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治心病的学术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温通心阳法
或咳 , 或悸 , 或小 便 不 利 , 或 腹 中 痛 , 或 泄 利 下 重 者 , 四 逆 散 主
气能行血 , 胸中 阳气 不振 , 则 心脉 痹阻 而致 胸痹 。 《金 匮 · 之 。”本条为肝郁气滞 , 阳气被遏 , 心 阳不通 之心悸 。 方 用四逆 散
胸痹心痛短气 病脉 症治 》 :“胸痹 之病 , 喘 息咳唾 , 胸 背痛 , 短 气 , 疏肝理 气 , 温通心阳 。
[ 5 ] 徐济民 , 蔡沛源 , 李尤官 , 等 .痰浊型冠心病与 血脂水平关系 的探 讨 [ J]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4, 4 (5):2651.
[ 6 ] 王 健 , 杨关林 .化瘀祛痰颗粒剂对冠心病患者 血管内皮功能 的影 响 [ J] .辽宁中医杂志 , 2005, 32(5):430.
参考文献 :
[ 1 ] 王凤荣 , 杨关林 .参麦注射液加康复锻炼对冠心 病患者心功能的 影 响 [ 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03, 13(5):279.
[ 2 ] 鲍延熙 , 郑 义 , 陆惠华 , 等 .冠心病中医辨证 分型与冠状动 脉及 左室造影所见的联系 [ J] .中西医结合杂志 , 1989, 9(2):74.
时珍国医国药 2007年第 18卷第 6期
无表证 , 脉沉微 , 身 无大 热者 , 干 姜附 子汤 主之 。”本条 为下 后发 祛邪 , 龙骨 、牡蛎 镇心安神 。
汗 , 津伤太过 , 阳随津 脱 , 故 昼夜烦 躁不得 眠 。 干姜附 子汤 , 即四 6 补脾益心法
逆汤去甘草 , 用干 姜附 子以 胜阴 复阳 , 不 用甘 草 , 恐其 缓助 阳之
王世勋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河南 南阳 473061)
摘要 :张仲景在其 《伤寒杂病论 》中将心病分为 “胸痹 ” “真心 痛 ”“心悸 ”等病证 , 其内 容包含 着丰富的 治心病 的学术 思
想 。 文章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张仲 景治心病的温补心阳法 、温通 心阳法 、清 心安神 法 、养 心安神 法 、和解安 神法 、补脾益 心 法 、温中宁心法 、疏肝通阳法 、温肾宁心法 、补肾泻心 法 、阴阳并 补法 、化饮行 气法共 十二法 , 充 分体现了 张仲景 治心病 的 辨证论治的学术思想 。
心下悸 , 虚则喜按 。 桂枝甘草汤用桂枝温阳 , 炙甘草益气 , 且可甘 中痛 , 梦 失精 , 四 肢酸疼 , 手 足烦 热 , 咽干口 燥 , 小建 中汤主 之 。”
缓桂枝温而 不热 , 不 致汗 出 , 并 可辛 甘 化阳 。 《伤 寒论 》 118 条 : 以上两 条均为脾气虚寒化源不足 , 气血亏损 , 心失所养之悸而烦 。
心 之搏动 , 脉之通畅 , 皆赖 心阳之鼓 动 。 若心 阳虚无 力鼓 动 心脉 , 则可见心烦 , 心 悸 , 甚则 惊狂 。 治 宜温 补心 阳 。 《伤寒 论 》 61条 :“下之后 , 复发汗 , 昼日烦躁不 得眠 , 夜而安静 , 不呕 , 不渴 ,
· 1514·
LISHIZHENMEDICINEANDMATERIAMEDICARESEARCH 2007 VOL.18 NO.6
散乱而亡阳 , 惊狂不安 。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用桂 中渗湿 , 共奏温中以宁心之功 。
