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治疗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整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药物治疗的临床资料,总结药物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12月收治的6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两组患者在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生长抑素治疗,以18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出血情况和康复效果。结果在选取的例64患者中,观察组患者中显效患者为10例,有效患者为21例,无效患者1例,观察组的有效率达96.8%,对照组患者中显效患者为8例,有效患者为18例,无效患者为6例,有效率为81.2%。观察组的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通过进行止血联用生长抑素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出血情况,对患者的止血和治疗有重要的价值。

标签:上消化道出血;药物治疗;效果分析

上消化到出血是一种急性出血,上消化到主要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等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系统部位[1]。这些部位出血的主要原因是上述消化道出现病变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情发病快,死亡率高,病死率甚至高达14%以上[2]。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症状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隐性出血,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呕血或黑便,或是两种情况同时存在;另一种是显性出血,患者大量呕血或出血,进而造成患者死亡。本文通过对所选患者的临床药物治疗进行对比分析,总结患者在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时的药物治疗措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月~12月所收治的6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2例。观察组中男13例,女19例。年龄35~76岁,平均年龄(45.2±

2.8)岁。其中,急性胃黏膜损伤患者6例,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患者8例,胃癌患者4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14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6例。对照组中男15例,女17例,年龄32~74岁,平均年龄(42.2±2.5)岁。其中,急性胃黏膜损伤患者4例,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患者10例,胃癌患者6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12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8例。两组患者的出血量2000ml者3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基本资料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主要内容为常规血容量补充,叮嘱患者要绝对卧床,随时准备并做好对休克患者的抢救,指导患者禁食。两组患者在止血阶段所使用的药物均为止血环酸、雷尼替丁、凝血酶原等药物。对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生长抑素的加用,首次使用时剂量为0.25mg,将其溶入15~20ml 生理盐水后进行中静脉推注注射,并辅以3mg生长抑素进行葡萄糖静点,经典时间控制在12h。并随时根据患者的出血情况进行改进,在患者出血停止后的第3d停止使用。在两组患者进行治疗时,对两组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进行监测,并对患者在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记录。

1.3观察指标观察患者的止血治疗情况,观察患者有无频繁黑便和呕血现象,患者血常规中的血红蛋白、红细胞等指标是否出现降低,患者的血压和脉搏是否恢复的正常值。将患者上述指标分为三中程度:①显效:患者在用药1d内黑便基本消失,呕血停止,心率和血压基本稳定;②有效:患者在用药3d内黑便、呕血现象消失,心率和血压趋于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保持良好;③无效:患者在用药3d后仍有黑便、呕血现象,心率和血压出现波动。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中是否出现不良反应。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2个疗程的治疗和观察,观察组患者中,显效患者为10例,有效患者为21例,无效患者1例,观察组的有效率达96.8%,对照组患者中显效患者为8例,有效患者为18例,无效患者为6例,有效率为81.2%。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基本平稳且都没有出现不良反应情况。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上消化到出血是一种发病快死亡率高的急症,患者在伴随着上消化道出血的同时伴有休克症状,严重时会出现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症状[3]。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发病因素是患者消化道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以及胃癌等临床症状发生病变。现在的临床医学检测可以通过放射性核素、急诊内镜、腹部扫描等检查准确迅速的判断出患者的出血位置及致病原因。临床上在治疗时普遍采用止血药物联用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通过对患者的内脏血管进行收缩式门脉的压力降低,进而使患者停止出血。但这种方法存在很大的缺陷,比如止血药物要进行大剂量的静点输入才能发挥效用,且患者在治疗时有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等[4]。本文通过对观察组患者加用生长抑素进行治疗,生长抑素是近年来研发的新型药物,通过对内脏血管进行收缩,降低患者的门静脉压力,并对胃酸等分泌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5]。大大的减少了患者的机体损耗[6]。且在使用时能够有效的的提高止血药物的作用,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使用止血药联用生长抑素,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康复情况和康复速度。

参考文献:

[1]覃丹.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药物治疗[J].中国卫生产业,2012,06:63.

[2]白如雪.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治疗[J].中国临床医生,2012,06:61-64.

[3]刘华春.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治疗分析[J].当代医学,2012,15:113.

[4]王国立.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药物治疗分析[J].当代医学,2013,23:87.

[5]段成勇.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32:34,36.

[6]高柳青.上消化道出血的藥物治疗[J].中国医药指南,2014,11:384.编辑/成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