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职业倦怠的产生原因及对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警察职业倦怠的产生原因及对策.txt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我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你发怒一分钟,便失去60分钟的幸福。忙碌是一种幸福,让我们没时间体会痛苦;奔波是一种快乐,让我们真实地感受生活;疲惫是一种享受,让我们无暇空虚。生活就像"呼吸""呼"是为出一口气,"吸"是为争一口气。警察职业倦怠的产生原因及对策时间:2010-9-29 13:54:24 转自:零陵公安人口与出入境大队[发布人:llgark 奖励10异蛇币]

永州人天堂QQ交友群(8群:68045316 7群:119857882 6群:104179442 5群:34725600 3群:52288237)


在20世纪70年代,职业倦怠一词开始出现在研究职业心理的论文中,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美国学者弗鲁顿伯格认为,职业倦怠是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人们由于日平均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

警察是一种与人打交道的职业,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工作就是一种助人活动,无论对群众,还是对违法犯罪人员,从已有的调查发现,警察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职业倦怠,与生理疲劳不同,它并不主要是因体内能量消耗过多所引起的,而是由于个人认识、情感等因素引起的一种主观体验,更多的属于一种心理疲劳。马斯拉赤将其描述为一种躯体、情感和精神的衰竭状态。其特点是生理的耗损、慢性疲劳、无助感、绝望感、消极的自我概念。警察发生职业倦怠后,情绪会变得紧张不安、易怒、易爆,在工作中吹毛求疵!讽刺同事、神经过敏;独自一人时易多愁善感、悲观、沮丧、抑郁、自我评价能力低下,对现实不满!愤恨,难以激发工作热情,行为孤僻,不愿与人交往,或具有攻击性和侵犯性;职业倦怠也会影响警察神经活动的协调性,使之反应迟钝,创造思维消失,造成其他心理机能发生变化,陷入心理衰竭状态,常常会出现下列生理症状:经常产生疲劳感、无力感、失眠、食欲不振、背痛、头痛、全身酸痛、内分泌功能紊乱、血压升高等症状。



一、警察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

对警察来讲,引起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既受警察职业压力的影响,又与社会环境的消极因素、个人欲求不能满足等因素相关。

(一)过重的职业压力是造成警察职业倦怠产生的客观因素。

达汉姆将职业倦怠视为工作压力的一种极端形式,是不可调和压力反应的产物。我国警察职业的高风险、高负荷、高压力早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在长期的警务活动中警察个体承受着巨大的职业压力。广西警官心理测评中心对

广西自治区警察进行了一次心理压力状况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有93.12%的人在近期工作生活中碰到了压力,其中有26.18%的人遇到了自己无法消除的压力,2%的警察目前已濒临心理崩溃的边缘。

警察职业压力主要体现在:1、工作任务的繁重性;2、工作任务的突发性、紧急性;3、工作责任重大性;4、警察职业接受社会刺激的多元性。

(二)自我效能感降低是警察职业倦怠产生的主观因素。

自我效能感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行为的判断和评价,它影响着自我选择干什么,投入多少能量,对困难任务解决的程度等。人们的行为过程和行为结果都受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和控制,较高的自我效能感,有助于改善自我的思维模式与情感反映,提高工作的积极性;较低的自我效能感将导致个体行为动力缺乏,难以产生成就感,致使工作效率降低,职业倦怠产生。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警察自我效能感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警察工作成就感不高。成就感是个体动机体系中的重要成分,是人们从事活动的价值定向,也是评价个体自我效能感高低的重要内容。目前,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致使警察越来越感到从事这项工作难以获得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和赞许,不能产生较高的成就感。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安部门对银川市201名人民警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发现:热爱警察职业的警察仅占总数的34.18%,对警察职业持无所谓态度的警察占总数的20.64%,还有45.18%的警察对个人前程发展的预测评价不高,因而工作积极性也不高,甚至想离开警察岗位。

