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性急救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抢救的效果观察

整体性急救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抢救的效果观察
整体性急救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抢救的效果观察

整体性急救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抢救的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9-08-19T14:03:19.617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19期作者:颜源均1 李卫东1(通讯作者)郑莉2 杨云川1 [导读] 对AMI患者实施整体性急救护理,可以明显缩短患者的抢救时间,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应用。(1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四川南充 637000)

(2南充市第四人民医院儿科四川南充 637000)

【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性急救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院内抢救的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月因AMI于我院急救的12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64)和对照组(n=64),对照组应用常规急救护理,试验组应用整体性急救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和急救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的急救时间短于对照组,急救效果高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AMI患者实施整体性急救护理,可以减少患者的急救时间,增强急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整体性急救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抢救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9-0044-02 Observation on the effect of holistic Emergency Nursing on Hospital Rescue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Yan Yuanjun1, Li Weidong1(Communication author), Zheng Li2, Yang Yunchuan1

1 Emergency Departmen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 Nanchong, Sichuan 637000, China;

2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Nanchong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Nanchong,Sichuan 637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holistic emergency care on hospital rescue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128 patients with AMI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January 2019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n=64) and control group (n=64).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emergency care, 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holistic emergency care.The rescue time and effect of first aid were compared in 2 groups.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s first aid time was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rate of rescue success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Holistic emergency car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patients with AMI since it can reduce the time of first aid and enhance the rate of rescue success. 【Key words】Holistic emergency care;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Rescue

在我国,AMI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每年新发患者至少50万,现存患者至少200万。AMI患者可发生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常危急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有研究[2-3]显示,对AMI患者在医院抢救过程中实施整体性急救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因此,本研究针对急诊入我院抢救的128例AMI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来探讨整体性急救护理对AMI患者院内抢救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因AMI于我院急救的1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64)和对照组(n=64)。对照组男34例,女30例,平均年龄(48.64±5.32)岁;试验组男35例,女29例,平均年龄(48.66±5.61)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急救护理:引导患者体位,密切监护生命体征,备好术前工作,护送患者进入心导管室。试验组患者采取整体性急救护理:①接诊:对于自行来院的患者,护理人员应提前备好急救物品,在急诊胸痛中心抢救室门口进行待诊。②病情评估:接诊后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病情做出迅速评估,观察患者的意识型态、测量生命体征、向家属询问病史,完成对疾病的鉴别,对患者的危险程度进行评估[2-3]。③迅速连接心电监护仪、对患者的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在明确病情之后迅速给予氧气吸入,避免心肌梗死范围的进一步扩大。④立即建立两条静脉通路,采集患者血液做快速床旁心肌肌钙蛋白监测,其他标本及时送检,遵医嘱进行抗血小板用药干预,做好碘过敏试验,做好右侧腹股沟的备皮工作。⑤于患者确诊后并于制定相应的冠脉介入治疗后护送患者进入心导管室,配合医生完成患者的生命体征评估、做好术前工作、指导患者及其家属签订相关的医疗文件。⑥对患者和其家属进行心理安慰与支持,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抢救效果评定[3]:患者心力衰竭、休克等症状完全消失计为显效;患者心衰等症状有所恢复计为有效;患者症状无好转或加重计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取t检验,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用%表示,采取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抢救时间的比较

对照组抢救时间为(45.20±7.55)min;试验组抢救时间为(34.38±5.66)min,试验组的抢救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t=9.173,P=0.000)。

2.2 抢救效果的比较

试验组的抢救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所示。表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的比较 [n(%)]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急性心机梗死具有意外性、积累性,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一种重大疾病[1],往往由于长时间同时又比较严重的心机缺血而造成心肌某些部位急速坏死。一般的表现是伴随胸闷胸痛、体内循环功能不畅,心电图反映出的心肌损坏、缺血等明显症状。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和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了21世纪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而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中危险性最大,夺取人生命最多的一种疾病[2]。那么,面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我们该如何急救和护理呢? 1 急救 通过早期诊断、急诊血运重建、早期气管插管辅助通气、联合使用主动脉球囊反搏进行循环支持等技术成功挽救了患者生命[3]。 2 护理措施 2.1 一般护理 2.1.1 对于此类患者,因病情特殊、危害性大,因此保证及时救治和病情跟踪是十分必要的。

同时应该给患者提供较为安静的环境,不能将病人安排在吵闹、拥挤的地方,容易引起患者心情烦躁,心率波动较大。最好保证他们可以卧床疗养,在护理治疗期间杜绝探视,对于行动不便者应有专业护理人员负责患者的饮食起居,对于情况特别严重者,护理人员应承担一切患者起身、大小便等活动。同时,缓解心肌梗死患者的焦虑情绪,使患者放松心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4]。 2.1.2 保护大便通畅 大便用力可引起病情突变而出现并发症,甚至可导致心脏破裂,除劝告患者不宜屏气用力外,还应该多食用杂粮、水果以及易消化等食品,促进肠胃排泄,一定切忌辛辣食物,保证治疗期间排便通顺,每天饮用适量蜂蜜具有良好的效果。 2.1.3 保证充足的睡眠 保证每日睡眠 6~8h,对于急性期的患者,应保持室内安静,护士动作要轻柔,语言温和,避免患者情绪激动,晚餐不宜过饱,必要时遵医嘱服用镇静、安神药。 2.2 心理护理 2.2.1 患者一般情况下,对于疾病并不了解,容易产生焦躁不安、自暴自弃等行为,甚至具有恐惧、轻生等心理。

