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二课宋明理学教学课件共31张PPT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宋明理学
温故知新
1.董仲舒的儒学主张有哪些? 2.汉武帝重视儒家思想的措施有哪些?
徐州工程学院
江苏师范大学
知 行 楼
徐州医科大学
1.2 宋明理学
课标要求(学习目标): 1.列举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宋明理学 的代表人物; 2.了解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主要观点; 3. 认识宋明理学的历史影响; 4.分析宋明理学在今天的道德建设中的某些积极意义。
贞节牌坊的背后都是血和泪
材料一: 在封建统治者的倡导下, 在理学卫道士的鼓吹下,节妇烈 女越来越多。据记载,清代仅安 徽休宁县就有2200多个“节烈” 妇女。这些妇女不仅有夫亡不嫁, 从一而终的“节妇”,还有丈夫 死后,以死尽节的“烈妇”;不 仅有未婚夫死不嫁他人的“望门 寡”,还有未出嫁的男方死亡以 自杀表明贞节的“烈女”。中国 的“节烈”文化,要求妇女为男 子守节,守得越苦越好,节得越 惨烈越佳。死了以后那些卫道士 的父母还附掌大叫:“死得好, 死得好!”
(C()C)
北宋时期儒家学者展开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同时又吸 收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 学,因而被称为“理学”——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道教)和人 生命运(佛教),又继承孔孟正宗(儒学根本),并能治理国家 (儒学目的)的新儒学。
主要派别——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核心解读】
不
强调“格物致知” “发明本心”,“致良知”
同 方法论 (通过外物求”理”) (通过内心的反省)
点
哲学范畴 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相同点:思想范畴:都是理学,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性质相同:都是唯心主义思想 影响相同:都强调社会秩序,天理与人欲的对立, 都维护封建统治等;
问题探究:结合材料和所 学知识,谈谈我们应该怎 样看待宋明理学?
2.主要观点
史料八 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 有贯通处。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4.认识论:格物致知
含义:
通过深刻探究万物,掌握天下之理,达到对 普遍天理的认识。
3.历史地位:
1、南宋以后逐渐发展成官方哲学; 2、朱熹编著《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 依据的教科书。 3.对朝鲜、越南、日本产生了很大影响。
一.程朱理学
1.代表人物
北宋 程颢
理 学 的 开 创 者
北宋 程颐
南宋
理 学 的 集 大 成 者 朱熹
2.主要观点
史料一: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己何与焉?所谓万物一体者,皆
有此理。只为从那里来。“生生之谓易”,生则一时生,皆完此
理。
——《河南程氏遗书》
史料二: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 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 …… 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
哲学观: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方法论:1.致良知:加强道德修养,
去人欲,恢复良知本性。(为善去恶)
方法论:2.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的故事:有个王阳明的门人,夜间在房内捉得一贼。
他对贼讲一番良知的道理,贼大笑,问他:“请告诉我,我的 良知在哪里?”当时是热天,他叫贼脱光了上身的衣服,又说: “还太热了,为什么不把裤子也脱掉?”贼犹豫了,说:“这, 好像不太好吧。”他向贼大喝:“这就是你的良知!”
