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影定理的推广及应用

射影定理的推广及应用
射影定理的推广及应用

第四部分:射影定理的推广及应用

射影定理是平面几何中一个很重要的性质定理,在几何证明及计算中应用很广泛,若能很好地掌握并灵活地运用它,常可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地,若将定理的直角三角形非直角化,亦可得到类似的结论(这里暂且称之为射影定理的推广),而此结论又可作为证明其它命题的预备定理及联想思路,熟练地掌握并巧妙地运用,定会在几何证明及计算“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柳暗花明又一村”地迎刃而解。下面结合例子从它的变式推广上谈谈其应用。

一、射影定理

射影定理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是它分斜边所得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且每条直角边都是它在斜边上的射影和斜边的比例中项。

如图(1):在Rt △ABC 中,若CD 为高,则有:(1)BD AD CD ?=2;(2)

AB AD AC ?=2

;(3)AB BD BC ?=2。(证明略)

二、变式推广

1、逆用 如图(1):若△ABC 中,CD 为高,且BD AD CD ?=2或AB AD AC ?=2

或AD BD BC ?=2,则都可以得到△ABC 为直角三角形。(证明略)

2、一般化 若△ABC 不为直角三角形,当点D 满足一定条件时,类似地仍有部分结论成立。

如图(2):在△ABC 中,D 为AB 上一点,若ACB CDB ∠∠=或A DCB ∠∠=,则有ACB CDB ∽△△,可得AB BD BC ?=2

;反之,若△ABC 中,D 为AB 上一点,且有AB BD BC ?=2,则有ACB CDB ∽△△,可得到ACB CDB ∠∠=或A DCB ∠∠=。(证明略)。

三、应用

例1、如图(3),已知:等腰三角形ABC 中,AB=AC ,高AD 、BE 交于点H , 求证:2

4BC DA DH =?.

例2、如图(4),已知圆O 中,D 为弧AC 中点,过点D 的弦BD 被弦AC 分为4和12两部分,求CD 的长.

例3、如图(5),已知△ABC 中,AD 平分BAC ∠,AD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点E ,交AD 于点H ,交AC 于点G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F 。求证:BF CF DF ?=2

例4、如图(6),在圆O 中,AB 为直径,△ABC 内接于圆,CD 是高,AE=AC ,连接BE 交圆于点F ,求证:AED ACF ∠∠=.

2017中考射影定理及其运用

相似三角形------射影定理的推广及应用 射影定理是平面几何中一个很重要的性质定理,尽管义务教材中没有列入,但在几何证明及计算中应用很广泛,若能很好地掌握并灵活地运用它,常可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地,若将定理中的直角三角形条件非直角化,亦可得到类似的结论,而此结论又可作为证明其它命题的预备定理及联想思路,熟练地掌握并巧妙地运用,定会在几何证明及计算“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柳暗花明又一村”地迎刃而解。 一、射影定理 射影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是它分斜边所得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且每条直角边都是它在斜边上的射影和斜边的比例中项。 如图(1):Rt△ABC中,若CD为高, 则有CD2=BD?AD、 BC2=BD?AB或 AC2=AD?AB。 二、变式推广 1.逆用如图(1):若△ABC中,CD为高,且有DC2=BD? AD或AC2=AD?AB或BC2=BD?AB,则有∠DCB=∠A或∠ACD=∠B,均可等到△ABC为直角三角形。 2.一般化,若△ABC不为直角三角形,当点D满足一定条件时,类似地仍有部分结论成立。(后文简称:射影定理变式(2)) 如图(2):△ABC中,D为AB上一点,若∠CDB=∠ACB,或∠DC B=∠A,则有△CDB∽△ACB,可得BC2=BD?AB;反之,若△ABC中, D为AB上一点,且有BC2=BD?AB,则有△CDB∽△ACB,可得到∠CD B=∠ACB,或∠DCB=∠A。 三、应用 例1如图(3),已知: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高AD、BE交于点H, 求证:4DH?DA=BC2 分析:易证∠BAD=∠CAD=900-∠C=∠HBD,联想到射影定理变式(2),可得 BD2=DH?DA,又BC=2BD,故有结论成立。 (证明略)

相似三角形---射影定理的运用

相似三角形--- 射影定理的运用

相似三角形 - 射- 影定理的推广及应用 射影定理是平面几何中一个很重要的性质定理,尽管义务教材中没有列入,但在几何证明及计算中应用很广泛,若能很好地掌握并灵活地运用它,常可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地,若将定理中的直角三角形条件非直角化,亦可得到类似的结论(这里暂且称之为射影定理的推广),而此结论又可作为证明其它命题的预备定理及联想思路,熟练地掌握并巧妙地运用,定会在几何证明及计算“山穷水尽疑无路” 时,“柳暗花明又一村” 地迎刃而解。下面结合例子从它的变式推广上谈谈其应用。 一、射影定理 射影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是它分斜边所得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且每条直角边都是它在斜边上的射影和斜边的比例中项。 如图(1):Rt △ABC中,若CD为高,2则有CD2=BD?AD、BC2=BD?AB或AC2=AD?AB。(证明略) 二、变式推广 1.逆用如图(1):若△ABC中,CD为高,且有DC2=BD?AD或AC2=AD?AB或BC2=BD?AB,则有∠DCB=∠A或∠ACD=∠B,均可等到△ABC为直角三角形。 (证明略) 2.一般化,若△ABC不为直角三角形满足一定条件时,类似地仍有部分结论成立。射影定理变式(2)) 如图(2):△ABC中,D 为AB上一点,若∠CDB=∠ACB,或∠DCB=∠A,则有△CDB∽△ACB,可,当点D后文简称: 中,D为AB上一点,且有BC2=BD?AB,则有△