急性心梗的护理查房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查房 【定义】 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又叫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临床表现常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损伤标记酶的升高以及心肌急性损伤与坏死的心电图进行性演变。按病变发展过程,心肌梗塞可分为急性心肌梗塞与陈旧性心肌梗塞。 【病因】 灌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基础上,并发粥样斑块破裂、出血、血管腔内血栓形成,动脉内膜下出血或动脉持续性痉挛,使管腔迅速发生持久而完全的闭塞时,如该动脉与其他冠状动脉间侧支循环原先为充分建立,即可导致该动脉所供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缺血。1h以上即可致心肌坏死,在粥样硬化的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的基础上,发生心排血量骤降(出血、休克或严重那个的心律失常)或左心室负荷剧增(重体力活动、情绪过分激动、血压剧升或用力大便时)也可使心肌严重持久缺血,引起心肌坏死、饱餐(特别是进食多量脂肪时)血脂升高,血液粘稠度增高,引起局部血流缓慢,血小板易于聚集而致血栓形成,睡眠时迷走神经张力增高,使冠状动脉痉挛,都可加重心肌缺血而致坏死,心肌梗死即可发生于频发心绞痛的病人,也可发生在原来并无症状者中。 【临床表现】 (一)先兆/前驱症状 约1/3病人突然发病,无先兆症状。2/3病人发病前数日至数周可有胸部不适、活动时气急、烦躁、心绞痛等前驱症状。其中以初发型心绞痛或原有心绞痛恶化最为严重。 (二)主要表现 1.疼痛:最常见,也是最先出现的症状,性质可与过去曾发作的心绞痛相似,但程度较前者严重,难以忍受,大汗,有濒死感;疼痛持续时间长,一般>30分钟;休息或口含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少数不典型者可表现为上腹痛,易误认为急腹症;部分病人疼痛可放射至下颌、咽部、牙龈、颈部,常被误诊为相应的其他疾病。 2.全身症状:可有发热,T38°C左右,持续约1周,白细胞增高、血沉增快,一般在发病24~48小时出现,为坏死物质吸收所致。 3.胃肠道症状:上腹痛可以是首发症状和主要症状,也可以是放射痛的表现;伴有恶心、呕吐等;多见于下壁心肌梗死,一般认为是坏死心肌对迷走神经的刺激。 4.心律失常:可以有多种类型的心律失常频繁发作,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常见,室性期前收缩最普遍,室扑/室颤最致命。心肌梗死后在24小时内发生心律失常最多见和最为严重,是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_个案

案例:对一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 一、典型案例 患者,女性,53岁,因“反复心前区闷痛3年余,加重伴气促、冷汗2小时”于2010年8月29日10:20入院,急诊以“急性心肌梗死”收住住院。 3年前患者因劳累后出现心前区压榨样痛,并放射至左肩部疼痛,持续约几分钟,经休息而缓解,后在家人的劝说下到当地医院做心电图(ECG)提示“冠脉供血不足”,予以扩冠治疗。以后又多次于劳累过度或情绪激动后出现心前区压榨样疼痛,均经扩冠治疗而缓解。患者于2小时无明显诱因前出现乏力、胸闷、胸痛、气急、冷汗、颈部发紧、伴有恶心、呕吐数次,含服硝酸甘油无效,急赴“当地医院”就诊,急诊以“急性心肌梗死”收入住院。 既往患糖尿病5年,高血压病3年,高脂血症2年,均规律服用药物控制于正常范围内。无冠心病家族史。 查体:体温36.8℃,脉搏92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80/50mmHg。神志清合作,扶入病房,体型稍胖,头颅五官无畸形,双侧瞳孔等圆等大,对光反射灵敏,颈软,无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界不大,心率92次/min,心音低钝,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肝脾未扪及肿大,双下肢无水肿。 心电图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宽而深的Q波,T波倒置。 化验室结果示:WBC计数6.2×109/L,中性粒细胞70%;红细胞沉降率增快;CK-MB升高,AST起病后10小时升高,5天后下降至正常。 入院诊断: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心功能Ⅳ级 2、原发性高血压 3、糖尿病

4、高脂血症 二、治疗要点 入院后立即置于ICU病房行心电监护抢救,吸氧2—3天,止痛、溶栓抗凝、扩冠、补充血容量、极化液等治疗,1周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情绪稳定,能下床轻微活动,无气急胸闷,胸痛缓解。 三、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饮食护理宜给低盐、低热、低脂、高维生素、适量蛋白易消化清淡的饮食,少吃多餐,最初2~3天流质饮食为主,以后根据病情逐步过渡到低脂、低胆固醇清淡半流饮食或软食。为了利于病人饮食每天进行两次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以增进病人的食欲。 2、活动与休息发病后1~3天应绝对卧床休息,尤其是最初的24小时内必须绝对卧床休息,限制探视,进食、排便、洗漱、翻身等活动由护士协助完成,并保持情绪稳定,其目的是减少心肌耗氧量,防止病情加重。对于有并发症者,应适当延长卧床休息时间。卧床期间护理人员要协助患者进行被动或主动的肢体功能训练。若病情稳定无并发症,24h后可允许病人坐床边椅,协助患者进餐、洗漱,在患者活动耐力范围内,鼓励患者参与部分自理活动。第5~7天后可室内行走、室外走廊散步。 患者活动必须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与监测下进行,以不引起任何不适为宜。若活动时心率比安静时心率增加20~30次/分钟或15~20次/分钟(服用β受体阻滞剂后),血压降低10~15mmHg以上或血压异常增高,心电图上表现出心律失常或ST段移动,患者主诉乏力、头晕、呼吸困难、恶心、心前区疼痛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卧床休息。 3、氧疗护理遵医嘱给予2~4L/min持续或间断的鼻导管吸氧。氧疗可以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心绞痛,减少心律失常,减轻心脏负担,保证心脏及重要器官的氧要求,控制心梗范围。 4、保持大便通畅由于患者病情危重,需绝对卧床休息,而患者年老体弱,胃

