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者揭秘国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亲历者揭秘国宴:周总理定的“四菜一汤”
富贵牡丹国宴餐具
60年的岁月里,饭菜的清香始终弥漫在大大小小的国宴中。国宴是外交活动的一部分,不能出半点差错。孙应武担任总厨师长时曾奉献了诸多丰美的国宴。
首次见识国宴
国庆十五周年招待会是孙应武与国宴的第一次相逢。
彼时,孙应武18岁,是人民大会堂培养的第一批“嫡系厨师”。由于技术不成熟,十五周年的国宴,人民大会堂从北京各大饭店征调了一批老厨师,准备国庆宴会。
近半个月的准备中,孙应武等小厨师的工作,就是带着饭店厨师熟悉厨房环境,帮他们联络、协调找好固定位置。“每家饭店准备的菜,原料都是他们自备带过来的。”孙应武回忆说,国宴前一天,厨师们整夜呆在厨房,只是抽空睡了一会儿,就大展身手工作了。
9月30日晚上7点,国宴厅开始忙碌。国务院秘书长等人在迎宾厅迎接客人,毛泽东和主宾席首长入席时,明快的欢迎曲在厅堂舒缓流出。
稍后,仅有的两道热菜上桌,国宴气氛达到高潮。约两个小时后,国宴接近尾声。毛泽东和主宾席的全体人员集体祝酒,《东方红》响起来。
孙应武站在国宴厅门口,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看到了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内心抑制不住地激动。
他是第一次出安徽。老家在芜湖,初中时辍学学厨,三年期满分配在一家饮食服务部工作。
1964年年初,人民大会堂要在全国各地选调一批人员,培养成为“嫡系部队”。从学冷菜开始
人民大会堂外表的庄严雄伟,令刚到北京的孙应武震撼不已。二层最大的国宴厅两侧都是厨房,进了厨房,孙应武看到的是,依然使用砖块砌成的灶台和水池,木制的普通案板,普通的木头蒸笼。
孙应武刚来时,并没有进厨房,而是去军训。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人民大会堂新员工,被编成几个班、十多个小组,统一进行军训。
早晨6点要出操,然后是学习,包括政治学习和文化学习。
三个月后,技术出身的孙应武终于进厨房学习做冷菜。“人民大会堂的冷菜有三百多种,八大菜系的所有冷菜基本都有,只是做法有所改变。”
孙应武开始成为小学徒,跟在老厨师后面学习调味和装盘。以专门学过淮扬菜的基础来说,国宴厅的冷菜并不难学,难的是掌握合适的度。比如川菜中的怪味鸡,本来应该是麻辣爽口的。来到国宴厅,就得变样。“得把麻辣味调低,花椒辣椒要少放,味道尽量清淡些。这样吃起来,仍旧是怪味鸡的味道,但是口感就清爽多了。”
孙应武跟在老厨师的后面,亦步亦趋。老厨师调好一道菜,孙应武先是用眼睛看,是什么颜色,大致放了什么调味品;然后放进嘴里尝,看看各种调味品大致的用量。“四十多年以前都是凭感觉。”孙应武说,后来部分堂菜逐渐有了标准:什么菜该放什么调料、放多少调料。
厨师长负责制
为了同社会上的厨师进行交流,人民大会堂决定改制,变身厨师长负责制。“不再叫组长、科长,统一改称厨师长。”
国宴是外交活动的一部分,不能出半点差错,1981年刚担任了总厨师长的孙应武感觉压力倍增。因为国宴的品质,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外交的顺利。
从组长升为总厨师长,意味着要处理好三重关系。一是工作的性质决定了他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出半点差错;一是国宴厅人员结构复杂,总厨师长要想办法调动所有人的工作积极性;一是技术问题,堂菜的质量要逐日提高,让客人吃完感到满意。
每次筹办国宴,孙应武先是从外交部拿到要宴请的人员名单。然后按照客人的不同地区、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甚至个人爱好,斟酌四菜一汤如何搭配。
一个小小的资料库,写着每位客人对国宴的反馈意见。厨房把它们收集起来,如果客人再来,就会参考上次的反馈。
国宴改革
仅在1949年的开国第一宴中,热菜上了八道,冷菜上了四道。此后为厉行节约,周恩来定下国宴规矩——四菜一汤,菜指的是热菜,冷菜和点心水果不包括在内。
此后,这一规定基本维持下来。
菜品虽然厉行节约,但每次宴请的人数都很多。因为当时国宴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无论接待哪一国的外宾来访,外交部都要邀请所有驻华大使夫妇、驻华代表团。“这样一来,每次国宴人数都达到1000人以上。”
1959年7月9日,外交部向中央递交了《关于调整平时接待各国元首和政府代表团的礼遇安排的建议(草案)》,其中的内容有:“目前接待工作存在着一些脱离实际和比较繁琐铺张的缺点。宴会多,陪同人员多,繁文缛节多,饭菜过于丰富。另外,接待标准偏高。每次外宾来华,我接待单位举办宴会、便宴和陪宴次数太多,其间便宴和陪宴甚至多达五次。”
直到1978年9月,国宴改革方案才正式实施——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访华,中方不再通知各国驻华使节参加迎送;为来访国举行的国宴,只邀请来访国驻华使节和使馆部分外交人员出席(1990年后增加邀请来访国周边友好国家驻华使节)。
其间,外交部于1984年对国宴标准进行了具体而明确的规定。规定总宴请时中餐四菜一汤,西餐一般两菜一汤,最多为三菜一汤;国宴一律不再使用茅台等烈性白酒。这个规定一直维持至今。据《京华时报》
链接:宴会程序
当宾客进入宴会厅时,乐队奏欢迎曲。服务员应站在主人座位右侧,面带微笑,引请入席。宾客入场就绪,宴会正式开始。全场起立,乐队奏两国国歌。这时已经在现场的服务员,都要原地肃立,停止一切工作。在主、宾起座时,主宾桌的服务员要随时照顾,现场的其它服务员要有秩序地回避两侧,保持场内安静。
主宾桌负责让酒的服务员,要提前斟好一杯酒,放在小型酒盘内,站立在讲台一侧,致辞完毕立即端上,以应宾、主举杯祝酒之用,并跟随照顾斟酒。
国宴一般是晚上举行,时间为一个半小时左右,入座前已摆好冷盘,每个人有四五种冷菜,一般是素菜、荤菜,有鸭掌、酱牛肉、素火腿等。为了保证菜点的质量,使宾客吃得可口满意,服务员要恰到好处地掌握上菜的时机和速度。这就需要服务人员要熟悉本次宴会各种菜点的风味、火候和烹调所需的时间,做到心中有数,适时上菜,其间要及时与厨房互通情况。上热菜前,先上汤,然后是上荤菜、素菜,第一道菜,往往是最为名贵的,热菜一般是三荤一素,菜都是用小车从厨房推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