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特级教师评选文件

合集下载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授予吴同燕等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授予吴同燕等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授予吴同燕等190位同志为特级教师的批复闽政文[2006]410号省教育厅:闽教人〔2006〕105号文悉。

经研究,省政府同意授予吴同燕等190位同志为我省特级教师。

希望特级教师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模范履行教师职能,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中发挥示范、指导作用。

全省教育工作者要以特级教师为榜样,勤奋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促进我省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附件:2006年特级教师名单福建省人民政府二○○六年九月一日附件:2006年特级教师名单(共190人)福州市:26人吴同燕福州第二中学柯翔武福州第二中学叶东福福州三中金山校区邵东生福州三中金山校区施光飞福州第四中学林慧琴福州格致中学郑捷福州格致中学林枫福州第八中学黄薇福州高级中学刘友声福州屏东中学朱之琳福州屏东中学曾淑煌福州铜盘中学蔡跃阳永泰第一中学姜祥炎闽侯第一中学陈明福州群众路小学朱坤震福州乌山小学吴志凡福州鼓楼区第五中心小学林莘福州市教育学院附属第一小学罗振兴福州市教育学院附属第二小学石爱琴福州市台江区实验幼儿园林诗福州市晋安区教师进修学校陈爱华长乐市教师进修学校沈庆灿罗源县教师进修学校陈碧光永泰县教师进修学校黄澜福州师范学校蔡宗松福州建筑工程职业中专学校厦门市:11人陈成波厦门第六中学刘艳丽厦门双十中学石锡伍厦门双十中学黄建忠厦门外国语学校刘卫平厦门集美中学尤颖超厦门实验小学陈荣艺厦门市同安区第一实验小学李依铭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肖俊宇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林至元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吴莉萍厦门市集美区教师进修学校泉州市:31人林燎泉州第五中学陈云生泉州市城东中学沈慈萍晋江市养正中学高觉慧石狮市华侨中学陈国璋南安第一中学王世谋德化第一中学谢雅礼永春县美岭中学杨来源安溪第一中学刘德华泉州聋哑学校苏建华泉州市实验小学何水影泉州市实验小学谢锦霞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李惠珍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林培玲泉州市鲤城区实验小学林贤平泉州市泉港区前黄中心小学陈忠川南安市第一小学傅结龙安溪县凤城中心小学陈明雄惠安县八二三实验小学颜遐遗德化县实验小学黄志强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刘雪芬泉州儿童发展职业学院附属幼儿园邹慧敏泉州儿童发展职业学院附属幼儿园许秀平泉州丰泽区实验幼儿园曾大洋泉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李杰然泉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蔡玉霖泉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施紫雄泉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余跃明南安市教师进修学校洪亚臻南安市教师进修学校黄侨明南安市教师进修学校黄清柱永春县教师进修学校漳州市:16人蔡丽英漳州第一中学李两火漳州第一中学林顺来漳州第三中学胡耀木漳浦第一中学卢东平南靖第二中学吴云云霄第一中学钱忆秋漳州市名流学校卢明辉龙海市程溪中学廖亚?漳州市实验小学赵?漳州市实验小学赖如金平和县育英小学林立端长泰县岩溪中心小学苏育仁漳州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杨百良漳浦县教师进修学校林跃进南靖县教师进修学校刘闽彦漳州市第二职业中专学校莆田市:18人朱国容莆田第一中学吴智园莆田第一中学郭德翊莆田第二中学洪冰风莆田第四中学郑丽英莆田第六中学林金沂莆田第六中学余启西仙游第一中学黄桂福仙游县度尾中学林锦坤莆田市实验小学戴粤珊莆田市实验小学李祖成涵江区实验小学李少娟莆田市荔城区麟峰小学徐瑞香莆田市荔城区麟峰小学陈卫国莆田市城厢区南门学校许慧心仙游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余英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林金榜莆田市荔城区进修学校叶德美仙游县教师进修学校三明市:17人陈惟理三明第一中学卢应山三明市列东中学吴昌永安第一中学沈华伟永安第一中学丁琳沙县第一中学蔡尊水尤溪第一中学占功年泰宁第一中学林启福三明市实验小学孟桂英三明学院附属小学梁小宁三明学院附属小学唐晴晓永安市东门小学陈秋梅泰宁县实验小学王毕珍三明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罗柏生三明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谢安平永安市教师进修学校彭佩烘福建省三明工贸学校陈建尧福建省尤溪职业中专学校龙岩市:20人吴张宜龙岩第一中学应永恒龙岩第一中学林小榕龙岩第一中学黄秋祥龙岩市高级中学苏金贵漳平第二中学李益树武平第一中学徐金华连城第一中学张秀珍龙岩市实验小学李兰英龙岩师范附属小学戴曙光龙岩师范附属小学林园秀武平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傅珍凤连城城关中心小学赖永福长汀县四都中心学校蔡有华长汀城关中区小学胡和春龙岩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林添水龙岩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俞石泉龙岩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罗养贤龙岩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邱廷建上杭县教师进修学校童水长长汀县教师进修学校南平市:15人石清辉南平第三中学林辉南平市剑津中学李秀林邵武第一中学王元华建瓯第一中学杨仲冬浦城第一中学范贞祥南平市实验小学叶月姐南平师范附属小学郭玉莲南平市紫云小学陶雅珍建瓯市第一小学张培铭建瓯市吉阳中心小学陈金弟浦城县实验小学黄瑞夷武夷山市教师进修学校张新民建瓯市教师进修学校翁秀琴浦城县教师进修学校黄国才光泽县教师进修学校宁德市:19人阮爱平宁德第一中学郭红宁德第一中学郑毓康宁德第一中学兰存安宁德市民族中学张绍英宁德市民族中学林国清宁德市民族中学缪钦柘荣第一中学龚龙生福安第一中学林品昌宁德师范附属小学阮平春宁德市蕉城区实验小学陆继美屏南县实验小学林作祥福安市溪潭中心小学黄艳枫福安师范附属小学张青福安市实验幼儿园龚涛声宁德市教师进修学院朱闽平宁德市教师进修学院许培基宁德市教师进修学院林雄福安市教师进修学校陈学忍柘荣县教师进修学校省直:17人王东福州第一中学陈颖福州第一中学陈鑫福州第一中学张礼朝福州第一中学戴金平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朱友华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林珍福州市实验小学莫明丹福州市实验小学赖礼瑚福建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赖薇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附属幼儿园林民芳福建省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广厦幼儿园刘文川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姚春杰福建省电化教育馆。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授予吴同燕等190位同志为特级教师的批复-闽政文[2006]410号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授予吴同燕等190位同志为特级教师的批复-闽政文[2006]410号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授予吴同燕等190位同志为特级教师的批复正文:----------------------------------------------------------------------------------------------------------------------------------------------------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授予吴同燕等190位同志为特级教师的批复(闽政文[2006]410号)省教育厅:闽教人〔2006〕105号文悉。

经研究,省政府同意授予吴同燕等190位同志为我省特级教师。

希望特级教师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模范履行教师职能,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中发挥示范、指导作用。