急性心肌梗塞的急救护理

急性心肌梗塞的急救护理 【摘要】急性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以致相应心肌发生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引起部分心肌缺血性坏死.常并发心衰,休克与心律失常,是心肌猝死的主要原因。目的探讨和总结急性心肌梗塞的急救和护理。方法回顾分析26例急性心肌梗塞的急救和护理体会。结论通过观察护理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做出早期诊断,积极抢救,使病人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急救护理 对于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在积极抢救和治疗的同时,临床护理十分重要.如果不认真周到的从生理,心里,文化,社会等方面进行整体护理,那么患者就不会及早康复,甚至会因护理工作的疏忽,患者因饮食,休息不当或情绪不稳定,不配合治疗等诸多因素而导致并发症的发生,使病情迅速恶化或并发心跳骤停而死亡。 根据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现在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症状,按轻重缓急而提出相应的护理诊断并采取和拟定一系列相应的护理措施和计划,在护理活动中逐渐向认真落实,并根据疾病的转归情况及时修订和补充所拟定的计划和措施。 1临床资料 本组26例,男20例,女6例,年龄48—60岁,全部病例根据病史典型临床表现,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及血清酶检查等作出诊断,临床治愈18例,好转7例,未愈1例,疗程最短3天,最长68天。

2急救处理 2.1一般治疗保持环境安静,绝对卧床休息,同时给予持续高流量吸氧。 2.2心电监护监测心律,血压和呼吸,心律失常必须及时消除,以免演变为严重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对于室性心律失常应用利多卡因静注,缓慢心律失常应用阿托品。 2.3解除疼痛疼痛轻者可口服可待因或硝酸甘油或消心痛舌下含服,并观察疗效,疼痛严重时遵医嘱给予杜冷丁肌注,必要时1—2小时重复注射,以后4—6小时可重复注射。 2.4监测血压遵医嘱静滴硝酸甘油和极化液,调节滴数15—20滴/分。有些患者静滴硝酸甘油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头痛等副作用。做好解释工作并调慢滴数,必要时向医生汇报,并加强床旁巡视,监测血压的变化。 2.5治疗心力衰竭以应用镇静和利尿药为主,也可选用徐血管扩张剂,减轻左心室的前后负荷。 2.6纠正休克急性心肌梗塞常伴有心源性休克且伴有周围血管舒缩障碍或血容量不足等原因.固应分别给予处理。 3护理 3.1医疗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观察患者神志,心律,心率,血压,呼吸的变化。及时记录病人胸部不适的位置,时间,放射部位及诱发因素。观察心源性休克和左心衰的表现,及时报告医生,给予积极抢救。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护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b6882736.html,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护理 作者:刘晓杰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第19期 急性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发生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临床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发绀、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增高及心电图出现特征性和进行性改变[1]。同时可能诱发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病死率很高。因此一旦确诊应及时有效地进行护理,以降低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死率。现结合临床实践,介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护理。 1 急救护理 1.1 卧床休息发现心肌梗死症状,确诊为心肌梗死时,应立即卧床休息,禁止翻身,立即用头皮式静脉留置针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以保证及时用药和保护血管。治疗护理尽量一次集中迅速完成,减少不必要的搬动患者,以减轻患者的心脏负担。 1.2 吸氧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心脏有迅捷的神经系统,心脏本身靠冠状血管供应血液和氧气。心脏对缺氧十分敏感,一旦缺氧就可导致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因此,吸氧是治疗中的重要一环[2]。通过氧疗可增加心肌血氧供给,改善心肌缺氧,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心绞痛,减少心律失常,减轻心脏负担,保证心脏等重要器官的氧需要,控制心肌梗死范围的扩大。根据病情一般患者2~4 L/min,甚至达6~8 L/min,8 h~12 h更换鼻导管一次,吸氧时间不超过72 h,有并发症者可延长吸氧时间。吸氧期间注意鼻导管通畅,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通畅。 1.3 疼痛的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明显的心前区疼痛,剧烈疼痛可引起反射性冠状动脉收缩,加重坏死区的心肌缺血,缺氧易诱发并发症。遵医嘱给予杜冷丁50~100 mg肌肉注射,必要时1~2 h后再肌内注射一次。用药后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心率变化,注意观察疼痛的性质。持续时间,放射部位以及缓解情况。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3~0.6 mg,迅速为唾液所溶解而吸收。1~2 min即起作用,约30 min作用消失。此类药物可扩张冠状动脉,减低阻力,增加冠状动脉循环的血流量。还可扩张周围血管,以减少静脉回流,降低心脏前负荷和心肌需氧,从而缓解疼痛。 1.4 静脉溶栓护理溶栓疗法是心肌梗死再灌注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降低心肌梗死病死率的有效治疗措施之一。因此要紧急检查血常规、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和血型、配血型备用,按医嘱用药。用药过程中及用药后要密切观察血管再通的指征,其指征为:心电图抬高的ST段于2 h内回降50%,胸疼2 h基本消失,2 h内出现灌注,心律失常,各种快慢缓解的心率失常均可出现,应做好抢救准备。密切观察心电图波形的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抢救处理。在溶栓过程中,护士应仔细询问病史,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脑膜刺激征,有无皮肤、黏膜、牙龈出血,有无呕血、便血、黑便等。一旦发现出血倾向及时通知医生。

