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后纤维化的X线及CT诊断价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膜后纤维化的X线及CT诊断价值

发表时间:2012-11-26T14:33:19.23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4期供稿作者:廖云杰1 谭红专1 刘亮2 王维2

[导读] 目的:通过分析腹膜后纤维化(Retroper itoneal fibrosis,RIF)的X线及CT征象,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其诊断。

廖云杰1 谭红专1 刘亮2 王维2(1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410008; 2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410013)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腹膜后纤维化(Retroper itoneal fibrosis,RIF)的X线及CT征象,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其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3月至2011年间经临床及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腹膜后纤维化共20例的X线及CT的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例均进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6例进行静脉肾盂造影及逆行尿路造影。结果:所有患者CT平扫表现为腹膜后间隙见不规则低密度软组织灶,15例病灶边界清晰,5例病灶边界与邻近周围组织分界不清,20例病灶几乎不同程度包绕主动脉及其分支和下腔静脉,6例均可见单侧或双侧输尿管不同程度狭窄,及肾脏不同程度积水。结论: 虽然腹膜后纤维化确诊需要靠病理,但影像学检查对腹膜后纤维化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极为重要,且还可通过CT或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4-0164-02 腹膜后纤维化(Retroperitoneal fibrosis, RPF) 是一种发生在腹膜后间隙原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由于广泛纤维化导致输尿管与大血管受压而出现肾盂积水、肾功能不全、下肢水肿等。本病罕见,据报道[1]估计发病率为1/20万~1/50万,男女比例约2:1~3:1。由于症状隐匿,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所以早期诊断困难,常导致误治[2]。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3月至2011年间经临床及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腹膜后纤维化共20例的X线及CT的影像学资料,本组20例,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22-71岁,平均44.3岁。13例患者腰部胀痛、肾积水及部分出现血尿,其中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5例下肢静脉肿胀,1例反复腹胀,反复呕吐,1例无症状体检时发现。

1.2影像学检查

CT检查:采用Phlips brilliance CT(64 Slice),20例患者均行CT三维成像加增强检查。

X线检查:采用东芝DBA-300A型胃肠透视机,6例患者行静脉泌尿系造影。

结果:

CT检查:表现为腹膜后间隙可见团片状软组织肿块影,局部边缘模糊,CT值稍高于或等于肌肉,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所有几乎病例肿块包绕下腔静脉甚至包绕腹主动脉,5例下腔静脉受压变窄,11例不同程度累计单侧或双侧输尿管上段,其中6例可见明显肾积水及输尿管上段狭窄。

X线检查:6例患者均可见不同程度肾积水,肾盂肾盏内未见明显阳性结石,输尿管上段可见狭窄征象,其中5例单侧肾积水,输尿管上段狭窄,1例双侧肾积水,双侧输尿管上段狭窄。逆行尿路造影,狭窄输尿管未见明显异常。

2 讨论

2.1简介腹膜后纤维化被认为是结缔组织疾病[3],也有人认为是血管炎、系统性胶原病及免疫机制性疾病的局部表现[4]。由于早期该病临床症状缺乏明显的特异性,常容易导致漏诊或误诊,当出现临床症状时肾功能基本严重受损或大血管出现明显受压,此时基本上已经错失最佳治疗时机。

2.2腹膜后纤维化的影像学诊断:

2.2.1直接征象:CT检查可清楚显示腹膜后软组织肿块,呈团块状、斑片状及片状近似于肌肉密度[5-8],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增强扫描可表现为不强化或轻中度强化,肿块往往位于脊柱前方,并常包绕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和输尿管,部分腰大肌受累[9]。受累部位输尿管狭窄,同时伴有狭窄段以上肾盂输尿管扩张积水。

2.2.2间接征象:X线主要表现为肾盂输尿管不同程度积水,输尿管上段可见狭窄征象。而CT间接征象主要表现为肾盂输尿管积水,邻近组织器官受压变形移位等。

2.3腹膜后纤维化的鉴别诊断

本病主要鉴别诊断为腹膜后的转移性肿瘤及侵及腹膜后的淋巴瘤[10],典型的腹膜后纤维化范围广,肿块常位于脊柱前方于L4至S1椎体水平,病灶虽常包绕主动脉和下腔静脉等大血管,但这些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往往无移位征象,输尿管常受压变窄伴肾盂输尿管扩张积水,并且病变部位常不会超过肾门水平和邻近组织常无侵袭性破坏,尤其是骨组织的破坏。恶性淋巴瘤和恶性肿瘤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时通常可见明显肿大的淋巴结,部分淋巴结呈融合改变,病灶往往可见多发病灶,病灶不连续分布,而腹膜后纤维化呈连续状分布于脊柱前方的大血管周围,恶性淋巴瘤在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周围形成分叶的肿块影,并常见主动脉脉及下腔静脉受压移位,而腹膜后纤维化大血管未见受压,肿块包绕这些大血管,故此可以鉴别。部分病例恶性肿瘤腹膜后转移时,邻近椎体及其附件骨组织可见骨质破坏征象。随着影像技术及介入的发展,腹膜后纤维化可以通过CT或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从而可以达到确诊及与其他疾病鉴别的。

综上所述,虽然腹膜后纤维化是一种少见而又原因不明的慢性疾病,其早期又缺乏明显特征性症状,但影像学检查尤其是CT扫描检查在该病的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还可以通过CT或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活检。

参考文献

[1]徐煜, 徐可, 姜昊文, 等. 腹膜后纤维化诊治上尿路梗阻11 例报告[J]. 复旦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5, 35 (3) : 445-447.

[2]钱家鸣, 王瑞勤, 鲁重美. 腹膜后纤维化三例及三十余年国内文献分析. 中华内科杂志. 1998, 6, 37 (6) : 384-386.

[3]Gilkeson GS, Allen NB. Retroperitoneal fibrosis: a true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J]. Rheum Dis Clin North Am, 1996, 22 (1) : 23-38.

[4]Phillips S, Evans C. Marfan syndrome and retroperitoneal fibrosis[J]. AJR, 1996, 167(6) : 1596.

[5]蒋明,张思争,潘卫东,等.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7例临床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02,82(3):186-188.

[6]潘卫东,赵荣国,秦民伟,等.腹膜后纤维化临床及影像学表现[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5,9(39-9):974-977.

[7]朱翔,章士正,赵峰.CT诊断腹膜后纤维化[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6(25):1047-1049.

[8]闫文颖,张在人,王恢,等.多层螺旋CTMPR,CMPR和CTU技术对腹膜后纤维化的诊断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2(20):198-2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