全省教育工作者要以特级教师为榜样,勤奋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促进我省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附件:2006年特级教师名单福建省人民政府二○○六年九月一日附件:2006年特级教师名单(共190人)福州市:26人吴同燕福州第二中学柯翔武福州第二中学叶东福福州三中金山校区邵东生福州三中金山校区施光飞福州第四中学林慧琴福州格致中学郑捷福州格致中学林枫福州第八中学黄薇福州高级中学刘友声福州屏东中学朱之琳福州屏东中学曾淑煌福州铜盘中学蔡跃阳永泰第一中学姜祥炎闽侯第一中学陈明福州群众路小学朱坤震福州乌山小学吴志凡福州鼓楼区第五中心小学林莘福州市教育学院附属第一小学罗振兴福州市教育学院附属第二小学石爱琴福州市台江区实验幼儿园林诗福州市晋安区教师进修学校陈爱华长乐市教师进修学校沈庆灿罗源县教师进修学校陈碧光永泰县教师进修学校黄澜福州师范学校蔡宗松福州建筑工程职业中专学校厦门市:11人陈成波厦门第六中学刘艳丽厦门双十中学石锡伍厦门双十中学黄建忠厦门外国语学校刘卫平厦门集美中学尤颖超厦门实验小学陈荣艺厦门市同安区第一实验小学李依铭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肖俊宇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林至元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吴莉萍厦门市集美区教师进修学校泉州市:31人林燎泉州第五中学陈云生泉州市城东中学沈慈萍晋江市养正中学高觉慧石狮市华侨中学陈国璋南安第一中学王世谋德化第一中学谢雅礼永春县美岭中学杨来源安溪第一中学刘德华泉州聋哑学校苏建华泉州市实验小学何水影泉州市实验小学谢锦霞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李惠珍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林培玲泉州市鲤城区实验小学林贤平泉州市泉港区前黄中心小学陈忠川南安市第一小学傅结龙安溪县凤城中心小学陈明雄惠安县八二三实验小学颜遐遗德化县实验小学黄志强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刘雪芬泉州儿童发展职业学院附属幼儿园邹慧敏泉州儿童发展职业学院附属幼儿园许秀平泉州丰泽区实验幼儿园曾大洋泉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李杰然泉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蔡玉霖泉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施紫雄泉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余跃明南安市教师进修学校洪亚臻南安市教师进修学校黄侨明南安市教师进修学校黄清柱永春县教师进修学校漳州市:16人蔡丽英漳州第一中学李两火漳州第一中学林顺来漳州第三中学胡耀木漳浦第一中学卢东平南靖第二中学吴云云霄第一中学钱忆秋漳州市名流学校卢明辉龙海市程溪中学廖亚蠧漳州市实验小学赵瞡漳州市实验小学赖如金平和县育英小学林立端长泰县岩溪中心小学苏育仁漳州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杨百良漳浦县教师进修学校林跃进南靖县教师进修学校刘闽彦漳州市第二职业中专学校莆田市:18人朱国容莆田第一中学吴智园莆田第一中学郭德翊莆田第二中学洪冰风莆田第四中学郑丽英莆田第六中学林金沂莆田第六中学余启西仙游第一中学黄桂福仙游县度尾中学林锦坤莆田市实验小学戴粤珊莆田市实验小学李祖成涵江区实验小学李少娟莆田市荔城区麟峰小学徐瑞香莆田市荔城区麟峰小学陈卫国莆田市城厢区南门学校许慧心仙游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余英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林金榜莆田市荔城区进修学校叶德美仙游县教师进修学校三明市:17人陈惟理三明第一中学卢应山三明市列东中学吴昌永安第一中学沈华伟永安第一中学丁琳沙县第一中学蔡尊水尤溪第一中学占功年泰宁第一中学林启福三明市实验小学孟桂英三明学院附属小学梁小宁三明学院附属小学唐晴晓永安市东门小学陈秋梅泰宁县实验小学王毕珍三明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罗柏生三明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谢安平永安市教师进修学校彭佩烘福建省三明工贸学校陈建尧福建省尤溪职业中专学校龙岩市:20人吴张宜龙岩第一中学应永恒龙岩第一中学林小榕龙岩第一中学黄秋祥龙岩市高级中学苏金贵漳平第二中学李益树武平第一中学徐金华连城第一中学张秀珍龙岩市实验小学李兰英龙岩师范附属小学戴曙光龙岩师范附属小学林园秀武平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傅珍凤连城城关中心小学赖永福长汀县四都中心学校蔡有华长汀城关中区小学胡和春龙岩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林添水龙岩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俞石泉龙岩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罗养贤龙岩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邱廷建上杭县教师进修学校童水长长汀县教师进修学校南平市:15人石清辉南平第三中学林辉南平市剑津中学李秀林邵武第一中学王元华建瓯第一中学杨仲冬浦城第一中学范贞祥南平市实验小学叶月姐南平师范附属小学郭玉莲南平市紫云小学陶雅珍建瓯市第一小学张培铭建瓯市吉阳中心小学陈金弟浦城县实验小学黄瑞夷武夷山市教师进修学校张新民建瓯市教师进修学校翁秀琴浦城县教师进修学校黄国才光泽县教师进修学校宁德市:19人阮爱平宁德第一中学郭红宁德第一中学郑毓康宁德第一中学兰存安宁德市民族中学张绍英宁德市民族中学林国清宁德市民族中学缪钦柘荣第一中学龚龙生福安第一中学林品昌宁德师范附属小学阮平春宁德市蕉城区实验小学陆继美屏南县实验小学林作祥福安市溪潭中心小学黄艳枫福安师范附属小学张青福安市实验幼儿园龚涛声宁德市教师进修学院朱闽平宁德市教师进修学院许培基宁德市教师进修学院林雄福安市教师进修学校陈学忍柘荣县教师进修学校省直:17人王东福州第一中学陈颖福州第一中学陈鑫福州第一中学张礼朝福州第一中学戴金平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朱友华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林珍福州市实验小学莫明丹福州市实验小学赖礼瑚福建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赖薇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附属幼儿园林民芳福建省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广厦幼儿园刘文川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姚春杰福建省电化教育馆陈礁福建省职业技术教育中心钱可铭福建建材工业学校沈立心集美轻工业学校宋美清福州电力高级技工学校——结束——。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办法》的通知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办法》的通知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5.12.20•【字号】•【施行日期】2015.12.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办法》的通知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经省政府领导同意,现将《福建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5年12月20日福建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办法为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增强职业吸引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促进乡村教育现代化,推进精准扶贫,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43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乡村教师(包括全省乡中心区、村庄学校教师,下同)支持计划实施办法。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加强乡村学校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政治理论学习,适度加大发展党员力度,提高乡村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思想政治素质。

强化乡村教师师德教育,把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融入职前培养、职业准入、职后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建立师德师风建设问责制和教师诚信管理体系,落实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二、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

依据乡村学校布局科学规划乡村教师培养规模。

完善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逐步扩大试点规模,鼓励地方政府和师范院校根据实际加强本土化乡村教师培养,定向培养能承担多门学科教学任务的小学教师和“一专多能”的初中教师。

支持县(市)结合乡村教师岗位特点,放宽招聘条件,改进考试方式,吸引更多人才特别是当地人才到乡村任教。

国家教委、人事部、财政部关于颁发《特级教师评选规定》的通知-教人[1993]38号

国家教委、人事部、财政部关于颁发《特级教师评选规定》的通知-教人[1993]38号

国家教委、人事部、财政部关于颁发《特级教师评选规定》的通知正文:---------------------------------------------------------------------------------------------------------------------------------------------------- 国家教委人事部财政部关于颁发《特级教师评选规定》的通知(1993年6月10日教人[1993]3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教育厅(局)、人事(劳动人事)厅(局)、财政厅(局):1978年,教育部、国家计委联合颁发了《关于评选特级教师的暂行规定》后,各地普遍开展了评选特级教师的工作。

实践证明,评选特级教师,对提高中小学校教师地位,增强教师的光荣感、责任感,表彰特别优秀的中小学教师、树立榜样,激发广大中小学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促进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做好特级教师工作,国家教委、人事部、财政部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将1978年颁发的《关于评选特级教师的暂行规定》修订为《特级教师评选规定》。

现将《特级教师评选规定》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现享受特级教师津贴(包括已退休、离休、病休)的特级教师,其特级教师津贴,从《特级教师评选规定》颁发的下月起,按新的规定执行。

1978年12月7日原教育部、国家计委颁发的《关于评选特级教师的暂行规定同时废止。

附件:特级教师评选规定附件特级教师评选规定第一条为了鼓励广大中小学教师长期从事教育事业,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表彰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有特殊贡献的教师,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特级教师”是国家为了表彰特别优秀的中小学教师而特设的一种既具先进性、又有专业性的称号。