急性心梗并发室颤的急救与护理

急性心梗并发室颤的急救与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因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达1 h以上,导致心肌坏死,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是循环内科常见的急症之一。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增快,社会生活压力的增加和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冠心病的发病日趋年轻化,AMI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心室颤动是AMI的致命并发症之一,但只要能及时发现积极救治,密切关注病情的发展变化,提前预判室颤发生前的先兆症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消除再次引发生室颤的不利因素,这是保证急救成功的关键措施。急诊科护理人员要具备综合素质,包括心理素质、专业知识、急救技能等。护理人员要掌握心电图的相关知识,能判断各类心律失常,特别是恶性心律失常要及早发现并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标签:急诊;心肌梗死,室颤;急救护理措施 发生心肌梗死的原因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供血中断,导致心肌持久性缺血而引发心肌坏死。心梗发生后通常伴有心室颤动并发症,如果抢救不及时会导致心梗后猝死。患者心梗并发室颤要及时进行复苏,这是保证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措施[1]。因此急诊时医护人员要对室颤的发生要有预判。 1 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数量不断增长,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逐年上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快、致死率高,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安全。根据相关报道指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有80%左右伴有各种心律失常,主要发生在患者发病的24~48 h。其中室性心律失常发病人数较多,特别是患者伴随室颤发生,需要早发现、早治疗,一旦抢救不及时,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2 急救与护理 2.1 基础生命支持 患者进入抢救室后要快速安置,急诊护士在接诊心肌梗死患者后,要立即安排患者行心电图检查,要嘱患者绝对卧床,所有检查项目均在抢救室内实施。护士要及时进行心电监护。密切观察心电变化。患者如并发室颤和心律失常,要遵医嘱快速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干预[2]。静脉通道要优选留置针,通常选择左侧上肢静脉穿刺和给药,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要密要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结合患者反应调整滴速。嘱咐患者不能用力排便,否则会加重心脏负荷,导致心肌缺血,增加氧耗,诱发心律失常[3]。 2.2 室颤时的急救 心室颤动由于发病突然,病情进展快,如果处理不及时采取措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早期的心室颤动并非由于血流动力发生异常引发的,所以提早给予除颤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常规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常规 1 、按危重症护理常规进行护理,遵守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的理念。 2、除颤器、抢救车预先放置床旁;立即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解除焦虑,必要时给与镇静剂。 3、立即给氧气吸入3-5L/min,24h持续吸入。 4、立即给与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神志、血压、心率、心律、呼吸变化。 5、立即建立留置针静脉通路并同时抽血送检。 6、遵嘱给与扩冠、抗凝、镇痛、镇静、溶栓等药物治疗,密切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必要时做好急症冠脉介入前准备工作。 7、密切观察神志、生命体征变化及尿量情况,观察皮肤粘膜牙龈及尿便颜色有无出血倾向。 8、及早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1)心律失常(1室颤的立即电除颤;(2快速室速的遵嘱应用利多卡因或可达龙;(3房室传导阻滞的尤其前壁心梗合并Ⅲ度AVB做好立即行人工起搏器治疗的准备。(4心率<50次/分,遵嘱给与阿托品静推,654-2或异丙肾上腺素泵入。 (2)急性左心衰氧气调制4-6 L/min,面罩加压给氧或简

易麻醉机给氧;遵嘱给与利尿剂、吗啡药物治疗。 (3)纠正休克遵嘱调整前后负荷,适当补充碱液。 9.被动或主动活动下肢,防止静脉血栓形成,注意观察有无栓塞表现。 10、做好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做好饮食指导和健康教育。(1)第一周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协助生活护理。 (2)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进食不宜过快、过饱。第一周流食,第二周半流食,第三周软食,第四周恢复普通饮食。 (3)保持排便通畅,多食富含粗纤维食物,必要时给予缓泻剂。 11.健康指导 (1)合理饮食 (2)防治冠心病易患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血脂。 (3)调整生活方式,保持乐观情绪,减轻工作压力。(4)如没并发症,6周后科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适度。 (5)随身携带急救药物,以备急用。 (6)教育家属配合并支持患者改变生活方式,给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修养环境。

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工作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 工作流程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常规 按内科系统及本系统疾病的一般常规执行。 【病情观察】 1.病人对有关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心理状态、自理能力。 2.血压、脉搏、心率、心律变化。 3.有无潜在并发症的发生。 【症状护理】 1.加强心电监护,密切观察24小时心电图、血压、呼吸,必要时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注意尿量、意识等情况。 2.经溶栓治疗,冠状动脉再通后又再堵塞,或虽再通但仍有重度狭窄者,可紧急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放支架术扩张病变血管。 3.疼痛发作时绝对卧床休息,注意保暖,遵医嘱给予及时有效的解除疼痛的药物。 4.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护理:按休克护理常规执行。 5.合并心律失常与心衰的护理:按心率失常及心衰护理常规执行。 6.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预防并发症,如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心脏破裂、室壁瘤、栓塞等。 7.行溶栓治疗时应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一般护理】 1.床边心电、呼吸、血压的监测,配备必要的抢救设备和用物。

