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中β淀粉酶的提取、分离纯化、测活及固定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豆中β淀粉酶的提取、分离纯化、测活及固定化
组员:毛耀俊、毕蜜春、张强、陈人良、吴剑峰、罗琼、陈金德、
漆慧娟
摘要:本文通过一定的试验方法,从大豆中提取β淀粉酶,并进行分离纯化、测活以及酶的固定化,然后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大豆、β淀粉酶、分离纯化、测活、固定化
β-淀粉酶是外切型糖化酶,它作用于淀粉时,从淀粉非还原端开始水解a-1,4-糖苷键,顺次切下麦芽糖单位,遇到α-1,6键的分支点则停止不前,因此它对淀粉的水解产物是麦芽糖及大分子的β-界限糊精,该酶作用于底物时,同时发生沃尔登转位反应(Wanlden inversion),使生成的麦芽糖的由α-型转为β-型。

β-淀粉酶广布于高等植物中(如未发芽的大麦、小麦、燕麦、大豆、甘薯等)及微生物中,可耐酸。

将麦芽汁调节pH值为3.6,在0℃下可使α-淀粉酶失去活力,而余下β-淀粉酶;β-淀粉酶的唯一产物是麦芽糖,不是葡萄糖。

大豆是一年生豆科植物,呈椭圆形、球形,颜色有黄色、淡绿色、黑色等,故又有黄豆、青豆、黑豆之称。

大豆最常用来做各种豆制品、压豆油、炼酱油和提炼蛋白质。

豆渣或磨成粗粉的大豆也常用于禽畜饲料。

大豆是豆科植物中最富有营养而又易于消化的食物,是蛋白质最丰富最廉价的来源。

大豆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还含有丰富的β-淀粉酶。

本文主要通过一定的实验方法,从大豆中提取β-
淀粉酶,并对其进行分离提纯、测活和固定化。

1.实验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
大豆100g、0.04mol/L磷酸缓冲液、0.1mol/L磷酸缓冲溶液、NaOH溶液(2.5mol/L)、滤纸、5g淀粉、碘液、双蒸水、氯化钾溶液、豆浆机、玻璃棒、烧杯、漏斗、水浴锅、胶头滴管、滴定管、紫外分光光度计、饱和硫酸铵。

1.2实验方法
1.2.1细胞的粉碎
利用豆浆机对大豆进行植物组织细胞的破碎,得到大豆粉末。

1.2.2酶的提取
采用磷酸缓冲液按照料液比1:5混合于烧杯中,得到的混合液进行过滤(过滤2~3次),除掉固体杂质,得到酶的粗提取液。

1.2.3酶的分离纯化
(1)对得到的粗提取液60℃水浴加热,10分钟后取出烧杯。

(2)静置5分钟,烧杯底部沉淀出大豆中含有固体杂质蛋白质,取上清液于另一烧杯中。

(3)硫酸铵进行沉淀
(4)用磷酸缓冲液对沉淀溶解得到酶的纯化液
1.2.4酶活性检测
(1)取10mL淀粉溶液于小烧杯中,并在溶液中滴入2~3滴碘液作为指示剂。

(2)将小烧杯中置于60℃水浴锅内,在小烧杯中滴入酶提取液,观察烧杯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若颜色褪去,则说明酶活性存在。

1.2.5酶的活力测定
测定原理:淀粉在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麦芽糖,利用麦芽糖的还原性与3,5-二硝基水杨酸试剂反应,生成棕色的3-氨基-5-硝基水杨酸,测定其吸光度,从而确定酶液中的β-淀粉酶的催化活力。

测定方法:采用DNS法,在Ph为5.8,温度为40°C的条件下,取适当稀释酶液与可溶性淀粉作用一段时间,再加入一定量的 3,5二硝基水杨酸溶于0.4mol/L的NaOH溶液中,沸水浴5min后,于波长540nm处测定吸光度值。

酶的活力定义为:在上述条件下1毫升酶液或1克酶粉,每小时产生1毫克麦芽糖的酶量为一个酶活力单位。

1.2.6酶的固定化及测活
固定化:2g海藻酸钠放入200ml的烧杯中,加蒸馏水60ml,加热溶解将浓度为5g/l的酶液加入海藻酸钠溶液中混合,再用注射器滴入1%的CaCl2溶液中,固化1h,然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球状固定化酶。

测活:在盛有含碘液的淀粉溶液中放入制备好的小球状固定化酶胶粒,若溶液颜色褪去,说明酶有活性。

2.结果与分析
2.1结果
(1)小烧杯中的颜色褪去,说明酶是有活性的;
(2)酶提取液的活力为300u/mL;
(3)成功地从大豆中提取了β-淀粉酶,并将其进行了分离纯化和固定化最后得到了白色透明的球状固体;
(4)固定化酶的活力为200u/g。

2.2分析
得到的酶的活力不高,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大豆的粉碎过程中没有完全的破坏掉细胞组织结构;
(2)在60摄氏度下进行杂志蛋白质的沉淀时,温度没有控制好,导致少量酶的失活;
(3)硫酸铵对酶的沉淀不彻底导致一些酶的流失;
(4)误将饱和硫酸铵溶液溢出的结晶当做酶一起溶解了。

3.讨论
在β-淀粉酶的提取过程中,一般黄豆β-淀粉酶的最佳提取温度为40°C,60°C以上就会失去活性;最佳PH值为5.7,PH值小于4或大于7均会使酶变性失活。

而且酶的放置时间不宜过长,时间越长酶的活力就越低。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还有很多,如无机盐、表面活性物质、有机试剂、酸度以及还原剂等,我们以后可以往这方面去研究β-淀粉酶的活性,加深对β-淀粉酶的了解。

参考文献
1.谷海先,郭庆文.大豆β-淀粉酶的制备及酶学性质的研究.无锡轻工业大学中央研究所.1997.04.18
2.董文林,发芽黄豆β-淀粉酶的提取研究,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2004.05
3.张剑,林廷龙,秦瑛,张开诚.β-淀粉酶的研究进展,武汉工业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系,2009.04
4.张剑,李睿,张开诚,张选民,周晓荣.生化方法高效提取黄豆粉中β-淀粉酶,武汉工业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系,2010.07
5.田亚平,郭鸿飞,肖光焰,华子安,一种麦芽β-淀粉酶的纯化和特性研究,江南大学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3.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