特级教师应是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普通中学、小学、幼儿园、师范学校、盲聋哑学校,教师进修学校、职业中学、教学研究机构、校外教育机构的教师。

特级教师两种推荐评选模式的探讨——以福建省为例

特级教师两种推荐评选模式的探讨——以福建省为例

曾建兴笪文〔摘要〕福建省特级教师推荐评选模式有“传统一般模式”“改革创新模式”两种。

“传统一般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

“改革创新模式”为“准”特级教师提供了公平的机会:有利于评审公正,尽量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有利于按比例分类;有利于择优推荐名副其实的特级教师。

〔关键词〕特级教师推荐评选模式特级教师两种推荐评选模式的探讨———以福建省为例特级教师往往被视为我国中小学教师的最高荣誉,成为许多中小学教师在职的终极奋斗目标。

如何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择优的原则,尽量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把特别优秀的教师选拔出来,这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全国各地特级教师推荐评选办法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下文以福建省为例,针对特级教师推荐评选模式进行探讨。

一、2014年福建省特级教师推荐评选办法简介福建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开展2014年省特级教师评选工作的通知指出:“特级教师的推荐评选,采取广泛发动、自下而上、差额推荐、集中评选的办法,按照分配的推荐名额,由各设区市负责推荐所辖县(市、区)学校和市属学校的人选,省教育厅负责推荐省属学校和全省技工学校、校外教育机构(青少年宫)的人选。

具体的推荐细则,由推荐单位结合本地实际制定。

”从“通知”中知特级教师的推荐评选步骤,一般分五步或四步。

第一步:申报。

根据特级教师的评选条件,教师个人申报或自荐。

第二步:测评。

学校对申报人(含自荐)进行民主测评。

第三步:提名。

学校(单位)主管部门应在全面考核申报人选的基础上,择优确定特级教师提名人选。

第四步:推荐。

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组建特级教师推荐委员会,通过教学答辩和专业技能测试等,对申报人选的教育教学能力、教科研水平和师德表现等进行集中考察,按照分配名额,评选确定推荐上报人选。

省教育厅负责考核推荐省属学校(单位)和全省技工学校、校外教育机构(青少年宫)推荐人选。

第五步:评审。

省教育厅组建由教育教学专家、特级教师为主的省特级教师评审委员会,对推荐人选进行综合评议,评选产生特级教师建议人选。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授予沈鸣等190位同志为特级教师的批复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授予沈鸣等190位同志为特级教师的批复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授予沈鸣等190位同志为特级教师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8.30•【字号】闽政文[2010]334号•【施行日期】2010.08.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授予沈鸣等190位同志为特级教师的批复(闽政文〔2010〕334号)省教育厅:你厅《关于批准确认沈鸣等190位同志为特级教师的请示》(闽教人〔2010〕90号)悉。

经研究,省政府同意授予沈鸣等190位同志为我省特级教师。

希望特级教师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模范履行教师职责,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中发挥示范、指导作用。

全省教育工作者要以特级教师为榜样,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勤奋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师德建设,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为促进我省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为福建跨越发展和海西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附件:2010年特级教师名单二○一○年八月三十日附件:2010年特级教师名单(共190名)省直学校(单位):15名沈鸣福州第一中学陈德燕福州第一中学唐鸣(女)福州第一中学杨承军(女)福州实验小学张少锋福建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陈坚福建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隋玉玲(女)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附属幼儿园张嘉华(女)福建省儿童保育院游兆菁(女)福建省实验幼儿园郑艳(女)福建省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广厦幼儿园杨运齐福建工业学校林娟玲(女)福建理工学校曾繁相福建侨兴轻工学校范繁荣福建三明林业学校陈峰(女)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福州市:31名林明华福州教育研究院林杰福州第三中学方颖(女)福州第三中学张德耀(女)福州第三中学李文(女)福州三中金山校区苏芸福州高级中学徐聪福州华侨中学郭丽莎(女)福州第四中学周灵(女)福州屏东中学林玲(女)福州第十五中学周大明福州华侨中学林晓枫(女)福州格致中学林水啸(女)福州格致中学王钦敏福清第三中学柯有我福州金山小学陈炳建闽侯实验小学夏金(女)福清市城关小学陈育平(女)福州台江实验小学方晓敏(女)福州教育学院第一附属小学王卫红(女)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小学林世凤闽清实验小学薛彩云(女)永泰实验小学林枫(女)平潭实验小学余金国福州市乌山小学杨彦伟(女)福州市群众路小学林琴(女)福州教育学院第一附属小学张依芳(女)闽侯上街中心小学高必兴福清市高岭中心小学陈华忠福清市岑兜中心小学陈芝敏(女)福州马尾建坂小学方柏爱(女)福州市蓓蕾幼儿园厦门市:17名宋超美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俞发亮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杨书松厦门第六中学李钢厦门第六中学吴启建厦门外国语学校肖骁厦门外国语学校廖金祥厦门第二中学罗明华(女)厦门海沧中学刘文胜厦门海沧中学叶彩红(女)厦门五缘实验学校陈丽婷(女)厦门市翔安区马巷中心小学王珍(女)厦门外国语学校海沧附属学校易增加厦门市海沧区延奎小学王庆欣厦门实验小学黄艺琼(女)厦门市集美区西滨小学张琼珊(女)厦门市思明联合幼儿园庄敏琦集美轻工业学校漳州市:18名曾晓东漳州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詹国荣漳浦达志中学梁金中漳州第一中学周毅铭漳州市第三中学陈志川漳州市第八中学陈光辉云霄第一中学石惠珊(女)云霄第一中学王木春东山第一中学柯智勇漳州市实验小学黄清木漳州市龙文区西洋中心小学苏彩恋(女)龙海市角美中心小学吴志强云霄县实验小学吴小英(女)南靖县第二实验小学赖国毅平和县安厚中心小学陈花枝(女)华安实验小学蔡丽斌(女)长泰县岩溪中心小学汤丽莹(女)长泰县实验小学陈少丽(女)漳浦县实验幼儿园泉州市:29名周志宏泉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陈宏明泉州第五中学李昭明永春华侨中学苏建伟泉州第一中学曾忠民惠安第一中学王志龙惠安第一中学陈荣桂惠安第一中学陈忠煜石狮市永宁中学杨清海晋江市季延中学徐明杰晋江养正中学林建成南安市侨光中学王炳辉南安市新侨中学杨淑延(女)南安第一中学林佩珊(女)晋江市实验小学涂大庆德化县第二实验小学曾旭晴(女)泉州市实验小学李志忠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张达红(女)惠安实验小学黄献串南安市第一实验小学戴仲达南安市柳城小学林丽卿(女)安溪县实验小学郑劭煌泉港区鸢峰小学傅瑞珏(女)晋江市金井镇毓英中心小学王志民惠安小岞中心小学林其冬安溪县湖头中心学校佘雯(女)泉州市实验幼儿园郑玉华(女)泉州幼儿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杨凯红(女)南安实验幼儿园刘志清(女)晋江实验幼儿园三明市:17名严业安三明第一中学魏有莲(女)三明第一中学林文兴(女)三明第二中学林保平三明第二中学林颖韬三明第二中学林再生大田第一中学吴思廉尤溪第一中学陈梅琴(女)尤溪县第七中学林还诚大田县第三中学林品英(女)三明市实验小学林宝珠(女)永安市第二实验小学肖玉琳(女)大田县城关第二小学吴翠香(女)三明市梅列区实验小学曾江丽(女)永安市第九中学小学部许正梅(女)永安市燕南洛溪小学蒋秋阳(女)三明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三明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洪水兰(女)三明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三明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莆田市:17名邹荔生(女)莆田第一中学李启林仙游第一中学林秋华仙游第一中学肖强莆田第五中学宋慧红(女)莆田荔城区梅峰小学陈国忠荔城区麟峰小学赖翩京(女)城厢区逸夫实验小学林全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小学刘雪璠(女)莆田市涵江区第二实验小学欧争青(女)莆田市秀屿区实验小学徐玉烟(女)仙游县郊尾中心小学郭秋维仙游县度尾埔尾小学吴淑敏(女)荔城区黄石中心小学黄俊霖仙游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曾淑美(女)涵江区江口中心小学许林军(女)涵江区涵西幼儿园林雅静(女)莆田市荔城第二实验幼儿园南平市:15名孙丽英(女)南平市水东学校游峰松溪第一中学殷津霞(女)南平市第三中学朱锐敏建瓯市第一中学李一平建阳第一中学朱莲莲(女)南平师范学校附属小学黄锦英(女)建瓯市第一小学傅金英(女)南平实验小学陈瑞辉南平市延平区实验小学徐桂华(女)武夷山市崇安中心小学江世春建瓯市实验小学倪宝珍(女)建阳市西门小学吴丽珍(女)南平市实验幼儿园杨志和南平市农业学校余国联建阳农业工程学校龙岩市:18名陈增武龙岩第一中学俞菊仙(女)龙岩第一中学温文荣上杭第一中学石修银武平第一中学童其林永定县城关中学曾放珍(女)永定第一中学林水河龙岩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洪文龙龙岩市新罗区教师进修学校陈伟光武平县象洞中心学校黄大权漳平新桥中心学校卢衍黄漳平新桥联兴小学杨小兵连城县实验小学曹美云(女)连城县实验小学赖荣明(女)长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李华生长汀城关东门小学马小健(女)龙岩市实验小学陈晓玲(女)漳平市实验幼儿园张苏强龙岩市农业学校宁德市:13名叶洪康宁德第一中学陈春宁德第一中学陈驹宁德市民族中学黄以明福安第一中学魏诗明柘荣县第一中学陈德康福鼎市第一中学肖晓阳霞浦第六中学罗纬经蕉城区实验小学苏丽萱(女)福安邵逸夫小学夏忠寿宁县鳌阳小学王锦心(女)周宁县实验小学游爱金(女)柘荣县实验小学林苗(女)福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人事厅关于印发《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评选表彰办法》的通知