2. 卧床休息,协助日常生活,避免不必要的翻动,并限制探视,防止情绪波动。病情稳定鼓励病人床上做肢体活动,并发症者应适当延长卧床休息时间。 3.给予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伴心功能不全者应适当限制钠盐。 4.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服用缓泻剂。 5.与病人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病人的思想活动,尊重病人的人格,确认病人的痛苦,接受病人对疼痛的行为反应。 6.在病人活动耐力范围内,鼓励病人从事部分生活自理活动。 【健康指导】 1.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疾病,避免肥胖及缺乏运动等不良因素。 2.合理调整饮食,适当控制进食量,禁忌刺激性食物及烟、酒,少吃动物脂肪及胆固醇、热量、糖类含量较高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 3.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如紧张、劳累、情绪激动、便秘、感染等。 4.注意劳逸结合,康复期适当进行康复锻炼。 5.按医嘱服药,随身常备保健盒等,并定期门诊随访,坚持治疗。 6.指导病人及家属当病情突然变化时应采取简易应急措施。

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工作流程(医学参照)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常规 按内科系统及本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病情观察】 1.病人对有关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心理状态、自理能力。 2.血压、脉搏、心率、心律变化。 3.有无潜在并发症的发生。 【症状护理】 1.加强心电监护,密切观察24小时心电图、血压、呼吸,必要时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注意尿量、意识等情况。 2.经溶栓治疗,冠状动脉再通后又再堵塞,或虽再通但仍有重度狭窄者,可紧急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放支架术扩张病变血管。 3.疼痛发作时绝对卧床休息,注意保暖,遵医嘱给予及时有效的解除疼痛的药物。 4.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护理:按休克护理常规执行。 5.合并心律失常与心衰的护理:按心率失常及心衰护理常规执行。 6.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预防并发症,如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心脏破裂、室壁瘤、栓塞等。 7.行溶栓治疗时应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一般护理】 1.床边心电、呼吸、血压的监测,配备必要的抢救设备和用物。 2. 卧床休息,协助日常生活,避免不必要的翻动,并限制探视,防止情绪波动。病情稳定鼓励病人床上做肢体活动,并发症者应适当延长卧床休息时间。

3.给予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伴心功能不全者应适当限制钠盐。 4.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服用缓泻剂。 5.与病人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病人的思想活动,尊重病人的人格,确认病人的痛苦,接受病人对疼痛的行为反应。 6.在病人活动耐力范围内,鼓励病人从事部分生活自理活动。 【健康指导】 1.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疾病,避免肥胖及缺乏运动等不良因素。 2.合理调整饮食,适当控制进食量,禁忌刺激性食物及烟、酒,少吃动物脂肪及胆固醇、热量、糖类含量较高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 3.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如紧张、劳累、情绪激动、便秘、感染等。 4.注意劳逸结合,康复期适当进行康复锻炼。 5.按医嘱服药,随身常备保健盒等,并定期门诊随访,坚持治疗。 6.指导病人及家属当病情突然变化时应采取简易应急措施。

对急性心梗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护理学范文.doc

对急性心梗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护理学-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了对急性心梗患者的急救与护理问题,为今后应对急性心梗病例提供实践经验。方法:对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进行急救并护理的40例急性心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的患者最终恢复良好。结论:挽救急性心梗患者的生命必须依靠急救与护理。 【关键词】急性心梗;急救;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因持续缺血或缺氧而引起的心肌坏死症状,属于常见急症,一般病情危重、变化迅速并且猝死率较高[1],而且多伴有并发症。我院统计了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的40例急性心梗病例的急救及护理结果,经过本院妥善的急救与护理后,暂时没有出现死亡病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9个月时间里我院收治并已经完成急救与护理工作的急性心梗患者40例,年龄在51~65岁,平均年龄为(56.22±2.14)岁。所有患者中,男25例,年龄在51~59岁;女15例,年龄在55~65岁。就疾病类型而言,慢性呼吸道感染病例11例,高血压病例19例,糖尿病病例10例;就首发症状而言,表现出胸闷的病例22例,表现出心慌的病例15例,表现出腹痛的病例3例;就心脏出现的状况而言,急性前壁心梗病例26例,急性下壁心梗病例14例。 1.2方法 1.2.1急救措施第一,储备充足的急救药品和专业医疗器械,患者入院应立即送往重症监护室,进行连续心电图实时监控。在

