新课程精神注重学习与生活相结合。但从找材 料到组合、排版对一个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太难了, 于是班上绝大多数孩子都由父母代劳,做出的一张张小 报不仅精致还很专业,于是老师表扬,孩子开心,皆大 欢喜。家长说:“我们辛苦点倒没什么,只不过这‘创 新作业’变成了‘家长作业’,越来越形式化了”。
今天的学校有着大批优秀的管理型(实干型) 校长,还有不少“口号型”校长,却很少有真正 的“好校长”——具有远见卓识的“领导管理结 合型”校长。
时代呼唤结合型“四真”校长 : 真情实意(有情感),真抓实干(能管理), 真才实学(懂教育),真知灼见(善领导)。
(5)效益与效率:领导关注效益、关注意义、关 注价值、关注人文、关注目的、关注结果;管理关注 效率、关注过程、关注细节、关注手段、关注技术。
“布里丹选择”对学校领导者很有启迪,它告诉我们价 值取向和决策的重要性。
避免“布里丹选择”也不难,如果把颜色排在首 位,就应该吃右边的草;如果把品种排在首位,就应 该吃左边的草;如果把数量排在首位,则应该吃左边 的草。正因为没有排序,才一再失去机遇,造成决策 的失误。
许多领导者之所以会陷入“布里丹选择”的困境, 其原因在于他们没有明确的价值取向,没有理智地排 优先序。
同的领导者面对不同的情境会有不同的领导艺术。 权变性。权变,即权衡变化,它不是权术,
而是领导艺术的高度体现。它告诉我们,领导艺术 是非规范化、非程序化、非模式化的,很难找到一 个公式去解释所有复杂的领导现象。相反,领导艺 术需要感悟、需要灵感、需要很多非理性的思维融 入其中。
管理的最高境界——不知有之
(6)激励与约束:领导的重点是激励,管理的重 点是约束。
(7)艺术与科学:领导偏重于艺术,管理强调科 学。领导艺术不排斥管理科学,它来源于管理科学又 高于管理科学。
管理科学的本质:就是机械化工业管理。 主题词: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
领导艺术的两个主要特点: 个性化。领导艺术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不
水平,更是思维系统性的最佳表现。
案例: 刘国华校长的学校经营之道
(一)从“薄弱”到“优秀”: 1、初调到校,立志改变;2、申请更改校名;3、 日语见长;4、设国际部;5、海外招生;6、申建留 学生用房;7、学校提升品牌。
(二)面对SARS的特别举措:1、从报上看到日本友 人批评我国预防SARS不力的报道;2、向报社打听日 本友人的来历和住址; 3、获同意后,驱车前往宾馆邀 请日本友人到学校做专题报告;4、向报社通报此事, 征询报社采访;5、向区教育局汇报,获得支持;6、 第二天上午日本友人到校演讲; 7、报社副总编亲自带 队到学校采访拍摄; 8、区教育局领导高度重视,全体 出席; 9、《解放日报》头版头条报道;10、领导多 次赞扬,学校声誉大振。
不知有之的领导作用就像一个“场”,就像一只 “无形的手”,他它虽然是无形的,但却是非常有效 的。
鸟儿已经飞过, 天空不留痕迹。
(8)软权与硬权:领导主要靠软权力、靠影响力, 而管理主要靠硬权力。
(9)做事与准则:管理是“把事情做正确”,而 领导是“做正确的事情”。
一个好的学校的匹配应该是校长做正确的事,他 手下的团队要正确地做事。不能说学校每一个中层干 部都要想到终端的正确,校长想到终端正确就够了, 中层干部要保障执行、遵守执行。
学校管理创新与 新领导观
上海师资培训中心 朱纪华
一种做法—— 管一下子; 一个理念—— 管一阵子; 一种思想方法—— 管一辈子。
所以,思维方式是决定一个人命运的关键。
一、领导与管理 二、基于价值的领导 三、系统思维 四、管理学的经典案例
一、领导与管理
思考: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为什么刚开始强 调“课程管理”,而现在越来越强调“课程领导”, 两者有什么区别?