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人事厅关于印发《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评选表彰办法》的通知

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人事厅关于印发《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评选表彰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人事厅•【公布日期】2009.07.21•【字号】闽教人[2009]70号•【施行日期】2009.07.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师队伍建设正文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人事厅关于印发《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评选表彰办法》的通知(闽教人〔2009〕70号)各市、县(区)党委组织部、政府教育局、人事局: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将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人事厅制定的《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评选表彰办法》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九年七月二十一日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评选表彰办法第一条为进一步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教书育人、敬业爱生的良好氛围,推进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省,奖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激励广大教师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更好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评选范围在我省高等学校、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幼儿园、教师进修学校、特殊教育学校、成人教育学校、青少年宫、党校、行政干校等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含上一次评选工作结束后退休的教师)。

评选范围不包括教育工作者;已故不作为参选对象;调离本省、调离学校的教师不参加评选;现任厅(局)级以上(含厅<局>级)干部原则上不列入评选范围。

第三条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每三年评选表彰一次,每次评选表彰人数30名左右。

第四条申报条件热爱祖国,模范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遵纪守法。

长期在我省教育教学一线工作,教龄达20年以上,师德高尚,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育教学成果突出,在广大师生和我省教育界具有较高的威望和影响。

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1.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或全国模范教师、或省(部)级及以上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福建选特级教师向农村倾斜

福建选特级教师向农村倾斜

福建选特级教师向农村倾斜福建选特级教师向农村倾斜农村教师占推荐名额25%以上本报讯(记者龙超凡)福建省教育厅在今年特级教师评选工作中规定,参评的城镇普通中小学教师应有在农村学校(指在城区以外的学校)任(支)教1年或在薄弱学校任(支)教3年以上的经历,农村教师推荐数要占推荐名额的25%以上,校级正职领导、教研人员推荐数不超过推荐名额的20%。

该省评选特级教师注重向农村教师倾斜,在论文发表、奖励表彰等方面降低了对农村教师的要求。

参评教师须在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2篇论文,而长期在农村中小学、幼儿园任教的教师,其中1篇可为收入设区市级以上教育教学汇编的论文;参评教师须获设区市级以上综合性表彰或教育教学工作专项表彰,长期在农村中小学、幼儿园任教的教师,只须获县级以上相应表彰。

据悉,福建省教育厅将继续严肃参评行为,在申报和评选过程中弄虚作假,经查实后取消推荐人选参评资格,今后不得再行申报;已评上的,取消荣誉称号及有关待遇。

《中国教育报》XX年8月8日第1版福建选特级教师向农村倾斜农村教师占推荐名额25%以上本报讯(记者龙超凡)福建省教育厅在今年特级教师评选工作中规定,参评的城镇普通中小学教师应有在农村学校(指在城区以外的学校)任(支)教1年或在薄弱学校任(支)教3年以上的经历,农村教师推荐数要占推荐名额的25%以上,校级正职领导、教研人员推荐数不超过推荐名额的20%。

该省评选特级教师注重向农村教师倾斜,在论文发表、奖励表彰等方面降低了对农村教师的要求。

参评教师须在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2篇论文,而长期在农村中小学、幼儿园任教的教师,其中1篇可为收入设区市级以上教育教学汇编的论文;参评教师须获设区市级以上综合性表彰或教育教学工作专项表彰,长期在农村中小学、幼儿园任教的教师,只须获县级以上相应表彰。

据悉,福建省教育厅将继续严肃参评行为,在申报和评选过程中弄虚作假,经查实后取消推荐人选参评资格,今后不得再行申报;已评上的,取消荣誉称号及有关待遇。

福州市教育局、福州市教育工会关于做好评选推荐省优秀教师和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前期工作的通知

福州市教育局、福州市教育工会关于做好评选推荐省优秀教师和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前期工作的通知

福州市教育局、福州市教育工会关于做好评选推荐省优秀教师和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前期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州市教育局,福州市教育工会•【公布日期】2014.05.19•【字号】榕教综[2014]137号•【施行日期】2014.05.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福州市教育局、福州市教育工会关于做好评选推荐省优秀教师和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前期工作的通知(榕教综[2014]137号)各县(市)区教育局、教育工会,各市属院校:今年教师节,省教育厅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拟联合表彰一批省优秀教师和省优秀教育工作者。

为确保评先表彰工作顺利进行,现将前期推荐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待省文件下达后,市教育局和市公务员局将正式下文):一、评选推荐名额本次表彰拟分配福州市的省优秀教师和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推荐名额共120名,其中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8名。

(具体推荐名额详见附件一)二、评先范围和条件(一)福建省优秀教师“福建省优秀教师”的评选范围为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教研机构中长期从事教育教学、教育教学研究并取得显著成绩的教师。

评选条件为: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政治立场坚定,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模范履行教师职责,得到学校和社会的良好评价,得到教师、学生、家长的赞许。

2.师德高尚,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关心爱护学生,关注学生发展,注重品德教育,积极参与学生管理,切实践行《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或《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3.坚持在教育教学一线,高质量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努力进行教学创新,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成绩显著。

4. 治学严谨,在教育教学研究、科学研究、技术推广等方面成绩显著。

5.近5年年度考核结果为合格等次以上并至少有1次优秀等次,高校、中等职业学校、普通中小学校、幼儿园的教师应具有教师资格。

第十二届特级教师评选的文件

第十二届特级教师评选的文件

第十二届特级教师评选的文件【原创版】目录1.第十二届特级教师评选背景和意义2.评选标准和流程3.评选结果和优秀教师事迹4.对教育行业的启示和影响正文【第十二届特级教师评选背景和意义】第十二届特级教师评选活动,旨在表彰和奖励在我国教育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进一步激发广大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这一评选活动对于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评选标准和流程】本次评选活动,参照以往的评选标准和流程进行。

评选标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师德表现、教学水平、教育科研能力、教育管理、社会影响等。

