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毒害性元素铊在水体中的分布及其赋存状态

化学毒害性元素铊在水体中的分布及其赋存状态
化学毒害性元素铊在水体中的分布及其赋存状态

化学毒害性元素铊在水体中的分布及其赋存状态1

齐剑英1.2.3,李祥平1,陈永亨3*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3.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510006)

E-mail: chenyheng@

摘要:铊(Tl)是一个典型性的毒害重金属元素,其对哺乳动物的毒害高于Hg、Cd、Pb、铜等元素。铊有两种化学价态:Tl+和Tl3+,水体中多以Tl+形式存在和迁移。水体中的铊易随着地下水或地表水的流动而迁移到较远的地方,从而造成更大范围的铊污染。

关键词:铊;分布;赋存状态;迁移转化

铊(Tl)是一种高度分散的稀有重金属元素,被广泛应用于高能物理、超导材料、医药卫生、航天、电子、通讯、军工以及化工催化材料等领域。但铊又是一个典型的毒害元素,铊的毒性远超汞、镉、铜、镍、铅等元素,而且铊还具有蓄积性,在生物体内分布极快,消除又非常缓慢,可对生物体造成持续伤害[1]。我国是铊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大量的铊通过矿山开采、金属冶炼、工业生产、地热开发以及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电子产品等途径进入到水体环境中,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环境中的积累大有严重失控的趋势,而且威胁到了子孙后代。故研究环境水体中铊的含量分布、赋存状态及迁移特性的,对环境水体中铊污染的环境评估及其防治有着积极意义。

1 环境水体中铊的含量分布

铊广泛分布于各种自然界的水体中,其含量普遍较低,而且地区性差异较大[2]。北极雪水铊的含量为0.3~0.9pg/L[3]。铊在河水、湖水中其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0.006~0.715μg/L、0.001~ 0.036μg/L[4、5];在地下水的含量范围为0.001~1.264μg/L[6];在美国的五大湖群区湖水中铊的含量明显高于镉,甚至某些区域中铊的含量已经远高于铅[4];珠江水系中铊含量在0.01~0.5μg/L,根据近几年我们的监测发现珠江水系中铊的含量有逐渐增高的趋势。但在金属硫化物采矿区及周边地区形势,水体中铊的含量也远超背景值,流经某硫化物混合矿区尾砂的地表水中的铊的含量为110μg/L;流经北美某矿区的河水中,铊的含量为1~80μg/L;中国南华砷铊矿矿坑水中铊的含量为2.9~13.0μg/L,滥木厂汞铊矿矿坑水中铊的含量为26.6~26.9μg/L[7];说明铊的矿化可以引起明显的污染,在表生环境中,含铊的矿物通过物理或化学过程,使得矿物中的铊通过水-岩石界面得以进入地下水或地表水。自然界环境水体中铊主要来自于自然风化淋滤和人类的工业化活动,中国黔西南某些矿区的铊污染是目前中国铊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多年来的矿资源的开采对当地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黔西南矿区地下水中铊的含量已经高达13~1966μg/L[8];云浮硫酸厂除尘废水中铊的含量为15.4~400μg/L。含铊矿石、冶炼废渣以及硫酸化工厂产生的“三废”是水体中铊的重要来源。地热的开发利用也是铊污染的一条途径,据文献称[9],在新西兰的Waitap地区地热发电厂附近水环境中铊的含量急剧增加,在排除其它污染途径后认为地热沉积物是造成水环境中铊污染的主要来源。水环境中铊大量增加,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也势必会对人类及其生物的生存带来巨大危害,有效预防和控制铊对环境水体的污染是目前非常紧迫的任务。

2 铊在环境水体中的形态分布

1本课题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基金(U0633001)的资助。

水体中铊的存在形态直接影响其迁移转化规律,故研究铊在水中总含量同时,除关注铊在水体中的价态变化之外,还要研究其赋存形态。铊水体中存在形态一般分为两种:溶解态和颗粒态(包括悬浮于水相的悬浮颗粒和底泥的沉积颗粒)。溶解态主要是指水样以0.45mm滤膜过滤、酸化后测得的铊总量(水相),主要包括不经酸化而直接测得的游离态、络合态和有机态。采用Tessier等人提出的逐级化学提取法可将颗粒态的铊分为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水合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硫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各种形态不同, 其稳定性不同, 生物效应也不相同, 对环境变化最繁感是可交换态(离子交换态),对环境生物影响最大的也是离子交换态;其次是在pH变化时较易重新释放进入水体的碳酸盐结合态;再次是水合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硫化物结合态;最稳定的是残渣态,一般也把残渣态称为惰性态,残渣态主要来源于天然矿物,稳定的存在于矿物晶格里。

铊的最外层电子构型为6S26P1, 具有18个电子组成的外电子层,其中一价铊的电离势为6.106eV, 而三价铊的电离势则高达29.63eV,Tl+与Tl3+之间的氧化还原电位为1.28V (Tl3++2e→Tl+),因此在自然界大多数情况下为一价的, 三价铊比较少见,理论上三价铊只能存在于极强氧化环境中。铊的化学性质与碱金属特别是钾相似,水溶性较强,不易形成沉淀,故铊随水的流动而迁移的机会就大增,并通过水体对生物乃至人体造成伤害,铊在环境水体中存在两种氧化状态:Tl+和Tl3+。

图1. Tl-S-O体系的Eh-pH图

Fig1. Eh-pH diagram of the system Tl-S-O

图1[10]可以看出:Tl+几乎占据了所有Eh-pH空间,Tl3+只存在于强氧化性的环境。因此

自然界水体中铊主要以Tl(I)形式存在和迁移转化。铊(I)和铊(III)在水体中迁移转化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及生物过程。所以, 在研究其在环境水体中迁移转化的规律时, 必须正确综合考虑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Kaplan 等[11]人采用地球化学模型模拟了环境水体铊的赋存状态。其中选择了河水、地下水、湖水(富营养化)、沼泽水以及海水,分别代表了环境水体中酸度值、含铊量、有机质、含有多种配位基的复杂水体,其模拟结果显示:在以上所有样品中一价铊含量占总铊的大多数,三价铊所占比例甚微;而其中在河水和地下水中Tl +以自由离子存在占总铊的比例都超过了80%,在湖水(富营养化)、沼泽水以及海水Tl +以自由离子存在的比例分别为~77%、~32%、~52%,在河水、富营养化湖水、沼泽、富含有机质的沼泽中,以有机络合物存在的Tl(I)占总铊比例分别为~16%、~20%、~67%、~96%。在海水中富含Cl -、SO 42-等无机配位体,Tl(I)形成的无机络合物占了总铊的~47%,其中Tl(I)的氯化物占了~36%,~11%的Tl(I)与SO 42-形成络合物,而Tl(I)形成的有机络合物仅占0.2%。张忠等[7]的研究证实了在富含SO 42-、AsO 43-和Cl -配位体的矿区水中,铊是以SO 42-、AsO 43-和Cl -的配合物形式迁移转化。可见铊在环境水体中的存在形式与水体中配位体的类型