得BC2=BD?AB;反之,若△ABC

CDB∽△ACB,可得到∠CDB=∠ACB,或∠ DCB=∠A。 (证明略) 三、应用 例1如图(3),已知:等腰三角形ABC 中,AB=AC,高AD、BE交于点H,求 证:4DH?DA=BC2 分析:易证∠BAD=∠CAD=900- ∠C = ∠ HBD,联想到射影定理变式(2),可得BD 2=DH?DA,又BC=2BD,故有结论成 立。 (证明略) 例2如图(4):已知⊙O中,D为弧AC中点,过点D的弦BD被弦AC分为4和12两部分,求DC。 分析:易得到∠DBC=∠ABD=∠ D CE,满足射影定理变式(2)的条件,故 有CD2=DE?DB,易求得DC=8 (解略) 例3 已知:如图(5),△ABC中, AD平分∠BAC,AD的垂直平分线交A B于点E,交AD于点H,交AC于点G,交BC的延长线于点F, 求证:DF2=CF?B 证明:连AF,∵F垂直平分AD, ∴FA=FD,FAD=∠FDA, ∵AD平分∠BF H ∠ A

中考常见公式定理

中考数学常用公式定理 1、整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和分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环循小数)都是有理数.如:-3,,0.231,0.737373…,,.无限不环循小数叫做无理数.如:π,-,0.1010010001…(两个1之间依次多1个0).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2、绝对值:a≥0丨a丨=a;a≤0丨a丨=-a.如:丨-丨=;丨3.14-π丨=π-3.14. 3、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笫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最末一个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如:0.05972精确到0.001得0.060,结果有两个有效数字6,0. 4、把一个数写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n是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如:-40700=- 4.07×105,0.000043=4.3×10-5. 5、乘法公式(反过来就是因式分解的公式):①(a+b)(a-b)=a2-b2.②(a±b)2=a2±2ab+b2.③(a+b)(a2-ab+b2)=a3+b3.④(a-b)(a2+ab+b2)=a3-b3;a2+b2=(a+b)2-2ab,(a-b)2=(a+b)2-4ab. 6、幂的运算性质:①a m×a n=a m+n.②a m÷a n=a m-n.③(a m)n=a mn.④(ab)n=a n b n.⑤()n=n. ⑥a-n=1 n a ,特别:()-n=()n.⑦a0=1(a≠0).如:a3×a2=a5,a6÷a2=a4,(a3)2=a6,(3a3)3=27a9, (-3)-1=-,5-2==,()-2=()2=,(-3.14)o=1,(-)0=1. 7、二次根式:①()2=a(a≥0),②=丨a丨,③=×,④=(a>0,b≥0).如:①(3-)2=45.②=6.③a<0时,=-a.④的平方根=4的平方根=±2.(平方根、立方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8、一元二次方程:对于方程:ax2+bx+c=0: ①求根公式是x△=b2-4ac叫做根的判别式. 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当△<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注意:当△≥0时,方程有实数根. ②若方程有两个实数根x1和x2,并且二次三项式ax2+bx+c可分解为a(x-x1)(x-x2). ③以a和b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x2-(a+b)x+ab=0. 9、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是一条直线(b是直线与y轴的交点的纵坐标即一次函数在y轴上的截距).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直线从左向右上升);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直线从左向右下降).特别:当b=0时,y=kx(k≠0)又叫做正比例函数(y与x成正比例),图象必过原点.

2017中考射影定理及其运用

相似三角形----射影定理的推广及应用 射影定理是平面几何中一个很重要的性质定理,尽管义务教材中没有列入,但在几何证明及计算中应用很广泛,若能很好地掌握并灵活地运用它,常可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地,若将定理中的直角三角形条件非直角化,亦可得到类似的结论,而此结论又可作为证明其它命题的预备定理及联想思路,熟练地掌握并巧妙地运用,定会在几何证明及计算“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柳暗花明又一村”地迎刃而解。 一、射影定理 射影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是它分斜边所得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且每条直角边都是它在斜边上的射影和斜边的比例中项。 如图(1) : R t^ABC中,若CD为高, 贝U有C D 2=BD? AD、 BC 2=BD ?AB或 AC 2 =AD ?AB。 二、变式推广 1 ?逆用如图(1):若AABC中,CD为高,且有DC 2 =BD? AD或AC 2 =AD ?AB或BC 2 = BD ?AB,则有ZDCB = ZA或/ACD = /B,均可等到AABC为 直角三角形。 2 ?—般化,若AABC不为直角三角形,当点D满足一定条件时,类似地仍有部分结论成立。(后文简称:射影定理变式(2)) 如图(2) : △ABC中,D 为AB上一点,若ZCDB = ZACB,或/DC B = ZA,则有△CDBs^ACB,可得B C 2 =BD?AB ;反之,若AABC 中, D为AB上一点,且有BC 2 =BD ?AB,则有△CDBs^ACB,可得到/CD B=/ACB,或/DCB=/Ao 三、应用 例1 如图(3),已知:等腰三角形ABC中,AB = AC,高AD、BE交于点H, 求证:4DH ?DA=BC 2 分析:易证/BAD = /CAD =90°-/C = /HBD,联想到射影定理变式(2),可得BD 2 =DH ?DA,又BC=2BD,故有结论成立。 (证明略) 例2 如图(4):已知OO中,D为弧AC中点,过点D的弦BD被弦AC分为4和12 两部分,求DC。 分析:易得到/DBC = /ABD = /DCE, 满足射影定理变式(2)的条件,故有CD 2 =DE ?DB,

