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综合征医学课件培训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肌损伤或抑制:AMI、心肌炎、心肌病、脓毒性休克和 酸中毒。
机械因素 :乳头肌或腱索断裂造成二尖瓣返流、心室壁破 裂、室壁瘤、主动脉缩窄或肥厚型心肌病引起左室流出道梗 阻、心脏肿瘤。
心律失常:严重心动过速或过缓、心脏阻滞、心室颤动
◆心外梗阻性休克 (obstructive shock) 心脏压塞、张力
Warren 对休克的经典描述(面色苍白火紫绀、大 汗淋漓、四肢厥冷、脉搏细数、脉压小、尿量减少
和神志淡漠)至今对休克的临床诊断具有现实指导 意义。
休克综合征医学课件
3
概述
20世纪30年代直接血压测量引入临床,休克常被 用作创伤和失血引起低血压的同义语。20世纪60 年代,人们开始认识到休克发生的关键环节在于 血流而不是血压,微循环障碍为休克的主要病理 生理学改变。休克是低灌注的表现而不单纯是血 压降低。70年代,血流动力学监测广泛应用于临 床,使人们对休克血流动力学变化有了进一步了 解。同时也逐步认识到氧的供需平衡与休克的预 后密切相关,休克的一切治疗手段都在于恢复组 织的氧供。
休克综合征医学课件
6
血压调节
㈡外周血管阻力 血管阻力与血管长度和血液粘滞度成正比,
与血管半径的4次幂成反比。系统血管阻力(system vascular resistance,SVR)主要由动脉产生,动脉血管半径由动脉平滑 肌张力控制。
㈢微循环因素 休克病理生理学基础是微循环改变。白细胞粘
附、血小板活化和血管内皮损伤使血流淤滞。凝血系统激活、 纤维蛋白沉积和微血栓形成引起微血管栓塞。微血管栓塞后, 毛细血管内流体静压升高,超过胶体渗透压时,液体由血管内 转移到组织间隙。缺氧、酸中毒、循环毒素和白细胞粘附作用 使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向组织间隙转移,引起 血容量减少、血压下降和组织水肿。微循环内分流和红细胞变 形能力下降使氧输送减少。
休克综合征医学课件
4
二、血压调节
动脉血压是组织和器官灌注的决定因素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足够的循环血容量(前提)
血压形成
心脏泵血功能(动力)
外周血管阻力(维持势能)
血压受心排血量(cardiac output,CO)、血管阻力和微循 环等因素影响。
休克综合征医学课件
5
血压调节
㈠心排出量
CO=心搏量(stroke volume,SV)×心率。SV由前负荷、后负荷和心肌收 缩力三方面因素决定。
休克发生。下壁心肌梗死后,心脏迷走神经反射性引起 心动过缓和低血压,也诱发心源性休克。
休克综合征医学课件
11
病因及分类 ㈢分布性休克
由容量血管扩张,循环容量相对不足所致。包括:
1.脓毒性休克(septic shock) 主要由动脉血管张力和反应性 降低所致。2/3由革兰阴性菌感染引起,院内感染是危重症病人 发生脓毒性休克的重要原因之一,约为15%~25%。
休克综合征医学课件
10
病因及分类 ㈡心源性休克
系心脏泵血功能衰竭引起CO急剧下降所致。引起心源 性休克主要机制有:
①严重心肌功能障碍 AMI最常见,发生率约5%~10%。 ②腱索或乳头肌断裂—急性二尖瓣返流,室间隔穿孔—
左向右分流,使射入到主动脉的血液急剧减少; ③心律失常 心率过快缩短心室排空和充盈时间,促进
1.前负荷 即心室舒张末容量。由血容量、静脉血管张力和心功能状 态决定。输液或静脉血管张力增高时,心室舒张末容量和心搏量增加。 急性大失血时前负荷急剧下降,心搏量减少。
2.心肌收缩力 是指心室收缩射血能力。AMI是心肌收缩力下降最常见 原因。心室肌纤维破坏超过40%时,发生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时心肌 收缩力降低,可通过代偿性增加前负荷、提高左室充盈压来维持CO。
性气胸、肺栓塞
休克综合征医学课件
9
病因及分类 ㈠低血容量性休克
血容量减少、前负荷降低和心搏量减少所致。由于外 周血管收缩和低灌注,末梢皮肤湿冷,又称冷休克。
休克的严重程度与血容量丢失量、丢失速度和血管代偿 性反应及肾脏对水、钠回吸收能力有关。正常人血容 量急剧丢失25%以上,即可发生休克。数日内丢失相 同容量则不会发生。老年人或患各种疾病时,血容量 减少不足25%也可发生休克,且对休克代偿能力下降。
休克综合征医学课件
概述
休克源于希腊文,是英文 Shock的译音,原意为 “打击”、“震荡”, 最初用来表示人体受伤 后的一种危重状态。
1743 年法国的Le Dren 首次将secousseuc翻译 成英文shock,并作为医 学术语 。
休克综合征医学课件
2
概述
直到19世纪末, 对休克才有了较完整的临床描述。 1872年Gross将休克定义为“生命之链突然断开(a rude unhinging of the machinery of life)。1895年 Collins称休克为死亡过程的瞬间中止,表现为脉搏 细弱无力。1899年Crice强调静脉容量不足在休克 发生中的作用,并证实输注生理盐水可逆转休克。
休克综合征医学课件
7
三、病因及分类
根据病因和血流动力学改变(肺毛细血管楔压、
心排血量和系统血管阻力变化)将休克分为四类:
◆低血容量休克(hypovolemic shock)
血容量丢失:创伤出血、胃肠道出血、 咯血。血气胸、腹 腔出血、腹膜后出血、夹层动脉瘤破裂、骨折。 血浆容量丢失:大面积烧伤、剥脱性皮炎、腹膜炎、急性坏 死性胰腺炎和肠梗阻等 脱水:呕吐、腹泻、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过度利尿和大量 出汗。
3.后负荷 即心室射血阻力。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和肺栓塞等使心 室后负荷增加,阻碍心室排空,如无前负荷和心肌收缩力相应增加,会 导致心搏量减少及CO下降。
4.心率 正常人能耐受的心率范围为35~180次/min。老年人或心脏病患 者心率超过120~140次/min时,心脏舒张时间明显缩短,心室充盈和冠 状动脉灌注减少,CO下降。
休克综合征医学课件
8
病因及分类
◆分布性休克(distributive shock)
神经源性休克(脊髓损伤、脑损伤、严重自主神经功能障 碍)、 脓毒性休克、过敏性休克、 药物过量(麻醉药、肾上 腺素能阻断药、动静脉血管扩张药、巴比妥类药)、内分泌 性休克: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