和数量有关,一般来说,有机配位体、Cl -、

SO 42-等配体是主要影响因素。Batley 等[12]早在1975年就发现太平洋海水中Tl(III)约占海水中铊含量的80%,Tl(I)仅占总含量的20%;Lin 等[13]在研究北美五大湖区及墨西哥湖湖水中铊的赋存状态时发现,Tl(III)是湖水中Tl 的主要存在形式,约占总铊的68±6%,他们认为是由于上述海水或湖水中可能还远未达到Tl 的化学平衡状态,铊的水解偏离了热力学理论上的期待。偏离的原因是由于太平洋海水以及五大湖区湖水中存在多种络合物配体、悬浮物颗粒和胶体物质。文献显示[14、15],Tl(I)与大多数配位体形成的络合物稳定性比Tl(III)所形成的络合物弱,见表1。

表1 Tl 络合物的稳定常数(18~25℃)

配位体类型

配位体 数量 Tl(I) log K Tl(III) log K 配位体类型 配位体 数量 Tl(I) log K Tl(III)log K 柠檬酸根 1 1.04 12.02 I - 2 20.88NTA 1 3.44 20.9 I - 3 27.60

OAc - 1

0.79 8.42 I - 4 31.82Br - 1

0.93 9.70 SO 42- 1 0.95 9.02 Br - 2 16.60 HPO 42- 1 3.31 17.66

Br - 3

21.20 SO 42- 2 1.02 9.28 Br - 4 23.90 NO 3- 1 0.45 7.20

Cl - 1

0.52 8.14 CO 32- 2 2.79 15.76Cl - 2 13.60 HCO 3- 1 3.42 18.07

Cl - 3 15.78 自然颗粒物 1 2.50 14.68

Cl - 4 18.00 ≡S-OH weak 1 0.24 6.41 EDTA 1 37.8 ≡S-OH strong 1 1.31 10.35

F - 1

0.10 6.44 Biosorption-S-site 1 1.25 10.83I - 1 0.72 11.42 Biosorption-C-site 1 1.62 12.10

DCTA 1 38.3 NTA 2 32.5 DCTA :1,2-二氨基环己烷四乙酸 NTA: 氨三乙酸

由于Tl(III)形成了稳定的络合物,如形成非常稳定的TlCl 2+、TlCl 2+、TlCl 4-、TlCl 63-等络合物,导致Tl +与Tl 3+之间的氧化还原电位大幅度的降低,Tl +与Tl 3+的转化就变得比较容易实现,或许是导致太平洋海水和五大湖区湖水中铊的赋存形态主要是以Tl(III)的形式存在

的主要原因。

在环境水体中,铊往往被吸附到水体胶体或水系沉积物中而向水体底部沉降。Bajc等[15]研究认为,环境水体中的水体胶体和沉积物通常是由细粒粘土矿和Fe-Mn氧化物等组成,

铊就是被吸附在这些物质的表面的,Lin等[16]认为铊酸性条件下就可在Fe-Mn氧化物发生一系列的吸附反应:

≡S-OH(铁氧化物表面)+ Tl+→≡S-OTl + H+

≡S-OH(铁氧化物表面)+ Tl3+→≡S-OTl2+ + H+

在pH6.5时就可达到完全吸附。可见覆盖在水系沉积物表面的Fe-Mn氧化物是重要的吸附位点。Schiewer等[17]认为有机质表面吸附点位对铊的吸附能力强于铁锰氧化物表面的吸附能力,水体中的自然颗粒物对Tl的吸附能力也明显强于铁氧化物表面的吸附能力[18],根据我们的研究认为这可能是由于水体中的悬浮颗粒物是由无机和有机络合配位体组成,因此具有非常强的吸附能力。黔西南滥木场Hg-Tl矿化区溪流沉积物的测定结果证实上述说法[19]。我们认为,由于铊的地球化学性质与钾、铷相似,具有亲石和亲硫两重性,铊可以通过类质同象进入云母和钾长石置换钾和铷,易于取代细粒粘土矿物和次生硅酸盐矿物中的钾和铷;铊又具有强烈的亲硫性,易于与Al、Fe、Mn、Mg和Zr的氢氧化物形成共沉淀。同时,铊在锰氧化物表面形成难溶性Tl2O3或Tl(OH)3沉淀[20],从而铊的吸附沉淀,且吸附能力与溶液的pH 值没有明显的关系。海洋沉积物铁锰结核中铊高度富集,且与锰有强烈的相关性,证实了铁氧化物对铊的吸附富集起到了重要作用[21]。

从铊在水体中迁移转化过程可以看出, 铊在水体中的吸附与释放过程是十分重要的一环,铊在水体胶体或水系沉积物表面的吸附过程基本符合Henry、Lamgmuir 和Freundlich 吸附模式,被吸附的铊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会被重新释放到环境水体、生物体以及其它的体系中去,形成二次或多次的污染源。

3 结论

铊是一种典型的毒害性重金属元素,具有蓄积性,可以对生物体造成持续性伤害,对环境污染评价有指标性意义。铊在水体中是以两种氧化态形式存在:Tl(I)和Tl(III),铊通过水体中的迁移转化进入到生物体内,进而严重威胁到了人类自身的安全。但目前对于环境水体中铊的迁移转化行为仅限于热力学理论上的计算和实验室理论模拟所得出的结论,但对于在自然环境复杂的水体环境,铊的迁移转化行为的研究还很少。

参考文献

[1],陈永亨,谢文彪,吴颖娟等中国含铊资源开发与铊环境污染,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01,18(3):57~63.

Chen Yongheng, Xie Wenbiao, Wu Yingjuan et al. Utiliz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 containing thallium and thallium pollution in China [J], J Shenzhen Univ (Sci Eng), 2001,18(3):57~63.(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2] Tangfu Xiao, Dan Boyle, Jayanta Guha. et al, Groundwater-related thallium transfer processes and their impacts on the ecosystem: southwest Guizhou Province,China , Applied Geochemistry,2003(18):675~691.

[3] Cheam V , Lawson G, Lechner J , et al . Thallium and cadmium in recent snow and firn layers in the Canadian Arctic by atomic fluorescence and adsorption spectrometries[J].Fresenius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1996 , 355 : 332~335.

[4] Hall G EM, Pelchat J C. Performance of ICP-MS methods used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trace elements in surface waters in hydrogeological surveys[J] .Journal of Analytical Atomic Spectrometry , 1996,9 : 779~786. [5] Cleven R , Fikkert L. Potentionmetric stripping analysis of thallium in natural waters[J] . Analytica Chimica Acta, 1994 , 289 : 215~221.

[6] Banks D , Reimann C , Royset O , et al . Natural concentrations of major and trace elements in some Norwegian bedrock ground waters[J ] .Applied Geochemistry , 1995 , 10 : 1~16.