评选流程分为初选、复选和终选三个阶段,以保证评选的公正、公平和公开。

【评选结果和优秀教师事迹】经过严格的评选,本届特级教师评选共产生了 100 名特级教师,他们分别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校。

这些优秀教师在教育教学岗位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的先进事迹充分体现了我国教师的崇高品质和精神风貌。

例如,来自四川省某山区小学的张老师,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在贫困山区教育岗位上,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为当地孩子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神圣使命。

【对教育行业的启示和影响】本次特级教师评选活动,对于教育行业具有积极的启示和影响。

首先,它鼓励了广大教师以优秀教师为榜样,追求卓越,不断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其次,它有助于提高社会对教师职业的尊重,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

最后,通过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传递了正能量,对于提升整个教育行业的形象具有积极意义。

总之,第十二届特级教师评选活动是一次成功的教育盛事,它对于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精品】福建省中小学特级教师评选条件补充说明

【精品】福建省中小学特级教师评选条件补充说明

附件1:福建省中小学特级教师评选条件补充说明1、关于表彰:设区市及以上级别的荣誉称号,系指由设区市委、市政府或省直有关厅(局)以上级别授予的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优秀共产党员、模范教师、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三八”红旗手、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先进德育工作者、优秀青年教师、职业教育先进个人。

2、关于班主任工作:担任少先队总辅导员,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学校中层以上领导、年段长、教研组长、50人以上寄宿生的生活管理员及学生心理健康专职辅导教师,可视同班主任工作;体育、音乐、美术课专任教师和科技辅导员,组织全校性兴趣小组并能正常开展活动5年及以上(农村学校教师3年及以上)也可视同班主任工作。

进修学校教师,电教和教研人员,班主任工作可不作要求。

3、关于教学工作量:推荐人选应完成相应教学工作量,一线教师平均每学年:中职校320课时;中学320课时;小学480课时;幼儿园200个工作日(半天为一个工作日,下同).校级领导平均每学年:中职校120课时;中学120课时;小学160课时;幼儿园80个工作日。

教师进修学校教师平均每学年不少于190个工作日(一天为一个工作日,下同),教研和电教人员平均每学年不少于230个工作日。

4、关于论文论著:限独立撰写或第一作者,不含增刊、专刊、专辑、副刊、报纸等,每篇不少于2000字,其中至少1篇为所教学科或专业的论文.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可视同1篇论文:(1)在《福建教学研究》、《福建幼儿教育》、《福建教育德育与督导》和《福建职业与成人教育》上发表的论文;(2)参与编写并正式出版的专著、教材,其中个人执笔编写的达3万字以上;(3)直接指导的学生参加学科奥赛获省级一等奖及以上或在全国体、音、美竞赛中获奖;(4)美术教师的美术作品参加省文化厅、省教育厅或省美协主办的美术展览并获得二等奖及以上奖励,或被省美术馆收藏;(5)音乐教师创作的节目(在省级电台、电视台播放)或音像作品(正式出版发行)达3件及以上;(6)课件制作获得省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一等奖。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授予车云等194位同志特级教师荣誉称号的通知-闽政文[2014]287号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授予车云等194位同志特级教师荣誉称号的通知-闽政文[2014]287号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授予车云等194位同志特级教师荣誉称号的通知正文:----------------------------------------------------------------------------------------------------------------------------------------------------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授予车云等194位同志特级教师荣誉称号的通知(闽政文[2014]287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直有关单位:省教育厅《关于恳请批准并授予车云等194人省级特级教师荣誉称号的请示》(闽教人〔2014〕79号)悉。

经研究,省政府同意授予车云等194位同志特级教师荣誉称号。

希望特级教师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模范履行教师职责,在中小学、幼儿园和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科研中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

全省教育工作者要以特级教师为榜样,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师德建设,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为促进我省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和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作出更大贡献。

附件:2014年特级教师名单福建省人民政府2014年9月3日附件2014年特级教师名单(共194人)一、福州市(32名)车云(女)福建省福州第三中学钟颖(女)福建省福州第四中学骆志煌福建省福州第八中学杜开颜(女)福建省福州第八中学林碧云(女)福建省福州屏东中学林育福建省福州高级中学陈学斌福建省福州第十一中学连仁昌福州三中金山校区张庆生福州第四中学桔园洲中学郑新发福州教育研究院陆军(女)闽侯县竹岐中学陈惠增福清市高山育才中学林婷(女)福建省闽清县第一中学郑锋福建省连江第一中学王洪泠(女)福州江南水都中学郑荔英(女)福建省福州华侨中学廖素娟(女)福建省福州外国语学校刘晓宁(女)福建省福州第十八中学陈曦(女)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三小学林珊(女)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一小学高玉(女)福建省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小学林其雨福州市鼓楼第一中心小学洪丽玲(女)福州市宁化小学陈玮福清市城关小学林湛福州市鼓楼区第二中心小学林秀芳(女)闽侯县实验小学林碧珍(女)福州市乌山小学杨福福州市星语学校郑静(女)福建省长乐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林修英(女)连江县敖江中心小学林勤(女)福州市马尾实验幼儿园王蓉(女)福州市蓓蕾幼儿园二、厦门市(16名)颜玉辉厦门市海沧中学邹春盛厦门外国语学校赵祥枝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黄献磅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傅兴春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许桂芬(女)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陈芬(女)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赖景琼(女)厦门市大同中学郭砚冰(女)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黄聚宝厦门市第三中学陈丹娜(女)厦门市集美区杏滨中心小学李玉影(女)厦门市特殊教育学校何宝群福建省厦门市实验小学陈真真(女)福建省厦门市实验小学张荣生厦门市第五中学(小学部)姚莉娜(女)厦门市华侨幼儿园三、漳州市(16名)黄志勇福建省漳州第一职业中专学校陈稻惠(女)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玉兰分校陈荣龙福建省漳浦第一中学杨汉章福建省漳浦第一中学朱联章福建省云霄第一中学蔡明忠福建省东山第一中学林新建福建省漳州第一中学王奇南福建省漳州第五中学杨跃民福建省漳浦第一中学陈建明福建省龙海第一中学兰臻(女)福建省漳州市实验小学林淑兰(女)福建省漳州蓝田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钟喜平诏安县实验小学张丽碧(女)平和县金华小学巫燕华(女)漳州市实验幼儿园庄绿绒(女)南靖县实验幼儿园四、泉州市(44名)汪波福建省晋江市养正中学陈龙斌福建省泉州市第七中学陈建源福建省永春县教师进修学校庄学培福建省泉州市泉港第一中学曾建聪福建省泉州市培元中学梁耀胜南安市仑苍中学谭辉晋江市南侨中学叶壮丽(女)福建省泉州第五中学卢灵(女)福建省泉州第五中学骆志森福建省泉州第五中学周锦忠福建省惠安第一中学林月影(女)福建省晋江市第一中学汤向明福建省泉州第一中学赖呈杰福建省泉州市第七中学谢婉彬(女)福建省南安国光中学黄天明福建省南安国光中学吕文谦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黄沿海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陈英水晋江市第二中学李芝华石狮市第八中学张鹉晋江市侨声中学陈荣天福建省德化第一中学陈瑞山晋江市陈埭民族中学黄瑞贤(女)石狮市第一中学钟年丰华侨大学附属中学黄健菁(女)泉州市城东中学刘香芹(女)泉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李冬梅(女)泉州市丰泽区第二实验小学廖侨莲(女)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潘新盟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彭水源泉州市洛江区实验小学林锦灿惠安县八二三实验小学陈海珍(女)南安市第一实验小学杜晓晴(女)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苏龙霞(女)安溪县沼涛实验小学赵顺天安溪县实验小学郑文锋惠安县涂寨中心小学郑东阳泉州市盲聋哑学校曾华静(女)永春县石鼓中心小学吴嫦云(女)德化县实验小学黄阿香(女)泉州市刺桐幼儿园陈白鹭(女)晋江市第三实验幼儿园吴春榕(女)南安市实验幼儿园李华军福建省晋江职业中专学校五、三明市(12名)刘菊春(女)三明市梅列区教师进修学校陈先华大田县第六中学罗翀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严士线福建省尤溪第一中学李春萍(女)三明学院附属小学林秀萍(女)三明市实验小学王红宝(女)三明市实验小学郑秀艳(女)永安市实验小学于玉芳(女)三明市梅列区东新小学吴章文尤溪县实验小学林晓丰(女)三明市实验幼儿园王晓芬(女)三明市梅列区实验幼儿园六、莆田市(14名)陈少华莆田第五中学卢金飞福建省仙游第一中学蔡文华莆田第八中学黄晓玲(女)莆田市第二实验小学朱春烟(女)莆田市湄洲第一中心小学岳金春仙游县承璜第二学校詹萍(女)莆田市荔城区梅峰小学吴淑红(女)莆田市城厢区龙桥街道中心小学林朝煌莆田市秀屿区实验小学龚朱红(女)莆田市第二实验小学陈建洪莆田市城厢区逸夫实验小学陈小斌(女)福建省仙游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张丽芳(女)莆田市荔城区拱辰西洙中心小学李慈平(女)莆田市秀屿区东庄前云小学七、南平市(14名)陈春明福建省顺昌第一中学彭继顺福建省武夷山第一中学翁来兴福建省浦城县第二中学郭胜光福建省邵武第一中学郁飞雄福建省光泽第一中学邱守雄福建省建阳第一中学郑书光福建省南平市第三中学吴丽萍(女)邵武市明鸿中学陈全席南平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王冬如浦城县管厝学校XXX 福建省建瓯市第二小学杨邦清福建省南平市实验小学吴海云(女)建瓯市实验幼儿园袁文福建省南平市农业学校八、龙岩市(16名)陈燕玲(女)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汤道寻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傅国兴上杭县第一中学李秀菊(女)福建省永定第一中学陈美钗(女)福建省漳平第三中学罗月旺连城县隔川中学修红英(女)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戴茜红(女)龙岩初级中学张镇权永定县培丰中心小学(田地小学)谢慧云(女)武平县实验小学蓝日雄武平县大禾中心学校林爱村(女)龙岩市新罗区教师进修校黄秀金(女)连城县实验小学黄毕年上杭县教师进修校徐秀铮(女)漳平市菁东幼儿园董暾福建省龙岩市农业学校九、宁德市(16名)李晖福建省宁德第一中学胡昌成福建省宁德第一中学黄长红福建省福安市第一中学韦主信福建省屏南屏城中学曾呈进福建省福鼎市第一中学陈坤其柘荣县第一中学张徐生福建省周宁县第十中学王神华宁德市民族中学陈从先福建省宁德市教师进修学院潘家料福建省福鼎市第一中学陈莹(女)福建省霞浦第一中学易冬平(女)古田县第一小学冯玉新宁德市蕉城区实验小学陈寿章福建省福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阮光清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魏陈雄福建省周宁县泗桥中心小学十、平潭综合实验区(1名)陈敬文福建省平潭县实验小学十一、省直单位(13名)郑云清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陈启新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林立灿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陈庸壁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李华(女)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泽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阮云(女)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陈艺茹(女)福建省福州实验小学沈琼桃(女)福建三明林业学校张孺(女)福建省税务学校朱娜珍(女)福建省金山幼儿园张美洁(女)福建省直屏东幼儿园林芳(女)福州青少年活动中心——结束——。