中考数学必会模型全汇总

中考数学必会模型全汇总! 全等变换 平移:平行等线段(平行四边形)。 对称:角平分线或垂直或半角。 旋转:相邻等线段绕公共顶点旋转。 对称全等模型 说明: 以角平分线为轴在角两边进行截长补短或者作边的垂线,形成对称全等。两边进行边或者角的等量代换,产生联系。垂直也可以做为轴进行对称全等。 对称半角模型 说明: 上图依次是45°、30°、22.5°、15°及有一个角是30°直角三角形的对称(翻折),翻折成正方形或者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对称全等。

半角:有一个角含1/2角及相邻线段。 自旋转:有一对相邻等线段,需要构造旋转全等。 共旋转:有两对相邻等线段,直接寻找旋转全等。 中点旋转:倍长中点相关线段转换成旋转全等问题。 旋转半角模型 说明: 旋转半角的特征是相邻等线段所成角含一个二分之一角,通过旋转将另外两个和为二分之一的角拼接在一起,成对称全等。 自旋转变换 构造方法: 遇60度旋60度,造等边三角形; 遇90度旋90度,造等腰直角; 遇等腰旋顶点,造旋转全等; 遇中点旋180度,造中心对称。

说明: 旋转中所成的全等三角形,第三边所成的角是一个经常考察的内容。通过“8”字模型可以证明。 模型变形 说明: 模型变形主要是两个正多边形或者等腰三角形的夹角的变化,另外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与正方形的混用。 当遇到复杂图形找不到旋转全等时,先找两个正多边形或者等腰三角形的公共顶点,围绕公共顶点找到两组相邻等线段,分组组成三角形证全等。

说明: 两个正方形、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或者一个正方形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及两个图形顶点连线的中点,证明另外两个顶点与中点所成图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证明方法是倍长所要证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直角边,转化成要证明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和已知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或者正方形)公旋转顶点,通过证明旋转全等三角形证明倍长后的大三角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得证。 几何最值模型 对称最值(两点间线段最短)

中考数学常用公式和定理整理

中考数学常用公式定理 1、 乘法公式(反过来就是因式分解的公式): ② (a +b )(a -b )=a 2 -b 2 . (a ±b )2 =a 2 ±2ab +b 2 . ③ (a +b )(a 2 -ab +b 2 )=a 3 +b 3 . (a -b )(a 2 +ab +b 2 )=a 3 -b 3 ; ④ a 2 +b 2 =(a +b )2 -2ab , (a -b )2 =(a +b )2 -4ab . 2、 幂的运算性质: ① a m ×a n =a m +n . ②a m ÷a n =a m -n . ③(a m )n =a mn . ④(ab )n =a n b n . ⑤()n =n . ② a -n = 1 n a ,特别:()-n =()n . ② a 0=1(a ≠0). 如:a 3 ×a 2 =a 5 ,a 6 ÷a 2 =a 4 ,(a 3)2 =a 6 ,(3a 3)3 =27a 9 ,(-3)-1 =-,5-2 ==,()-2=()2 =, (-3.14)o=1,(- )0=1. 3、二次根式:①()2 =a (a ≥0),② =丨a 丨,③ =× ,④ = (a >0,b ≥0).如: ①(3 )2=45.② =6.③a <0时,=-a .④ 的平方根=4的平方根=±2.8、一元 二次方程:对于方程:ax 2 +bx +c =0: ①求根公式是x = 2 42b b ac a -±-,其中△=b 2-4ac 叫做根的判别式. ②若方程有两个实数根x 1和x 2,并且二次三项式ax 2+bx +c 可分解为a (x -x 1)(x -x 2). ③以a 和b 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x 2 -(a +b )x +ab =0. 4、统计初步公式:设有n 个数x 1,x 2,…,x n ,那么: ②极差:极差=最大值-最小值; ③方差: 数据1x 、2x ……, n x 的方差为2 s ,则2 s = 2 2 2 1 2 1 ..... n x x x x x x n 标准差:方差的算术平方根. 一组数据的方差越大,这组数据的波动越大,越不稳定。 12、概率 ①如果用P 表示一个事件A 发生的概率,则0≤P (A )≤1; P (必然事件)=1;P (不可能事件)=0; 13、锐角三角函数: ①∠A 是Rt △ABC 的任一锐角,则∠A 的正弦:sin A = ,∠A 的余弦:cos A =, ∠A 的正切:tan A = .并且sin 2A +cos 2A =1. 0<sin A <1,0<cos A <1,tan A >0.∠A 越大,∠A 的正弦和正切值越大,余弦值反而越小. ②余角公式:sin(90o-A )=cos A ,cos(90o-A )=sin A . ③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sin30o=cos60o=,sin45o=cos45o=,sin60o=cos30o=, tan30 o= ,tan45o=1,tan60o= .