抢救过程中要保障电复律监护仪和临时起搏器的有效运转,抢救用的药物和医疗设备要时刻处于待命状态。只要保证对医护人员平时的急救技术培训,就可以让他们在接到任务时立即进入状态。第二,对患者进行早期足量的氧疗,采用鼻导管帮助患者吸氧,在调节氧流量时,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妥善设置参数。入院首周应给予较高流量的氧气,建议维持在 4.5~5.8L/min,待患者症状缓解后,可以改为低流量供氧,氧流量维持在 1.1~2.1L/min[2]。第三,快速建立静脉通道,把握液体的计量和流入速度,补充血容量,调节电解质,随时静脉治疗给药。注意,在一天以内不得输入超过500~1500ml的液体,输液速度不超过20滴/min。第四,适时镇静止痛并观察药物反应,急性心梗患者在急性期大多会具有胸前区疼痛难忍的症状,并伴随着情绪的不稳定,常常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第五,做好持续的心电监护工作,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如果患者病情变化,应立即采取电复律术,电复律电量在250~300J为宜。 1.2.2护理措施第一,监护室要时刻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和血压状况,特别是患者刚住院时要对其进行24小时的连续监测。第二,禁止有疼痛感的患者下床并严格控制患者的休息时间。第三,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进行密切观察,预防突发状况。第四,监督患者少食多餐,健康饮食。第五,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和护理,避免患者出现大幅度的情绪波动。第六,控制患者饮食,只允许患者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前3天的食物必须清淡并富含纤维素,3~7天时可以食用软质食物,并且一定要严格遵循低盐低脂的原则。 1.3评价指标 对40例急救成功的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观察,例如心脏、

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措施及护理要点

心肌梗死的概念 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是为急性心肌梗死(actu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 二、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 (一)疼痛是最早出现的症状,患者常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有濒死感。 (二)心律失常以室性期前收缩最多,常为室颤先兆。 (三)低血压和休克主要为心排血量急剧下降所致。 (四)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 (五)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等,与迷走神经刺激有关。 (六)全身症状有发热、白细胞增高、血沉增快等。 三、急救措施 1.立即绝对卧床休息 2.镇痛镇静:1)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0.3- 0.6mg ,胸痛未缓解,遵医嘱及早使用杜冷丁或吗啡2)烦躁者适当给予安定10mg静注或肌注 3.吸氧3~6L/min 4.建立静脉通道滴速< 40滴/分 5.心电监测密切观察心率、心律、呼吸、血压、神志和周身情况 6.抗凝治疗首选肝素,维持凝血时间在正常的2倍左右,并注意出血倾向

7.溶栓治疗使用于发病几小时以内的患者,要求在入院30~60min内进行常用药物: 尿激酶、链激酶 8.常用药物1。β受体阻滞药以减慢心率,减少心肌耗氧 2.钙拮抗剂维拉xx,减低心脏前后负荷 3.硝酸盐类硝酸甘油硝心痛硝普钠 9.常见并发症1。心律失常2。心力衰竭3。心源性休克 10.经皮肤内冠状动脉成型术(PTCA) 11.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 四、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1)CCU或者抢救室,保持环境安静 2)做好心理护理,避免情绪激动。预防并消除紧张情绪 3)绝对卧床休息一周,一周后若病情稳定可在床上活动肢体,2周后可坐起,3周后可下床活动,注意逐渐增加活动量。 4)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过饱、油腻,忌烟酒。 5)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排便过度用力或屏气,便秘可用导泻剂。 2、临床观察:1)严密观察并记录动态心电图监测变化。 2)观察生命体征及尿量,记录24小时出入量。 3)观察胸痛的缓解情况及胸痛的性质。 4)观察动态心肌酶情况。 3、药物观察内容:1)吗啡或杜冷丁有呼吸抑制作用,吗啡同时有降压作用,应严密观察呼吸、血压。

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措施及护理要点

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措施及护理要点 1.立即绝对卧床休息 2.镇痛镇静:1)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3-0.6mg ,胸痛未缓解,遵医嘱及早使用杜冷丁或吗啡 2)烦躁者适当给予安定10mg静注或肌注 3.吸氧3~6L/min 4.建立静脉通道滴速< 40 滴/分 5.心电监测密切观察心率、心律、呼吸、血压、神志和周身情况 6.抗凝治疗首选肝素,维持凝血时间在正常的2倍左右,并注意出血倾向 7.溶栓治疗使用于发病几小时以内的患者,要求在入院30~60min内进行常用药物:尿激酶、链 激酶 8.常用药物1。β受体阻滞药以减慢心率,减少心肌耗氧 2.钙拮抗剂维拉帕米,减低心脏前后负荷 3.硝酸盐类硝酸甘油硝心痛硝普钠 9.常见并发症1。心律失常2。心力衰竭3。心源性休克 10.经皮肤内冠状动脉成型术(PTCA) 11.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 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1)单人房间,保持环境安静 2)做好心理护理,避免情绪激动。预防并消除紧张情绪 3)绝对卧床休息一周,一周后若病情稳定可在床上活动肢体,2周后可坐起,3周后可下床活动,注意 逐渐增加活动量。 4)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过饱、油腻,忌烟酒。 5)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排便过度用力或屏气,便秘可用导泻剂。 2、临床观察:1)严密观察并记录动态心电图监测变化。 2)观察生命体征及尿量,记录24小时出入量。 3)观察胸痛的缓解情况及胸痛的性质。 4)观察动态心肌酶情况。 3、药物观察内容:1)吗啡或杜冷丁有呼吸抑制作用,吗啡同时有降压作用,应严密观察呼吸、血压。 2)应用抗凝或溶栓药物时,要随时观察出血症状和体征。 3)使用血管扩张药时应注意疗效和副作用,如硝酸甘油可引起头痛,并根据血压调节药物浓度。 4)抗心律失常药利多卡因,用药过量可发生嗜睡、定向力障碍和肌肉抽搐。 4.预见性观察:注意及早发现并发症 1)心律失常:各种逸博,室早,心室颤动,AVB,并作好除颤准备。 2)心力衰竭的早期表现:病人夜间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或突发性气促,发绀,心尖部奔马律等。 3)心源性休克:病人出现BP下降,脉率增快,面色苍白,尿量减少到每小时小于20ML,应警惕。∕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 案例:对一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 一、典型案例 患者,女性,53岁,因“反复心前区闷痛3年余,加重伴气促、冷汗2小时”于2010年8月29日10:20入院,急诊以“急性心肌梗死”收住住院。 3年前患者因劳累后出现心前区压榨样痛,并放射至左肩部疼痛,持续约几分钟,经休息而缓解,后在家人的劝说下到当地医院做心电图(ECG)提示“冠脉供血不足”,予以扩冠治疗。以后又多次于劳累过度或情绪激动后出现心前区压榨样疼痛,均经扩冠治疗而缓解。患者于2小时无明显诱因前出现乏力、胸闷、胸痛、气急、冷汗、颈部发紧、伴有恶心、呕吐数次,含服硝酸甘油无效,急赴“当地医院”就诊,急诊以“急性心肌梗死”收入住院。 既往患糖尿病5年,高血压病3年,高脂血症2年,均规律服用药物控制于正常范围内。无冠心病家族史。 查体:体温36.8℃,脉搏92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80/50mmHg。神志清合作,扶入病房,体型稍胖,头颅五官无畸形,双侧瞳孔等圆等大,对光反射灵敏,颈软,无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界不大,心率92次/min,心音低钝,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肝脾未扪及肿大,双下肢无水肿。

