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冲关第11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冲关第11练
一、(2012·成都外国语学校期末)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

①汉代乐府所掌管的诗歌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专门供朝廷祭祀天地、宗庙的所谓“郊庙歌辞”,汉高祖唐山夫人所作的《安世房中歌》和武帝时所作的《郊祀歌十九章》都属于这一类,犹如《诗经》的“颂”。

另一类是从各地采集来的“俗曲”,它们是一些流传于民间的无名氏的作品,是西汉乐府诗的精华,因为它们来自民间,所以后世称之为乐府民间歌辞,或乐府民歌。

《汉书·艺文志·诗赋略》著录了西汉乐府歌辞的篇目,其中采自各地的乐府民歌共138篇,这个数目已接近《诗经》的《国风》。

《汉书·艺文志》在著录各地“歌诗”的数目时,又有“声曲折”的著录,如在“河南周歌诗七篇”下,又有“河南周歌声曲折七篇”的记载。

可见当时采集时是乐曲、歌词并录的,因年代久远,其乐曲已失传,保留下来的就是当时可以和乐歌唱的歌词。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有人说,汉之“乐府”即相当于周代的《诗经》;反之亦可以说,周代的《诗经》即相当于汉代的“乐府”。

②汉乐府民间歌辞,两汉文献中没有记载,以后由于种种原因,多有散失。

搜罗完备的,则是宋代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

《乐府诗集》中将自汉至唐的乐府诗,按照各自音乐的不同,分成12类,汉乐府民歌主要保存在其中的“鼓吹曲辞”“相和歌辞”和“杂曲歌辞”三类中,约60首。

再合以《汉书·礼乐志》所载的《安世房中歌》《郊祀歌十九章》,就是现存的两汉乐府的全部了。

在写作年代上,《安世房中歌》和《郊祀歌十九章》最早;鼓吹曲辞中的《铙歌十八曲》是西汉时的作品;相和歌辞中的汉乐府民歌则大部分产生在东汉,是“汉世街陌谣讴”;杂曲歌辞中所录的汉乐府民歌产生最晚,已出现不少文人的五言诗。

③汉乐府民歌与基本上是四言体的《诗经》不同,从句式上说,三言、四言、五言、七言都有。

但重要的是两种,一是杂言,这类作品没有固定的章法,句法自由多样,长短随意,整散不拘,自有一种跌宕起伏的气势,它发展到唐代则形成为自由奔放的“歌行”体。

另一种是五言,完整的五言诗在汉乐府民歌中已有相当的数量。

五言诗虽比四言只多一个字,但却能够把单音词与双音词有机地搭配起来,扩大了诗歌的容量,增强了表现力,五言诗最终发展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

1.对“歌诗”和“声曲折”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歌诗”指乐府民歌,“声曲折”指当时流行的乐府音乐。

B.“歌诗”指乐府民歌,“声曲折”指为乐府民歌写的歌词。

C.“歌诗”指乐府民歌的歌词,“声曲折”指乐府民歌的曲谱。

D.“歌诗”指乐府民歌的曲谱,“声曲折”指乐府民歌的歌词。

【解析】据第一段“其乐曲已失传,保留下来的就是当时可以和乐歌唱的歌词”。

【答案】 C
2.对本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汉乐府民间歌辞的内容,《汉书·艺文志》作了收采,两汉其他文献中没有记载。

B.就诗与音乐的关系、诗歌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而言,汉“乐府”相当于周代的《诗经》。

C.汉“乐府”《国风》有138首诗,这个数目与《诗经》中《国风》的数目接近。

D.汉乐府民歌以杂言诗居多,这种杂言诗不讲章法,句式自由随意,气势起伏跌宕。

【解析】A项,据“②汉乐府民间歌辞,两汉文献中没有记载”可知多了“内容”两字;C项,据“《汉书·艺文志·诗赋略》著录了西汉乐府歌辞的篇目,其中采自各地的乐府民歌共138篇,这个数目已接近《诗经》的《国风》”可知,“汉‘乐府’的数目是接近《国风》”;D项,据原文“这类作品没有固定的章法,句法自由多样,长短随意,整散不拘,自有一种跌宕起伏的气势”可知选项中的推理是主观臆断,忽视了客观。

【答案】 B
3.第②段中作者介绍了两汉有代表性的乐府诗产生的时间。

“杂曲歌辞中所录的汉乐府民歌产生最晚,已出现不少文人的五言诗。

”由此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乐府民歌作者由民间诗人为主逐渐发展为专业诗人为主。

B.汉乐府民歌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对文人创作产生了影响。

C.汉乐府民歌对五言诗的产生和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D.汉乐府民歌创作纵贯两汉是中国文学史光辉灿烂的一页。