2021年.中考射影定理及其运用

*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 相似三角形------射影定理的推广及应用 欧阳光明(2021.03.07) 射影定理是平面几何中一个很重要的性质定理,尽管义务教材中没有列入,但在几何证明及计算中应用很广泛,若能很好地掌握并灵活地运用它,常可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地,若将定理中的直角三角形条件非直角化,亦可得到类似的结论,而此结论又可作为证明其它命题的预备定理及联想思路,熟练地掌握并巧妙地运用,定会在几何证明及计算“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柳暗花明又一村”地迎刃而解。 一、射影定理 射影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是它分斜边所得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且每条直角边都是它在斜边上的射影和斜边的比例中项。 如图(1):Rt△ABC中,若CD为高, 则有CD2=BD?AD、 BC2=BD?AB或 AC2=AD?AB。 二、变式推广 1.逆用如图(1):若△ABC中,CD为 高,且有DC2=BD?AD或AC2=AD?AB或BC2=BD?AB,则有∠DCB=∠A或∠ACD=∠B,均可等到△ABC为直角三角形。 2.一般化,若△ABC不为直角三角形,当点D满足一定条件时,类似地仍有部分结论成立。(后文简称:射影定理变式(2)) 如图(2):△ABC中,D为AB上一点,若 ∠CDB=∠ACB,或∠DCB=∠A,则有△CD B∽△ACB,可得BC2=BD?AB;反之,若△A BC中,D为AB上一点,且有BC2=BD?AB, 则有△CDB∽△ACB,可得到∠CDB=∠ACB,或∠DC

B=∠A。 三、应用 例1 如图(3),已知: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高AD、BE交于点H,求证:4DH?DA=BC 2 分析: 易证∠BAD=∠CAD=900-∠C =∠HBD ,联想到射影定理变式(2),可得BD2=DH?DA,又BC= 2BD,故有结论成立。 (证明略) 例2 如图(4):已知⊙O中,D为弧AC中点,过点D的弦BD被弦AC分为4和12两部分, 求DC。 分析:易得到∠DBC=∠ABD=∠DCE,满足射影定理变式(2)的条件,故有CD2 =DE?DB,易求得DC=8 (解略) 例3 已知:如图(5),△ABC中,AD平分∠BA C,AD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E,交AD于点H,交AC于点G,交BC的延长线于点F, 求证:DF2=CF?BF。 证明:连AF, ∵FH垂直平分 AD, ∴FA=FD, ∠FAD=∠FDA, ∵AD平分∠BAC,∴∠CAD=∠BA D, ∴∠FAD-∠CAD=∠FDA-∠BA D, ∵∠B=∠FDA-∠BAD, ∴∠FAC=∠B,又∠AFC 公共, ∴△AFC∽△BFA,∴BFAF=AFC F , ∴AF2=CF?BF,∴DF2 =CF?BF。

初中数学中考必考公式定理

初中数学中考常用公式定理 1、整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和分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环循小数)都是有理数.如:-3,,0.231,0.737373…,,.无限不环循小数叫做无理数.如:π,-,0.1010010001…(两个1之间依次多1个0).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2、绝对值:a≥0丨a丨=a;a≤0丨a丨=-a.如:丨-丨=;丨3.14-π丨=π-3.14. 3、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笫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最末一个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如:0.05972精确到0.001得0.060,结果有两个有效数字6,0. 4、把一个数写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n是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如:-40700=-4.07×105,0.000043=4.3×10-5. 5、乘法公式(反过来就是因式分解的公式):①(a+b)(a-b)=a2-b2. ②(a±b)2=a2±2ab+b2. ③(a+b)(a2-ab+b2)=a3+b3. ④(a-b)(a2+ab+b2)=a3-b3;a2+b2=(a+b)2-2ab,(a-b)2=(a+b)2-4ab. 6、幂的运算性质:①a m×a n=a m+n. ②a m÷a n=a m-n. ③(a m)n=a mn. ④(ab)n=a n b n. ⑤()n=n. ⑥a-n=1 n a ,特别:()-n=()n. ⑦a0=1(a≠0).如:a3×a2=a5,a6÷a2=a4,(a3)2=a6,(3a3)3=27a9,(-3)-1=-,5-2==,()-2=()2=,(-3.14)o=1,(-)0=1. 7、二次根式:①()2=a(a≥0), ②=丨a丨, ③=×, ④=(a>0,b≥0).如:①(3)2=45.②=6.③a<0时,=-a.④的平方根=4的平方根=±2.(平方根、立方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8、一元二次方程:对于方程:ax2+bx+c=0: ①求根公式是x 24 b b ac -±- b2-4ac叫做根的判别式. 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当△<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注意:当△≥0时,方程有实数根.

中考射影定理及其运用

2017中考射影定理及 其运用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相似三角形------射影定理的推广及应用 射影定理是平面几何中一个很重要的性质定理,尽管义务教材中没有列入,但在几何证明及计算中应用很广泛,若能很好地掌握并灵活地运用它,常可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地,若将定理中的直角三角形条件非直角化,亦可得到类似的结论,而此结论又可作为证明其它命题的预备定理及联想思路,熟练地掌握并巧妙地运用,定会在几何证明及计算“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柳暗花明又一村”地迎刃而解。 一、射影定理 射影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是它分斜边所得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且每条直角边都是它在斜边上的射影和斜边的比例中项。 如图(1):Rt△ABC中,若CD为高, 则有CD2=BD?AD、 BC2=BD?AB或 AC2=AD?AB。 二、变式推广 1.逆用如图(1):若△ABC中,CD为高,且有D C2=BD?AD或AC2=AD?AB或BC2=BD?AB,则有∠DCB=∠A或∠ACD=∠B,均可等到△ABC为直角三角形。 2.一般化,若△ABC不为直角三角形,当点D满足一定条件时,类似地仍有部分结论成立。(后文简称:射影定理变式(2)) 如图(2):△ABC中,D为AB上一点,若∠CDB=∠AC B,或∠DCB=∠A,则有△CDB∽△ACB,可得BC2=BD? AB;反之,若△ABC中,D为AB上一点,且有BC2=BD?A B,则有△CDB∽△ACB,可得到∠CDB=∠ACB,或∠DCB= ∠A。 三、应用 例1如图(3),已知: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高AD、 BE交于点H,求证:4DH?DA=BC2 分析:易证∠BAD=∠CAD=900-∠C=∠HBD,联想到射影定理变式 (2),可得BD2=DH?DA,又BC=2BD,故有结论成立。