[7] 张忠,张宝贵,龙江平,等. 中国铊矿床开发过程中铊环境污染研究. 中国科学(D辑),1997,27(4):331~336.

Zhang Zhong, Zhang Baogui, Long Jiangping, et al.Thallium pollution associated with mining of thallium deposits[J]. Sci. China (series D) 1997,27(4):331~336,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8]肖唐付,何立斌,陈敬安.黔西南铊污染区铊的水环境地球化学研究[J]. 地球与环境,2004,32(1):35~41.

XIAO Tangfu , HE Libin , CHEN Jingan, Aqueous 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of Thallium in a Thallium Contaminated Area of Southwest Guizhou[J],EARTH ADN ENVIRONMENT, 2004,32(1):35~41.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9]吴颖娟,谢文彪,陈永亨等,黄铁矿利用过程中铊的迁移特征,地球化学,2005,34(6):650~656.

Wu Yingjuan, Xie Wenbiao, Chen Yongheng, et al . Mig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allium in utilization of pyrite [J], GEOCHIMICA, 2005,34(6):650~656.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10] Vink B W.The behavior of thallium in the (sub) surface in terms of Eh and pH[J ] .Chemical Geology, 1993 , 19 : 119~123.

[11]Kaplan D I , Mattigod S V. Aqueous geochemistry of thallium[A] . In : Nriagu J O. Thallium in the Environment [M] . New York :John Wiley &Sons , Inc. , 1998 : 15~29.

[12] Batley G E , Florence TM. Determination of thallium in natural waters by anodic stripping voltametry[J ] .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 and Interface Electrochemistry, 1975 , 61 : 205~211.

[13]Lin T S , Nriagu J O. Thallium speciation in the Great Lake[J ]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1999 , 33 : 3 394~3 397.

[14]武汉大学主编,分析化学(第三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95.

[15] Bajc A F.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nzyme leach and mobile metal ion selective extractions : case studies from glaciated terrain ,northern Ontario[J] . Journal of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 1998 , 61 : 113~148.

[16] Lin T S, Nriagu JO. Speciation of thallium in natural waters. In: Nriagu JO, editor. Thallium in the Environment, New York: Wiley-Interscience Publication, 1998, 34~39.

[17] Schiewer S, V olesky B. Modeling multi-metal ion exchange in biosorption. Environ Sci Technol, 1996, 30: 2921~2927.

[18] Muller B, Sigg L. Interaction of trace metals with natural particle surface: Comparison between adsorption experiments and field measurements. Aquatic Sci, 1990, 52: 75~92.

[19] Frengstad B , Skrede A KM, Banks D , et al. The chemistry of Norwegian groundwaters : III. The distribution of trace elements in 476 crystalline bedrock groundwaters , as analyzed by ICP - MS techniques[J ] .The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 2000 , 246 : 21~40.

[20]Bidoglio G, Gibson PN, O’Gorman M, Roberts KJ. X-ray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investigation of surface redox transformation of thallium and chromium on colloidal mineral oxides. Geochim Cosmochim Acta, 1993, 57: 2389~2394.

[21] Li Y H. Interelement relationship in abyssal Pacific ferromanganese nodules and associated pelagic sediments. Geochim Cosmochim Acta, 1982, 46:1053~1060.

The Distribution and Speciation of Thallium in Waters

QI Jianying1.2.3, LI Xiangping1, Chen Yongheng*3

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Organic Geochemistry, Guangzhou 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angzhou (510640)

2.Graudate School,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39);

3.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06)

Abstract

Thallium is an element with a greater toxicity than mercury, cadmium, lead, copper to mammals. Thallium exits two oxidation states in waters: Tl+ and Tl3+, but Tl+ is generally the dominant species in aqueous environment. Thallium may move readily with groundwater / surface water and polluted more waters.

Keywords: Thallium, Distribution, Speciation, Transformation

作者简介:齐剑英(1978-),男,博士研究生;从事环境地球化学研究。

初三化学金属活动性

金属活动性 类型一:金属活动性的判定A 1、某同学探究金属单质的活泼性时发现:X、Y都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而Z不能;Y能在X 的盐溶液中置换出X。则它们的金属活动顺序为( ) A.X>Y>(H)>Z B.Y>X>(H)>Z C.X>Z>(H)>Y D.Y>(H)>X> Z 2、将X、Y、Z三块大小相同的金属片分别投入到10%的稀盐酸中,X表面无明显现象,Y表面缓慢地产生气泡,Z表面迅速产生大量气泡。则X、Y、Z 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A.X>Z>Y B.Z>Y>X C.X>Y>Z D.Z>X>Y 3、某学生为了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方案:() ①将Zn、Cu分别加入到FeSO4溶液中②将Zn、Cu分别加入到ZnSO4溶液中 ③将Zn分别加入到FeSO4、CuSO4溶液中④将Fe 分别加入到ZnSO4、CuSO4溶液中 A. ①或④ B. ①或② C. ②或③ D. ③或④ 4、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 ) A.Mn + H2SO4 = MnSO4 + H2↑ B.Mg + MnSO4 = MgSO4 + Mn C.Fe + MnSO4 = FeSO4 + Mn D.Mn + CuSO4 = MnSO4 + Cu 5、为验证Mg、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右图所示的四个实验。其 中不必进行的实验是() 6、A、B、C、D是四种金属单质,A能从B的硝酸盐溶液中置换出B,但A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相同条件下,C、D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H2,且D比C反应剧烈。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A、B、C、D B.B、A、C、D C.D、C、A、B D.D、C、B、A 7、置换反应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之一。 (1)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一般是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 中置换出来,如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2)非金属单质也具有类似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规律,即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把活动 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在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 C12+2NaBr=2NaCl+Br2 ;I2+Na2S=2NaI+S↓+Br2;Br2+2KI=2KBr+I2 由此可判断: ①S、C12、I2、Br2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是。 ②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精选文档

