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静默草原》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兼听则明,偏信则暗。10.静默草原》说课稿
一、课文特点及其在教材中的地位
《静默草原》是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原野放歌)的精读篇目。作者鲍尔吉.原野。本单元教学要点是了解、欣赏别致新颖的语句、独特的想象。体味各篇诗文抒发的情感;体味寓于描写、议论中的抒情。
《静默草原》文质兼美、情真意切,在对草原的描绘中蕴藏着深切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是智力发展的新起点,也是关键时期。认识活动的自觉性有显著提高,有意识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得到迅速发展,感知、识记、想象日益占优势地位。教学中,要重视情感、意志、品德、性格等各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三、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的设定
参照新课标的要求,力求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据此,拟定出本课的教学目标 :1、体会文字下的草原之美,感受作者对草原的深切情感;2、鼓励学生亲近自然,感悟自然,丰富情感体验,陶冶性情。
教学难点有两个:一是体会文字下的草原之美,感受作者对草原的深切情感。(因为对没有真正体验过草原的同学,仅从字面上感受草原之美是非常困难的。)二是作者由草原引发的人生思考。(因为学生阅历少,人生体验浅,很难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教学重点有三个: 1、对比修辞;2、蕴含深意的语句,作者对草原的深情;3、培养学生对自然的审美能力,从中获取美好的情感体验。
四、教法方法与学法指导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诱思探究。
课前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图书等搜集、整理信息,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改变陈旧的师者在讲台上滔滔不绝,“我讲你听”;学生在下面目不斜视,“你问我答”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在文学阅读中,不求“标准答案”。对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给予集中讲授。
学法指导上,教会学生调节学习心理,掌握知识建构的方法。
学习心理调节方面,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鼓励个性化的多元解读,充分肯定其发现与感悟,如果表述不全,应帮其分析思路特点,给予其正确的认知指导
,使学生既有学习的信心又能接受老师的建议。
知识建构方面,指导学生由题入文,解题、猜题,朗读中整体把握全文,抓住文中的重点句、关键词圈点批注,以此为突破口实现对文章内容、情感、思想意义及艺术特色的理解,形成阅读的能力,再通过迁移拓展巩固提高。
五、教学程序
人们说语文教师应该成为杂家。新课标提出的课程整合问题就是要打破原有各门课程之间的封闭状态,加强沟通和互补。借助美术、音乐等其他艺术解读文学作品,往往有出人意料的效果。
《静默草原》用两课时完成。教学程序如下:
(一)步入音乐天堂,整体感知情感基调
鲍尔吉.原野与歌手腾格尔、画家朝戈被称为当今中国文艺界的“草原三剑客”。本课导入就选用腾格尔的歌曲《天堂》。他的演唱,充满了对土地的热爱,对生命的诚恳。在悠长的蒙古长调中,学生结合自己的预习,初步确定感情基调:对草原深沉浓烈的爱。
(二)走进影视世界,品悟文章情景交融
选入中学教材的文学作品,都是倾注着作者浓烈感情的名篇,通过表情诵读,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本课精读具体分为三个阶梯形层次:第一课时“练读”、第二课时“悟读”、“品读”。在处理教材时,先让学生欣赏我制作的电视散文,继而“练读”,从整体上感知:草原有哪些特点?从文中找出“草原只可感受”的语句?作者对草原的感情?接下来围绕草原上的感受以及作者情感来“悟读”,最后在“品读”中理解句式美、层次美、情感美和意境美。这样,由浅入深阅读品悟,将训练语言、培养情感落到实处。
第二课时着力解决以下问题:对比手法的运用?怎样理解“单一”与“丰富”?“自由”与“不自由”?为什么写大海?咆哮哭泣显得可笑可悲,该如何表达情感呢?为什么作者将自己比为“母牛”、“烈马”?善忘”、静默中观望体现怎样的人生态度?
学生圈点批注、合作探究,学生、老师、教材编者和文本之间进行多重对话,完成了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这样,尊重了学生的个体阅读,尊重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尊重了学生发表个人见解的心理需求。老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又是课堂阅读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又是一个指导者。
学生对善忘、静默中观望体现的人生态度很难理解,这一点老师给予集中讲授。先把它分解为几个小问题,“善忘”和“健忘”有什么区别?这里“善忘”是忘记什么?“凝立冥想”想什么?最后确定基本方向:“善忘”实际上是人生的豁达与洒脱,是一种舍与得的处世方式
,是一种对荣誉金钱地位等的不计较……“在静默中观望”就是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就是一种坦然自若的不张扬的沉稳。文末点题,由草原折射出人生态度,水到渠成,解答了为什么以《静默草原》为题。至此全文的教学顺利结束。
(三)审读摄影艺术,拥抱自然独抒性灵
为了检验两节课的收获,第二课时安排了10分钟的随笔练习,展示四幅摄影图片(其中有我的摄影《家园印象》),任选一幅展开想象写景抒情。锻炼学生灵活模仿的写作能力。在潜移默化中亲近大自然,热爱故土家园。从而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它不是干巴巴地总结课文写作特点,而是领悟作者的心理,知其所感、所想、所哀、所乐的成因背景,从而升华到一个难以磨灭的思维层次上,进而将审美能力转化为创造美的能力。
六、课堂效果
整个教学,老师讲得少,学生读得多,说得多,想得多,练得多。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老师适当的点拨、练习的合理设计,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基本上能领会文章的美,能揣摩出文章的一两点妙处来。课堂气氛活跃,讨论激烈,发言争先恐后。学生们能在学习中得到美的体验和情感的熏陶。所取得的课堂效果很令我满意。
既来之,则安之。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山河铁臂摇。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