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记承天寺夜游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学指导三、课文内容理解(10分钟)
1、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请按不同的表达 方式划分层次,并写出各层次大意。
第一层:(1-3句 )寻伴夜游。(叙述,交代游历缘由) 第二层:(4句 )观月赏景。(写景、描绘庭中美景) 第三层:(后3句)月夜抒怀。(议论,表明旷达襟怀)
2.“寻张怀民”一句中的“寻”字用得好,你认 为好在哪里?
4、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闲人”的含义?表现作者 怎样的思想感情?
首先,“闲人”指具有闲情逸致的人。 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 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 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或表现作者虽遭贬谪仍强 作轻松愉快的复杂心情。既有由赏月咏月而发的自豪自慰, 又有为"闲人"的境遇而生的惆怅和苦闷。)
作者要寻的这个人,面对如此月夜,不会蒙头大睡,肯 定也在赏月,但在何处赏月呢?因此要“寻”,其次, “寻”字有一种急欲找到东西的失落感,写出了作者渴 望和知心友人共同赏月的急切心情。
3、体会“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 柏影也。”这一写景句的妙处。
“积水空明”用比喻的手法写出月光(景物)的清澈 透明。用“藻、荇交横”写竹柏之影(侧面写月光)参差 错杂。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生动形象的点染出一个空 明清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意思对即可)
《记承天寺夜游》 复习课件
复习目标:
1、掌握重点实词 2、翻译重点语句 3、理解文本内容,品悟作 者情感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 如吾两人耳。
2.本文的构思角度是( B )(3分)
A、托物言志 B、即景生情 C、类比象征 D、以物喻人
当堂训练(10分钟)
(一)填空: 1.文章描绘了苏轼在承天寺夜里见到的_月__下__美__景_ 同时也抒发了自己 _壮__志__难__酬__的苦闷心情。 2.描写承天寺优美夜景的句子是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 乐__观__、__豁__达__的心境。
4.“月色入户”意思是月光__进__入__了__屋__子________ 这句话运用了 _拟__人____的修辞手法。(4分) 5.文中表现兴奋和喜悦的句子是 ______解__衣__欲__睡_____ ,它与“ _欣__然__起__行____”一 句wk.baidu.com照应,显得一起一伏,一沉闷,一活跃.
庭院中的月光,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有像交错 纵横的藻和荇似的水草,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枝叶在月 光下的影子。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哪一夜没有月亮呢?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很 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4.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月光照进门户(十分优美),我高兴地起来走出屋外。
庭院里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各种水草纵横 交错,原来那是竹柏的影子啊
(三)选择题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3分)
A.本文写在作者贬职期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与柳宗 元《小石潭记》中的一致。 B.文中“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 天寺”等句都与“闲”字相关。 C.苏轼此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 所以他自称闲人。 D.本文写景较为简洁,用素描的笔法,写月色,写景物, 给人清静雅致的感觉。
一、重点字词
欣然—— 高兴的样子。
念—— 户——
思考、想到。 门。
遂—— 于是、就。 寝—— 睡。
空明—— 形容水的澄澈。
盖—— 原来是。
但—— 只是。
耳—— 罢了。
自学指导二、重点语句翻译(3分钟)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两个人)一起到院子中散步。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6.文章“记”的要素是:(4分) 时间:元_丰__六__年__十__月__十__二__日夜 地点__承__天__寺_________ 人物:__我__和__张__怀_民______ 事件:_夜__游__承__天__寺______
(二).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怀民也还没有睡觉,就和我一起走到院中 ⑵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