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1《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单元复习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学案
【基础知识】
一、两极世界的形成
1.1945年,二战后期,国际会议奠定了战后世界格局的框架,这是一个以、
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体现的是两国和的矛盾加剧升级。

2.1946年,英国前首相在美国发表“”演说,发出了“冷战”的,提议
英美组成同盟遏制苏联势力的扩张。

3. 年3月,主义出台,美国公开提出要干涉国际事务,以“遏制”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成为了“冷战”开始的标志,也是“冷战”在政
治方面的举措。

针对美国的行动,苏联积极帮助东欧国家建立制度,还成立情报局。

4.1948年,为了帮助恢复经济,稳定其制度,美国开始实施计划,扶持
并控制欧洲,这是美国“冷战”在经济方面的举措。

针锋相对,1949年东欧国家建立。

5. 年,美国主导建立反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军事政治集团“”,成为美国遏制苏联、
称霸世界的重要行动,加剧了“冷战”的程度。

年,苏联及东欧国家成立“”组织,
至此格局形成。

6.“冷战”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导致一些分裂,如、分裂;局部地区摩
擦升级为战,如战争(1950年至1953年)和战争(1961年至1973年);战
争一触即发,如年的危机。

7.由于两极格局下美苏两国未发生规模的武装冲突,避免了新的,为世界经
济发展提供了一个恐怖下的局面,双方军备竞赛促进了发展,两极的威胁也促使趋
势开始出现。

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二战后的西欧选择在领域合作以应对来自的军事威胁和的控制。


先是1950年法国推出计划,1951年以合作为核心西欧六国建立欧洲共同体
迈出联合第一步。

之后合作领域拓宽,建立欧洲共同体和共同体,经济进一步发展。

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成立。

使西欧经济崛起对外采取的外交政策。

2.战后被美国单独占领的日本通过政府推行政治改革,废除封建势力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美国扶持下发展经济,特别是战争后通过大量均需订货拉动其生产以及获得进入国际市场的契机。

再加上日本政府制定合乎其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强政府投资,重视,提
出“立国”“第一”的口号,促使日本经济飞速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末发展成为
世界第大经济实体。

20世纪80年代,日本积极谋求地位。

3. 年运动兴起,奉行、宗旨,进入20世纪70年代积极争取
国际新秩序的建立,标志广大发展中国家作为不容忽视的政治力量登上世界舞台,一定程
度冲击美苏两极格局。

4. 国随着力量提升,70年代外交打开局面,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以及改革开放后经
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政治舞台的重要力量。

三、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1.20世纪80年代末期东欧,其实质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第一个剧变的国
家是。

2. 年12月25日苏联,其根本原因是模式僵化导致长期经济危机,加上
长期压制的民族矛盾和分离活动,西方国家的,直接原因是1985年以来改革。

这一事件标志“”结束,格局消失。

3.“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出现新矛盾、新冲突,过去长期压抑的、、、领土等矛盾相继爆发。

4.美国试图,不断插手干预他国事物,例如1999年利用危机,打着“高于主权”的旗号,带领北约对南斯拉夫狂轰滥炸。

5. “冷战”结束后,国际也泛滥,对世界和平和地区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例如2001
年发生的事件。

6.世界格局出现局面,其中美国力图构建他自己主导的世纪,、、
和等多个政治力量不断壮大,使得多极化以加强,其根源是力量的多极化。

【真题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历史地图是展示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史料。

观察如图所示的地图,理解正确的是
A.美苏操纵欧洲,北约与华约对峙B.柏林被分区占领,局部热战出现
C.“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与对抗 D.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
2.“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各缔约国可以“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

”该内容出自
A.《苏德互不侵犯条约》B.《布雷顿森林协议》
C.《北大西洋公约》D.《华沙条约》
3.二战后初期,美国人心中的全球责任意味着拯救饥饿和重建世界经济,通过与苏联的合作和改造德、日以确保持久的和平。

但从40年代末开始,美国将其全球责任界定为在全世界范围内领导“自由世界”,遏制共产主义。

这一变化表明
A.美国极力推行单边主义外交B.战后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
C.意识形态决定外交政策走向D.美苏战时同盟关系已破裂
4.1938年东欧国家对西欧国家的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68.4%,而1953年仅有14.4%出口产
品输往西欧。

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二战后东欧经济的普遍衰退B.西欧各国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国际关系变动影响经济联系D.意识形态的对立制约全球化进程
5.1947年,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中强调,“这是欧洲人的事,主动必须来自欧洲”,
“这个计划必须是联合性质的,假使不能商得所有欧洲国家同意,也应商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

据此可知,马歇尔计划的目的之一是
A.稳定资本主义秩序B.促进欧洲经济恢复
C.推动西欧国家联合D.利用西欧抵抗苏联
6.1975年不结盟国家外长会议通过的《利马纲领》指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仍然紧紧
地束缚在以初级产品同来自发达国家的资本和制成品的“垂直的”交换关系中。

这一认识促使不
结盟运动
A.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B.加强内部合作和交流发展经济
C.致力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D.解决内部矛盾和冲突一致对外
7.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联邦德国勃兰特政府先后与苏联、波兰和民主德国签订条约以
改善关系,还与东欧一些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并进一步加强经济联系。

这反映了A.欧洲实现政治经济一体化B.北约东扩局面开始出现
C.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增强D.冷战对峙局势有所缓和
8.1958年,戴高乐在法国重新掌权后推行:坚持发展法国独立的核力量,摆脱美国的核保护;
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建立一个摆脱美苏控制,以法国为中心的,法德联合为支柱的,由欧洲主
权国家联合起来的“大欧洲联合”;用缓和的外交政策代替冷战。