(完整版)2018中考数学:几何证明题

2018中考数学:几何证明题答题思路总结几何证明题重点考察的是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通过严密的”因为”、”所以”逻辑将条件一步步转化为所要证明的结论。 这类题目出法相当灵活,不像代数计算类题目容易总结出固定题型的固定解法,而更看重的是对重要模型的总结、常见思路的总结。 所以对中考中最常出现的若干结论做了一个思路总结。 一、证明两线段相等 1.两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相等。 2.同一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 3.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或底边的高平分底边。 4.平行四边形的对边或对角线被交点分成的两段相等。 5.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点到三顶点距离相等。 6.线段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段距离相等。 7.角平分线上任一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8.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且平行于第三边的直线分第二边所成的线段相等。 9.同圆(或等圆)中等弧所对的弦或与圆心等距的两弦或等圆心角、圆周角所对的弦相等。 10.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的切线长相等或圆内垂直于直径的弦被直径分成的两段相等。 11.两前项(或两后项)相等的比例式中的两后项(或两前项)相等。 12.两圆的内(外)公切线的长相等。 13.等于同一线段的两条线段相等。

二、证明两角相等 1.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2.同一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 3.等腰三角形中,底边上的中线(或高)平分顶角。 4.两条平行线的同位角、内错角或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5.同角(或等角)的余角(或补角)相等。 6.同圆(或圆)中,等弦(或弧)所对的圆心角相等,圆周角相等,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 7.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8.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9.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外角等于内对角。10.等于同一角的两个角相等 三、证明两直线平行 1.垂直于同一直线的各直线平行。 2.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的两直线平行。 3.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 4.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 5.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 6.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7.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延长线)所得的线段对应成比例,则这条直线平行于第三边。 四、证明两直线互相垂直

初中数学所有几何证明定理

初中数学所有几何证明定理 证明题的思路 很多几何证明题的思路往往是填加辅助线,分析已知、求证与图形,探索证明。对于证明题,有三种思考方式: (1)正向思维。对于一般简单的题目,我们正向思考,轻而易举可以做出,这里 就不详细讲述了。 (2)逆向思维。顾名思义,就是从相反的方向思考问题。在初中数学中,逆向思 维是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在证明题中体现的更加明显。 同学们认真读完一道题的题干后,不知道从何入手,建议你从结论出发。 例如: 可以有这样的思考过程:要证明某两条边相等,那么结合图形可以看出,只要 证出某两个三角形相等即可;要证三角形全等,结合所给的条件,看还缺少什 么条件需要证明,证明这个条件又需要怎样做辅助线,这样思考下去……这样 我们就找到了解题的思路,然后把过程正着写出来就可以了。 (3)正逆结合。对于从结论很难分析出思路的题目,可以结合结论和已知条件认 真的分析。 初中数学中,一般所给的已知条件都是解题过程中要用到的,所以可以从已知 条件中寻找思路,比如给我们三角形某边中点,我们就要想到是否要连出中位线,或者是否要用到中点倍长法。给我们梯形,我们就要想到是否要做高,或 平移腰,或平移对角线,或补形等等。正逆结合,战无不胜。 证明题要用到哪些原理?

要掌握初中数学几何证明题技巧,熟练运用和记忆如下原理是关键。 下面归类一下,多做练习,熟能生巧,遇到几何证明题能想到采用哪一类型原理来解决问题。 一、证明两线段相等 1.两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相等。 2.同一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 3.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或底边的高平分底边。 4.平行四边形的对边或对角线被交点分成的两段相等。 5.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点到三顶点距离相等。 6.线段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段距离相等。 7.角平分线上任一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8.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且平行于第三边的直线分第二边所成的线段相等。 9.同圆(或等圆)中等弧所对的弦或与圆心等距的两弦或等圆心角、圆周角所对的弦相等。 10.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的切线长相等或圆内垂直于直径的弦被直径分成的两段相等。 11.两前项(或两后项)相等的比例式中的两后项(或两前项)相等。 12.两圆的内(外)公切线的长相等。 13.等于同一线段的两条线段相等。 二、证明两个角相等 1.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2.同一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 3.等腰三角形中,底边上的中线(或高)平分顶角。