关于转发福州市教育局重点

关于转发福州市教育局重点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开展中小学教学名师培养人选选拔工作的通知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开展中小学教学名师培养人选选拔工作的通知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开展中小学教学名师培养人选选拔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0.02.04•【字号】闽教人[2010]13号•【施行日期】2010.02.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开展中小学教学名师培养人选选拔工作的通知(闽教人〔2010〕13号)各设区市教育局、省属中小学: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闽政文〔2008〕344号)和省教育厅《关于实施福建省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的通知》(闽教人〔2010〕11号)精神,决定开展中小学教学名师培养人选选拔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选拔对象我省普通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进修院校和教研机构的在职在岗教师。

二、选拔条件具体见省教育厅《关于实施福建省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的通知》(闽教人〔2010〕11号)的有关规定。

选拔条件的补充说明详见附件1。

三、培养人数在全省选拔教学名师培养人选100名,其中中心校及以上正职校长、教师进修院校和教研机构教师不超过选拔总数的10%。

根据各学科专任教师数和教学工作需要,先对各学段、学科教学名师培养人选的分布作如下初步安排,并将结合全省推荐申报和最终评审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1.中学55名:语文7人,数学7人,英语7人,思想政治4人,历史4人,地理4人,物理4人,化学4人,生物4人,信息技术2人,音乐2人,美术2人,体育2人,综合实践活动2人。

2.小学40名:语文13人,数学10人,英语3人,思品4人,科学2人,体育2人,音乐2人,美术2人,综合实践活动2人。

3.幼儿园5名。

四、推荐名额教学名师培养人选采取教育行政部门推荐和省教育学会所属的中小学学科教学委员会(以下简称学科教学委员会)推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选拔。

原则上按培养人选总数的1:3比例确定推荐名额,并按各学科专任教师数进行分配。

具体推荐名额分配如下:1.每个设区市的推荐名额为26名,其中中学15名、小学10名、幼儿园1名。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授予黄丹青等195位教师福建省特级教师荣誉称号的通知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授予黄丹青等195位教师福建省特级教师荣誉称号的通知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授予黄丹青等195位教师福建省特级教师荣誉称号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8.08.28•【字号】闽政文〔2018〕211号•【施行日期】2018.08.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授予黄丹青等195位教师福建省特级教师荣誉称号的通知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省教育厅《关于授予黄丹青等195人省特级教师荣誉称号的请示》(闽教师〔2018〕55号)悉。

经研究,省政府同意授予黄丹青等195位教师福建省特级教师荣誉称号。

希望获得省特级教师荣誉称号的各位教师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珍惜荣誉、再接再厉,严格按照“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要求,积极开拓进取,模范履行教师职责,不断取得新成绩。