这主要表明A.昔日欧洲霸主地位的情结仍在其心中 B.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在复杂国际环境中应掌握自己的命运 D.和平发展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主题
9.二战后,法国总统戴高乐提出的思想主张和对外政策被称为戴高乐主义。

它的内容有:争取实现“欧洲人的欧洲”的目标,反对美国在西方联盟中的霸权等。

它的出台表明A.美国推行单边主义遭到了西欧抵制 B.法国已经实行非集团和不结盟的政策
C.冷战时期的美欧联盟关系已经瓦解D.北约内部对美国的冷战政策有所不满
10.亨廷顿认为:未来世界全球的主要冲突将在不同文明的国家和集团之间进行,文明的冲突将
主宰全球政治,文明间的断裂带将成为未来的战线;国际政治的核心将是西方文明和非西方文明
的相互作用。

在不同文明之间,核心国家间的关系将影响冷战后国际政治秩序的形成和未来走向。

材料表明
A.文明冲突的社会不会有政治经济利益 B.东西文明的对抗决定国际秩序的走向
C.国际政治斗争的新领域将是文化领域 D.冷战时期遏制理论已不能适应新形势
11.有学者认为:如果人类社会发展到一个世界同步的时候,也可以说是共产主义阶段,人权已
无外来主权威胁时,那么主权将不复存在。

在原始社会和我们的最高理想共产主义世界都是没有
主权的社会。

由此,人类社会发展都是围绕着人权而发展的,主权因人权的需要而生也因人权的
实现而亡。

该学者的主要观点是
A.人权无国界的理论现阶段将无法实施 B.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人权将无普世价值
C.超越主权的人权社会将不会真正存在 D.强调主权会不利于人权发展社会进步
二、双选题
12.苏联不仅不参加马歇尔计划,反而以援助东欧各国和建立经互会来与之抗衡,这让杜鲁门喜
出望外。

杜鲁门认为,如果美国在遏制苏联的同时却又支持苏联恢复经济,实在是荒唐之举,现
在苏联另起炉灶,分裂欧洲的责任自然就由苏联来承担。

据此可知
A.美国真诚地希望帮助整个欧洲恢复经济 B.杜鲁门希望美苏两国合作治理欧洲
C.美国不愿背负欧洲分裂的责任 D.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冷战战略的重要内容13.1946年,美国驻苏联大使馆的官员凯南在一封电报中说:“苏联在一切认为适时和有希望的
地方,努力扩大其势力范围。

目前这种努力限于某些临近地区。

”“如果美国拥有足够的武力,
并清楚地表明它准备使用武力,这就几乎用不着真的动武,就可以迫使苏联退却。

”杜鲁门总统
对电报内容甚为赞赏,立即召他回国详谈。

由此可知,凯南认为
A.当时苏联的势力范围已经扩张到全球B.美国应以武力为后盾遏制苏联
C.美国应不惜动用武力争夺霸权D.苏联的势力扩张会损害美国利益
14.“西欧人采用了多种‘疫苗’来抵御共产主义,如社团集体谈判、经济计划、凯恩斯主义需
求管理与福利国家等,1957年《罗马条约》的签署则又为其添加了一种新的‘疫苗’:跨境经济
一体化。

”由此可知,这段话的作者
A.认识到冷战对西欧的影响 B.担心冷战阻碍经济全球化
C.认为西欧联合有助于遏制苏联 D.主张加强西欧与苏联的经济联系
15.为了缓和欧洲帝国主义造成的殖民地的反西方情绪,美国常常督促其欧洲盟国实行非殖民化
的政策;而欧洲盟国则认为,华盛顿不仅未能理解问题的复杂性而且往往居心叵测。

这一现象反
映了当时
A.资本主义阵营内部的矛盾B.美苏之间的矛盾
C.殖民地宗主国与殖民地的矛盾D.东欧和西欧之间的矛盾
16.20世纪80年代,在当时决定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159项技术领域中,日本同时领先美国和
欧洲的有39项;当时世界五大银行中有八家是日本银行;世界五百强企业中有244家是日本企业。

在日本产品的冲击之下,欧美制造业丢城失地,舆论一片哗然,他们把日本的崛起看作是“第二
次偷袭珍珠港”。

这一评价体现出
A.美国在世界上的主导地位已经丧失
B.日本成功地崛起为世界性政治大国
C.美国对日本日益增长的经济、科技实力产生严重担忧
D.日本作为多极化趋势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不容忽视
17.有学者认为:1955—1975年期间,“随着时间的流逝,‘两极体制’的现象,或者说美国和
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宰制,逐步让位于新的全球格局。

”当时体现这一变化趋势的有A.苏联的解体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D.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18.1961年9月,有25个国家首脑参加的会议发表宣言:“当前世界的特征是存在着不同的社
会制度。

与会国并不认为这种不同构成对稳定和平的不可克服的障碍。

只要排除掉对其他人民的
统治和对他们的内部发展进行干涉的尝试”;参加这次会议的国家“无意组成一个新的集团而且
也不能成为一个集团”。

材料表明与会各国提倡
A.建立社会主义阵营B.不同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
C.维护国家的独立D.结成联盟反对霸权主义
19.1945年斯大林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与过去的战争不同,“不仅是占领一片土地,亦将其社
会制度加诸其上。

”战后体现这一言论的是
A.德国的分裂
B.朝鲜的分裂
C.美国单独占领日本
D.越南战争
20.1990年第十四届世界杯在意大利举办时,一个英国球迷去意大利为自己喜欢的球队助威。

他可以
A.持欧盟护照进入意大利
B.在罗马街头看比赛电视直播
C.和苏联球迷交换纪念品
D.收听北约轰炸南联盟的新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