射影定理的推广及应用

射影定理的推广及应用 射影定理是平面几何中一个很重要的性质定理,尽管义务教材中没有列入,但在几何证明及计算中应用很广泛,若能很好地掌握并灵活地运用它,常可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地,若将定理中的直角三角形条件非直角化,亦可得到类似的结论(这里暂且称之为射影定理的推广),而此结论又可作为证明其它命题的预备定理及联想思路,熟练地掌握并巧妙地运用,定会在几何证明及计算“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柳暗花明又一村”地迎刃而解。下面结合例子从它的变式推广上谈谈其应用。 一、射影定理 射影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是它分斜边所得两条 线段的比例中项;且每条直角边都是它在斜边上的射影和斜 边的比例中项。 如图(1):Rt△ABC中,若CD为高,则有CD2=BD?AD、 BC2=BD?AB或AC2=AD?AB。(证明略) 二、变式推广 1.逆用如图(1):若△ABC中,CD为高,且有DC2=BD?AD或AC2=AD?AB或BC2=BD?AB,则有∠DCB=∠A或∠ACD=∠B,均可等到△ABC为直角三角形。 (证明略) 2.一般化,若△ABC不为直角三角形,当点D满足一定条件时,类似地仍有部分结论成立。(后文简称:射影定理变式(2)) 如图(2):△ABC中,D为AB上一点,若∠CDB=∠ ACB,或∠DCB=∠A,则有△CDB∽△ACB,可得BC2 =BD?AB;反之,若△ABC中,D为AB上一点,且有BC2=B D?AB,则有△CDB∽△ACB,可得到∠CDB=∠ACB,或 ∠DCB=∠A。 (证明略) 三、应用 例1如图(3),已知: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高AD、 BE交于点H,求证:4DH?DA=BC2

相似三角形---射影定理的运用

相似三角形---射影定理的运用

相似三角形------射影定理的推广及应用 射影定理是平面几何中一个很重要的性质定理,尽管义务教材中没有列入,但在几何证明及计算中应用很广泛,若能很好地掌握并灵活地运用它,常可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地,若将定理中的直角三角形条件非直角化,亦可得到类似的结论(这里暂且称之为射影定理的推广),而此结论又可作为证明其它命题的预备定理及联想思路,熟练地掌握并巧妙地运用,定会在几何证明及计算“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柳暗花明又一村”地迎刃而解。下面结合例子从它的变式推广上谈谈其应用。 一、射影定理 射影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是它分斜边所得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且每条直角边都是它在斜边上的射影和斜边的比例中项。 如图(1):Rt△ABC中,若CD 为高, 则有CD2=BD?AD、 BC2=BD?AB或 AC2=AD?AB。(证明略) 二、变式推广 1.逆用如图(1):若△ABC中,CD为高,且有DC2=BD?AD或AC2=AD?AB或BC2=BD?AB,则有∠DCB=∠A或∠ACD=∠B,均可等到△ABC为直角三角形。 (证明略) 2.一般化,若△ABC不为直角三角形,当点D满足一定条件时,类似地仍有部分结论成立。 (后文简称:射影定理变式(2)) 如图(2):△ABC中,D为AB 上一点,若∠CDB=∠ACB,或∠D CB=∠A,则有△CDB∽△ACB, 可得BC2=BD?AB;反之,若△ABC 中,D为AB上一点,且有BC2=BD?AB,则有△

CDB∽△ACB,可得到∠CDB=∠ACB,或∠DCB=∠A。 (证明略) 三、应用 例1如图(3),已知:等腰三角形ABC 中,AB=AC,高AD、BE交于点H,求 证:4DH?DA=BC2 分析:易证∠BAD=∠CAD=900-∠C =∠HBD,联想到射影定理变式(2),可得BD 2=DH?DA,又BC=2BD,故有结论成 立。 (证明略) 例2如图(4):已知⊙O中,D为弧AC中点,过点D的弦BD被弦AC分为4和12两部分, 求DC。 分析:易得到∠DBC=∠ABD=∠ DCE,满足射影定理变式(2)的条件,故 有CD2=DE?DB,易求得DC=8 (解略) 例 3 已知:如图(5),△ABC中, AD平分∠BAC,AD的垂直平分线交A B于点E,交AD于点H,交AC于点G,交BC的延长线于点F, 求证:DF2=CF?BF。 证明:连AF,∵FH垂直平分AD, ∴FA=FD,∠FAD=∠FDA, ∵AD平分∠BAC,∴∠CAD=∠BAD,

初中数学常用的定理大全

初中数学常用的定理大全 1、勾股定理(毕达哥拉斯定理) 2、射影定理(欧几里得定理) 3、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并且,各中线被这个点分成2:1的两部分 4、四边形两边中心的连线的两条对角线中心的连线交于一点 5、间隔的连接六边形的边的中心所作出的两个三角形的重心是重合的。 6、三角形各边的垂直一平分线交于一点。 7、从三角形的各顶点向其对边所作的三条垂线交于一点 8、设三角形ABC的外心为O,垂心为H,从O向BC边引垂线,设垂足不L,则AH=2OL 9、三角形的外心,垂心,重心在同一条直线上。 10、(九点圆或欧拉圆或费尔巴赫圆)三角形中,三边中心、从各顶点向其对边所引垂线的垂足,以及垂心 与各顶点连线的中点,这九个点在同一个圆上, 11、欧拉定理:三角形的外心、重心、九点圆圆心、垂心依次位于同一直线(欧拉线)上 12、库立奇*大上定理:(圆内接四边形的九点圆) 圆周上有四点,过其中任三点作三角形,这四个三角形的九点圆圆心都在同一圆周上,我们把过这四个九 点圆圆心的圆叫做圆内接四边形的九点圆。 13、(内心)三角形的三条内角平分线交于一点,内切圆的半径公式:r=(s-a)(s-b)(s-c)ss为三角形周长的一半 14、(旁心)三角形的一个内角平分线和另外两个顶点处的外角平分线交于一点 15、中线定理:(巴布斯定理)设三角形ABC的边BC的中点为P,则有AB2+AC2=2(AP2+BP2) 16、斯图尔特定理:P将三角形ABC的边BC内分成m:n,则有n×AB2+m×AC2=(m+n)AP2+mnm+nBC2 17、波罗摩及多定理:圆内接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互相垂直时,连接AB中点M和对角线交点E的直线垂直于CD 18、阿波罗尼斯定理:到两定点A、B的距离之比为定比m:n(值不为1)的点P,位于将线段AB分成m:n的内分点C和外分点D为直径两端点的定圆周上 19、托勒密定理:设四边形ABCD内接于圆,则有AB×CD+AD×BC=AC 20、以任意三角形ABC的边BC、CA、AB为底边,分别向外作底角都是30度的等腰△BDC、△CEA、

