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资源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妙挖掘乡土资源充实历史课堂教学

摘要:历史与社会是一门整合了历史、地理及有关人文知识的综合课程,因此它要求教师善于整合各种课程资源以提高教学效果。乡土课程资源是学校课程资源的重要补充和拓展,开发并整合乡土课程资源中的地理、历史和人文资源,将其应用于日常教学,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和实践,不仅有助于顺利实现教学目标,还可以切实提高学科的德育功能,有效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乡土资源、挖掘、运用、课堂教学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要求:教师要善于发掘和利用本地特有的乡土教育资源。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密切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要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在实际中发现问题,并综合地运用各种知识去解决问题,提高对社会的认识能力。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乡土资源,撷取生活中的真实事件,引发学生的直觉体验,让教育回归真实的生活,激活课堂教学。

乡土知识的涵盖面和涉及面是十分广泛的,它包括自然地理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和社会发展资源等。具体而言,就是指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社会发展以及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

一、巧借地域景观,增强社会实践能力

《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课的目的是“尝试从不同的角度,综合多种知识探究社会问题,提高参与社会、实践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要使探究课达到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综合性”、“探究性”、“活动性”和“社会性”,实现课堂从“历史”到“社会”的回归,这样要求我们的课堂和活动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生活的体验和社会的回归。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为发展学生的能力提供良好的条件。以七年级上册为例,七上的综合探究课都是围绕人类生产与生活环境探究来设计的,加上整个课程的设计基于生活、基于案例、基于问题的呈现方式,综合活动课的探究自然成为了学生乡土自然资源的探究。那么怎样在七年级上的综合探究课中开发家乡的自然环境资源呢?

第一课“生活在社区”和综合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的教学中,我便引导学生在学会绘制平面图的基础上,绘制社区图,明确自己家在本社区中的位置,然后按社区分组,让同一社区的同学一起绘制自己社区在乡镇版图中的位置,然后进行辅导纠正,全班同学一起绘制家乡乡镇的行政平面图,最后查找乡镇在台州市的位置和台州在全国的位置。用4幅图呈现了四级家乡----社区、乡镇、台州、中国。在讲七下“我是社会小主人”这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调查题目《花桥溪污染状况调查》,调查对象是学校附近的那条司空见惯的小溪。我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组,一组是本地学生,让他们回家向长辈们了解这条溪流过去的状况,并收集有关的资料;另一组是进行户外考察活动,沿小溪两岸进行观察。然后结合两组同学之精华,写调查报告及整治建议,最后进行团队活动,组织志愿者课余时间捡垃圾。这样既落实了教学内容,灵活的适用开发了乡土资源,又让学生尝试了如何行使监督权,真正

体会到“我是社会小主人”的感觉,使乡土资源与教材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交相辉映。

二、巧挖民风民俗,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把学生带入思维的兴趣之门,可以调动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中引入乡土资源,能够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也使教学内容更加具体、丰富与亲切。例如,学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文,为了更加清晰的阐明南北方自然差异和人文差异,教师有意识地联系家乡的气候、土壤、河流水文特点、典型动植物、农作物耕作制度、房屋结构、水陆交通、食物及风俗习惯等,并将其制成表格,让学生自己填表并归类。因为这些都是平时司空见惯的,学生学习热情空前高涨,效果可想而知。又如在九年级《世界遗产在中国》一目中讲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可特意提到家乡龙灯,因其做工精细、传神、历史悠久等特点,被誉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教学时,可利用视频播放舞龙场面,同时布置一份特殊的寒假作业,要求每个学生动手制作一盏花灯,在元宵节举行灯展、评选、猜谜活动,不但对龙灯制作的历史及蕴含的意义有更加深刻的了解,还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倍感亲切,提高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在学科教育中更好地落实了传统文化教育。

三、巧引名人伟绩,提升综合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即人文方面的素质与修养,亦称人文素质。一般把人文素养定位于两个层次,一是指掌握语言、文学、历史、哲学、音乐美术等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的程度,二是指依靠社会学科的基础知识,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内心反省、感悟而形成的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自由、自觉、批判及超越精神,对人生意义与价值判断和思考。第二层次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文精神。人文知识性的东西只有在人文精神的层次上其价值才能得以复活。”由此可见,人文素养分为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两个方面,人文知识体现在具体的学科知识之中,而人文精神则蕴涵在人文知识之中,需要我们在学习人文知识的过程中通过思维、概括、提炼出人文的精神。人文素养的培养,关键在于塑造人文精神。

乡土知识在塑造公民修养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功能。一个人在认识上是先熟悉家人乃至家乡,再逐步扩大到了解国家。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是从爱家庭、爱学校、爱集体农庄、爱工厂、爱祖国语言开始的。他从直接表达爱家庭、爱学校、爱故乡的感情,逐渐过渡到认识更加深刻的社会关系,从理性上认识祖国的概念。”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基普郎格曾经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在教学中引用本乡本土的名人轶事,能使学生认识自己的先辈对家乡、对祖国的贡献,能了解到家乡人民辛勤劳动和英勇斗争的业绩,进一步体会到家乡的可爱和祖国的伟大。八年级历史教材中涉及到文天祥、戚继光等历史人物,教师可根据学生多次游过附近仙岩洞、桃诸城的经历,从仙岩洞、桃诸城想到文天祥的视死如归、戚继光的不畏强敌;从瞻仰亭旁起义遗址认识了包定等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深刻地体会到在白色恐怖时代一个人生存的艰难,更加珍惜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激发战胜困难、度过逆境的勇气和力量,锤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培养自己奋发进取的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这难道不比那些以空泛的“祖国化”为号召,以古老的民族英雄、伟人事迹为教材,苍白无力的爱国主义教育显得更加丰厚有力。由此可见,乡土资源不仅是树立学生健康向上人生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