全省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忠诚履职,全身心投入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努力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新福建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附件:2018年福建省特级教师名单福建省人民政府2018年8月28日附件2018年福建省特级教师名单(共195人)一、省直(10名)黄丹青(女)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陈凤燕(女)福建省电化教育馆游金水福建省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张群林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陈淑容(女)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周成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林群(女)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陈晓霞(女)福建省直属机关幼儿园林俊标福建工业学校黄云鹏福建三明林业学校二、福州市(36名)许海英(女)福州教育研究院薛蓉(女)福州教育研究院陈朝蔚(女)福州市鼓楼区教师进修学校郑辉(女)福建省福州第二中学周雪英(女)福建省福州第三中学黄巧曦(女)福建省福州第七中学石青萍(女)福建省福州第七中学吴勇福建省福州第十八中学林远达福建省福州第十九中学吴云开福建省福州第四十中学林松(女)福建省福州高级中学刘祯福建省福州外国语学校陈祁罕闽江学院附属中学郑海燕(女)福州格致中学鼓山校区蔡隆福建省福州华侨中学林萍(女)福建省福州城门中学杨真(女)闽侯县第三中学黄伟明福建省闽清县第一中学曹义才福建省长乐第二中学刘凯福建省长乐第二中学林武福州市钱塘小学万桂园(女)福州市鼓楼第二中心小学陈华(女)福州市屏西小学尤嘉(女)福州市仓山小学郭宝珠(女)福州金山小学肖铭福建省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二小学郑广成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三小学陈小莺(女)福清元洪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李衡(女)福清市瑞亭小学罗梅兰(女)闽侯县实验小学黄文明永泰县实验小学林云芝(女)福州市晋安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幼儿园张岚(女)福州市儿童学园林政福州市聋哑学校赵崇晖福建省福州建筑工程职业中专学校沈庆焉福建省罗源县高级职业中学三、厦门市(21名)伯海英(女)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邱宗如厦门市海沧区教师进修学校高翔厦门市思明区教师进修学校张世钦厦门市翔安区教师进修学校钟斌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王淼生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张瑞炳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汪秀春(女)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黄小露(女)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钱永昌厦门外国语学校陈海烽厦门五缘实验学校李玲玲(女)厦门市音乐学校刘胜峰福建省厦门实验小学钟振裕福建省厦门实验小学洪月玲(女)厦门市金山小学肖淑芬(女)厦门市前埔南区小学林睿(女)厦门市前埔北区小学李培芳厦门市华昌小学张茹华(女)厦门市同安区第一实验小学洪菲菲(女)厦门市集美区灌口小学赵丽萍(女)厦门工商旅游学校四、漳州市(20名)林晓杰漳州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李丽玲(女)漳州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庄加荣南靖县教师进修学校张芬芳(女)福建省漳州市第二中学余胜利福建省漳州市第五中学邹茂全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赵幼明(女)福建省漳州第一中学分校蔡志贤福建省漳浦第一中学吴金祥福建省漳浦第一中学林水火漳浦县古雷港中学林旺金龙海市实验中学吴秋华(女)福建省漳州市实验小学杨丽纯(女)福建省漳州市实验小学方丽芬(女)云霄实验小学吴顺国云霄县东厦中心小学江庆茂南靖县高新园区中心小学陈素心(女)漳浦县石榴中心学校沈友娟(女)诏安县城北小学林鹤福建省漳州第一职业中专学校邱两庆福建省南靖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五、泉州市(38名)柳惠斌泉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陈淑端(女)福建省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黄雅芳(女)石狮市教师进修学校郭卫东泉港区教师进修学校薛玲(女)福建省泉州第五中学王莉青(女)福建省泉州市第七中学颜巧兰(女)泉州市第九中学张萍(女)厦门外国语学校石狮分校陈小萍(女)福建省惠安第一中学李亚珍(女)福建省惠安高级中学张建辉福建省惠安襄惠中学陈龙法石狮市第一中学蔡振树石狮市华侨中学谢惠清(女)晋江市第一中学胡启山晋江市南侨中学蔡明指晋江市季延中学戴南阳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蒲志辉福建省永春第一中学庄陆祥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六中学陈星(女)泉州市实验小学谢玉娓(女)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连玉环(女)泉州市西隅中心小学郑惠懋泉州市丰泽区第三中心小学黄联治泉州市丰泽区第二实验小学姚育晓晋江市实验小学张海生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吴天色晋江市龙湖镇栖梧小学陈燕露(女)永春县桃溪实验小学黄晓云(女)南安市国专中心小学林爱花(女)安溪县第三实验小学张辉煌安溪县感德中心学校庄婉瑜(女)福建省泉州幼儿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林洁(女)福建省泉州市直机关金山幼儿园何玉珊(女)泉州市丰泽幼儿园李嫣红(女)惠安县洛阳镇中心幼儿园付心知(女)泉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吕子微福建省晋江职业中专学校谢艺攀福建省安溪茶业职业技术学校六、三明市(12名)聂国先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陈桂芬(女)三明市第九中学颜文景大田县第一中学郑仁水大田县第一中学赖国强福建省宁化第一中学郑美琴(女)福建省尤溪第一中学洪宗相永安市第一中学石家兴永安市民族中学李薇(女)三明市实验小学幸卫芳(女)三明学院附属小学曾扬明宁化县第二实验小学谢传银(女)永安市南门小学七、莆田市(14名)陈美玲(女)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林秀花(女)莆田市秀屿区教师进修学校蒲锦泉莆田第一中学陈志勇莆田妈祖中学张玉庆福建省仙游县度尾中学陈秀娟(女)莆田市实验小学张珊珊(女)莆田市实验小学黄青梅(女)仙游县城东中心小学韩新雄莆田市荔城区新溪小学林莺歌(女)莆田市秀屿区实验小学林雨娇(女)莆田市城厢区逸夫实验小学蔡凤梅(女)莆田市城厢区灵川中心小学杨梅芳(女)莆田市城厢区第一实验幼儿园朱雍真(女)仙游县实验幼儿园八、南平市(11名)严桂光福建省南平市教师进修学院吕兴旺福建省南平第一中学谢良毅福建省南平剑津中学黄荣全福建省建瓯第一中学林勇福建省南平实验小学连秋凤(女)福建省南平师范学校附属小学郑伙亮邵武市实验小学新天地分校雷福明南平市建阳区实验小学雷丽珠(女)建瓯市第二小学郑志平南平市水东学校张小英(女)南平市延平区实验幼儿园九、龙岩市(17名)谢荷香(女)龙岩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兰赠连(女)福建省武平县教师进修学校张曙辉龙岩市职业技术教育与就业指导中心方秦金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吕凤秀(女)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李元华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林立琼(女)福建省龙岩市第二中学王林焕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李清华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赖增荣上杭县第一中学周维美福建省武平县第一中学赖春荣(女)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第二初级中学陈莹玉(女)龙岩市实验小学江剑鸿龙岩市松涛小学游增良上杭县实验小学傅建泉漳平市永福中心学校章勇龙岩市特殊教育学校十、宁德市(15名)许发金福建省宁德市小学教学研究室彭光清福建省宁德市第十中学林雯(女)宁德市民族中学郑志壮宁德市民族中学缪向光福建省福安市第一中学卓张众古田县第一中学叶奶春寿宁县犀溪中学黄丹舟(女)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杨良春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郑亮红(女)宁德师范学院第二附属小学陈瑞清福建省福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纪素芳(女)福鼎市实验小学朱晓华福鼎市桐南小学陈容斌(女)古田县第二小学袁仕理柘荣县第三小学十一、平潭综合实验区(1名)施云(女)平潭岚城乡中心小学。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评选推荐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的通知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评选推荐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的通知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评选推荐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09.06.16•【字号】闽教人[2009]51号•【施行日期】2009.06.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福建省教育厅关于评选推荐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的通知(闽教人〔2009〕51号)各设区市教育局,各高等学校,省属中职学校、中小学、幼儿园:现将《教育部关于认真做好2009年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评选表彰工作的通知》(教人函〔2009〕9号)转发给你们,并就做好我省评选推荐工作通知如下:一、评选范围条件按教人函〔2009〕9号文件规定的评选范围、条件执行。

二、推荐名额分配我省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推荐名额共56个(其中,全国优秀教师51名、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5名),另可推荐3名全国优秀教师备选人选(名额分配见附件二)。

同时,从我省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见闽人发〔2009〕64号)和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中评选表彰15名全国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先进个人(名额分配见附件三),各设区市、有关学校要在推荐的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和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中,按照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的推荐条件和下达的推荐名额,优先保证推荐相应的人选。

另外,教育部和全国妇联将联合对全国模范教师和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中的女同志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

高等学校和省属中职学校、中小学、幼儿园的先进个人人选由省教育厅负责组织评选推荐,评选推荐办法见闽教人〔2009〕52号。

设区市属中职学校、中小学、幼儿园的先进个人人选由设区市教育局组织评选、等额推荐,各设区市应至少推荐2名县镇以下(不含县镇)的乡村中小学教师或教育工作者(福州市、泉州市至少推荐3名),各设区市推荐的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或教育工作者应不少于分配名额的50%;各设区市推荐的名额中,含推荐参评全国模范教师的中职学校教师1名,省教育厅从中评选推荐1-2名全国模范教师,其余推荐为全国优秀教师。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教育厅
福建省人事厅文件
福建省财政厅
闽教人[2002]45号
福建省特级教师评选与管理工作意见
各市、县(区)教育局(教委)、人事局、财政局:
特级教师是国家为了表彰特别优秀的中小学教师而特设的一种既具先进性、又有专业性的称号。