心 学 的 集 大 成 者
明代 王守仁
2.主要观点
史料一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心皆是理,心即理也。 ——《陆九渊集》
1.哲学观: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南宋陆九渊
去 人 欲
方法论:反省内心可得天理
2.主要观点
史料二 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 物理,无物理矣。 史料三 “知是心的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 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 “人胸中各有个圣人,恢复良知即可成圣贤”---《答顾东桥书》
鹅湖之会
朱熹
陆九渊
王守仁(号阳明先生) 一开始对格物致知深信 不疑。有一次,王守仁 在院中面对翠竹,想格 出理来,可他穷格了七 天七夜也没有得到其理, 反而大病一场。从此, 他就开始怀疑程朱理学, 并在流放贵州时“顿 悟”。
【核心解读】
二、陆 王 心 学
1.代表人物
心 学 的 创 立 者 南宋 陆九渊
——《朱子语类》
1.哲学观:理是世界的本原(核心思想)
史料三:人伦者,天理也。
——《河南程氏外书》卷七
史料四: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 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四书章句集注》
2.道德观: “三纲五常,即是天理”
,
2.主要观点
史料五 人之所以为人者,以有天理也。天理之不存,则与禽
以A来.,佛社学会的动B荡.不法安学和人生的C.苦道难学造成人们D对.宗理教学的(渴望D),道
3教. 、“佛人教人相自继有兴定盛盘发针展,。万化到根了源唐总宋在时心期。,却“笑三从教前合颠一倒”见的,潮枝流枝
叶A弥. 叶 漫孟外到子头社的寻会“。生仁活”政各这”个首领诗域反B.。映董了仲舒的“独尊儒术” C. 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程颢
程颐
朱熹
陆九渊
王守仁Fra Baidu bibliotek
【预习检测】
1.A下.列韩哪愈位思想B家.率周先敦提颐出了复C.兴张儒载家的主张D.?邵雍(A)
2陈时儒制. 从 哪 学 人《信种危心宋、思机,史赵潮:所》安的随谓中仁影着“出、响时儒现钱代门了端发淡一礼展薄批、,,下张汉收列忠代拾人恕儒不物。学住名从粗”字中糙。—可的与—以天此王推命同克测 思 时己他想,、们已魏张深经晋先受无南忍当法北、控朝
兽何异矣。甚矣,欲之害人也。人之为不善,欲诱之也。诱之
而弗知,则至于天理灭而不知反。
——《二程集》
史料六 “天理人欲,不容并立”
——《朱文公文集》
史料七 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 天理人欲夹杂者。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以复其性,以尽
其伦。
——《朱子语类》
3.道德观:存天理,灭人欲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思考:文中的“良知”具体指什么?按照王阳明 的学说,该如何让这个贼恢复真正的“良知”?
羞耻之心
加强道德修养,去掉人欲,恢复良知的本性。再用良 知去指导实践,知行合一。
核心归纳:结合所学知识, 试比较程朱理学和陆王心 学?
三、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
理学
心学
世界观 “理”是万物的本原 “心”是万物的本原
温故知新
1.董仲舒的儒学主张有哪些? 2.汉武帝重视儒家思想的措施有哪些?
徐州工程学院
江苏师范大学
知 行 楼
徐州医科大学
1.2 宋明理学
课标要求(学习目标): 1.列举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宋明理学 的代表人物; 2.了解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主要观点; 3. 认识宋明理学的历史影响; 4.分析宋明理学在今天的道德建设中的某些积极意义。
贞节牌坊的背后都是血和泪
材料一: 在封建统治者的倡导下, 在理学卫道士的鼓吹下,节妇烈 女越来越多。据记载,清代仅安 徽休宁县就有2200多个“节烈” 妇女。这些妇女不仅有夫亡不嫁, 从一而终的“节妇”,还有丈夫 死后,以死尽节的“烈妇”;不 仅有未婚夫死不嫁他人的“望门 寡”,还有未出嫁的男方死亡以 自杀表明贞节的“烈女”。中国 的“节烈”文化,要求妇女为男 子守节,守得越苦越好,节得越 惨烈越佳。死了以后那些卫道士 的父母还附掌大叫:“死得好, 死得好!”
(C()C)
北宋时期儒家学者展开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同时又吸 收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 学,因而被称为“理学”——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道教)和人 生命运(佛教),又继承孔孟正宗(儒学根本),并能治理国家 (儒学目的)的新儒学。
主要派别——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核心解读】
不
强调“格物致知” “发明本心”,“致良知”
同 方法论 (通过外物求”理”) (通过内心的反省)
点
哲学范畴 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相同点:思想范畴:都是理学,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性质相同:都是唯心主义思想 影响相同:都强调社会秩序,天理与人欲的对立, 都维护封建统治等;
问题探究:结合材料和所 学知识,谈谈我们应该怎 样看待宋明理学?
