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113方——小柴胡汤,典型医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寒论》113方——小柴胡汤,典型医案
1往来寒热——刘渡舟医案
沈某,女,42岁。始因志怒伤肝而心胸发满,不欲饮食。继而又外感风寒邪气,往来寒热,休作有时伴胸胁苦满,头痛身疼。脉弦,舌苔白滑。此少阳受邪,气郁不舒,枢机不利之证。柴胡12克黄芩9克半夏9克生姜9克党参6克大枣7枚炙甘草6克服药一剂,则寒热俱减,又服一剂后诸证皆消。解说;寒热往来是小柴胡汤的主证之一,也是少阳病枢机不利,正邪交争的典型临床表现。先有恶寒,后见发热,恶寒时不发热,发热时不恶寒,二者交替发作,所以称之为“休作有时”。临床凡见到往来寒热,就应该首先考虑用小柴胡汤治疗。《临证指南》
2寒热往来——赵守真医案
泥工陈天保,前以工毕夜归,途中大雨滂沱,衣履尽湿,到家易衣即寝。次日微感不适,然以食齿之繁,殊不欲以是而惮劳也,仍勤于工。未几日,突而发热身痛,胸闷咳嗽,口干不渴,二便如常。医用人参败毒散治之,二剂,身疼、咳嗽得稍已,旋又寒热往来,心下胀闷,再改柴胡桂枝汤与之,数授病仍不解。患者由兄弟伴来就诊,切脉弦滑而细,询之,彼谓:“口苦咽干,胸胁痞满,往来寒热,心烦不思食。”吾思此少阳证也,服小柴胡汤不效,当另有故。试以手按其心下,则觉痛甚,症之脉滑,又属有痰,此非柴胡桂枝汤证,乃柴胡小陷胸汤之合病。《伤寒论》有:'心下痞,按之痛者,小陷胸汤主之。”参合前说,更可确定无疑。因书柴陷汤服之。柴胡七钱,半夏三钱,黄芩、党参各二钱,甘草一钱,蒌实五钱,黄连八分。并谓三帖可愈,不必易方。逾数日,复来云:“药后病如失,果如先生言,现唯口乏味,身委顿而已。”按脉和平,属于病后虚弱,疏予归芪异功散加神曲、山药,益气血,补脾胃,以培元气。(《治验回忆录》)《经方直解》论:人参败毒散,是救太阳坏病的,逆挽舟之法,或补里虚而肝脾之气陷的。此方义,与桂枝新加汤,比较接近。但外感病是有传经的,表闭肺逆,又有结胸变象。所以人参败毒散不愈,小柴
胡也不愈。滑为痰壅小结胸,合方小陷胸汤。太阳百十七: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滑为痰脉,外感气郁,则为痰饮也。痰饮十三:脉浮细滑,伤饮。水饮在中,郁格阳气,升浮不归,故如循贯珠,累累联属,流利不停,其诊曰滑,而其中实时捍格之象。
3寒热往来——张锡纯医案
伤寒寒热往来,头痛心烦喜呕同庄张月楼,少愚八岁,一方之良医也。其初习医时,曾病少阳伤寒,寒热往来,头疼发热,心中烦而喜呕,脉象弦细,重按有力。愚为疏方调治,用柴胡四钱,黄芩、人参、甘草、半夏各三钱,大枣四枚,生姜三大片,生石膏一两,俾煎汤一大盅服之。月楼疑而问曰:此方乃小柴胡汤外加生石膏也,按原方中分量,柴胡半斤,以一两折为今之三钱计之,当为二两四钱,复一分之,当为今之八钱,今方中他药皆用其原分量,独柴胡减半,且又煎成一盅服之,不复去淬重煎,其故何也?弟初习医,未明医理,愿兄明以教我也。答曰:用古人之方,原宜因证、因时,为之变通,非可胶柱鼓瑟也。此因古今气化略有不同,即人之禀赋遂略有差池,是以愚用小柴胡汤时,其分量与药味,恒有所加减。夫柴胡之性,不但升提,实原兼有发表之力,古法去淬重煎者,所以减其发表之力也。今于方中加生石膏一两以化其发表之力,即不去滓重煎,自无发表之虞,且因未经重煎,其升提之力亦分毫无损,是以止用一半,其力即能透膈上出也。放心服之,自无差谬。月楼果信用愚言,煎服一剂,诸病皆愈。《医学衷中参西录*第七期第三卷》下册。《经方一剂起沉疴》论:少阳病,从太阳传来,太阳卫气内郁,就会有伏热,所以少阳病高热者,可以加石膏,以清三阳之卫热。本条重按有力,是阳明之大脉,阳明之热盛,故加石膏,以清阳明之阳盛。
15阳微结证
黄某,38岁,居民。吐血愈后,转为经常便秘,最近3星期来,便常不解,数日1行,努挣难下,且感心烦口干,来院门诊,欲得泻下,以求一快。当予0.01克双醋酚酊片4片,每日2片。隔2日来云:不但便未得通下,反增发热口渴,呕吐腹痛,痛引胁下,按脉弦
