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社会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
政治决策、外交战争 家族家庭
生儿育女照顾家人 种地、读书做官、经商
贵族男性
国
私
平民男性 所有女性
女性 平民男性
家
内 外
一夫一妻多妾制
婚 姻
从夫居—娘家—婆家
制 度
从夫姓—属于夫家之人
父亲
男子 继承 制是 妇女 最大 失败
儿子
女性
孙子
分性别,男性和女性 做什么?承担什么角色? 谁受益?拥有什么资源? 谁决策?拥有什么权力?
男性与女性的大脑结构不同,导致男性思维能力 更强。 是激素造成了男女身体和行为的差别。那些有犯 罪、吸毒、暴力、虐待倾向的男性往往雄性激素 水平高,攻击性行为程度较高。雄性激素水平高 还导致热衷于争夺领导权、企图影响或统治他人, 容易愤怒等。 女性先天就有比男性更麻烦的生殖角色。 男性应该表现出男性气质的心理特征,女性应该 表现出女性气质心理特征,社会应当维持这一自 然秩序。
1、婴幼儿时期的性别社会化。 ▲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具有明显的性别分化。
▲婴幼儿时期的性别社会化主要通过示范和 模仿完成,这一过程中的强化机制与社会 的性别标签联系在一起。 2、青少年期的性别社会化。
▲强化女性的自卑心理。 ▲性别社会化具有双重性和冲突性。 3、青年期及中年期的性别社会化 就业?婚姻?生育? 4、老年期的性别社会化。 ▲性别的生物学和生理学差异被社会强化。 ▲社会对男女两性的老龄化有不同的表现。 ▲老年妇女的生活境况表现为社会角色不断丧失 的过程。
社会性别指的是人们所认识到的男性与女 性之间存在的社会差异和社会关系。即指 在一个特定社会中,由社会形成的男性或 女性的群体特征、角色活动及责任。
这些差异和关系会因各种具体社会形态和 文化形态的不同有所不同,且会随时间表 发生变化。
如何看待男女两性的差异?
差别是存在的 男性从事逻辑思维的多,女性从事形象思维的多; 男性管理多,女性辅助的多;男性攻击性强的多, 女性寻求保护的多;男性打拼社会的多,女性重 视家庭的多。
中国传统性别制度现在还起作用吗?你能 想到一个制度因素影响男女角色和行为的 例子吗?
支配 地位
从属 被支配
男性
女性
强制性的权力关系 采用强迫的乃至暴力的方式使女性服从 非强制性的权力关系 通过心理认同的方式来支配控制女性
多 经济资源 教育资源 政治资源
支配
少
从属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权力关系:文化规定
第三,性别刻板印象影响工作关系 和两性关系。
第四,性别角色刻板印象会直接影 响男性和女性对成败的归因。
一、社会化概述
社会化:使人们获得个性,并学习其所在 社会生活方式的个人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过 程。它是联系个人和社会的必要环节,是 一个过程。 生物人——社会人
(1)双性化气质:即男女气质都很强; (2)男性的:即男性气质高于女性气质; (3)女性的:即女性气质高于男性气质; (4)不典型的:即两种气质都不明显。
每个人一般来讲两种气质都具备,只不过 程度深浅不同。
刻板印象,是人们对不同事物进行概括以 后形成的相对固定的看法。 当人们以性别为框架,赋予男女以不同的 特征框架时,性别的刻板印象就产生了。 性别刻板印象是人们对男女性别群体形成 的过分简单化的、滞后于现实变化的概括 性看法。
2006年,中华女子学院设立了女性学本科 专业,女性学正式进入我国高等教育的专 业序列。 截止2005年,全国已有40余所院校先后开 设了女性学和以及同女性研究相关的课程, 有50所高校成立了妇女研究中心,6所高校 设立了妇女与社会性别的硕士研究生。
一、生理性别 生理性别(sex)或自然性别:是指男性和 女性在生理上的差异,有时简称性别。一 般是不能改变的。
从根本上来讲,主流社会对男女气 质进行性别身份划分,想要达到的 目的就是有效地进行社会管理,将 劳动性别分工合法化,实现一套社 会性别关系秩序。
第一,性别刻板印象影响职业生涯的选 择与发展。
男性:阳刚气质工作;理工科 女性:服务型工作;文科
第二,性别刻板印象对男女两性的身心 健康有很大影响。
男性:强者形象——因事业自杀。 女性: 弱者形象——因情感自杀