2020高考化学实验题必记50条答题规范

2020高考化学实验题必记50条答题规范 (一)有关实验操作的问题 1.检验离子是否已经沉淀完全的方法 规范解答将反应混合液静置,在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沉淀剂××,若不再产生沉淀,则××离子已经沉淀完全,若产生沉淀,则××离子未完全沉淀。 2.过滤时洗涤沉淀的方法 规范解答向过滤器中加蒸馏水至没过沉淀,待水自然流下后,重复操作2~3次。 3.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 规范解答以FeCl3溶液与NaOH溶液制得Fe(OH)3沉淀后过滤为例: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液少许置于试管中,加入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沉淀未洗涤干净,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沉淀已经洗涤干净。 注意要选择一种溶液中浓度较大的、比较容易检验的离子检验,不能检验沉淀本身具有的离子。 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定容的操作方法 规范解答向容量瓶中加水至离刻度线1~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眼睛平视刻度线,滴加水至凹液面的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 5.读取量气装置中的气体体积的方法 规范解答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先上下移动量筒(或量气管有刻度的一侧)使量筒内外(或量气管的两侧)液面相平,然后使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相平读取数据。 6.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的方法 规范解答取一小片pH试纸放在洁净干燥的玻璃片或表面皿上,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试纸的中部,待pH试纸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色。 7.酸碱中和滴定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 规范解答当滴入最后一滴××溶液时,锥形瓶中的溶液由××色变为××色,且半分钟内不再恢复原色,说明已经达到滴定终点。 8.分液的操作方法 规范解答将萃取后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静置,待液体分层后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或将玻璃塞上的凹槽与分液漏斗上的小孔重合),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小心地旋转分液漏斗的活塞,使下层液体沿烧杯内壁流入烧杯中,待下层液体流出后及时关闭活塞,将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9.实验室用烧瓶漏斗式气体发生装置制备气体时,向圆底烧瓶中滴加液体的操作方法 规范解答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或将玻璃塞上的凹槽与分液漏斗上的小孔重合),旋

最新初三化学化学计算题试题经典

最新初三化学化学计算题试题经典 一、中考化学计算题 1.现将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与一定质量的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到284.7 g滤液。计算: (1)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 (2)氯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为23.3 g。(2)氯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解析】 试题分析:解:设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为x,反应的氯化钡的质量为y。 H2SO4质量为:10 0g×9.8%=9.8 g BaCl2 + H2SO4 = BaSO4↓ + 2HCl 208 98 233 y9.8 g x 233/98 =x/9.8x=23.3 g 208/98 =y/9.8y=20.8 g (2)氯化钡溶液的质量为:284.7 g+23.3 g-100 g=208 g 氯化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8 g/208 g×100%=10% 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 2.氧化亚铜(Cu2O)可用于生产船底防污漆,防止海生物对船舶设备的污损。现将Cu2O 和Cu的固体混合物20g放入烧杯中,加入质量分数为24.5%的稀硫酸50g,恰好完全反应。已知:Cu2O+H2SO4═CuSO4+Cu+H2O.计算: (1)所加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g。 (2)原混合物中Cu2O与Cu的质量比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3)在图中画出向20g Cu2O和Cu的固体混合物中逐滴加入24.5%的稀硫酸至过量,铜的质量变化曲线_____。

【答案】12.25 9: 1 。 【解析】 【分析】 根据加入的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氧化亚铜的质量,进而求算对应的比值以及画图。 【详解】 (1)所加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24.5%×50g =12.25g ;故填:12.25 (2)设原混合物中Cu 2O 的质量为x ,生成的铜的质量为y 。 224421449864x 12.Cu O+H SO CuSO +C 2u +H 5O g y ═ 1449864 ==x 12.25g y 解得:x =18 g ;y =8g ; 原混合物中Cu 2O 与Cu 的质量比为18 g :(20 g ﹣18 g )=9:1;故填:9:1 (3)没加入硫酸时,铜的质量为2g ,加入到50g 稀硫酸时铜的质量为2g+8g =10g 。如下图所示; 故填: 【点睛】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3.现有铜与另一种金属的混合物粉末,另一种金属可能是镁、铁、锌中的一种,现欲测定其组成. (查阅资料)(1)镁、铁、锌皆能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且生成+2价的可溶性金属硫酸盐和氢气. (2)相对原子质量:Mg ﹣24、Fe ﹣56、Zn ﹣65 (实验步骤及数据)取该混合物粉末8.0g 放入烧杯中,将140.0g 14.0%的稀硫酸分四次加

中考化学考点解读: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是初中化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中考化学的热点考查内容之一。从每年的中考试卷评析中可以发现:同学们在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时屡有失误。为帮助同学们了解这一考点的命题方向及题型,走出解题误区,现结合各地中考试卷,将相关题型及解题注意事项小结如下: 【考点1】考查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内容 ★知识链接: 由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内容可知: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K,活动性最弱的金属是Au,能跟酸发生置换反应的金属的化学活动性比氢(H)强,能把另一金属从其可溶性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的金属的活动性比盐中金属的活动性强。 ◎例1、经过课外学习,小明发现镍(Ni)也能排入下列金属活动性顺序中:K、________、Na、Mg、Al、Zn、Fe、Ni、Sn、Pb、(H)、Cu、Hg、Ag、Pt、Au (1)用元素符号将上述金属活动性顺序补充完整。 (2)已知镍盐中镍元素显+2价。写出一个有金属镍参加的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内容及其应用,属记忆及简单应用考题。(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内容可知:所缺金属为Ca;(2)金属Ni的活动性比金属铜、金属汞强,所以金属Ni能够跟铜、汞等的可溶性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如:Ni+CuSO4=NiSO4+Cu或Ni+Hg(NO3)2=Ni(NO3)2+Hg等。(只要合理并符合要求即可) 【考点2】考查金属与酸之间的置换反应 ★知识链接: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氢气应具备的条件是:(1)金属的位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要在氢(H)的前面;(2)酸要用无氧化性的酸,如盐酸、稀硫酸等;(3)硝酸具有氧化性与金属反应时一般生成水而不生成氢气,因而不发生置换反应。

初中化学经典溶液的计算题

①涉及沉淀的叙述型计算题: 1、家里蒸馒头用的纯碱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课外探究小组的同学欲测定纯碱中碳酸钠的含量。他们取该纯碱样品11.0g,全部溶解在100.0g 水中,再加入氯化钙溶液141.0g,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干燥后,称得沉淀质量为10.0g。请计算:(1)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2)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50g Ca(NO3)2溶液与50g K2CO3溶液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经过滤、干燥、称量,得到5g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K2CO3+Ca(NO3)2==CaCO3↓+2KNO3。请计算: (1) 参加反应的K2CO3的质量。 (2) 过滤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②涉及气体的叙述型计算题: 1、(2006天津市)将10g不纯的锌粒(杂质不容与水也不与酸反应)投入到100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0.2气体,试计算: (1)锌粒中纯锌的质量;(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我国化工专家侯得榜的“侯是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杰出贡献。工业上用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含有一定量的氯化钠杂质。现称

取只含氯化钠的纯碱样品11g,全部溶解在50g水中,当加入稀盐酸64.4g 时,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质量为121g,试求: (1)该纯碱样品的纯度(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所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③由溶液质量和质量分数进行计算: 1、现有Na2CO3和Na2SO4的固体混合物共12g,将它放入98g20%的H2SO4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酸性;在此酸性溶液中再加入80g10%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中和。计算: (1)恰好完全中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3)求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南充市名优特产阆中保宁醋,是中国四大名醋之一,其主要成分是醋酸,化学式为:CH3COOH。测定保宁醋醋酸含量的原理是:CH3COOH + NaOH = CH3COONa + H2O。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中和30g 保宁醋,用去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20g。请你计算: (1)30g保宁醋中含醋酸的质量;(2)该保宁醋中醋酸的质量分数。