枝汤 去芍药以解 表 , 因 芍药性味 酸收阴柔 , 非阳虚 所宜 。 加蜀漆 8 疏肝通阳法
以散火邪 , 加牡蛎龙骨以固亡脱之阳气 , 并镇浮越之心神 。
心 主血脉 , 肝主疏泄 。 《伤寒论 》 318条 :“少阴病 , 四逆 , 其 人
淤互结是动脉粥样硬 化的证候关键 , 也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的重要原因 。 高血脂 、高血 压病 、糖尿病 、吸烟 、免 疫功能 失调等 因素导致血管内膜损 伤 , 血液的脂质可通过血管内皮间隙或损伤 的部位渗入并滞留于 血管各层 , 渐而形成脂质条纹及胆固醇结晶 (痰浊 ), 同 时血管内 膜损 伤激活 促凝 物质 、抑制 抗凝 物质 , 引起 血管强烈收缩 和血 小板聚 集 (血淤 ), 痰淤互 结 , 着于 血脉 , 血脉 之痰淤结块 , 即成 AS斑块 [ 6] 。 2.5 动脉粥样硬化与 “毒 ” 毒邪作为一种致病因素常发生在内 伤杂病的基础 上 , 多由诸 邪蓄 积 , 交结 凝滞 而成 。 并 认为 毒邪 瘀阻络脉是 AS病位深 , 病情重 , 病势 缠绵难愈的 机缘所在 。 研 究表明 , 感染 、炎症 与 AS和冠心 病的发生 与发展具有 一定的相 关性 。慢性潜在性的感染诱导多种细胞因子的 产生 、黏附因子的 表达 , 可能是刺激 AS炎症反应的始动因子 之一 [ 7] 。 中医认为感 染 、炎症是毒邪所致 的病 理变化 , 反应 了与 AS的 相关 性 。 有研 究认为 , 动脉粥样硬化属热毒内盛 , 痰 淤阻络 , 而选用复方莶草 合剂以清热解毒 、利 湿通络 , 通 过降 脂 , 减轻 脂质 过氧 化反 应 , 抗炎 、抑制免疫损伤等 , 起到抗 动脉 粥样 硬化的 作用 , 表 明清热 解毒类中药可用于临 床防治 AS。 3 虚淤痰毒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病机
[ 7 ] 宁晓暄 , 孙世仁 .感染 、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 [ J] .国外医学 · 老年 医学分册 , 2000, 21(4):173.
[ 8 ] 于 俊 生 , 王 砚 琳 .痰 瘀 毒 相 关 论 [ J] .山 东 中 医 杂 志 , 2000, 19 (6):323.
张仲景治心病的学术思想
时珍国医国药 2007年第 18卷第 6期
LISHIZHENMEDICINEANDMATERIAMEDICARESEARCH 2007VOL.18 NO.6
调节细胞因子等 , 有抗 AS作用 。 2.4 动脉粥样硬化与 “痰淤 ” 元代朱丹溪在 《丹溪心法 》中首先 明确了 “痰淤同病 ” , 痰浊 内生 , 易阻 碍气机 , 气 机不 利则淤 血内 生 。 《症因脉治 》中又明确提出痰淤 互结可致 心胸痹 痛 , 可 见 , 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寸口脉沉而迟 , 关上小紧数 , 栝 蒌薤白 白酒汤 主之 。”本条 为由于 9 温肾宁心法
[ 3 ] 马晓昌 , 尹太英 , 陈可冀 , 等 .冠心病中医辨证 分型与冠状动 脉造 影所见 相 关 性 比 较 研 究 [ J] .中 国 中 西 医 结 合 杂 志 , 2001, 21 (9):654.
[ 4 ] 方永奇 , 何玉萍 .心脑 血管 病痰证 病人体 液免疫 和自由 基损伤 观 察 [ A] .见 :中 医痰 病 研 究 与 临床 .北 京 :中 国 中医 药 出 版 社 , 1998:82.
收稿日期 :2006-10-12; 修订日期 :2007-02-12 作者简介 :王世勋 (1962-), 男 (汉族 ), 河南南阳人 , 现任 河南南阳医学高 等专科学校副教授 , 学 士学位 , 主要从 事中 医内科 临床 和基 础理 论的教 学 、科研工作 .