特级教师是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

评选特级教师,表彰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有特殊贡献的教师,对于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增强教师的光荣感、责任感,激发广大中小学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促进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加强特级教师的评选与管理工作,不断提高特级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更好地发挥他们在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根据国家教委、人事部、财政部《关于颁布<特级教师评选规定>的通知》(教人[1993]38号)和福建省教育委员会、福建省人事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特级教师评选与管理工作意见》(闽教人[1998]042号)精神,在前几年实施的基础上,根据新形势要求,提出如下意见:
一、特级教师的评选
(一)评选对象
普通中学、小学、幼儿园、师范学校、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进修学校、职业中学、教学研究机构、校外教育机构的现职教师。

(二)评选条件
1、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一贯模范履行教师职责,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和无私奉献精神;曾获得设区市以上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德育先进工作者称号,近5年年度考核至少有2次以上被评为优秀,在当地教育界具有较高威望。

2、已取得教师资格和具有中小学高级教师职务;精通业务,治学严谨,对所教学科具有系统的、坚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及时把握现代知识更新动向和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动态,在所教的学科教学领域里处于领先地位。

3、教育教学效果特别显著: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高,教学方法有独到之处,并形成一定的风格、特色,曾在县(市、区)以上开设过较高水平的公开、示范课,课堂教学效果得到广泛好评;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班主任工作方面有突出的专长和丰富的经验,其经验在设区市专业会议上交流,得到肯定,并有推广价值。

4、具有较好的教育教学能力,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学实践中,勇于探索和创新,并结合工作实际,写出具有较高水平的经验总结、科研报告、学术论著在公开发的刊物上发表或出版;或教改经验被评为设区市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或在课程改革实验和教材建设中取得显著成绩,得到同行公认。

5、具有指导中小学高级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的能力,积极承担指导青年教师工作,在培训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文化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6、校级干部申报特级教师除具备上述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担任领导职务以前,是所在教学科优秀教师,并在设区市范围内得到同行公认;(2)担任领导职务后,每周任课不少于4课时,所教学科仍保持高水平;(3)在学校办学、教学改革、行政管理等方
面经验丰富,业绩突出,在设区市校级干部中有较高威望,本人任职期间在所校被评为设区市以上先进单位。

7、注意选择优秀的年轻骨干教师。

今后每次评选特级教师,45岁以下的中小学高级教师应占评选总数的20%以上。

(三)评选办法
1、评选工作应有计划、经常性地进行,每隔3—5年评选一次;全省在职特级教师总数应控制在中小学教师总数的千分之一点五以内;评选特级教师的重点是在普通中小学教育教学第一线工作的教师。

2、评选程序
根据评选条件和推荐数额,学校(小学学区)组织教师申报并广泛酝酿提名。

设区市、县(市、区)教育局商有关学校,集中广大教师的意见,提出初选名单;然后在适当范围内,特别要在被提名者的学校和设区市范围内同学科的教师广泛征求意见,组织对被提名的政治思想表现、工作态度、教育思想、教学教改成果、学识水平、业务能力等方面的全面考核,并对初选人员在其所在县(市、区)和学校公示,公示内容包括评选条件,初选人员所具备的条件,设区市教育局(教委)的举报电话邮编等,公示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

公示后,由所在的设区市、县(市、区)写出推荐意见。

设区市教育局(教委)经过审查,确定本市的推荐人选,组织填报《特级教师呈报表》和《特级教师简明表》,并将公示情况说明有关材料一并上报省教育厅;设区市推荐上报的特级教师人选,要确保在普通中小学教育教学第一线工作的教师占有较大的比例。

省教育厅审核后送交由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特级教师、对中小学教育有研究的专家、校长组成的评审组进行评审。

根据特级教师评审组的意见,省教育厅研究确定正式人选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并报教育部备案。

二、特级教师的管理
(一)特级教师的表彰
按规定条件和程序评选为特级教师的,由省人民政府授予特级教师称号,颁发特级教师证书,一般在当年庆祝教师节大会上进行。

各地要采取多种形式宣传特级教师的先进事迹,推广他们教书育人的先进经验,以鼓励广大教师奋发向上,积极进取。

(二)特级教师的待遇
特级教师享受特级教师津贴,所需经费由教育事业费列支。

根据《关于扩大干部保健范围的通知》(闽卫公[2000]75号),享受相应的干部医疗保健待遇。

离退休后,待遇不变。

(三)特级教师的职责
1、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教育理论,积极更新观念,端正教育思想,模范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断提高政治素质,为广大教师作出表率。

2、不断钻研教育、教学理论,积极投身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研究本地区教育、教学改革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积极主动地提出改进办法,促进本地区教研、教改和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

3、坚持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做教育教学改革的带头人。

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及时调整并完善自己的实验课题,关有一定的辐射面,指导本地区高级教师开展课程改革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工作,每年都能取得新的成果。

4、在教育教学和教育科学研究中,充分发挥示范、指导、培养等作用,积极主动地承担培训中青年教师任务,培养造就年轻一代中小学教育、教学专家。

在职特级教师要坚持一线教学,每年要在设区市或县(市、区)范围内讲授2—3次公开示范课,做2场以上学术报告或讲座,并形成制度。

5、认真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教育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经验,积极撰写教育、教学教改理论研究文章。

在职期间,每年特级教师每年要形成独具特色的专业论文两篇或论著并在市(地)级以上刊物上发表;每两年至少有一篇论文入选由省特级教师协会编辑的《特级教师论文集》。

(四)特级教师的管理
特级教师管理工作主要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

省、市区市、县(区)教育人事部门和学校,都要加强对特级教师的管理,并逐步健全特级教师的考核评估制度。

1、县(市、区)教育人事部门和有关学校,对特级教师进行学年度考核,主要考核其政治思想、师德表现、业务水平、工作业绩等,考核结果存入档案,作为奖惩和使用的依据。

每位特级教师每学年度要填写一份《特级教师情况汇报表》,由所在学校、县(市、区)教育局(教委)签署意见后上报区市教育局(教委)。

2、设区市教育人事部门要建立特级教师数据库,随时掌握本市每位特级教师的基本情况;建立健全特级教师评估制度,对照特级教师职责要求,每两年对特级教师进行一次全面评估。

不断履行特级教师职责者,即为评估不合格,责其限期改进,同时上报省教育厅备案。

3、省教育人事部门要加强对全省特级教师队伍的宏观管理,并监督、检查各设区市教育人事部门对特级教师的管理工作。

省和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定期召开特级教师代表座谈会,及时了解特级教师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征求他们对教育教学、课程改革工作的意见,协助解决他们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4、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为特级教师和学习提高、开展研究工作、发挥作用创造有利的条件:可邀请教育专家或有关人员为特级教师介绍国际、国内教育改革动态,传递信息;保证每年为特级教师提供一定的时间,以使特级教师集中精力学习教育理论,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有条件的可举办特级教师研修班,研讨教育改革中重大理论以及热点、观点问题,促进相互间的经验交流和学习;尽量减少特级教师兼任社会职务,以保证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做了本职工作;对年龄较大且教育教学经验特别丰富的特级教师,可选派有事业心、肯钻研的年轻教师做助手,协助进行教学改革实践,帮助总结、整理教育教学改革经验;特级教师退休后,根据需要和本人条件,可以返聘继续从事教材编写、培养教师和其他有关工作。

5、特级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市教育行政部门逐级上报省教育厅,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返销其特级教师称号。

(1)在评选特级教师中弄虚作假,不符合特级教师条件者;
(2)受到开除处分、劳动教养或者刑事处罚的;
(3)连续两次或累计3次评估不合格及其他应予撤销称号者。

6、特级教师调离中小教育系统,其称号自行取消;撤销、取消称
号后,即停止享受特级教师的有关待遇。

7、本意见从发文之日起执行;由省教育厅负责解释;在此之前的文件规定与本意见不一致的,按本意见执行。

福建省教育厅
福建省人事厅
福建省财政厅
二○○二年五月十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