九年级化学-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练习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练习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 1.下列可用于验证铜、铁、锌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的一组药品是( ) ①Cu、Zn、FeSO4溶液 ②Cu、Fe、ZnSO4溶液 ③Zn、FeSO4溶液、CuSO4溶液 ④Fe、CuSO4溶液、ZnSO4溶液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2.将甲、乙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丙的硫酸盐溶液中,甲表面有金属丙析出,乙表面没有任何变化。据此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甲>丙>乙 B.丙>甲>乙 C.乙>甲>丙 D.甲>乙>丙 3.现有三种金属X、Y、Z,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Y+X(NO3)2=X+Y(NO3)2,X + ZCl2=Z + XCl2.问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排列顺序是() A.Z>Y=X B.X<Y<Z C.Y>X>Z D.X>Z>Y 4.下列事实不能说明锌比银活泼的是()。 A.Zn能与AgNO3溶液反应置换出Ag B.Zn能与稀H2SO4反应,Ag则不能 C.Zn的熔点为420℃,Ag的熔点为962℃ D.自然界没有以单质形式存在的Zn,而有以单质形式存在的Ag 5.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A.Mn+2HCl =MnC12+H2↑ B.Mg +MnSO4= MgSO4+Mn C.Mn+Cu(NO3)2=Mn(NO3)2+Cu D.Fe+MnSO4 =FeSO4+Mn 6.下列四种离子:Fe2+、H+、Cu2+、Hg2+,在溶液中转变成原子的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A.Fe2+>H+>Cu2+> Hg2+ B.Hg2+>Cu2+>H+> Fe2+ C.H+> Fe2+> Hg2+>Cu2+ D.Cu2+> Hg2+> Fe2+>H+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2MnO4、KMnO4、MnO2三者中Mn元素的化合价逐渐升高 B.硫酸、NaCl、NaOH三者溶液的pH逐渐变大 C.NH4NO3、NaCl、CaO三者放入中水后,所得溶液的温度逐渐降低 D.金、银、铜金属活动性顺序逐渐减弱

高考化学简答题文字表述题规范答题常见答题 归纳

高考化学简答题(文字表述题)规范答题常见答题模板归纳 高三化学组 (一)实验部分 1. 检查装置气密性 [答题模板]? (1)手捂或热毛巾捂法??将待检装置导气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或热毛巾捂住装置,若导气管口有气泡逸出,停止加热后在导气管口倒吸形成一段水柱,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2)液封法???若是有分液漏斗的装置:用止水夹夹紧导气管的橡皮管,打开分液漏斗玻璃塞往分液漏斗中加水,一段时间后,若漏斗中的水不会再滴下,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启普发生器型(简易)的装置:关闭导气管的旋塞(或用弹簧夹夹住橡胶管),往长颈漏斗中加适量水,若长颈漏斗和容器中液体形成液面差,一段时间后液面差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物质的检验、鉴别 [答题模板]? 液体:取少量液体试剂于试管中→滴入XXX试剂→描述现象→得出结论 固体:取少量固体试剂于试管中,加水配成溶液→滴入XXX试剂→描述现象→得出结论 气体:将气体通入XXX溶液中→描述现象→得出结论 【例】常温下,H 2SO 3 的电离常数K a1 =1.2×10-2,K a2 =6.3×10-3,H 2 CO 3 的电离常数K a1 =4.5 ×10-7,K a2=4.7×10-11。某同学设计实验验证H 2 SO 3 酸性强于H 2 CO 3 :将SO 2 和CO 2 气体分别 通入水中至饱和,立即用酸度计测两溶液的pH,若前者的pH小于后者,则H 2SO 3 酸性强于 H 2CO 3 。该实验设计不正确,错误在于____________ 。设计合理实验验证H 2 SO 3 酸性强于 H 2CO 3 (简要说明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

中考化学 疑难聚焦《四步突破金属活动性顺序》

2012年中考化学疑难聚焦:《四步突破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活动性顺序”是中学化学重点内容之一,同时它又是一个教学难点。每年在教学中发现,不少同学在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时屡有失误。为帮助大家学好这一知识,走出解题误区,现将学习该知识点时的注意事项小结如下: 1. 理解一个内涵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内容: 由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内容可知: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K,活动性最弱的金属是Au,能跟酸发生置换反应的金属的化学活动性比氢(H)强,能把另一金属从其可溶性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的金属的活动性比盐中金属的活动性强。 2. 熟记两个条件 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氢气应具备的条件是:(1)金属的位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要在氢(H)的前面;(2)酸要用无氧化性的酸:如盐酸、稀硫酸等;(3)硝酸具有氧化性,与金属反应时一般生成水而不生成氢气,因而不发生置换反应;(4)铁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时,生成的是+2价的亚铁盐。 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条件是:(1)金属的位置: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2)特殊性:由于钾、钙、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在盐溶液中它们会首先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因而不会置换出盐中的金属;(3)盐必须溶于水;(4)铁与盐溶液反应时生成+2价的亚铁盐,金属与铁盐反应时要用+2价的亚铁盐。 3. 把握三个规律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规律:不同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时,活动性强的金属先与盐反应;同一金属与不同的盐溶液反应时,该金属先与活动性较弱的金属所组成的盐反应。 用实验方法验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解题规律是:(1)首先将金属按其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进行排列;(2)试剂的选择:①选取中间的金属,两端的金属用其可溶性盐的溶液。②选取两端的金属,中间的金属用其可溶性盐的溶液;(3)选取铁盐时应用可溶性的+2价的亚铁盐。 金属与酸(或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后溶液质量的变化规律是:只要比较反应前后溶液中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相应计量数的积的大小即可:若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相应计量数的积变小,则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减小,否则增大。 4. 学会四点应用 金属活动性顺序解决问题常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判断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能否发生;(2)判断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的速率大小;(3)判断金

最新初中化学典型计算题

初中化学典型计算题 初中化学计算题的有多种,其中包括化学式计算、化合价计算、化学方程式计算、溶液计算、化学方程式和溶液简单综合计算、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计算等,下面针对2007、2018两年各地中考试题中的计算题进行一下归类:〔一〕有关化学式计算题: 第一种:标签型化学式计算题: 1、(2018 甘肃兰州)锌是人体健康必需的元素,锌缺乏容易造成发育障碍,易患异食癖等病症,使人体免疫功能低下。市售的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对治疗锌缺乏病具有较好的疗效。以下图是某品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的标签,请根据标签信息回答: 〔1〕葡萄糖酸锌中各元素的质量