甚 ;旦发夕死 , 夕发旦死 。”张仲景继承和 发展了 《黄帝内 经 》治 心 病的学 术思想 , 在其 《伤 寒杂 病论 》中 包含着 丰富 的心病 辨证 论 治学术 思想 。现 探讨总结如下 。 1 温补心阳法
程度也 不一样 。 AS发生的 过程是 动脉内 膜先 有损伤 , 脂 质代 谢 失调 , 脂质沉积 , 继而纤 维组 织增生 , 以 致 形成 粥样 硬化 斑块 。 这一过 程就是中医所说的气虚血淤 , 痰浊黏 滞于血脉之 内 , 留 而 不去 , 凝聚成块的过程 。 早期多辨证为气虚 血淤痰阻 , 根据虚 实 不同程度辨证用 药 ;当 AS形成后 , 表现为管 腔狭窄 、血液流变 学 异常改变时 , 则多辨证以淤血为主 , 痰淤凝结 , 在治疗上强调 活 血化淤 , 辅以化痰 。 3.3 辨证论淤痰毒 就 AS与淤 痰毒的 关系而 言 , 尤 其是 毒邪 , 医学界 大多理解为热毒 , 究其原因 , 或认 为现代人 心理压 力大 , 致肝气 郁滞 , 气郁化火 。 吸烟 、饮酒 、多食肥 甘厚味皆生 痰 , 痰 淤 交阻 , 瘀久化热 , 热极生毒 ;或认为痰淤化 热 , 久 而蕴毒等等 。 因 而在治疗上重视 清热解毒药物的应用 , 如 黄连 、贯众 、穿 心莲等 。 但 AS从淤痰毒论治不可 单纯拘泥于热 , 应注意根据临床症状 表 现的不 同及体征 的不同进行 辨证 , 分清痰 、淤 、热的程度 , 找出 痰 淤热辨 证的规律 , 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从以上研究可以 看出 , AS中医病因病机研究较复杂 , 但主要 集中 在血淤 、痰湿 、毒邪等方 面 。 我们通过 临床二十 余年的经验 和实验研究 , 认为 AS是 气虚 在前 , 气 虚不 能运 血 , 血脉 不通 , 血 液淤滞 。 血水同源 , 血脉不 行 , 痰 湿不能 运化 , 痰凝气 滞 , 痰郁化 火 , 火热之极可成热毒 ;痰湿内蕴 , 湿热之邪长期不解也可成湿热 毒 ;邪气长 期蕴结不解 亦可化为 毒 。 临床中病 人表现复杂 , 往往 虚证和实证兼见 , 痰淤症互见 等 , 找出中 医对动 脉粥样硬 化病因 病机的实质 , 对今后 抗动 脉粥 样硬 化高 水平 研究 会出 现新 的突 破 。可见气虚血淤 、痰湿 、热毒是形成动脉粥样 硬化的主要 病因 , 益气活血 , 化痰解毒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治法 。 3.1 动脉粥样硬化与淤痰毒 淤血 、痰浊 , 毒邪三者 并不是孤立 存在的 , 而是具有密切 关系 。 津血 同源 , 痰淤相 关 , 痰淤 互结 ,
以火迫 劫之 , 亡阳 , 必惊狂 , 卧起不安 者 , 桂 枝去芍药 加蜀漆牡蛎 治水 , 当服茯苓甘草 汤 。”本 条为 脾不 运化 , 水饮 内停 , 水 气凌 心
龙骨救逆汤主之 。”伤寒 脉浮 , 本 应解 表 , 本条 为误 用火 劫 , 阳气 之心下 悸 。方用 茯苓甘草汤 。 桂枝 、生姜温阳化水 , 茯苓 、甘草 和
心 脾为母子之脏 , 脾虚则气血生化无源 , 子病及母 , 心失所 养
功 。 《伤 寒论 》 64条 :“发汗过多 , 其人叉手自冒心 , 心下悸欲得按 而致心 悸 。 《伤寒论 》 102条 :“伤寒二三 日 , 心中悸 而烦者 , 小 建
者 , 桂枝甘草汤主之 。”本条 为发 汗过 多损 伤心 阳 , 空虚 无主 , 故 中汤主 之 。”《金匮 · 血痹虚 劳病脉 症治 》:“虚 劳里 急 , 悸 , 衄 , 腹
“火逆下之 , 因烧 针烦躁 者 , 桂枝 甘草龙 骨牡 蛎汤 主之 。”本 条为 故宜用 小建中汤温中补脾益心 。
误用 火疗而复下 之 , 致 心阳虚损 , 心神 浮越 。 方用桂 枝甘草汤加 7 温中宁心法
龙骨牡蛎温补心阳 并镇心 安神 。 《伤寒论 》 112条 “伤寒脉 浮 , 医
脾 主运化水液 。 《伤寒 论 》 356条 :“伤 寒 , 厥而 心下悸 , 宜 先
郁久腐化, 则凝聚成毒, 从而形成淤痰毒相互交结的病理局 面 [ 8] 。 AS其病理表现为高凝 状态 、氧自由 基的损 伤 、高脂 血症 、
微循环 障碍等病理变化 , 日久不 愈 , 就会 蕴久成 毒 , 形成 淤痰 毒 相互交 夹的病理状态 。 这就体现了 AS与淤痰毒之间的关系 。 3.2 不 同时期 辨证不 同 AS的 形成是 一个较 复杂的 动态变 化 的病理 过程 。在 不同病理阶 段 , 淤血 、痰 浊 、毒邪三 者所 表现 的
关键词 :张仲景 ; 心病 ; 《伤寒论 》 中图分类号 :R22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0805(2007)06-1514-02
心病属 “胸痹 ”“真 心痛 ”“心悸 ”等病证的范 畴 。 如 《素问 · 脏气法时论 》云 :“心 病者 , 胸中 痛 , 胁支 满 , 胁 下痛 , 膺 背肩 甲间 痛 , 两臂内痛 。” 《灵枢 · 厥 病篇 》曰 :“真心痛 , 手 足清 至节 , 心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