n n
一、什么是性别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是用社会性别视角研究两性在 社会运行和发展中所形成的角色、地位、 作用等问题,并借用社会学的方法来研究 两性社会问题,如就业、教育、参政、婚 姻家庭等问题。
第一,是以性别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整体,个体和其它。 《女性社会学》与《性别社会学》
性别 性别刻板印象 外表形象 人格气质
角色行为
男性
高大威猛
女性
娇小柔弱
理智/自信/坚强/ 进取/冒险
从事生产,勇于 竞争,是家庭生 存的供养者 建筑师,科学家 等
感性/自卑/温柔/ 脆弱/依赖
操持家务,照顾 家庭 护士,教师等
职业
欣赏歌舞表演《红》,并从性 别社会学视角谈一下对该表演 的印象。
2)性别角色:是由于人们性别不同而产生的符合 一定社会期望的品质特征,包括男女两性所持的 不同的态度、人格特征和社会行为模式。 3)性别认同
社会的性别认同:社会赋予性别的属性,表明一 个人是男人还是女人的标志。
自我的性别认同:在自我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对 性别的看法。
性别 期待
性别 角色
科学证明:男女大脑结构没有差别 男女能力和分工在不同社会背景下变化很 大 男性雄性激素相同,气质特点相差很大 应当承认,生理性别对于两性的差异是有 影响的,但并不起决定作用 社会文化对于两性差别所起的作用至关重 要
男女两性的社会角色和地位责任并不是与生俱来 的,而是被建构出来的。
性别 认同
1)性别社会化贯穿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 从出生、学龄前、学校期、青春期、成人 期、老年期直到死亡 。 2)早期社会化的成果及不同的性别体验尤 其重要。 3)生命事件在性别社会化过程中具有重要 意义 。升学/就业/结婚/生育/升迁
女性生命事件与家庭活动相联系,易产生 认同危机;男性生命事件与社会活动相联 系,不存在认同危机。 4)生命转折点对女性社会化具有特殊意义。
每个人的成长都是基因和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结
果。社会性别是以生理性别为基础的社会建构。
一个人不是生而为女人的,而是变成女人的 。
所谓社会性别制度是一整套确定两性 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的社会制度,它 通过文化、政治和经济的强制作用, 使女性处于从属地位。
中国传统 社会性别制度
性别分工
婚姻制度
继承制度
1)性别期望:是社会对属于不同性别的人的 要求与期望。
社会对男女两性期望不同,表现在: 第一,发展一定的性别气质 第二,承担不同的责任和义务 第三,针对男女两性建立不同的性别规范
旧三从四德: 三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新三从得: 三从:太太出门要跟从,太太命令要服从,太太 说错要盲从; 四得:太太化妆要等得,太太生日要记得,太太 责骂要忍得,太太花钱要舍得。
2、中国大陆 女性学作为一门学科开始于1980年代。 1987年,郑州大学成立了妇女学研究中心,这是 第一个设置女性专门研究机构的高校,女性学也 进入了高等院校的课堂。 1998年,北大在社会学系建立了第一个女性学方 向硕士点,并招收了第一批女性学研究生。 2001年,《中国妇女发展纲要》规定把在高校开 设女性学课程作为重要目标,自此,女性学正式 进入国家的教育体制
第一,教学内容。 学校课本
邓颖超—职业革命家 学校课本 补睡衣 送雨伞
第二,老师对待不同性别的学生的 态度和期望。
3、同伴群体
“我喜欢和女孩子一起玩,可是当我7岁时我再和 女孩子一起玩时,男孩子就笑,女孩子也不愿意 再和我玩了。长大后,分工干活时男女就有了很 大的不同,学校大扫除时,女生都只是擦桌子擦 玻璃,男生要搬石头扫马路。即使是我一直想做 女孩子做的事,但也没有办法,只好按照社会设 定好的男人的轨道前进,别的男生做什么,我也 跟着做,这样不会被别人笑。” ——某男性研究生对童年性别社会化历程的回忆。
1、家庭 第一,家庭背景。 家庭社会性别意识/父母文化水平/职业等 第二,父母的性别期望和教养方式。
