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中医--脏腑.心与小肠的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中医--脏腑.心与小肠的功能
中医的藏象理论很多,这里我主要讲心与小肠的功能,希望更多的人能了解中医,虽
然只讲心与小肠,但其它的肺与大肠、肝与胆、脾与胃、肾与膀胱等可以类推。
脏腑,是内脏的总称。《内经》按照脏腑的生理功能特点将其分为三类:五脏:心、肝、脾、肺、肾;传化之腑【六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五脏的共同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奇恒之腑的共同特点是:形态中空似腑,功能藏精似脏。脏与腑的这些
区别,并不仅仅是为了说明其在生理上的功能特点,而是它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如
脏病多虚,腑病多实;脏实者可泻其腑,腑虚者可补其脏等,已经成为指导中医临床的圭臬。
中医脏腑的概念,是对人体内脏及其功能的总称。脏,《内经》称为“藏”,其义有二:一指藏于体内的脏器;二指五脏所藏的精气。腑,《内经》写作“府”,有府库之意。腑多为中空器官,又多与饮食物得贮藏、消化有关。脏腑,按其形态。功能可将分为三类,即: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关于五脏的功能及特点,《素问·五脏别论》作了精辟的论述,其云:“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
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
不满,满而不实也。”五脏的功能是“藏而不泻”,即五脏主藏精、气、血、津液及神,
其特点是以充持盈满为贵,但又不能过度盈满而使藏气壅塞,故曰“满而不能实”。六腑
的功能是“泻而不藏”,即六腑主管受纳、消化饮食物及传导、排泄糟粕,以通畅为要。
六腑藏纳水谷的特点是“胃实而肠虚”、“肠实而胃虚”,而不能肠胃同时皆为实,否则
即为“满”,故曰:“实而不能满也”。而奇恒之府的功能同五脏一样,是“藏精气而不泻”,其功能是隶属于五脏的。但既云“府”,则又具有“传化之府”中空的形态特点,
故其特点是:形态似腑,功能似脏。中医研究脏腑,除以研究其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为主
要内容外,还密切结合脏腑与形体、诸窍的关系。譬如肺脏,其基本功能是主呼吸,常见
的病理现象为咳嗽、气喘,也就是说,呼吸、咳嗽、气喘都是肺所表现于外的生理功能和
病理现象,可称为肺的“脏象”。中医通过对“象”的观
察,可以推测“脏”的状态。这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临床
实践价值,也是我们必须掌握的重点。
心与小肠
心,居胸中隔上两肺之间,形似倒垂的莲蕊,有心包络围护于外。《难经·四十二难》曰:“心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医学入门》云:“有血肉
之心,形如未开莲花,居肺下肝上是也。”心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太阳,通应于夏气。
心主要具有主神明、主血脉之功,是统领全身的“君主”,《素问·灵兰秘典论》云: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灵枢·邪客》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此外,心还有其华在面,充养血脉,开窍于舌、耳、主汗等功能。心脏与小肠腑相表里,二
者存在着密切关系。小肠具有受盛化物、泌别清浊的作用,正如《素问·灵兰秘典论》所说:“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心主神明,或曰心主神、心藏神,是心的一个重要生理功能。神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的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它通过人的形象、眼神、面色、表情、语言、应答、肢体活动姿态等反映于外;狭义的神则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心主之神,
不仅指人的精神活动,而且也统括了整个人体的生命活动。神明活动需要血液以养,故心
藏神的功能基础就是心主血脉。心血充足,则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考敏捷,语言流畅,动作矫健;若心血亏虚,轻则失眠、多梦、健忘、神志不宁或反应迟钝,重则癫狂,甚至
昏迷、不省人事。需要指出的是,神明活动除靠心之阴血滋养外,还需要心之阳气的温煦。而人的精神、意识、思维等活动,除心所主外,还需要五脏的整体配合,共同完成,只不
过在五脏的精神活动中,心是主宰者,故《内经》称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这也是中医不
能分科的重要原因,毕竟中医研究的是活人,而不是死人。
心藏神非为心主神志,1978年出版的高校教材《中医学基础》认为,“心藏神”为心主神志,其云:“古人之所以把心看作‘五脏六腑之大主’,与心主神志的功能是分不开的。”1984年的高校教材《中医学基础》则将“心藏神”的功能直言为“主神志”,并解释说:“心主神志,即是心主神明,或称心藏神。”这些论述,都把心藏之“神”简单地
理解为“神志”,这不仅有失《内经》原义,而且把心的功能狭义化、片面化了。因神志
与神明【神】在概念上差距甚大,难以等同。神志则单指意识,而“神”的意义则非常广泛。如“神志昏迷”、“神志清醒”即是指意识而言,而“神”则统指人的整个生命活动,包括了人的思维、意识、知觉、感觉、情感、记忆、智能、意志等多方面的功能活动。高
校教材把“心藏神”的功能理解为“心主神志”,显然是不对的,这是误人子弟,这是一
个非常应该注意的问题,不要读了七八年的中医,连中医的门都没靠近。
神明所主之脏是心而不是脑!
关于精神活动的产生,中西医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的。西医认为,人的精神、意识及
思维活动是大脑的生理功能,是大脑对外界客观事物的刺激所作出的反映。而中医则把精
神活动归属于心,并分属于五脏。随着中医西化,关于人的精神活动是由心所主,还是大
脑的功能,现在的中医已经搞不懂了,他们也跟着西医一起喊“脑主神明”了。《内经》
的“心主神明”说是中医藏象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认为人的精神活动是由大脑所主,这是对中医的背叛。一个人不太高兴的时候,人们常说这人“心情不好”,为何不说这人“脑情不好”呢?面对一个坏人时,人们常说这人“没良心”,为何不说这人“没良脑”呢?其实中医的理论自古就深入百姓生活当中了,只是现代西医的侵略,使得人们思想混乱,不别是非,随波逐流。
心在志为喜声为笑
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灵枢·本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