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与学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编总论第三章动机与学习本章主要内容:一、动机概述二、动机过程的驱力模式三、动机过程的认知模式四、学习动机的激发与鉴别理解人的行为的心理动力系统及其特点了解有关动机的心理学理论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和激发的心理学方法人的行为动机的社会性本质动机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学生学习动机的类型、特点及其培养和激发的方法 童话故事:狼与小羊人的行为的心理动力系统――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认为,每个人的外部行为背后都有一个内部的心理推动力量,而推动人的行为的内部心理力量则是一个由许多心理因素构成的复杂的心理动力结构或系统,这些因素分别是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自我意识等。心理动力结构构成人的行为的内部心理动力要素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结构,其中:需要――原动力(燃料)动机――直接动力(发动机)兴趣爱好――助动力(润滑剂)理想信念――调控动力(方向盘)自我意识和价值观――主导动力(司机)心理动力规律人的一切行为动力最终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自己的需要。因此其它心理动力要素都可以看成是需要的不同转化或表现形式,如动机就是需要的行动表现等。动机是推动人的行为的直接动力。因此其它心理动力要素都只有首先转化动机才能对人的行为产生动力性推动作用,如需要只有具备了实现的可能性后才能具有动机作用等。需要与行为动机兴趣爱好理想信念需要价值观行为自我意识情感、意志等动机与行为需要兴趣爱好理想动机行为信念价值观自我意识动机是人类行为社会性本质的体现,是人与动物行为的本质区别,因此只有人才需要有行为动机;动机是行为价值评价的重要心理依据,也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信任的重要条件,对个体行为发展和心理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第一节动机的概述一、动机与学习动机动机是推动有机体进行活动的内部原因或动力。它具有下列特征和作用:即启动性;方向性;强度;持久性等。人们可以借助于对可观察的外部行为反映来对内部心理动机作出推断。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力。它可分为远景性动机和近景性动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主导性动机和辅助性动机等类型。动机的分类 1、远景动机与近景动机(按照

动机与学习的关系划分)远景性动机与学习活动本身没有直接关系,而与学习的社会意义、个人未来的前途和职业等相联系,故又可称为间接性动机。近景性动机起源于对学习活动本身的直接兴趣,故又可称为直接性动机。 2、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按照动机来自个体外部还是个体本身分)外部动机是指引起活动的动机是由外部诱发的;内部动机是指人的活动是由个体自身激发的。 3、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按照动机所起的作用分)主导动机是指在活动中居于主要的、支配的地位的动机;辅助动机是指居于次要的、辅助的地位的动机。 4、正确的和错误的动机(动机的性质) 5、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动机的起源)生理性动机是以有机体的生理需要为基础的动机;社会性动机是指人类的社会性行为产生的内在原因。最重要的两种社会性动机:成就动机和交往动机成就动机是个人追求的内在动力交往动机是在交往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性动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1978)提出学习情境中的成就动机的成分为:认知内驱力(了解、理解、稳定的)自我提高内驱力(指向个体内心体验)附属内驱力(指向外部世界)阅读与思考动机的功能或重要性作用(第65页)学习动机与学习积极性和潜能发挥(第66页)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第70页)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奥苏贝尔)(第68页)二、动机与目的、效果动机与目的虽有区别但紧密相连,二者可以相互交替和转化。动机和效果在一般情况下是统一的,动机可以促进行为效果,行为效果可以增强动机作用。但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的作用往往要通过许多中介因素(如智力、技能等)来实现。三、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首先,人的行为总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有动机才会有行动。动机是人行动的原动力,它具有唤起行动的始动功能。其次,唤起行动之后,动机指导个体始终将活动趋向一定的方向和目标,表现出将活动引向他一定目标的指向性功能。再次,个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动机可以加强行动的力量,强化活动的目的。最后,动机的最佳水平取决于所要完成的任务的难易程度。比较容易的任务,工作效率随动机水平的提高而上升,动机的最佳水平较高。如果任务越是困难和复杂,最佳动机点就越低。动机水平超过最佳动机点后,工作效率随动机水平的提高反而有所下降,这个原理通常称为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学习与思考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耶氏法则)及其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启发(第71页) 1、简单任务―高强度―高效率; 2、

中等难度任务―中等动机―高效率; 3、复杂任务―低强度―高效率。叶克斯――多德森定律容易一般程度难成绩压力第二节动机过程的驱力模式关于动机的探索弗洛伊德,首次提出人的行为具有内在动力的设想;武德沃斯,1918,提出以内驱力替代本能,解释推动行为的内部状态。概述动机的驱力理论以物理学中的能量系统概念来解释动机现象。把动机设想为一个过程,认为当需要和内驱力指向某一特定的目标和诱因时动机就产生了。因此,需要、内驱力、目标和诱因就是构成动机过程的基本因素。以内驱力概念解释动机的理论众多,如体内平衡说、驱力降低说、缺乏性动机、需求紧张说等。一、需要需要是个体感到生理或心理上的某种缺失而产生不平衡,并力求达到满足的内心状态。也是个体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需的内外部客观现实(条件)在其头脑中的反映。按照需要的对象不同,需要可以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两大类。学生的学习需要是在社会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二、内驱力内驱力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唤醒状态或紧张状态,是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其需要的内部动力。需要是产生驱力的基础,驱力是需要寻求满足的条件。驱力不同于动机,动机是获得了目标方向的需要和驱力状态。三、目标和诱因目标是行为追求的终点,特定的目标又可以构成诱因。诱因是能够满足需要的外界条件或刺激物,又有积极和消极之分。诱因具有激发和朝向目标的作用,在动机过程中又是引诱行为达到目标的手段。阅读与思考弗洛伊德、武德沃斯与动机的驱力理论动机的驱力理论在教育中的验证(72)学生学习需要的产生形成(73)行为动机的激发过程(74)动机的驱力理论评价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及其评价(75)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强调需要在动机产生过程中的作用,认为人的行为动力是在不断追求需要的更高层次的满足的基础上产生的。把人类的基本需要划分为由下而上的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求知与理解、审美和自我实现等类型。其中前四类为缺失性需要,后三类为生长性需要。缺失需要: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生长需要:求知与理解的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