比; 〔2〕葡萄糖酸锌中锌元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01%〕 〔3〕某患者除正常饮食吸锌元素外,还需服用该品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假设治疗一个疗程需补充104mg锌元素,而这些锌有75%来自该口服液,那么患者共需服用支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简写出解题过程〕 2、〔2007 甘肃兰州〕在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注重微量元素的摄取。碘元素对人体健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下表是某地市场销售的一种〝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 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由食用方法和贮藏指南可推测碘酸钾〔KIO3〕的化学性质之一是; 〔2〕计算碘酸钾〔KIO3〕中,钾元素、碘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 〔3〕计算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计算结果精确到0.01,下同〕 〔4〕计算1kg这样的食盐中,应加入g碘酸钾〔用最高含碘量计算〕 第二种:表达型化学式计算题: 1、〔2018 四川〕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丙氨酸:CH3CH(NH2)COOH等]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人体通过食物获得蛋白质,在胃肠道里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氨基酸,试计算: 〔1〕丙氨酸分子中氮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 〔2〕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3〕丙氨酸中碳、氢、氧、氮元素的质量比。 2、〔2018南京市〕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用于汶川震后防

高考化学答题规范.doc

高考化学答题规范 试题有方向,答题自然有规范。下面是我为您带来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 一、审题要认真: 答题都是从审题开始的,审题时如果遗漏了题给信息,或者不能正确理解信息,就会给答题埋下隐患,使解题陷入困境,不但做不对题,还占用了考场上的宝贵时间,危害很大。细心的审题,正确理解和把握所给信息,充分挖掘隐含信息是正确解题的前提。 在化学学科的考试中,审题主要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审题型:审题型是指要看清题目属于概念辨析类型的还是计算类型的,属于考查物质性质的,还是考查实验操作的等等。审清题目的类型对于解题是至关重要的,不同类型的题目处理的方法和思路不太一样,只有审清题目类型才能按照合理的解题思路处理。 2.审关键字:关键字往往是解题的切入口,也是解题的核心信息。关键字可以在题干中,也可以在问题中,一个题干下的问题可能是连续的,也可能是独立的。常见化学题中的关键字有:"过量"、"少量"、"无色"、"酸性(碱性)"、"短周期"、"长时间"、"小心加热"、"加热并灼烧"等等。 3.审表达要求:题目往往对结果的表达有特定的要求。例如:写"分子式"、"结构简式"、"名称"、"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现象"、"目的",这些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避免"所答非所问

",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4.审突破口:常见的解题突破口有:特殊结构、特殊的化学性质、特殊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特殊反应形式、有催化剂参与的无机反应、应用数据的推断、框图推断中重复出现的物质等等。 5.审有效数字:有效数字的三个依据:①使用仪器的精确度如:托盘天平((0. 1g)、量筒(大于或等于0. 1mL )、滴定管(0.01mL). pH试纸(整数)等;②试题所给的数据处理,例如"称取样品4. 80 g------",根据试题所给的有效数字进行合理的计算,最后要保留相应的有效数字;③题目的明确要求,例如:"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就按照试题的要求去保留。 二、答题策略和答题技巧: 1.选择题:在理综试卷I卷中化学题有7个单选题。解答时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仔细考虑各个选项,合理采用排除法、比较法、代入法、猜测法等方法,避免落入命题人所设的"陷阱",迅速的找到所要选项。选择题的答题方法是多样化的,既能从题干出发做题,也能从选项出发验证题干作答,合理的选择解题方法快而准地找到答案,将做选择题的时间尽可能压缩到最短,为解决后面的大题腾出更多时间。 2.填空题答题策略和答题技巧:在理综试卷II卷大题中按照近几年情况来看,化学题是三道必考题加一道选考的填空题。必考三题一般来讲实验题一个、涉及化学反应原理的有两个题,分别侧重于化学平衡和电化学。选考一题(选二化学与技术—主要是与理论或元素化合物与实验分离有关的一个)、选三(物质结构与性质—与周期表与周期律延伸的一题)、选五(有机推断)一个。

初中化学-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运用-【教师版】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锌和稀硫酸 2、铁和稀硫酸 3、镁和稀硫酸 4、铝和稀硫酸 5、锌和稀盐酸 6、铁和稀盐酸 7、铝和稀盐酸 8、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9、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10、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 【答案】 2442Zn H SO ZnSO H +??→+↑ 2442Fe H SO FeSO H +??→+↑ 2442Mg H SO MgSO H +??→+↑ ()242423233Al H SO Al SO H +??→+↑ 222Zn HCl ZnCl H +??→+↑ 222Fe HCl FeCl H +??→+↑ 322623Al HCl AlCl H +??→+↑ 44 Fe CuSO FeSO Cu +→+ 44 Zn CuSO ZnSO Cu +→+ ()()3322 Cu Hg NO Cu NO Hg +→+ 金属性质的运用 知识温习

典例精解 一、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运用 1.能够进行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判断 例1:有X、Y、Z三种金属,把Y投入X(NO3)2溶液中,Y表面有X析出;把X投入Z(NO3)2溶液中,表面有Z析出。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X>Y>Z B.Y>X>Z C.Z>Y>X D.X>Z>Y 【难度】★ 【答案】B 总结:活动性强的金属能够将比它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推断题中有关滤渣、滤液的题型 例1:某金属加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废液含有少量AgNO3、Cu(NO3)2,为回收利用资源和防止污染,该厂向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反应停之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无气体产生。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Ag、Cu,一定不含Zn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Zn和Cu C.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一定没有AgNO3和Cu(NO3)2 D.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可能有AgNO3和Cu(NO3)2 【难度】★★ 【答案】D 例2:在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可能有下列情况:(1)若反应后锌有剩余,则溶液中所含的溶质是。 (2)若将反应后的物质过滤,向所得固体物质中滴如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固体物质中一定有,可能有。 (3)若将反应后的物质过滤,向滤液中滴加NaCl溶液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则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难度】★★★ 【答案】(1)Zn(NO3)2(2)Ag Cu (3)Zn(NO3)2、Cu(NO3)2、AgNO3 总结:一种金属投入到两种或多种盐溶液中,在盐溶液中活动性最弱的金属优先被置换出来。若是两种或多种金属投入到盐溶液中,则活动性最强的金属优先参与置换反应。即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距离最远的金属和盐溶液中的金属优先反应,距离产生美。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有答案解析)

专题分类: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1.(2018枣庄)某兴趣小组进行实验探究,向盛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银混合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液中一定含有Zn2+和Fe2+,一定没有Ag+ B.滤液中一定含有Zn2+,一定没有Fe2+和Ag+ C.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锌和铁 D.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可能含有锌 解析: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一定含有铁,即硝酸银完全反应,滤液中不含有银离子,一定含有锌和硝酸银、硝酸亚铁反应生成的锌离子,不一定含有亚铁离子,这是因为如果硝酸亚铁完全反应时,则滤液中不含有亚铁离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滤液中一定含有Zn2+,一定没有银离子,可能含有亚铁离子,这是因为如果硝酸亚铁部分和锌反应时,则滤液中含有亚铁离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可能含有锌,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2.(2018巴中)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B) A.XYZ B.XZY C.YZX D.ZYX 【解析】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说明X的金属活动性最强;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说明Z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Y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弱,即Z>Ag>Y;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X >Z>Y。 3.(2018自贡)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 A.金属活动性:乙>甲>丙B.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C.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 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最新高考化学答题技巧

