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宋明理学[岳麓版]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4课宋明理学学案
【课程标准】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理学兴起的背景内容及评价
【知识梳理】【自主学习】
一、儒学的危机
1、背景
以来,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发展出现了危机。
2、表现
儒、佛、道三家在彼此反复辩驳中互相吸纳与渗透,到唐宋时期,调和之风尤其兴盛。“”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3、儒家学者的探索和思考
儒家学者为了重兴儒学,吸收和融合、思想,使儒学体系得到丰富和更新。
二、程朱理学
1、概念
到宋代逐渐确立了一套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体系,被称为“”。
2、代表
程颢、程颐和。把维护专制统治和纲常名分的观念抽象化为天地万物始源的“理”,建立起理学体系。
3、主张
(1)“”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的。体现在人身上就是。
(2)求“理”的方法:“”。
【思维拓展1】想一想:格物致知与实践出真知有何区别?
4、统治地位的确立
南宋以后逐渐发展成官方哲学,元朝将《》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明初确定了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思维拓展2】想一想:程朱理学被官学化的原因是什么?
三、陆王心学
1、南宋陆九渊的心学理论
(1)提出“”,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他的思想被称为“”。
(2)提出“”以求理的方法,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
2、明中期王守仁的心学理论
(1)背景:明朝中期,程朱理学逐渐失去寻求圣贤学问的精神。王守仁主张以心学来更新理学。这种思潮的结晶是“”。
(2)思想核心:“”。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天理就在自己心中,只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3、理学的影响
理学是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对我国政治生活、文化教育、和社会教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1)积极:理学重视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
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
(2)消极:宋明理学用和名分等级的永恒性,用以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
【知识拓展】
问题1 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
宋明时期,儒学从佛、道中吸取有益的内容,形成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新的思想体系。其“新”主要是指在外来佛教文化与本土道教文化的不断冲击下,使传统儒学内部的逻辑结构、价值转向、道德结构都获得了新的认识。新的儒学体系以“理”或“天理”为核心,它的出现更加强化了封建主义的精神压迫,使人们屈从于封建主义的统治,桎梏人们的创造思维。同时宋明理学又是儒学思想中的精华的发扬光大,理学家们的辩证思维言论,体现出丰富的价值。
问题2 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点
(1)相同点: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承认“理”的存在;本质相同,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都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2)不同点:对世界本原认识不同: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陆王心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内在的“心”。认识世界本原的方法不同: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王心学提出“发明本心”以求理。
问题1 对宋明理学的评价及其态度
1.理学是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其实质是儒家思想在这一时期的新发展。
(1)可取的一面:①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调节、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②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③宋明理学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④宋明理学强调身体力行,强调自主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⑤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与国家的和谐的意识。
(2)不可取的一面: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①尊卑等级观念;②重男轻女的观念;③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④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⑤重礼轻法的观念等。
2.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
【课堂训练】
一、选择题
1.两宋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
A.尊道礼佛之风盛行
B.心学广泛传播
C.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形成
D.阳明心学成为主流思想
2.右图为清代名画《三教图》,画家凭借手中画笔,描绘出佛、儒、道三教创始者共坐树下相谈的场景。同学们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就三教并立产生的重要影响展开了讨论,其中正确的是()
①儒学受到严重挑战②理学形成③儒、道、佛互相融合④三教合一的局面形成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右下图为畅岩山的“天南理窟”,是北宋程颢、程颐授学之地。二程后来成为程朱理学的创始人之一,誉满中国哲学史,畅岩山也因此名扬千古,“天南理窟”则成为研究中国理学哲学史具有非同寻常价值的“圣地”。以下关于二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使儒学思想更加理论化、思辩化
B.都认为“万物只是一个天理”
C.都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D.二者共同编著《四书章句集注》
4.2010年6月21日,第三届武夷山朱子文化节在武夷山市开幕,海峡两岸同胞相聚武夷山下,共同弘扬朱子文化。下列关于朱熹的评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他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B. 他主张“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C. 他主张通过内心反省以求理
D. 他注释的《四书》成为科举考试经典范本
5.唐朝时期诗人王维亦官亦隐,白居易既学炼丹,又虔诚礼佛,柳宗元公开宣扬自己“援佛入儒”的思想经历,这说明唐朝时期()
A.出现三教合一趋势 B.儒学出现危机
C.佛教取得统治地位 D.道教的发展
6.右下图为儒家经典《朱子语类》书影,是朱熹与其弟子问答的语录汇编。书中强调“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这反映了当时儒学的主张是()
A.重视实践对真理的检验作用
B.要用心去体会理的存在
C.要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去体会理
D.要“存天理,灭人欲”
7.在王阳明纪念馆落成5周年之际,2010年3月28日,兰州王氏子孙再次举行庆典活动,以此来纪念伟大的思想家王阳明。王阳明和周敦颐、朱熹并称中国哲学史乃至中国思想史上三颗璀璨的明珠,他()
A.是理学的集大成者B.认为良知就是理
C.最早提出“心即理也”D.主张“格物致知”
8.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著名和尚慧能的佛偈,其修炼的意境与下列哪一思想吻合?()
A. 孔孟之学
B. 程朱理学
C. 陆王心学
D. 格物致知
9.元末明初小说《三国演义》深受宋明儒学的影响。下列小说中人物的言论与宋明儒学思想相符的是()
①张飞:“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事二主之理!”②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③李恢(投降刘备时说):“良臣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④孔明:“臣安不敢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③④
10.近期搜狗社区有网友发帖,称“中国的悲衰--出现了朱熹和二程,……汉后的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还没害惨我们中国,后面的盛唐是个证明,但程朱理学却是遗害至今。”这一观点引发了某班同学热烈的讨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评论着眼于二程和朱熹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压抑人的个性发展
B.此说法有失偏颇和浅薄,没有去辩证地客观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