中考射影定理及其运用培训课件

2017中考射影定理及 其运用

相似三角形------射影定理的推广及应用 射影定理是平面几何中一个很重要的性质定理,尽管义务教材中没有列入,但在几何证明及计算中应用很广泛,若能很好地掌握并灵活地运用它,常可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地,若将定理中的直角三角形条件非直角化,亦可得到类似的结论,而此结论又可作为证明其它命题的预备定理及联想思路,熟练地掌握并巧妙地运用,定会在几何证明及计算“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柳暗花明又一村”地迎刃而解。 一、射影定理 射影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是它分斜边所得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且每条直角边都是它在斜边上的射影和斜边的比例中项。 如图(1):Rt△ABC中,若CD为高, 则有CD2=BD?AD、 BC2=BD?AB或 AC2=AD?AB。 二、变式推广 1.逆用如图(1):若△ABC中,CD为高,且有D C2=BD?AD或AC2=AD?AB或BC2=BD?AB,则有∠DCB=∠A或∠ACD=∠B,均可等到△ABC为直角三角形。 2.一般化,若△ABC不为直角三角形,当点D满足一定条件时,类似地仍有部分结论成立。(后文简称:射影定理变式(2)) 如图(2):△ABC中,D为AB上一点,若∠CDB=∠AC B,或∠DCB=∠A,则有△CDB∽△ACB,可得BC2=BD? AB;反之,若△ABC中,D为AB上一点,且有BC2=BD?A B,则有△CDB∽△ACB,可得到∠CDB=∠ACB,或∠DCB= ∠A。 三、应用 例1如图(3),已知: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高AD、 BE交于点H,求证:4DH?DA=BC2 分析:易证∠BAD=∠CAD=900-∠C=∠HBD,联想到射影定理变式 (2),可得BD2=DH?DA,又BC=2BD,故有结论成立。

中考数学公式必背

中考数学必背知识点 一.不为0的量 1.分式A B 中,分母B ≠0; 2.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 3.一次函数y =kx +b (k ≠0) 4.反比例函数k y x =(k ≠0) 5.二次函数y = ax 2+bx +c =0(a ≠0) 二.非负数 1.│a │≥0 2. ≥0(a ≥0) 3. a 2n ≥0(n 为自然数) 三.绝对值:(0)(0)a a a a a ≥?=?-? < 四.重要概念 1. 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如果x 2=a (a ≥0),则称x 为a 的平方根,记作:x=,其中称为x 的算术平方根. 2. 负指数:1 p p a a -= 3. 零指数:a 0=1(a ≠0) 4. 科学计数法:a ×10 n (n 为整数,1≤a <10) 五.重要公式 (一)幂的运算性质 1.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m n m n a a a +?= ( a ≠0,m,n 都是正数) 2.幂的乘方法则:()m n mn a a = (m,n 都是正数) 3.积的乘方法则:()n n n ab a b =(n 为正整数) 4.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 m n m n a a a -÷= (a ≠0,m 、n 都是正数,且m >n ). (二)整式的运算 1.平方差公式:22()()a b a b a b +-=- 2.完全平方公式:222()2a b a ab b ±=±+ (三)二次根式的运算 ) 0,00,0)a b a b =≥≥=≥> (四)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ax 2 +bx +c =0(a ≠0)当△=b 2 -4ac ≥0时,x x 1+x 2= -b a ;x 1x 2=c a (五)函数 平面直角坐标系 1.点A 、B 在数轴上的坐标为x A 、x B ,则A 、B 两点间距离=|x A -x B |。 9.P(x ,y)关于x 轴对称点(x ,-y ),关于y 轴对称点(-x ,y ),关于原点对称点(-x ,y ), 关于y=x 对称点(y ,x )。 2.中点坐标公式:坐标平面内两点A (x 1,x 2)、B (y 1,y 2)的中点坐标为1212,22x x y y ++?? ??? 3. 两点间坐标公式:A (x 1,x 2)、B (y 1,y 2

著名机构初中数学培优讲义射影定理与内接矩形类相似.第04讲(A).学生版

内容 基本要求 略高要求 较高要求 相似 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了解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会判断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会利用线段的 比例关系求未知线段;了解黄金 分割;知道相似多边形及其性质;认识现实生活中物体的相似;了解图形的位似关系 会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有关问题;会用相似多边形的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能利用位似变换 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相似三角形 了解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概念 会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 定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会利用三角形的相似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多边形 知道相似多边形及其性质;认识现实生活中物体的相似 会用相似多边形的性质解决简单问题 1.相似定义,性质,判定,应用和位似 2.相似的判定和证明 3.相似比的转化 中考要求 重难点 射影定理和内接矩形