最新高考化学答题技巧 高考化学答题技巧(一):注意仔细审题,避免答非所问 审题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阅读、理解、分析、归纳、综合等多种能力,也包括严谨、认真、细致的态度等非智力因素,几种具体的方法: (1)由"大"到"小"、由"粗"到"细",多层次多角度获取信息:审题时,要先"纵览"再"深挖"、先"泛读"再"精读",即先粗略将题目浏览一遍,了解题目的概况。 如涉及了哪部分化学知识,描述了什么现象和化学过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然后再细读一遍,对题目文字、注解和图表的关键之处,要敏锐捕捉、细心领会,仔细品味,不但要从文字中获取解题信息,而且会从图、表中挖掘解题关键和线索,即要多角度,全方位,无遗漏地捕捉解题信息。 (2)逐字逐句,捕捉有用信息:审题时要克服只关注那些给出的具体问题,而忽视叙述性语言的倾向。例如:"恰好" "过量"等等,因为化学变化的结果往往因温度、压强、浓度、溶剂、酸碱性、试剂加入顺序以及用量等条件的不同而改变。审题时应边读边想,读到关键

(或易遗漏)处,反复推敲,从中捕捉解题信息。在化学题审题中,应当特别注意以下字句: ①"不正确"、"由小到大排列"、"由大到小排列"等; ②"稀、浓、过量、少量、适量、足量、最多、至少""所有、全部、恰好、完全反应、充分反应" 等; ③"短周期""主族""同周期""同主族"等; ④"等体积""等质量"等; ⑤单位:"mL"与"L"、"m3"与"cm3"、"mol·L-1·min-1"与"mol·L-1·S-1" 等; ⑥"已知"中的内容、"( )"中的内容、注解以及图、表中的隐含信息等; ⑦有关化学反应(尤其是平衡问题)问题的三"看": (1) 看特征:物质状态、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等;

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经典练习题(含答案)

一化学方程式的基础知识: 1化学方程式配平常用方法:最小公倍数法、奇数配偶法(先配奇数大): (1) P + O2 P2O5 (2) C + O2CO (3) Al + O2Al2O3 (4)Fe + O2Fe3O4 (5) Mg + O2MgO (6) H2O2MnO2 H2O + O2↑ (7) H2O H2↑+ O2↑(8) H2+ O2H2O 2观察法:先金属后原子团 (1)CuSO4 +NaOH —Na2SO4 + Cu(OH)2 (2)Mg + HCl —MgCl2+ H2↑ (3)Fe2O3 + H2SO4Fe2(SO4)3+ H2O (4)Al + H2SO4 —Al2(SO4)3+ H2↑ (5)Fe(OH)3 + H2SO4Fe2(SO4)3+ H2O (6)Al2(SO4)3 +NaOH —Na2SO4 + Al(OH)3 3配平下列的各个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1)KMnO4—K2MnO4+ MnO2+ O2↑ (2)Al + CuSO4 —Al2(SO4)3 + Cu (3)Zn + HCl —ZnCl2 + H2↑ (4)Al2O3 + H2SO4Al2(SO4)3 + H2O (5)Fe2(SO4)3+NaOH —Na2SO4+ Fe(OH)3 (6)Fe(OH)3+ H2SO4Fe2(SO4)3+ H2O (7)CH4+ O2点燃CO2 + H2O (8) C + CO2高温CO (9)NH3+ O2催化剂NO + H2O (10) CO + Fe2O3高温Fe + CO2 二练习 1 在X + 2O2===CO 2 + 2H2O的反应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出X的化学式为: A CO B CH4 C CH3OH D C2H4 2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式为:X + 3 O2=== 2CO2 + 3 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出X的化学式为: A C2H4 B C2H4O C C2H6 D C2H6O 3在4Cu + 10HNO3 = 4Cu(NO3)3 + X + 5H2O反应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为: A NO B NO2 C N2O D N2O3 4物质X和B2能发生下列反应:2X + B2 = 2 AB3,则X的化学式是: A AB2 B A2B2 C AB3 D A2B3

初三化学 金属活动性顺序各类题型练习

金属活动性顺序各类题型训练 一、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能否发生置换反应 1、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能发生的写出化学方程式 (1)铜和硝酸银(2)铜和稀硫酸 (3)铜和硝酸汞(4)铁和硫酸锌 二、判断置换反应的产物反应的先后次序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排在越后面的,越易从混合物溶液里被置换出来。 2.白蚁能分泌蚁酸,其化学性质与盐酸相似。据此推断,下列最不容易被蚁酸腐蚀的是() A 镀锌水管 B 大理石地板 C 铝合金门窗 D 铜制饰品 3.下列金属的利用不是由金属活动性决定的是() A.用铁从含银废液中回收银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C.古代金银制品能保存至今D.用铝合金能制作门窗框架 4、把铁粉、锌粉放入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出的金属中一定含有() A、Fe B、Cu C、A g D、Cu和Ag 5.向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下列情况可能出现的是:() ①溶液中有Fe2+,不溶物为Fe、C u ②溶液中有Fe2+、Cu2+,不溶物为Fe ③溶液中有Fe2+、Cu2+,不溶物为Cu ④溶液中有Cu2+,不溶物为Fe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6、往AgNO 3和Cu(NO 3 )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 无气泡产生。根据上述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A.滤渣中一定有Fe粉B.滤渣中一定有Cu粉C.滤液中一定有Fe2+ D.滤液中一定有Ag+、Cu 2+三、判断反应后金属或溶液的质量变化 7、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个等质量的烧杯,向其中分别注入相同质量、相同 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稀硫酸,天平平衡。若向左边烧杯中投入少量锌粒,向 右边烧杯中投入等质量的镁条。待充分反应后,发现锌粒和镁条全部溶解, 则天平指针( ) A.向左边偏转B.向右边偏转 C.不偏转D.无法确定 8、在硫酸亚铁中加入下列哪种物质,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变大() A、铜 B、锌 C 镁D、银 四、根据反应现象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9、金属Ni、Mn分别放入其他三种金属X、Y、Z的盐溶液中,反应的结果和有无金属析出的情况如下表 所示,他们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X Mn Y Ni Z B.Z Ni Y Mn X C.Z Mn Y Ni X D.X Mn Ni Y Z 10.等质量的三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 系如右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金属不是K 、Na、Ca )() A.三种金属的活泼性顺序是a>b>c B.产生相同质量的氢气需要三种金属的质量关系是 a>b>c C.若三种金属在生成物中均显+2价,则三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关系 是c>b>a D.质量相同的三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消耗盐酸最多的是金属c 11.用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跟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反应情况如图(横坐标t表示反应时间,纵坐标m表