2、警察心理冲突加大。目前,各级警察机关都面临着经费比较紧张,国家的财政拨款大都难以保障正常的基本业务与行政支出,必须通过合法的或不太合法的甚至不合法的各种途径筹集资金,这使警察工作既要找钱又要破好案,还要不出事;既要大着胆子,多找路子,多想办法,又得谨慎小心、遵纪守法、规规矩矩。实际工作中的相互矛盾、左右为难的状况使警察心理冲突加大,经常产生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走钢丝绳之感。这种长期困扰、难以解决的价值理想与功利行为之间的矛盾冲突感,挫伤了警察的工作积极性,使得心理难以平衡,消极情绪增长,工作的成就感降低。

3、警察主动提高工作能力意愿不强。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日趋复杂的治安环境和高质量的警务要求,警察只有不断学习,不懈进取,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社会的变革。但现实情况是,一些警察学习动力不足,光吃老本,不愿学习新知识;有的警

察不善于抓住时代变迁带来的新知识,在警务活动中,面对新的挑战,他们常常感到捉襟见肘,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面对工作竞争,一些警察贪图享受,害怕艰苦,不愿积极主动加强学习,提高自身能力,一遇困难,产生工作适应不良,压力陡然增长,从而导致失落感、社会抛弃感。

(三)缺乏社会支持是警察产生职业倦怠的促成因素。

社会支持是一种特定的人际关系。它指有着血缘、姻缘、地缘、职缘等关系的人们之间的相互依存、社会整合、信任联盟、帮助和指导。它往往是人们抵抗紧张中的保护性缓冲因素。社会支持的缺乏是警察产生职业倦怠的促成因素。1、社会环境中对警务工作信息的消极理解降低了群众对警察工作的支持度。2、警察机关内部人际关系不良让警察失去了来自同事的社会支持。3、家庭关系失调削减了警察缓解职业倦怠的能力。

二、消除警察职业倦怠的对策:

(一)优化社会环境,建立广泛的社会支持系统。

一些研究表明,社会支持系统是个体应对压力的重要外部资源,可使个体减轻压力,延缓倦怠感的产生。消除警察职业倦怠,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需要多方面给警察以理解和支持。

(二)积极进行个人调节,增强职业倦怠的免疫力。

提高对警察职业角色的认同感,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警察的责任十分重大,周恩来曾指出:“国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所以,警察要了解警察职业的全部内涵,懂得警察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对警察职业的认同感,唤起警察从业者的神圣感、光荣感,以从警为荣。对警察职业角色的认同,才能让警察从心理滋生和增强动力。

对职业倦怠进行正确归因,寻找积极的应对策略。归因理论认为,人们把成功和失败归因于何种因素,对于以后的工作积极性有很大的影响。职业倦怠,对警察来讲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怎样对其进行归因,关系到如何有效地消除职业倦怠和防止职业倦怠的再次发生。华伯尔研究发现:个人归因内控点还是外控点的不同影响职业倦怠的产生。归因外控点(即认为影响事情发生的因素是超出自己的控制之外的命运、运气和其他人)比归因内控点(即个人认为事情的发生是自己行为的结果)的人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因此,警察个体必须为职业倦怠出现进行正确的归因,特别注意反省自身的失误,尽量从个人方面寻找原因。当职业倦怠发生以后,警察应该勇于面对现实,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主动寻求帮助,化解各种问题,重新恢复生理和心理的平衡。如利用心理调节法,调整认知,加强情绪管理,适时休息,帮助

自身提高心理水平,走出职业倦怠。

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职业倦怠的免疫力。警察个体素质的高低与发生职业倦怠的几率密切相关。要摆脱职业倦怠的困扰,提高警察自身素质是首要条件。警察素质的提高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警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特别是职业道德信念的加强,就能使警察抵制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正确处理和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金钱与事业、理想与实惠、享乐与奋斗的关系,增强对警察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的认识,从而产生自愿献身警察事业的高尚情感;二是警察业务技能的提高。警察掌握了先进的知识,拥有了过硬的警务技能,可以大大提高工作能力,保持与群众、同事良好的人际关系,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就可以从容不迫地解决,并能从警务活动中获得他人的肯定和社会的赞扬,这样使警察降低了对引起职业倦怠发生各种因素的敏感性,增强免疫能力,随时保持高昂的精神状态,迎接工作和生活的挑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