学校管理工作中本应先有目的,再去寻求路径,可 是有的人却走着走着,把目的和方向全部忘了,这时 他只能依赖路径本身的引导前行。
显然,愚公移山是典型的“路径依赖”。今天移山, 明天移山,却把移山的真正目的和结果给忘了。
当前学校普遍存在的“路径依赖” 现象: —— 公开课:追求“公开课套式”
“好课千篇一律,差课各式各样”。 —— 科研:追求“论文发表,获取奖项”
管理永远注重结果——过程做得再好,结果错了, 管理就是无效的,管理过程是为结果服务的。
其实,愚公“移山”也好,“移人”也好,都是第 二位的,因为移山或移人都是过程。
最重要的是移山或移人的结果——过上好日子。
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人往往纠缠于过程,忘了最重 要的“目的”和“结果” ,致使“路径依赖”现象反 复出现。
(3)团队与工作:领导更多地关注团队、关注人; 管理更多地关注工作、关注事务。
(4)决策与实施: 领导重视大的决策和方向,管 理则重视决策的实施与执行。
没有细节就没有教育,教育是实实在在的事,做 了才有,不做就没有,当你不面对孩子一件事一件事 去做的时候, 工作来说,校长并非只是负责具体事物的操作,更要对 学校的战略、资源、竞争力等进行统筹,这是实现学校 发展的大局观。
管理的四种境界—— 侮之恨之; 惧之敬之; 亲之誉之; 不知有之。
不知有之是一种典型的隐性领导。在领导活动中占 主导地位的是被领导者而不是领导者。
领导者提供服务、提供支持、提供环境、提供条 件,被领导者感觉不到被管理、被引导、被带领、被 影响,然而早已有之的领导作用却以施加到了他的身 上。
那么,管理如何创新? 正确的做法是:思想分、行动合。 思想分:在概念上把两者相对分开, 行动合:在应用时再把两者融合起来。
真正的管理创新过程一定是融合的、 “和谐”的。
借鉴微软前大中华区的管理模式: 核心是美国式的、先进的数字化管理;周围 是中国人情式的关怀、中国式的传统理念,两 者交融在一起,形成微软的模范企业。
系统思维的要素: ■用大看小, ■用长看短, ■由正看负, ■由外看内。
案例:
丁渭修皇宫
距今1000年前,开封一场大火,北宋皇城毁于一旦,宋真宗
任命大臣丁渭,主持重建全部宫室殿宇。当时,皇城都是砖木结
构的,建筑材料必须通过汴水运进。因此就有三难:取土之难,
课程管理的特性:监管、监控。
课程领导的特性:影响、引领、指导。
(一)中小学校长的角色定位
中小学校长既是学校的管理者,又是学校的领导 者;
既是名词的“领导”—— 一种上级任命的职务, 又是动词的“领导”—— 一种具有改革创新的思 想和行为。
推而广之,教导主任、班主任又何曾不是这样的 角色?
(二)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从表面上看,愚公的决策完全正确。 问题在于,移山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他却很少过问。
移山的目的是为了找出路,过上好日子。而山连绵不 断,靠一家人的力量,可能永远移不走。也可能移到后 来,山没有移去,生态环境却遭到破坏。
如果把“找出路”这个结果看得比“移山”这个过程 更重要,愚公是否还可以作出另一个决策——移人?
由此推理:
“融合” 、“和谐”是课程改革和学校管理 创新过程必须遵循的铁律。
课程改革和学校管理创新绝不是急风暴雨 型、颠覆式的革命,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 上”,不断分享着前人的经验和智慧,永远是 温和的、渐进的改进。
二、基于价值的领导
案例:
愚公移山
愚公年事已高,但精神饱满,斗志不减当年。他发 现太行、王屋两山挡住了自己家的去路,出行很不方 便,于是下定决心,做出移山的决定,并立即带领家 人干起来。愚公对移山的进程管得井井有条,始终充 满信心,从没中断。他认为,自己死了有儿子,儿子 死了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而山是不会再长 高了,何愁移不走山?
