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德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10/6 12
• 必须注意的几个观点: • 1.德育不仅有正向功能,而且可能出现负向功能。 • 所谓负向功能:是指由于德育方向不对或方法不对 时,不仅不能促进,反而会阻碍社会发展和学生个 体发展。 • 如在德育方向上:个人崇拜、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等错误导向会使德育适得其反; • 如在德育方法上:简单粗暴、强制说教、溺爱迁就 、放任自流等方法不可能取得好的德育效果。 • 2.德育功能是有限的。 • 促进和维护社会发展,不仅需要学校德育,更要借 助社会制度、国家法律等社会杠杆发挥作用。
2018/10/6 7
• (4)品德 • 品德是一定的道德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表现出 来的较为稳定的特点和倾向,是道德认知、道德情 感、道德行为等构成的综合体。 • 道德认知,即对现实道德关系和道德规范的认识, 包括道德印象的获得、道德概念的形成和道德思维 能力的发展等; • 道德情感,是对现实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的好恶、 爱憎等情感; • 道德行为,是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具 有道德意义并能进行道德评价的利他行为或亲社会 行为。
2018/10/6 18
• • • • •
(2)德育过程的矛盾 德育过程中存在着诸种矛盾。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德育过程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矛盾; ——第二层次是德育过程内部的矛盾; ——第三层次是德育过程中主体(教育者、受教育 者)自身的矛盾。 • 在诸多矛盾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是主 要的矛盾。这两者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为教育者所 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现状之间的矛 盾。它们之间的矛盾运动,是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
2018/10/6 16
• 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不同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 两者既相联系又相区别。
思想品德教育过程 思想品德形成过程
1.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的组 1.思想品德是人的精神素质的 成部分,其实施属教育活动范 组成部分,其形成属于人的素质 畴; 发展范畴;
2.是从外部对受教育者施加 影响的过程; 3.是受教育者与外界教育影 响相互作用的过程。
2018/10/6 11
• 2.社会功能 • 德育的社会功能指的是学校德育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对 社会发展发挥何种性质的作用。概括而言,德育的社 会功能主要表现为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 ——通过培养合格公民,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德育通过培养人的思想品德来规定人的发展方向,使 之成为社会稳定与发展所需要的合格公民。) • ——通过传播一定的思想、意识、观念和舆论来影响 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一方面通过教育对象影响其家 庭成员和周围的人的思想和行为,从而影响社会;另 一方面则通过教育机构的良好风气、氛围和环境来影 响和教化社区的风气,从而影响整个社会风尚。)
2018/10/6 19
• 教育者所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现状 之间的矛盾,是德育这一实践活动存在的条件,解 决两者之间的矛盾也是德育实践目的之所在。也正 是这一对矛盾关系,决定着德育过程区别于其他各 育过程,也决定着德育过程其他矛盾的解决。 • 受教育者发展自身道德的愿望与受教育者原有道德 水平的差异,构成了受教育者自身的内部矛盾。这 一矛盾运动的过程,就是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过 程。 • 德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关系,就在于德 育过程的矛盾需要通过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发展 矛盾起作用,而受教育者自身的内部矛盾又是在道 德教育活动的作用下形成的,而不是自发形成的。
2018/10/6 13
三、德育目标和内容(德育教什么?)
• (一)德育目标与德育内容 • 1.何谓德育目标 • 德育目标,是指一定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 个体在思想品德素质方面的质量和规格的总的设 想或规定,是对德育活动结果的期望。 • 2.何谓德育内容 • 德育内容,是指用什么样的道德规范和人生观、 价值观念和世界观等来培养学生,是“为实现德 育目标而用以教育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方面 的知识、理论、思想、观点、准则、规范等”, 它是德育目标在德育活动中的具体化。
2018/10/6 4
(三)德育的内涵
• 内涵是指一个概念所概括的思维对象本质特有的属性 的总和。 • 1.德育的内涵 • (1)《教育大辞典·教育学》:“德育旨在形成受教 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在社会主义中国,包括思 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顾明远,1990 ) • (2)德育即育德,也就是“有意识地实现社会思想 道德的个体内化,或者说有目的促进个体思想品德的 社会化” 。(班华,2001) • 所谓“德”,即个体的“品德”,指人的个性品质中 的德性,狭义上讲,主要是指个体的道德品质;广义 上讲,则包括思想品质、政治品质、道德品质等。
2018/10/6 14
• 3.两者的关系 • 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是紧密联系的。 • (1)德育目标是德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对 德育内容具有选择、导向、协调、评价等作用; (2)德育内容则是德育目标的具体体现,是实 现德育目标的基本条件; • (3)德育目标的确立、德育内容的选择,既要 考虑国家和时代的需要,也要考虑学生年龄特征 与品德发展水平。
• (一)德育的词源分析 • “德育”是近代以来才开始出现的名词。 • (1)在西方,“德育”这一概念术语形成于18世纪后 半叶。人们将“道德教育”(moral education),简 称为“德育”。如康德、裴斯泰洛齐、斯宾塞等人都提 出或使用过“德育”一词,“德育”自此之后逐渐成为 教育世界里一个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 • (2)在中国,德育这一概念的出现,则始于中国近现 代教育。有学者认为,1902年《钦定京师大学堂章
程》最早使用“德育”这一专门术语:“外国学堂 于知育体育之外,尤重德育”;此后,王国维、唐 钺、王克仁等使用“德育”这一术语,但多半是作
2018/10/6 为“道德教育”的简称和同义语。 2
• (二)德育的外延
• • • • • • • • • • • • • 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概括的思维对象的数量或范围。 1.德育是什么 德育究竟指什么,可谓人言人殊。大致有如下理解: ——德育即道德教育; ——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 ——德育即道德、政治和思想教育; ——德育即理想、道德和纪律教育; ——德育即“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 ——德育即做人的教育; ——德育即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德育即心理健康教育; …… 在我国,无论是德育理论,还是德育实践,一般是如此界定“德 育”:即德育是由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等 教育内容构成的教育活动。
