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制度
1 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目的
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主要是为了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包括发生在切口、手术深部器官和腔隙的感染。
应保证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
2 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范围
2.1清洁手术
2.1.1清洁手术通常不需要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主要应加强消毒灭菌和无菌操作。
2.1.2仅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应用抗菌药物:
(1)手术范围大、时间长(超过3小时)、污染机会增加。
(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会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眼内手术等。
(3)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脏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
(4)年龄大于70岁。
(5)糖尿病控制不佳。
(6)恶性肿瘤放、化疗中。
(7)免疫缺陷或营养不良。
2.2清洁-污染手术、污染手术
清洁-污染手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用药,污染手术需要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2.3术前已经存在细菌性感染的手术
术前已经存在细菌性感染的手术,如腹腔脏器穿孔腹膜炎、脓肿
切开引流术、气性坏疽截肢术等,属于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不属预防应用范畴。
3.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
3.1 给药时间:应在切皮前0.5~2小时,或麻醉开始时给药,剖宫产术应在结扎脐带后给药。
3.2 给药地点:手术室
3.3 给药方法: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的要求:在术前0.5~2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如果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1500 ml),可手术中给予第2剂。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用药一次即可。接受清洁-污染手术者的手术时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污染手术可依据患者情况酌量延长。
4. 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操作流程
4.1 择期手术
4.1.1主管医生手术前一日开临时医嘱(注明术前0.5小时用),由手术室护士在手术开始前0.5小时(或麻醉诱导期)执行医嘱。
4.1.2若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l,可追加一次剂量(根据药物半衰期)。各科应根据本科手术特点或预计手术时间,提前将第二剂量抗菌药物提交手术室备用。
4.2急诊手术
4.2.1急诊手术术前用药由病区医生开临时医嘱。考虑到急诊的特殊性,可先用药再开临时医嘱。
4.2.2各病区可根据本科特点,必要时保持一定数量术前常规应用的抗菌药物。
4.2.3其余程序与择期手术同。
4.3剖宫产手术
4.3.1为了避免胎儿接受抗菌药物,剖宫产手术应在钳夹脐带或断脐后给药。
4.3.2其余程序同外科手术。
5. 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监测和管理
5.1由药剂科和医务科负责定期对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进行检查和统计。
5.2 医院感染管理科每年对重点手术进行手术部位感染的目标性监测,同时对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进行监测、分析并以医院感染通讯的形式反馈各临床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