初中化学化学计算题易错题精选经典

初中化学化学计算题易错题精选经典 一、中考化学计算题 1.为测定某H2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200g硫酸溶液置于烧杯中,不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BaCl2溶液,反应过程中杯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BaCl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1)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g;在Q点时溶液中的离子为_____(用符号)。 (2)在反应过程中,杯中溶液的pH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原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 【答案】23.3 H+、Cl﹣、Ba2+变大 4.9% 【解析】 【详解】 (1)由图中信息可知,P点时氯化钡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即为反应生成沉淀硫酸钡的质量,则生成的硫酸钡的质量是200g+100g﹣276.7g=23.3g,故填23.3;Q点的氯化钡溶液过量,溶液中的溶质为盐酸和氯化钡,在Q点时溶液中的离子为H+、Cl ﹣、Ba2+,故填H+、Cl﹣、Ba2+; (2)反应的过程中硫酸不断被消耗,生成盐酸,随氯化钡溶液的加入,溶剂增加,溶液的酸性不断变弱,所以pH会不断变大,故填变大; (3)设氯化钡质量为x。 2244 BaCl+H SO=BaSO+2HCl 98233 x23.3g 98233 = x23.3g x=9.8g 原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9.8g 200g ×100%=4.9% 答: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9%。 2.某混合溶液中含有硫酸和盐酸,取该混合溶液20g于烧杯中,不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反应过程中烧杯中产生沉淀的质量、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BaCl2溶液呈中性)。求:

中考化学考点解读:金属活动性顺序

中考化学考点解读: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是初中化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中考化学的热点考查内容之一。从每年的中考试卷评析中可以发现:同学们在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时屡有失误。为帮助同学们了解这一考点的命题方向及题型,走出解题误区,现结合各地中考试卷,将相关题型及解题注意事项小结如下: 【考点1 】考查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内容 ★知识链接: 由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内容可知: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K,活动性最弱的金属是Au,能跟酸发生置换反应的金属的化学活动性比氢(H)强,能把另一金属从其可溶性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的金属的活动性比盐中金属的活动性强。 ◎例1、经过课外学习,小明发现镍(Ni)也能排入下列金属活动性顺序中:K、________ 、Na、Mg、Al、Zn、Fe、Ni、Sn、Pb、(H)、Cu、Hg、Ag、Pt、Au (1)用元素符号将上述金属活动性顺序补充完整。 (2)已知镍盐中镍元素显+2价。写出一个有金属镍参加的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内容及其应用,属记忆及简单应用考题。(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内容可知:所缺金属为Ca;(2)金属Ni的活动性比金属铜、金属汞强,所以金属Ni能够跟铜、汞等的可溶性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如:Ni+CuSO4=NiSO4+Cu或Ni+Hg(NO3)2=Ni(NO3)2+Hg等。(只要合理并符合要求即可) 【考点2】考查金属与酸之间的置换反应 ★知识链接: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氢气应具备的条件是:(1)金属的位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要在氢(H)的前面;(2)酸要用无氧化性的酸,如盐酸、稀硫酸等;(3)硝酸具有氧化性与金属反应时一般生成水而不生成氢气,因而不发生置换反应。 ◎例2、下列除杂(括号内的是杂质)所选试剂合理的是() A. Cu(Zn)稀盐酸 B. CO2气体(HCl) 氢氧化钠溶液 C. CuO(Cu) 稀硫酸 D. Na24溶液(Na2CO3) 氯化钡溶液

初三化学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练习

初三化学第八单元 金属 专题练习 专题一、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题型一 依据现象对几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判断 1.X 、Y 都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而Z 不能;Y 能从X 的盐溶液中置换出X 。则他们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 A .X>Y>(H)>Z B .Y>X>(H)>Z C .X>Z>(H)>Y D .Y>(H)>X>Z 2.将甲、乙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甲表面析出铜,乙没明显现象,据此判断,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A .甲>铜>乙 B .乙>铜>甲 C .铜>甲>乙 D .甲>乙>铜 3.金属Ni 、Mn 分别放入其他三种金属X 、Y 、Z 的 盐溶液中,反应的结果和有无金属析出的情况如下表 所示,他们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 .X Mn Y Ni Z B .Z Ni Y Mn X C .Z Mn Y Ni X D .X Mn Ni Y Z 4.X 、Y 、Z 、W 是四种不同的金属,为比较金属活动性 强弱,某同学利用这四种金属单质、盐酸、Z 的硝酸盐、 W 的硝酸盐进行有关实验。结果如下表(能发生置换反应 的记为“√”不能反应的记为“—”无标记的表示未作 实验)。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 .X>W>Y>Z B .X>Y>W>Z C .W>X>Y>Z D .Y>W>Z>X 题型二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金属与化合物溶液反应后滤渣滤液的成分 5.在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完全后滤出不溶物,再向滤液中加入一块薄铁,足够时间后,铁片上无任何变化。据此,你认为下列实验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不可能含有硫酸铜和硫酸 B .滤出的不溶物中有铜,也可能有铁 C .滤出的不溶物中一定有铜,但不可能有铁 D .如果滤出的不溶物有铁,则一定有铜

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中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Cu–Zn合金可用于工艺品的制作。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铜锌合金样品的组成,取20克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分5次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使之充分反应,每次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均为20 g,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于下表: 试回答下列问题: (1)Cu–Zn合金属于___________材料(“金属”或“有机合成”)。 (2)计算Cu–Zn合金完全反应时生成氢气的质量_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 【答案】金属 0.28g 【解析】 【分析】 【详解】 (1)金属材料包括金属和合金,Cu-Zn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填:金属。 (2)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20g-10.8g=9.2g。设完全反应时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Zn+H SO=ZnSO+H 2442 652 9.2g x 652 = 9.2g x x≈0.28g。 Cu-Zn合金完全反应时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28g。故填:0.28g。 【点睛】 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即可正确解答本题,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确定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前提和关键。 2.(1)工业上若冶炼出含铁98%的生铁1000t,至少用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是_________t。 (2)取一定量该生铁样品,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产生氢气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计算所用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 【答案】1750 t 9.8%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1)设:至少需要用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的质量为x 。 23 23CO +Fe O =2Fe +3CO 160 11280%x 1000t 98% ? 16011280%x 1000t 98% =? x =1750t 至少需要用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的质量1750t 。 (2)设: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y. 24 42Fe +H SO =FeSO +H 98 2y 0.2g ↑ 982y 0.2g = y=9.8g 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9.8100%9.8%100g g ?=。 3.初三(112)班的小敬同学将22.5g 的大理石(杂质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放到盛有100g 稀盐酸的烧杯中,发现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118.1g , 请你帮他计算: (反应的方程式: 3222CaCO 2HCl=CaCl H O CO +++↑ ) (1)生成二氧化碳_____g 。 (2)所用100g 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4.4 7.3%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题意二氧化碳逸出烧杯,反应前后质量的减少量即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则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