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家为何低调做慈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企业家为何低调做慈善
“我们集团的慈善行为纯粹是为了回报社会,不希望媒体炒作。”在“上海国际慈善论坛”上,遇见前来参会的上海瀛通集团董事长秘书办公室主任杜南南。
自5月《福布斯》中文版的“2004中国慈善榜”把瀛通集团排在首位以来,她拒绝了所有媒体的采访要求。她告诉记者,是因为目前的环境还不适合对企业的慈善行为进行宣传。
杜南南说,去年,瀛通集团向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捐赠了3000万元人民币,设立了瀛通慈善基金。目前这项基金已经用掉500万元。5月20日,集团又向基金注资1000万元。
多次捐款的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也是“只做不说,多做不说”。今天,美国促进企业慈善委员会执行董事查尔斯·摩尔问:“企业的年报中是否有关于慈善事业的项目?”浦发银行行长金运的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就是做好事,不求回报。”私下里他也对记者表示:“其实说多了股东也有想法,这是实际情况。”他表示,经常有方方面面的单位来向银行要钱,“除了慈善事业,我们全都挡回去了”。
虽然进入“慈善榜”的企业都不太张扬,但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新闻发言人马仲器却非常支持“慈善榜”,还为其提供资料,“我们就是要弘扬这种精神,鼓励先富起来的人从事慈善事业”。不过他也明白企业的顾虑,“现在的社会环境确实会给他们带来一些不利的因素,比如一上榜,税务局就找上门来了,各个方面的关系也找过来了”。
和国内企业的“只做不说”相比,发达国家很多企业把慈善事业作为制度。美国促进企业慈善委员会摩尔认为,慈善事业是一项有利于股东的企业行为,应当被制度化,成为企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企业应对慈善捐赠项目设定明确的目标,进行战略化管理,建立评估标准并制定向高级管理层的汇报体系。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吴书松是“企业捐赠社会公益研究”课题组的成员。他认为,现在中国企业慈善理念的相对缺失,表现在对“企业公民”理解不一样,参与慈善事业的动机和决策不足,以及企业文化对慈善参与的内在需求不够等方面。同时,中国企业参与慈善事业有环境制约,主要表现在税收优惠政策的作用不明显,公益机构发展水平的限制,以及企业慈善的公众支持力量欠缺。
今天恰好是新《基金会管理条例》实施的第一天。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副会长夏秀蓉说,关于税收优惠目前法律不具有操作性。财政部和税务总局正在为基金会的税收优惠制定配套法规。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成立10年了,它是全国惟一叫“基金会”的慈善组织,而其他省市都是叫“慈善总会”,包括“中华慈善总会”。《基金会管理条例》施行后,对其他慈善总会还不适用。
据悉,10年里,这里筹到现金9亿元。加上其他形式捐赠,总价值59.4亿元。而此前,中华慈善总会在7年中,筹集的善款近12亿元。
“《条例》实施后,我们基金会的性质就是非营利法人了,而不是原来的社团法人,我们的工作就是‘管钱’。”马仲器用了个最通俗的说法。
实际上,马仲器本人就参加了《条例》的起草和修改课题组工作。他对记者说,基金会进行资金管理的原则是“专业化定位、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帮助基金会进行资金管理的机构是不收费的,“而且他们要保赚不赔”。
上海瀛通集团把4000万元的瀛通慈善基金全部交给了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管理。该基金专门成立了一个投资监管委员会,杜南南是集团派到这个委员会的惟一代表。
本身是律师的马仲器说,基金会除了接受监事会的监督,还接受理事会、捐赠人、媒体和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督。