所以现代管理是:思想无禁忌,工作有规则。
(10)个性与共性:领导强调个性,强调个性化 价值、个性化潜能,个别化沟通、个别化关心。管理 是共性的,强调对教职工使用同一个规章、同一个制 度,往往千篇一律,对所有的认识提出一视同仁的要 求。而领导恰恰不能一视同仁,对不同的人要用不同 的领导艺术。
有人甚至认为,管理者依赖规则和条文,他们凭借规则和 条文实现自身的价值,所以他们具有“一生”的性格;而领导 者的成长主要靠个人奋斗,他们总是在追求变化,试图借此改 变自己的地位和命运,所以领导者表现为“再生”的性格。
运输之难,清场之难。丁渭深思熟虑,规划并实施了一个至今令
人拍案叫绝的施工方案:将宫前大街开挖成河,取土烧砖,引汴
水入宫,水运建材。宫修复,以废砖烂瓦填平河沟,修复宫前大
街。
这样,挖河一举解决取土之难,运输之难,清场之难,可谓
“一石三鸟”,使重建皇城事半功倍。
丁渭修复皇宫的案例反映了公元11世纪初中国管理思想的先进
(二)效率没有效益重要
改革开放初期的响亮口号:“效率就是生命”。这 句话用在学校管理中应加以修正——效益才是生命!
效益=效率+方向 科学发展的核心是追求效益。
(三)目标没有目的重要
1958年,德鲁克提出“目标管理”,在极短的时 间内被全世界所接受。但到了1998年,这位管理大师 却认为“目标管理”已经过时,他提出了“高举目的, 降低目标”的口号。
(三)管理如何创新
领导与管理哪个重要?是不是可以说,领导比管 理更重要呢?这实质上是唐太宗的“创业与守业孰 难”的问题。
我们的答案是“互补”----领导与管理互补。
领导与管理互为补充,相辅相成。领导和管理的 结合,才能提升学校管理的效果和价值。
正所谓:
维持现状凭管理 学校发展靠领导
在21世纪的学校管理中,管理与领导相对分开, 是一种进步;但若将两者分得越来越清楚,那么对学 校管理是一种灾难。
这是一个决策问题,更是一个价值取向问题。
关于价值取向和决策的寓言:
布里丹选择
布里丹的驴子在野外发现两堆草可以吃。它到了左边, 觉得左边的草没有右边的颜色好,于是跑到右边。到了 右边,它发现草青青的,颜色很好,但没有左边的品种 好,于是再回到左边。到了左边,又觉得没有右边的新 鲜。到了右边又觉得没有左边的数量多。来来回回,犹 豫不决,终于饿死在途中。
价值取向需要排序,即排优先序,重要的排在先, 紧迫的排在前。排序,是现代领导的一个重要基本功。
学校管理创新三对因素的重要性排序:
过程与结果 效率与效益 目标与目的
都很重要,但还是能排出它们 之间的先后顺序。
(一)过程没有结果重要 (二)效率没有效益重要 (三)目标没有目的重要
(一)过程没有结果重要
目标是说“干什么”,目的是回答“为什么干”, 而手段和方法是说“怎样干”。
在三个不同的概念中,显然“为什么干”是最重要 的,它是方向、是灵魂。
任何一项教育教学活动,不仅要从事 实层面(教什么)和技术层面(如何教) 作出思考,更要从价值层面(为什么教) 作出追问。
案例: 一位教师教“菜”字
师:小朋友,怎样记“菜”字? 生:菜,上下结构,上面草字头,下面是采字,合
案例:韩非子“造父御马”的故事 “把梯子正确的靠在墙上是管理的事,领导的作 用在于保证梯子靠在正确的墙上。”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前任总裁杰克·韦尔奇
吕型伟关于领导与管理的论述
(1)未来与现在:领导更多地关注未来、考虑发 展,管理更多地关注现在、面对现实。
(2)外部与内部:领导更多地关注外部,管理更 多地关注内部。
案例:五角星
不多问几个为什么,不反思课改背后 的价值思想,便抓不住课改的魂,更不会 真正落实课改。