心电图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宽而深的Q波,T波倒置。 化验室结果示:WBC计数6.2×109/L,中性粒细胞70%;红细胞沉降率增快;CK-MB升高,AST起病后10小时升高,5天后下降至正常。 入院诊断: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心功能Ⅳ级 2、原发性高血压 3、糖尿病 4、高脂血症 二、治疗要点 入院后立即置于ICU病房行心电监护抢救,吸氧2—3天,止痛、溶栓抗凝、扩冠、补充血容量、极化液等治疗,1周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情绪稳定,能下床轻微活动,无气急胸闷,胸痛缓解。 三、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饮食护理宜给低盐、低热、低脂、高维生素、适量蛋白易消化清淡的饮食,少吃多餐,最初2~3天流质饮食为主,以后根据病情逐步过渡到低脂、低胆固醇清淡半流饮食或软食。为了利于病人饮食

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措施及护理要点

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措施及护理要点 心肌梗死的概念 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是为急性心肌梗死(actu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 二、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 (一)疼痛是最早出现的症状,患者常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有濒死感。 (二)心律失常以室性期前收缩最多,常为室颤先兆。 (三)低血压和休克主要为心排血量急剧下降所致。 (四)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 (五)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等,与迷走神经刺激有关。 (六)全身症状有发热、白细胞增高、血沉增快等。 三、急救措施 1.立即绝对卧床休息 2.镇痛镇静:1)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3-0.6mg ,胸痛未缓解,遵医嘱及早使用杜冷丁或吗啡 2)烦躁者适当给予安定10mg静注或肌注 3.吸氧3~6L/min 4.建立静脉通道滴速< 40 滴/分 5.心电监测密切观察心率、心律、呼吸、血压、神志和周身情况 6.抗凝治疗首选肝素,维持凝血时间在正常的2倍左右,并注意出血倾向 7.溶栓治疗使用于发病几小时以内的患者,要求在入院30~60min内进行常用药物:尿激酶、链激酶 8.常用药物1。β受体阻滞药以减慢心率,减少心肌耗氧 2.钙拮抗剂维拉帕米,减低心脏前后负荷 3.硝酸盐类硝酸甘油硝心痛硝普钠 9.常见并发症 1。心律失常 2。心力衰竭 3。心源性休克 10.经皮肤内冠状动脉成型术(PTCA) 11.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 四、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1)CCU或者抢救室,保持环境安静 2)做好心理护理,避免情绪激动。预防并消除紧张情绪 3)绝对卧床休息一周,一周后若病情稳定可在床上活动肢体,2周后可坐起,3周后可下床活动,注意逐渐增加活动量。 4)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过饱、油腻,忌烟酒。 5)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排便过度用力或屏气,便秘可用导泻剂。 2、临床观察:1)严密观察并记录动态心电图监测变化。 2)观察生命体征及尿量,记录24小时出入量。 3)观察胸痛的缓解情况及胸痛的性质。 4)观察动态心肌酶情况。 3、药物观察内容:1)吗啡或杜冷丁有呼吸抑制作用,吗啡同时有降压作用,应严密观察呼吸、血压。 2)应用抗凝或溶栓药物时,要随时观察出血症状和体征。 3)使用血管扩张药时应注意疗效和副作用,如硝酸甘油可引起头痛,并根据血压调节药物

