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祝福》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祝福》的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小说三要素及小说情节结构

2.感知典型环境对人物性格的作用

3.了解小说中人物描写的几种方式;分析祥林嫂的形象

4.培养口头评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1.着重认识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必然联系

2.要注意领悟鲁迅先生冷峻的叙述之中所蕴涵的强烈的爱憎之情

三、难点知识剖析

(一)整体把握本文内容

1.关于作者鲁迅,以前多次学习鲁迅的文章对鲁迅的介绍很多,在此不再重复。

2.关于本文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写作目的。

这篇小说写于1924年2月4日,最初发表于这一年3月25日出版的《东方杂志》第21卷第6号,后收入短篇小说集《彷徨》(这也是中学课本中鲁迅先生的小说唯一出自《彷徨》的一篇)(1926年8月北平北新书局版)。

鲁迅先生的《彷徨》共收小说11篇,创作时间区限为1924年至1925年间,《祝福》是《彷徨》中第一篇。这一阶段,鲁迅经历了一个思想十分苦闷的时期。他在《彷徨》出版时,在书的扉页上题写了伟大诗人屈原《离骚》中的两句,其中一句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后来他将自己的小说集赠人时,又题写过“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这样的诗,足以洞见他当时的心境。

鲁迅当时思想产生苦闷是有很深刻的时代和社会原因的。五四文学革命的高潮过后,曾作为新文化运动中心的北京正进入相对低落消沉时期。鲁迅在后来的《自选集自序》中也写出了当时的情形:“后来《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进步,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会这么变化,并且落得个“作家”的头衔,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这段话可以看做上面那首诗的最好的注释。

当时北方正处在政治上沉闷、文化上沉寂的状态,原因在于北洋军阀政府为维护其反动统治,加强了对革命力量的压迫,除了用暴力镇压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外,更拉拢和收买一批新文化运动的右翼分子,加上一些旧的封建文化势力,结成政治和文化的反动同盟。这在文化上的表现,就是他们大肆宣扬“尊孔读经”,继续利用封建伦理和宗法观念来毒害百姓。鲁迅当时就一针见血地指出:“看看报章上的论坛,‘反改革’的空气浓厚透顶

了,满车的‘祖传’‘老例’,‘国粹’等等,都想来堆在道上,将所有的人家完全活埋下去。”

鲁迅的可贵、可敬就在于他将自己的苦闷彷徨写出来,做为向一切反动势力展开斗争的武器。在此期间,他除了写出多篇著名的杂文外,还创作了《祝福》这篇短篇小说。集中描写了旧中国一个农村妇女祥林嫂,在封建制度的摧残之下,受苦、挣扎,最后死亡的悲惨命运。这正揭露了封建制度和旧礼教对劳动人民,尤其是劳动妇女从肉体到精神的压迫和摧残,对于当时封建复古尊孔读经的反动逆流不能不说是有力的反击。自然,这篇小说的意义还不仅于此,它还表现了鲁迅对劳动人民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以及为劳动人民寻找摆脱这种悲苦命运的途径的急切心情。

3.解题

(1)小说起于“祝福”,结于“祝福”,中间一再写到“祝福”,小说情节的发展与“祝福”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小说情节发展的线索之一。

(2)祥林嫂在一年一度充满封建迷信和封建礼教色彩的祝福活动中,一次又一次地遭受了精神上的痛苦折磨和致命的打击,最后又死于“天地圣众”“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的祝福声中。通过这个标题,就把“天地圣众”的幸福和“悲惨的弱者”的不幸,鲜明地摆到了读者的面前,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表现主题方面,就更增强了祥林嫂的悲剧性。

4.理清思路概括内容要点

《祝福》虽是一篇短篇小说,却基本上概括地写出了一个劳动妇女祥林嫂的一生遭遇,集中地、典型地写出了生活在旧中国下层社会农村妇女的悲惨命运。自然,短篇小说不可能象长篇作品那样细致具体的表现主人公一生遭遇的全过程,然而,作者通过有选择地写出她生活的几个重要阶段,用一条线索连贯起来,即通过“我”这一第一人称人物的客观叙述,以第三者的眼睛看她的一生,因而删繁就简,重点突出地把要表现的情节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完全写了出来,从而使这篇作品不但成为鲁迅小说创作的一篇代表之作,也成为新文学小说的一篇传世之作。这篇小说后来被翻译成为几种文字,改编成电影、话剧、戏曲以至于舞蹈,这实在不是偶然的,而是表明它确实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高超的艺术性。

因为《祝福》篇幅较长,更重要的是小说结构的需要,鲁迅先生将它明确地分成五部分,每个部分都用空行隔开。这样一来,也就让我们更容易看清作者的思路。

《祝福》的情节结构,可以简单图示如下:

情节内容顺序

序幕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

结局祥林嫂寂然死去顺叙

开端祥林嫂初到鲁镇做工

发展祥林嫂被卖改嫁深山顺叙

尾声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顺叙

1.典型形像鉴赏

(1)祥林嫂

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但在旧社会她不但不能争得一个做人的起码权利,反而成为一个被践踏、遭迫害、受鄙视而终甚至于被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所吞噬的人物。

对于封建礼教横加给她的种种迫害与摧残,她进行过不间断的挣扎与抗争:在被虐待、被迫再嫁时,她挣扎她抗争;面对人们的嘲弄、侮辱与伤害,她给以无言的抗议;对灵魂的有无,她表现了怀疑。这一切都表明,她是一个很顽强而不容易被摧垮的人,但是在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双重打击和人们的风刀霜剑中,她不但连起码的做人的资格都没有争到,反而被吞噬被毁灭了。祥林嫂的挣扎与抗争,完全是出于自发的,而且本身就带有浓厚的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色彩。为了反对再嫁,她进行了“出格”的反抗,是为了保持自己的“贞节”;为了赎“罪”,她去土地庙里捐了门槛。她是在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泥沼中进行挣扎进行反抗的。这决定了她不仅逃不出造成她人生悲剧的苦海,而且最终只能走向死亡的深渊。从某种意义上说,祥林嫂的反抗本身就带有浓厚的悲剧性。她临终时对“灵魂”的怀疑,包含着反抗命运的意义,她希望死后能见到儿子,这是对命运的反抗;她又希望没有地狱,死后不被锯成两半,这也是对命运的反抗。不过,她对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并没有明确的认识,她也不知道造成自己人生悲剧的真正原因,她当然也更不懂得,要改变自己的人生命运,只能推翻这造成人们人生悲剧的万恶的封建制度。

(2)鲁四老爷

鲁四老爷是当时农村中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他政治上迂腐、保守,顽固地维护封建统治,反对一切改革与革命。他思想上反动,尊奉封建伦理道德。他为人自私伪善,冷酷无情。他厌恶祥林嫂是个寡妇,支持婆家把她抢回;他冷酷地打击祥林嫂,说她“败坏风俗”“不干不净”,祝福时不准她沾手,祥林嫂死后还骂她是“谬种”。他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元凶。

(3)小说中的“我”

小说中的“我”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他有反封建的思想倾向,憎恶鲁四老爷,同情祥林嫂。对祥林嫂提出的“灵魂”的有无问题,之所以作了含糊的回答,有其善良的一面;同时也表现了其软弱无能的一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