所以: 过程不能没有结果, 效率还得重视效益, 目标更须高举目的。
三、系统思维
彼得·圣吉提出了五项修炼:自我超越、改变心 智、团队学习、共建愿景和系统思维。但他认为五 项修炼中第五项修炼即系统思维是最重要的,所以 他用《第五项修炼》命名他的成名作。
起来是“菜”字。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菜,上面草字头,下面彩色的彩去掉三撇,合
起来是“菜”字。 师:很好,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菜,上面是辛苦的苦去掉古,下面是彩色的彩
去掉三撇,合起来是“菜”字。
师:很好,好有其他方法吗? 生:菜,上面是花字去掉化字,下面是彩色的彩去
掉三撇,合起来是“菜”字。 师:很好,还有其他方法吗?……
这种为过程而过程、为方法而方法的教学,使 学生越学越复杂,越学越糊涂。
又如:一位家长反映,她孩子读二年级,从一年级开 始语文老师隔三差五就会让孩子办小报。为什么呢?据 说是根据新课程精神注重学习与生活相结合。但从找材 料到组合、排版对一个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太难了, 于是班上绝大多数孩子都由父母代劳,做出的一张张小 报不仅精致还很专业,于是老师表扬,孩子开心,皆大 欢喜。家长说:“我们辛苦点倒没什么,只不过这‘创 新作业’变成了‘家长作业’,越来越形式化了”。
今天的学校有着大批优秀的管理型(实干型) 校长,还有不少“口号型”校长,却很少有真正 的“好校长”——具有远见卓识的“领导管理结 合型”校长。
时代呼唤结合型“四真”校长 : 真情实意(有情感),真抓实干(能管理), 真才实学(懂教育),真知灼见(善领导)。
(5)效益与效率:领导关注效益、关注意义、关 注价值、关注人文、关注目的、关注结果;管理关注 效率、关注过程、关注细节、关注手段、关注技术。
“布里丹选择”对学校领导者很有启迪,它告诉我们价 值取向和决策的重要性。
避免“布里丹选择”也不难,如果把颜色排在首 位,就应该吃右边的草;如果把品种排在首位,就应 该吃左边的草;如果把数量排在首位,则应该吃左边 的草。正因为没有排序,才一再失去机遇,造成决策 的失误。
许多领导者之所以会陷入“布里丹选择”的困境, 其原因在于他们没有明确的价值取向,没有理智地排 优先序。
同的领导者面对不同的情境会有不同的领导艺术。 权变性。权变,即权衡变化,它不是权术,
而是领导艺术的高度体现。它告诉我们,领导艺术 是非规范化、非程序化、非模式化的,很难找到一 个公式去解释所有复杂的领导现象。相反,领导艺 术需要感悟、需要灵感、需要很多非理性的思维融 入其中。
管理的最高境界——不知有之
(6)激励与约束:领导的重点是激励,管理的重 点是约束。
(7)艺术与科学:领导偏重于艺术,管理强调科 学。领导艺术不排斥管理科学,它来源于管理科学又 高于管理科学。
管理科学的本质:就是机械化工业管理。 主题词: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
领导艺术的两个主要特点: 个性化。领导艺术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不
水平,更是思维系统性的最佳表现。
案例: 刘国华校长的学校经营之道
(一)从“薄弱”到“优秀”: 1、初调到校,立志改变;2、申请更改校名;3、 日语见长;4、设国际部;5、海外招生;6、申建留 学生用房;7、学校提升品牌。