希尔宾斯基三角形 许多人看到“雪花曲线”时,都感到十分奇怪,把它称为“数学怪物”.后来,人们发现像“雪花曲线”这样的“数学怪物”还真不少.让我们再来欣赏“希尔宾斯基三角形”,它是波兰数学家希尔宾斯基最先作出的.图1是一个正三角形,找到三条边的中点,连接成一个黑色的小正三角形,黑色表示要把它挖去.按照这个规律,在图2中的白色小三角形中继续挖,得到图3……这样就可以得到一个希尔宾斯基三角形. (4) (3) (2) (1) 看到这样的图案,你能想到什么呢?能跟我们平时做的题型产生什么联想?能想到如果这个图形出现在中考题型中,会以什么方式出现吗? 模块一(斜)射影定理类相似问题 射影定理常见及扩展模型: D C B A C D B A 图1有:2AB BD BC =? 图2有:222,,AB BD BC AD BD DC AC DC BC =?=?=? 例题精讲 课前预习

浅谈“射影定理”的教学

浅谈“射影定理”的教学 【摘要】众所周知,射影定理在初中几何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然而在教材中已找不到这个名称了,它只是以一道例题出现在教材中的。如何吃透教材,如何进行教材处理,把握好教学,是每一个初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几何 Shallow talk the teaching of “project image axioms” Lin Mou-hua 【Abstract】Know to all, project image axioms several position that He2 Zhong occupy equal importance in the junior high school, however have already canned not find this name in the teaching material, it just with an example appear in the teaching material of.How eat deeply teaching material, how carry on a teaching material processing, confidence good teaching, is each 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he teacher has to face of problem. 【Key words】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Several 众所周知,射影定理在初中几何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然而在教材中已找不到这个名称了,它只是以一道例题出现在教材中的。如何吃透教材,如何进行教材处理,把握好教学,是每一个初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下面就是我对这部分教材内容的教材处理,以供同仁切磋。 一:射影定理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新教材为了降低教学难度,用一道例题来验证射影定理,明显是为了降低教学难度,分散难点,使学生更易于去理解掌握,更好的探索出它的内涵,而不是降低他的教学重要性。习题中大量使用射影定理,在中考中多次出现使用射影定理去证明几何题,足以可见这部分教材的重要性。 我在教学中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引导学生探索出“射影定理”,这一点到很容易。首先,让学生探索: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高将直角三角形分成两个与原三角形是否构成三组相似的直角三角形?然后写出对应边之比,推导出以公用边为比例中项的三个比例式。 2.正确理解掌握这个例题的内涵和教材用意,引导学生掌握三点,1,前提是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将直角三角形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2,结论是这两个直角

中考数学常用代数公式和几何结论汇总

初中数学公式结论大全 1、整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和分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环循小数)都是有理数.如:-3,,0.231,0.737373…,,.无限不环循小数叫做无理数.如:π,-,0.1010010001…(两个1之间依次多1个0).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2、绝对值:a≥0丨a丨=a;a≤0丨a丨=-a.如:丨-丨=;丨3.14-π丨=π-3.14. 3、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笫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最末一个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如:0.05972精确到0.001得0.060,结果有两个有效数字6,0. 4、把一个数写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n是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如:-40700=-4.07×105,0.000043=4.3×10-5. 5、乘法公式(反过来就是因式分解的公式):①(a+b)(a-b)=a2-b2.②(a±b)2=a2±2ab+b2.③(a+ b)(a2-ab+b2)=a3+b3.④(a-b)(a2+ab+b2)=a3-b3;a2+b2=(a+b)2-2ab,(a-b)2=(a+b)2-4ab. 6、幂的运算性质:①a m×a n=a m+n.②a m÷a n=a m-n.③(a m)n=a mn.④(ab)n=a n b n.⑤()n=n. ⑥a-n=1 n a ,特别:()-n=()n.⑦a0=1(a≠0).如:a3×a2=a5,a6÷a2=a4,(a3)2=a6,(3a3)3=27a9, (-3)-1=-,5-2==,()-2=()2=,(-3.14)o=1,(-)0=1. 7、二次根式:①()2=a(a≥0),②=丨a丨,③=×,④=(a>0,b≥0).如: ①(3)2=45.②=6.③a<0时,=-a.④的平方根=4的平方根=±2.(平方根、立方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8、一元二次方程:对于方程:ax2+bx+c=0: ①求根公式是x= 24 2 b b ac a -±- ,其中△=b2-4ac叫做根的判别式. 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当△<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注意:当△≥0时,方程有实数根. ②若方程有两个实数根x1和x2,并且二次三项式ax2+bx+c可分解为a(x-x1)(x-x2). ③以a和b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x2-(a+b)x+ab=0. 9、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是一条直线(b是直线与y轴的交点的纵坐标即一次函数在y轴上的截距).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直线从左向右上升);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直线从左向右下降).特别:当b=0时,y=kx(k≠0)又叫做正比例函数(y与x成正比例),图象必过原点. 10、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叫做双曲线.当k>0时,双曲线在一、三象限(在每一象限内,从左向右降);当k<0时,双曲线在二、四象限(在每一象限内,从左向右上升).因此,它的增减性与一次函数相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