心肌梗死急救措施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急救措施 1 院外急救到达现场后,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心电图明确诊断,立即施救。告知患者停止一切活动,平卧休息,就地抢救,减少不必要的搬动;舌下含化硝酸甘油或消心痛,5分钟后不缓解可追加一次;给与吸氧,每分钟3—5升;迅速建立留置针静脉通道;用吗啡或杜冷丁止痛,保持患者情绪稳定;发现心跳骤停给予胸外心脏按压,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救治。 2 院内急救患者来诊,分诊护士引导其入抢救室,护士协助医生快速确诊,尽量取得再灌注治疗机会,嘱患者绝对卧床,安静休息,以减少心肌耗氧量,避免梗塞范围扩大;给予氧气吸入,应用鼻塞法给氧,以增加心肌血氧.利于改善心肌缺氧,减少疼痛,且有助于缩小心肌坏死范围,严重时每分钟3—5升,缓解后每分钟2—3升,以保护心肌;迅速建立留置针静脉双通道,一路输硝酸酯类药物,用输液泵控制滴速,每分钟10—15滴,一路输扩血管药物,注意观察血压变化;给予心电监护,随时观察心电图变化,及早发现心律失常类型,以便争取抢救时间;给予镇静止痛治疗,可用吗啡或杜冷丁,以减轻患者疼痛,稳定情绪,烦躁不安病人可适当给予地西泮10 mg。以免烦躁、焦虑和恐惧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发病6小时内根据病情给予溶栓治疗,同时观察有无过敏反应,出血倾向,血压变化;如心跳呼吸停止,立即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室颤时给予电击除颤;根据病情给予对症处理。 3.护理措施3. 1 一般护理疼痛发作时绝对卧床休息,禁止翻身,限制探视,防止情绪波动;疼痛不能缓解时用止痛药,缓解患者情绪,减轻心机耗氧;给予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少食多餐,防止过饱,加重心脏负荷;指导患者在床上使用便器的方法,给予腹部按摩或开塞露,每天排便,防止便秘,嘱患者排便时避免屏气和过度用力,以免导致心律失常,休克,甚至猝死;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无渣屑,防压疮;注意保暖,保持病室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清洁,安静。 3.2 用药护理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受体拮抗剂时,易出现皮疹,体位性低血压,干咳,头晕疲乏,胃肠道反应,应注意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有无吸烟饮酒,服药时有不明原因的干咳时,应立即停用,每天测血压,体重,记入出入量;使用β-受体阻滞剂时,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头晕,水肿,心衰,低血糖,胃肠道反应,支气管哮喘,应先了解病史,用药前测体重,糖尿病患者在服用降糖药时因它会隐藏低血压的反映,每天监测血压以防低血压;使用抗凝溶栓及抗血小板药,易出现肝肾损害,出血,胃肠道反应,应明确病史和用药史,严重肝肾疾病患者慎用,观察用药部位有无血肿,红痛或感染,对于皮下注射患者,应经常更换注射部位,并避免按摩,应持续按压3—5分钟。 3. 3 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心肌梗死患者心前区剧痛,窒息感,高死亡率,使患者易产生恐惧,焦虑,烦躁等情绪,使患者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诱发心律失常,使病情加重,护士应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主动,诚恳,耐心的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安慰工作,要用积极的行为,表情,言语,对患者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稳定他们的情绪,给予关心,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对医护人员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对于病情好转的患者给与鼓励,争取尽快康复。告知患者及家属发病原因,诱因及相应的预防措施,按医嘱用药,随身常备保健药盒,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疾病,避免肥胖;合理饮食,禁刺激性食物及烟酒;指导病人及家属简易急救措施;做好六防工作,防止过饱,防止过量运动,防止情绪激动,防止便秘,防止休息不好,防止温度变化大。(主要是防寒)。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

xx众和医院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 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措施及护理要点 立即绝对卧床休息 镇痛镇静:1)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3-0.6mg ,胸痛未缓解,遵医嘱及早使用杜冷丁或吗啡 2)烦躁者适当给予安定10mg静注或肌注 吸氧3~6L/min 建立静脉通道滴速< 40滴/分 心电监测密切观察心率、心律、呼吸、血压、神志和周身情况抗凝治疗首选肝素,维持凝血时间在正常的2倍左右,并注意出血倾向 溶栓治疗使用于发病几小时以内的患者,要求在入院30~60min内进行常用药物: 尿激酶、链激酶 常用药物1。β受体阻滞药以减慢心率,减少心肌耗氧 2.钙拮抗剂维拉xx,减低心脏前后负荷 3.硝酸盐类硝酸甘油硝心痛硝普钠 常见并发症1。心律失常2。心力衰竭3。心源性休克经皮肤内冠状动脉成型术(PTCA) 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 xx众和医院 护理要点

一般护理:1)单人房间,保持环境xx 2)做好心理护理,避免情绪激动。预防并消除紧张情绪 3)绝对卧床休息一周,一周后若病情稳定可在床上活动肢体,2周后可坐起,3周后可下床活动,注意 逐渐增加活动量。 4)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过饱、油腻,忌烟酒。 5)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排便过度用力或屏气,便秘可用导泻剂。 2、临床观察:1)严密观察并记录动态心电图监测变化。 2)观察生命体征及尿量,记录24小时出入量。 3)观察胸痛的缓解情况及胸痛的性质。 4)观察动态心肌酶情况。 3、药物观察内容:1)吗啡或杜冷丁有呼吸抑制作用,吗啡同时有降压作用,应严密观察呼吸、血压。 2)应用抗凝或溶栓药物时,要随时观察出血症状和体征。 3)使用血管扩张药时应注意疗效和副作用,如硝酸甘油可引起头痛,并根据血压调节药物浓度。 4)抗心律失常药利多卡因,用药过量可发生嗜睡、定向力障碍和肌肉抽搐。 4.预见性观察: 注意及早发现并发症 1)心律失常: 各种逸xx,室早,心室颤动,AV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