男孩命名:“刚/强/勇/杰/福/财” 女孩命名:“花/莲/梅/兰/菊/芳/静”
男孩:具有攻击性,激 烈、有刺激的、竞争 性的游戏。
女孩:是相对恬静的, 较少冲突,不太激烈 的游戏。
举例:希拉里.罗德姆.克林
顿讲到丈夫竞选时的说法: 候选人的妻子表现的太强势、太聪明 ,会使丈夫显得懦弱无能。 为了比尔连任州长,只好冠以夫姓。 在美国已婚妇女不从夫姓,视为怪人。
在性别制度背后,有一套性别文化支撑。
当宏观的性别制度发生变化之后,这一套 性别文化依然长期地、稳定地影响着人们 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形成 集体无意识。 社会性别理论是对这些极少被觉察的性别 文化进行反省和清理。
1、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 男性气质指男性应当具有的成就取向,对完成任务 的关注或行为取向的一系列性格和心理特点 。 包括:地位、坚强和非女性化。
女性气质指女性应当具有同情心,令人感到亲切, 对他人关心等亲和取向的一系列性格和心理特 点。包括:与家庭或关系相关的一切,温柔、 爱整洁,依赖男性,以及一切与男性气质相对 立的特征。
对性别议题有强烈的探究兴趣,特别是在性别角 色的定位、两性关系以及对另一个性别了解和认 知的兴趣方面; 自觉的性别平等意识比较淡漠,科学的性别知识 较为缺乏; 表现出对社会性别刻板印象的认同; 女大学生对分配和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的反感是情 绪性的,个别化的,缺乏自觉理性和集体行动。
本课程教学目的:使大学生了解性别形成 的过程及阶段,培养学生正确的性别观念, 使选课学生都能以积极的态度正视充满性 别文化的人类社会,以健康的心理状态面 对机遇与挑战、困惑与冲突。同时,通过 大学生的影响和扩散,唤起社会对女性发 展的关注,促进男女两性互补与协调发展, 最终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贡献。
第四,只针对男性或女性消费者的促销广 告。
工作单位和接触到的社会群体对个体的性 别社会化产生重要影响。
1、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性别分化是 经由认同的过程形成的, 而恋亲情结的化解是性 别认同的基础。 男童:恋母情结—阉割 焦虑—认同父亲—学习 男性化行为。 女童:恋父情结—阳具 妒羡—认同母亲—学习 女性化行为
第一,个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第二,社会化的途径有正式社会化和非正式社会 化。 第三,社会化的类型 。 A、初始社会化 B、次级社会化 C、继续社会化 D、逆向社会化 E、再社会化
1、定义: 性别社会化是社会性别角色的社会 化,是学习如何做个男人或女人的 过程,它反映了多重因素对男人和 女人的共同作用,从人一出生就开 始了。
1、国外 女性学最早出现于1960年代的美国,是伴随西方 女权主义运动的第二次浪潮兴起 。 1960年,美国建立了第一个女性学研究中心。 到1990年代,美国有700多所大学建立了女性学系 或女性学研究中心,68%大学开设了有关女性学的 课程,有6所大学具有授予女性学博士学位的资格; 到2000年,美国的大学几乎都有妇女研究中心。
大众传媒已经成为人们性别社会化的重要手段。 据调查,电视等媒体的受众覆盖率达到97.9%以 上,受众对于大众媒体接受率达到80%以上,持 怀疑态度不到20%。
乐事薯片广告 玉兰油莹润美白沐浴乳广告 福临门天然谷物调和油广告
第一,强化性别角色的广告。 第二,以性为促销手法的广告。 第三,性别岐视的广告。
第二,研究内容是同两性有关的各种社会问题和 理论学说。 第三,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各种两性不平等的现 象。
1、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性别意识和个体的性 别经验。 2、大学生需要正确的性别知识和观念。 3、性别观念和行为,是构成大学生素质的 有机组成部分。 4、由高校大学生当前的性别意识特点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