根据《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基金会应当于每年3月31日前向登记管理机关报送上一年度工作报告,接受年度检查。同时,基金会应当接受税务、会计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税务监督和会计监督。而捐赠人有权向基金会查询捐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为富不仁,几乎是一些中国企业家的特征,但在瀛通不是这样的。”瀛通的人性化管理大概是最为明显的一个特色。
2003年10月的一次“预谋”已久的3000万元现金捐赠,半年后将陈伟峰推上了前台--“荣登”中国福布斯慈善家榜首,而在由胡润版的《2004中国大陆慈善家排行榜》中,陈伟峰排名第七。
人性瀛通
陈伟峰,上海瀛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一位极其低调的人。
瀛通集团作为具房地产开发一级资质的集团公司,名列上海市房地产开发企业50强第8位、上海百强私营企业第11位,但是知之者寡少。如果不是慈善榜的推出,陈伟峰的名字不会引起业界特别的关注。
瀛通集团办公室的徐建培对记者说,你们不要找陈董,他不可能接受采访。没有理由认为陈的慈善捐赠有商业性的图谋。
陈伟峰的个性赢得了集团员工的信服。在上海北外滩,瀛通集团的浦江名邸楼盘销售员韩玮莉说,在其他企业,一般而言,员工对老总都有敬畏之意,但这并不一定就是尊敬,而“陈董是一位和善的老板,除非错误太严重,陈董从不轻易批评任何人。瀛通的人性化管理大概是最为明显的一个特色。”
正在建设中的崇明明珠花苑项目,工地的外来劳务工多达四五千人,陈伟峰拨款一百多万元作为活动经费,建立了明珠花苑项目外来劳务工联合工会和流动党员服务站。
陈伟峰承诺,给公司员工以同行业中最高的工资标准和最优的福利待遇。2002年公司员工的平均年收入达5万元,2003年达6万多元。而集团有员工180多名,陈伟峰即先后选派近二十名优秀骨干攻读复旦、同济两校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高级研修班。
“为富不仁,几乎是一些中国企业家的特征,但在瀛通不是这样的。”一位不愿向外界透露姓名的瀛通中层对记者说。
崇明起步
陈伟峰,1961年7月出生于崇明。在崇明,陈伟峰曾经有过不错的过去--在县公安局工作,但他最终还是下海了。1992年底,瀛通集团的前身上海申茜实业公司成立了。从这家很小的贸易公司起步,陈伟峰开始了原始资本的积累。
1994年初,陈伟峰开始转行--上海建辉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企业转身建筑安装市场。
1995年底,瀛通才开始“现身”,由建筑转向上游的房产开发--上海瀛通房地产有限公司成立。第一个项目即为9万平方米的“永凤花园”,这也是崇明县的第一个完整小区。
瀛通集团的员工称,陈伟峰在地产方面之所以能够异军突起,缘于陈对地产“超乎寻常的热情”。陈起步于大上海最为边远的崇明县,但陈的地产观念一直超前。2000年,瀛通投资7.2亿元开发建设了崇明最大规模的旧区改造项目--“宝岛世纪园”,陈将它建成园林式生态区,并荣获2003年全国人居规划综合大奖。
在崇明,瀛通的地产霸主地位稳固。2001年10月,陈伟峰开始“试水”上海。2002年,上海北外滩“浦江名邸”先后获首届“全国新世纪人居经典住宅小区方案竞赛综合奖”、上海2 002年十大经典楼盘第一名,上海2002年商品房预售排名第一位。
陈伟峰在资本市场也长袖善舞,以扩大集团规模。2001年,瀛通成功收购兼并了航天工业部属下的恒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同时投资山东烟台渔港码头,此外,瀛通集团还还经营石油,以及投资电脑网络软件。
目前,瀛通集团旗下,全资及控股公司达13家,2003年,集团总资产达16亿,实现产值14亿元,利税2亿元。
瀛通慈善基金
崇明县慈善基金会社会科科长施圣杰对记者说,陈伟峰荣当首位慈善富豪并非偶然。
1998年--当时的瀛通公司刚在永凤花园项目上有所斩获,瀛通便斥资600万元,在城桥镇建造当时上海郊区规模最大的再就业服务中心--4000平米的“城桥社区服务中心”,免费为下待岗职工提供经商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