2018/10/6
2.是在外部影响作用下,道德 主体内部自身运动的过程; 3.是道德主体与外界各种影响 相互作用的过程。
17
• 2. 德育过程的结构和矛盾 • (1)德育过程结构 • 教育者、受教育者和德育的内容与方法便构成了 德育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 • 教育者是指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个人 或团体,处于主体地位; • 受教育者指接受德育影响的个人或团体,既是德 育的客体又是主体; • 德育内容和方法是教育者用以影响、作用于受教 育者的中介,是纯客体的东西。 • 三个基本要素在德育活动中形成相互联系、相互 制约的关系,从而形成德育过程内部矛盾运动。
2018/10/6 3
• 2.德育的组成部分 • 我国学校德育主要包括: • (1)道德教育,指提高个体道德素质、处理好人与 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关系的教育。 • (2)思想教育,指人对世界和事物的思想认识的教 育,目标是形成一定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我国思想 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 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 (3)政治教育,是对人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的教 育,包括对国家、政党、政权、社会制度、阶级、 民族和国际关系的情感、立场和态度的教育。 • (4)法制教育,是对公民的民主与法制观念和法律 规范的教育。
2018/10/6 10
• • • •
(二)德育的功能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育人功能;二是社会功能。 1.育人功能 德育的育人功能,简单地说就是育德,即满足学生的道 德需要,启发学生的道德觉醒,规范学生的道德实践, 引导学生的道德成长,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提升学生 的人生价值与社会理想。 • 学校德育在促进学生品德发展与个性形成中具有重要作 用。(学校德育不仅按照社会发展的要求有目的地给学 生以系统的积极影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其他 社会因素,乃至制约生物性因素与主体性因素对个体发 展的影响,它通过有效措施引导学生自觉抵制各种不良 因素的影响,调节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影响,形成教育 合力,为学生品德发展与个性形成提供有利条件。)
2018/10/6 9
二、德育的功能(德育有什么用)
• (一)对德育功能的认识 • 所谓德育的功能,反映这样一个问题——“德育( 本来)能够干些什么”。 • 对德育功能的理解影响对德育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的认识。 • 对德育功能的正确认识,具有积极意义: • ——有助于德育目标的确定; • ——有助于形成恰当、适度的德育评价; • ——有助于适当、适度的德育实践。
第十章 德育
学习目标: 1.德育的概念;(德育是什么?) 2.德育的功能;(德育有什么用?) 3.德育目标和内容;(德育教什么?) 4.德育过程及其规律;(德育过程有何规律?) 5.德育组织与实施;(德育如何教?) 6.德育模式。(如何合理借鉴国外德育?)
2018/10/6
1
• 一、德育的概念(德育是什么?)
2018/10/6
15
四、德育过程及其规律
• (一)德育过程概述
• 1.何谓德育过程? • 一般认为,德育过程即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以促进受教 育者一定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为目的,教育者与受教育 者共同参与双向互动的教育活动过程。 • 具体说来,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思想道德要 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教育影 响,并通过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的内化、外化机制,促进其 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发展其品德能力的教育活动过程。 • 德育过程从宏观上看,贯穿于人的一生,从微观上看则指 学校教育中的具体的道德教育过程。而且,从过程的特点 来看,学校德育过程不仅仅是受教育者接受思想道德教育 的过程,也是一个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向互动的教育与受 教育过程。
2018/10/6 8
• 3、德育的实质 • 德育的实质就是培育人的思想品德——把社会道德规 范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 • 如何实现“转化”? • (1)重视德育主体的自我建构; • “教育虽然存在从外部施加影响的过程,但是其主题 却应是促进、改善受教育者主体自我建构、自我改建 的实践活动的过程”。(鲁洁) • (2)让德育回归生活; • 从知识道德向生活道德转变(道德观);从唯知识论 走向生活经验论(课程观);从单向传授转向交互作 用(学习观)。(鲁洁,2005) • 在生活中,通过生活进行德育,让学生过有意
• (3)“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 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 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在受教育者的自 觉积极参与的互动中,通过内化和外化, 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 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 鲁洁、王 逢贤,2002)
• 德育,即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
2018/10/6 20
• (3)德育过程的本质 •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旨在促 进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发展的社会过程,实质上 是一种思想、政治、道德的社会传递和社会继承过 程。 • 德育过程的主要任务就是教育者有目的地指导受教 育者学习、选择、接受既有的社会思想、政治、道 德文化,同时学会自主创立新的思想、道德范畴和 道德规范。 • 因此,德育过程的本质就是造就道德主体或再生产 道德主体的过程。
2018/10/6
6
• (3)道德
• 道德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 惯和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 与国家之间关系的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袁振国 ,2004) • 道德特点: • —— 是一定的社会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国 家之间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 ——它以善恶为评价标准来评价人们的行为; • —— 它的实行依靠的是社会舆论、传统习俗、规章 制度的约束,不具有强制力; • —— 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产生于社会实践并随经 济结构的变化而发展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