【解析】据“已出现不少文人的五言诗”可以推断,选项中内容无中生有。

【答案】 A
二、(2012·成都模拟)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4~6题。

iPod、iPhone、iPad……自从上世纪末在盖茨的支持下回归苹果,乔布斯就用他惯常的创新手段,收获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和令业界难望项背的成功,从而使苹果重新成为IT巨头之一,甚至与Google和微软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而这样的成功,在离开乔布斯的时代,对苹果而言就是一个奢求。

谈论技术的人总是想从苹果的产品身上挖掘出更多领先技术的表现,虽然偶有收获,但最近的失望却越来越多:Mac机型越来越慢的更新换代、iPad的新瓶旧酒,都表现出苹果的创新乏力。

我想请果粉们扪心自问,如果不是乔布斯站在苹果的大柜台后面叫卖,你会对iPad有这么的热情吗?于是,谈论营销的人又想从营销的角度去探求苹果的经验,总结了苹果掌握有“少数派”和“神秘感”两大营销定律。

但实际上,乔布斯不在苹果的那些年,苹果走的同样一条道路,结果却是一败涂地。

其实他们不知道,苹果的成功是不能被复制的,即使是苹果自己。

因为苹果精神从核心而言,就是一个偶像崇拜。

业界将苹果如今的成功归结为“苹果的精神”:叛逆、无拘无束、藐视权威……殊不知并没有这样的苹果精神存在,苹果精神的关键决不在于藐视权威,因为乔布斯自己就是一个权威、一个教主、一尊神。

2008年经济学诺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将全球金融危机比喻为“金融传染病”,这个比喻用在苹果的用户群身上也非常合适。

苹果就像是一种传染病,而乔布斯则是这种传染病的病原体,乔布斯的创新确实与众不同,没有章法可循,也没有所谓的创新方法可以复制,就像是病原体的不断变异。

一旦将来某一天,离开了乔布斯这个可以不断变异的病原体,“苹果传染病”的感染能力便岌岌可危了。

《哈佛商业评论》认为,“如果一个艺术性的流程很少失败,就说明这一流程已经具有了可预测性,是时候把它转化成科学流程了”。

乔布斯对苹果的率领和对苹果迷的吸引显然是一个艺术性的过程,经过这么多次这么多年的检验,也确实很少失败;但是很遗憾,这一艺术过程常葆青春的核心力量之一就是不可预测性。

于是,要想把乔布斯的偶像光环变成一顶可以摘下来转手他人的帽子,似乎彻底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每一款苹果新品的上市,都能在很多地方引发追捧,中国的北京、上海也不例外,但这一传染力到了成都就式微了,在成都买iPhone、iPad既不抢购也不排队。

是成都人不知道苹果吗?肯定不是。

成都作为中国西部的IT中心,苹果同样享有极高的知名度。

是成都悠闲的生活态度——成都人深知,小白鼠不是人生的理想模式,“生活的目的是生活本身”,不需要在对什么东西的追逐和追捧当中得到体现和发泄。

4.下列不属于“苹果成功的经验”的一项是()
A.苹果精神的核心就是偶像崇拜,崇拜的对象是乔布斯,他吸引了众多的苹果迷。

B.乔布斯的创新与众不同,没有章法可循,也没有所谓的创新方法可以被复制。

C.乔布斯对苹果迷的吸引是个艺术过程,不可预测性是其保持吸引力的关键因素。

D.苹果的成功在于它在营销上一直掌握着“少数派”和“神秘感”两大营销定律。

【解析】从第二段中可以看出,“少数派”和“神秘感”不是苹果成功的经验。

【答案】 D
5.下列的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谈论技术的人从苹果公司的产品中发现,苹果创新乏力,没有领先技术,让人失望。

B.由于盖茨的支持,苹果重新成为IT巨头之一,甚至与Google和微软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C.苹果没有乔布斯就很难成功,苹果的成功主要是基于乔布斯的个人才能和偶像光环。

D.苹果的成功是不能被复制的,“苹果的精神”,可以概括为创新性、叛逆性和艺术性。

【解析】A项,从第二段的“偶有收获”等词句中可以看出“没有领先技术”表述不准确。

B项,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是由于乔布斯,而非盖茨的功劳。

D项,根据原文,“殊不知并没有这样的苹果精神存在”,否定了“叛逆性”。

【答案】 C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经济学诺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的观点看,苹果就像是一种传染病,而乔布斯则是这种传染病的病原体。

B.要想把乔布斯的偶像吸引力转手他人,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因为它是一个艺术性的过程,而非科学流程。

C.北京、上海对每一款苹果新品的上市的热烈追捧,表明这些地方的人们还不懂得“生活的目的是生活本身”的道理。

D.创新能力和偶像魅力,使苹果取得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和令业界难望项背的成功,而这一切只有乔布斯才能做到。

【解析】A项,原文“经济学诺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将全球金融危机比喻为‘金融传染病’”没有涉及乔布斯。

C项,原文“成都人深知,‘生活的目的是生活本身’”,并不意味着北京、上海人不懂得这个道理。

D项,“只有乔布斯才能做到”说法太绝对。

【答案】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