2.主要观点
史料八 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 有贯通处。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4.认识论:格物致知
含义:
通过深刻探究万物,掌握天下之理,达到对 普遍天理的认识。
3.历史地位:
1、南宋以后逐渐发展成官方哲学; 2、朱熹编著《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 依据的教科书。 3.对朝鲜、越南、日本产生了很大影响。
一.程朱理学
1.代表人物
北宋 程颢
理 学 的 开 创 者
北宋 程颐
南宋
理 学 的 集 大 成 者 朱熹
2.主要观点
史料一: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己何与焉?所谓万物一体者,皆
有此理。只为从那里来。“生生之谓易”,生则一时生,皆完此
理。
——《河南程氏遗书》
史料二: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 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 …… 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
哲学观: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方法论:1.致良知:加强道德修养,
去人欲,恢复良知本性。(为善去恶)
方法论:2.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的故事:有个王阳明的门人,夜间在房内捉得一贼。
他对贼讲一番良知的道理,贼大笑,问他:“请告诉我,我的 良知在哪里?”当时是热天,他叫贼脱光了上身的衣服,又说: “还太热了,为什么不把裤子也脱掉?”贼犹豫了,说:“这, 好像不太好吧。”他向贼大喝:“这就是你的良知!”
心 学 的 集 大 成 者
明代 王守仁
2.主要观点
史料一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心皆是理,心即理也。 ——《陆九渊集》
1.哲学观: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南宋陆九渊
去 人 欲
方法论:反省内心可得天理
2.主要观点
史料二 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 物理,无物理矣。 史料三 “知是心的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 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 “人胸中各有个圣人,恢复良知即可成圣贤”---《答顾东桥书》
鹅湖之会
朱熹
陆九渊
王守仁(号阳明先生) 一开始对格物致知深信 不疑。有一次,王守仁 在院中面对翠竹,想格 出理来,可他穷格了七 天七夜也没有得到其理, 反而大病一场。从此, 他就开始怀疑程朱理学, 并在流放贵州时“顿 悟”。
【核心解读】
二、陆 王 心 学
1.代表人物
心 学 的 创 立 者 南宋 陆九渊
——《朱子语类》
1.哲学观:理是世界的本原(核心思想)
史料三:人伦者,天理也。
——《河南程氏外书》卷七
史料四: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 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四书章句集注》
2.道德观: “三纲五常,即是天理”
,
2.主要观点
史料五 人之所以为人者,以有天理也。天理之不存,则与禽
以A来.,佛社学会的动B荡.不法安学和人生的C.苦道难学造成人们D对.宗理教学的(渴望D),道
3教. 、“佛人教人相自继有兴定盛盘发针展,。万化到根了源唐总宋在时心期。,却“笑三从教前合颠一倒”见的,潮枝流枝
叶A弥. 叶 漫孟外到子头社的寻会“。生仁活”政各这”个首领诗域反B.。映董了仲舒的“独尊儒术” C. 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程颢
程颐
朱熹
陆九渊
王守仁Fra Baidu bibliotek
【预习检测】
1.A下.列韩哪愈位思想B家.率周先敦提颐出了复C.兴张儒载家的主张D.?邵雍(A)
2陈时儒制. 从 哪 学 人《信种危心宋、思机,史赵潮:所》安的随谓中仁影着“出、响时儒现钱代门了端发淡一礼展薄批、,,下张汉收列忠代拾人恕儒不物。学住名从粗”字中糙。—可的与—以天此王推命同克测 思 时己他想,、们已魏张深经晋先受无南忍当法北、控朝
兽何异矣。甚矣,欲之害人也。人之为不善,欲诱之也。诱之
而弗知,则至于天理灭而不知反。
——《二程集》
史料六 “天理人欲,不容并立”
——《朱文公文集》
史料七 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 天理人欲夹杂者。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以复其性,以尽
其伦。
——《朱子语类》
3.道德观:存天理,灭人欲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思考:文中的“良知”具体指什么?按照王阳明 的学说,该如何让这个贼恢复真正的“良知”?
羞耻之心
加强道德修养,去掉人欲,恢复良知的本性。再用良 知去指导实践,知行合一。
核心归纳:结合所学知识, 试比较程朱理学和陆王心 学?
三、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
理学
心学
世界观 “理”是万物的本原 “心”是万物的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