数,舌上白苔,触诊腹部,柔软如绵。据此谛审,颇费神思,症见发热口渴,决非寒凝,腹不硬满拒按,亦无燥结,发热头不晕痛,不属风秘。知是温通、苦泄、疏风诸法,俱不堪议;若仅血脱津亏,则呕吐从何而起?反复寻思,脉见弦数,痛引胁下,病本在肝,寡居数年,情志必多抑郁,气郁渐增,肝火渐炽势必放肆凶横,不行疏泄之令,前者吐血,殆为肝火上灼阳络,今又腹痛,当是木邪下乘脾土,肝气不畅,脾气不升,肺气不降,津液不行,呕吐便秘日渴,所是作矣。观其发热而不恶寒,其为郁火外发无疑,当和解为是,拟小柴胡汤疏木邪,清散邪火,投以候消息。柴胡,黄芩,法半夏,炙甘草,党参,生姜,大枣。证知效出意外,剂尽大便即通,诸证大减,再以逍遥散调摄数日而安。(湖北省卫生厅,湖北中医医案选集,武汉:湖北省卫生厅,1965:19)按:用小柴胡汤治阳微结证,仲景早有明训。《伤寒论》曰:“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而汗出而解。”此例便秘继发于吐血之后,呕吐,腹痛,痛引胁下,脉弦数,显系血虚胃燥所致的阳微结证。用小柴胡汤枢转气机,通利三焦。这样津液得下,胃家不燥,故服药1剂,大便即通。用小柴胡汤治疗阳微结证,曹颖甫,林伯良,日人粟园等均有深刻论述,悉能羽翼仲景。但也有的注家,尚有曲解,如陆渊雷就认为《伤寒论》此段条文“理论牵强,文气拙劣”“谬误显然,决当删剧”,这是属于主观臆断的。《经方临证集要》
16低热——李克绍医案
低热张某,男,50岁,济南精神病院会计。1973年初夏,发低热,在楼德治疗无效,返回济南。西医检查,找不出病因、病灶,每日只注射盐水、激素等药物,治疗2个月,仍毫无效果。该院西医大夫,邀余会诊。病人饮食二便,均较正常,只是脉象稍显弦细,兼微觉头痛。《伤寒论》云:“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因与小柴胡汤原方,其中柴胡每剂用24g,共服2剂,低热全退,病人自觉全身舒适。该院医师有的还不相信。结果过了3天,病人病愈,已能上班工作。按语:发热头痛,三阳证皆可见,唯以脉为凭,浮为太
阳,大为阳明,弦为少阳。本案低热、头微痛,脉略弦细,证属少阳无疑,故与小柴胡汤和之愈。《伤寒论名医验案精选》《伤寒解惑论》论:少阳二十四,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则烦悸。属少阳者,以小柴胡汤,和解表寒与里热。小柴胡,能和解表里阴阳,也能和解上下阴阳。若发汗则亡津而谵语,则属胃燥。本案为中医治低热的典型医案。而西医所有的治疗,都没有治愈,中医2剂就能治愈。这就是两套理论不同,治辨体系不同。西医不行,就用中医,这才是结合,而不是中药与西药同时运用在一个病症的结合。
17低热——陈瑞春医案
梁某,男,36岁,干部。1981年11月13日初诊。病者就诊前20多天患感冒高烧,经用板蓝根冲剂、吗啉胍(病毒灵)、安乃近、青霉素,高热迅速下降,但低热稽留不去,继用链霉素,病仍未除。遂做胸透,查抗“0”、血沉,做肥达反应,均正常。因诊断不明,又做骨髓涂片检查,亦为正常骨髓象。自述每日午间开始身形恶寒,继之发热,持续在37.3~ 37.5℃,诸身酸痛,精神困倦,微汗,小便色黄,饮食减退。口苦舌黄,脉浮弦数。处方:柴胡10g 黄芩10g 西党参15g法半夏10g葛根15g 生姜3片大枣3枚,嘱服5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二诊:1981年11月20日。服上药3剂时,寒热已罢,身体轻爽,低热已退,汗出透,食纳增,而服第4.5剂时,每晚汗出甚多,几乎淋漓如水,精神疲倦,心慌,舌淡,苔黄腻,脉缓而虚小数。据此脉证,实属久病发热耗气,而病又未见里虚诸不足,故仍宗前法。处方:柴胡5g 黄芩6g 法半夏6g 党参20g生姜3片大枣3枚生龙牡各15g浮小麦30g凤凰衣10g,嘱服3剂。三诊:1981年11月23日。服前方后,惟夜间多梦,稍微出汗,诸症平稳,饮食增进,二便正常。舌苔淡润,脉缓弱。处方:生黄芪20g 白术10g 陈皮10g 西党参15g升麻6g 柴胡5g 当归10g 炙甘草5g生姜3片大枣3枚酸枣仁12g生龙骨、生牡蛎各15g,上药共服10剂,诸症悉平,临床痊愈。《伤寒实践论》论:脉浮弦数,这个浮数,就是经阳之郁。浮为太阳,弦为少阳。弦为少阳,数为相火之逆。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