(二)面对SARS的特别举措:1、从报上看到日本友 人批评我国预防SARS不力的报道;2、向报社打听日 本友人的来历和住址; 3、获同意后,驱车前往宾馆邀 请日本友人到学校做专题报告;4、向报社通报此事, 征询报社采访;5、向区教育局汇报,获得支持;6、 第二天上午日本友人到校演讲; 7、报社副总编亲自带 队到学校采访拍摄; 8、区教育局领导高度重视,全体 出席; 9、《解放日报》头版头条报道;10、领导多 次赞扬,学校声誉大振。
不知有之的领导作用就像一个“场”,就像一只 “无形的手”,他它虽然是无形的,但却是非常有效 的。
鸟儿已经飞过, 天空不留痕迹。
(8)软权与硬权:领导主要靠软权力、靠影响力, 而管理主要靠硬权力。
(9)做事与准则:管理是“把事情做正确”,而 领导是“做正确的事情”。
一个好的学校的匹配应该是校长做正确的事,他 手下的团队要正确地做事。不能说学校每一个中层干 部都要想到终端的正确,校长想到终端正确就够了, 中层干部要保障执行、遵守执行。
学校管理创新与 新领导观
上海师资培训中心 朱纪华
一种做法—— 管一下子; 一个理念—— 管一阵子; 一种思想方法—— 管一辈子。
所以,思维方式是决定一个人命运的关键。
一、领导与管理 二、基于价值的领导 三、系统思维 四、管理学的经典案例
一、领导与管理
思考: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为什么刚开始强 调“课程管理”,而现在越来越强调“课程领导”, 两者有什么区别?
学校管理工作中本应先有目的,再去寻求路径,可 是有的人却走着走着,把目的和方向全部忘了,这时 他只能依赖路径本身的引导前行。
显然,愚公移山是典型的“路径依赖”。今天移山, 明天移山,却把移山的真正目的和结果给忘了。
当前学校普遍存在的“路径依赖” 现象: —— 公开课:追求“公开课套式”
“好课千篇一律,差课各式各样”。 —— 科研:追求“论文发表,获取奖项”
管理永远注重结果——过程做得再好,结果错了, 管理就是无效的,管理过程是为结果服务的。
其实,愚公“移山”也好,“移人”也好,都是第 二位的,因为移山或移人都是过程。
最重要的是移山或移人的结果——过上好日子。
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人往往纠缠于过程,忘了最重 要的“目的”和“结果” ,致使“路径依赖”现象反 复出现。
(3)团队与工作:领导更多地关注团队、关注人; 管理更多地关注工作、关注事务。
(4)决策与实施: 领导重视大的决策和方向,管 理则重视决策的实施与执行。
没有细节就没有教育,教育是实实在在的事,做 了才有,不做就没有,当你不面对孩子一件事一件事 去做的时候, 工作来说,校长并非只是负责具体事物的操作,更要对 学校的战略、资源、竞争力等进行统筹,这是实现学校 发展的大局观。
管理的四种境界—— 侮之恨之; 惧之敬之; 亲之誉之; 不知有之。
不知有之是一种典型的隐性领导。在领导活动中占 主导地位的是被领导者而不是领导者。
领导者提供服务、提供支持、提供环境、提供条 件,被领导者感觉不到被管理、被引导、被带领、被 影响,然而早已有之的领导作用却以施加到了他的身 上。
那么,管理如何创新? 正确的做法是:思想分、行动合。 思想分:在概念上把两者相对分开, 行动合:在应用时再把两者融合起来。
真正的管理创新过程一定是融合的、 “和谐”的。
借鉴微软前大中华区的管理模式: 核心是美国式的、先进的数字化管理;周围 是中国人情式的关怀、中国式的传统理念,两 者交融在一起,形成微软的模范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