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电极肌电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电极肌电图

临床肌电图(clinical EMG),又称针电极肌电图,是指以同心圆针插入鸡肉中收集针电极附近一组肌纤维的动作电位,包括在插入过程中、肌肉处于静息状态下和肌肉做不同程度随意收缩时的电活动。

1.肌电图检查的基本原理

(1)肌电图是显示肌肉活动时的电位:肌电图是测定下运动单位的电生理状态,它的基础是一条肌纤维的电兴奋。但在临床检查中,所记录的不仅是一条肌纤维的电兴奋,而是一个乃至整个亚运动单位的数条或数十条肌纤维的电激动。由于运动单位与记录针尖的距离不同,在不同肌肉部位测到的运动单位动作电位是不同的。用同心圆针极记录的肌肉动作电位,是通过容极导体在细胞外记录到的一个正相起始的三相电位,这是冲动接近、到达以及离去记录电极时形成的。肌电图检查可以探测肌肉静止时、自发性活动及随意收缩时运动单位动作电位的变化。

(2)周围神经的正常电生理:下运动单位包括脊髓前角细胞、周围神经根、神经丛、神经干、神经支、神经肌肉接头以及受其支配的肌纤维所组成,它是肌肉功能的生物学单位。不同肌肉包含的运动单位数目不一。下运动单位的任何部分都有电兴奋性,但神经与肌肉的电兴奋性不同。神经的兴奋可以向近心端和远心端双向扩布。无髓鞘的自主神经纤维传导速度为每秒若干米,有髓鞘的躯体感觉和躯体运动神经纤维兴奋传导是沿神经髓鞘的郎飞节进行跳跃式传导,传导速度为50-80m/s。肌纤维的电兴奋性都由神经肌肉接头向两端扩布,传导速度为每秒若干米。大脑发出运动指令,经过脊髓前角细胞或脑干运动核产生兴奋,经周围神经传导至神经肌肉接头,再下达到肌肉产生运动。

(3)周围神经损伤的病理和电生理:周围神经损伤分为神经失用、节段性脱髓鞘、神经离断、轴索离断4种。神经失用仅为暂时性功能丧失,而没有任何解剖学变化,预后良好。节段性脱髓鞘是髓鞘破坏而轴突相对完整的病变。神经离断是轴索与髓鞘同时离断,预后差。轴索离断是指轴索变性而髓鞘的完整性保存,预后较好。神经损伤后即有损伤部位的传导功能丧失,但远端未变性部分仍保持正常的兴奋性和传导性。故在神经损伤后的极早期,各种电生理检查方法均难以做出准确诊断。神经再生的早期由于轴索与髓鞘功能均不正常,兴奋性和传导性均很差,神经传导速度慢、波幅低。失神经支配肌纤维由于受到其他再生神经纤维侧芽支配,新的运动电位范围扩大,兴奋电位的振幅和时限增加。

2. 临床肌电图检查的目的、注意事项

(1)肌电图检查的目的

1)确定神经系统有无损伤及损伤的部位;鉴别肌肉病变是神经源性还是肌源性损害。肌电图是鉴别神经或肌肉疾病最灵敏的检查办法,一块肌肉中有5%以上的纤维失神经支配就可以被检测出。

2)判断神经源性损害的部位(前角、根、丛、干、末梢);根据不同肌肉神经支配异常情况,可以对神经源性损害进行进一步定位诊断。

3)作为神经再生与否的指标。周围神经损伤后,证明神经再生的运动单位电位的恢复可早于临床恢复3-6个月。一个月前为完全失神经症,目前测到有新生电位,说明有神经再生。4)提供肌强直及分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依据。例如,帕金森病的肌强直和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的肌强直在肌电图上表现是不同的。

(2)肌电图检查的注意事项

1)认真询问病史,确定肌电图检查的目的,并避免漏查某些肌肉。

2)针电极肌电图是一种有创检查,检查前要与患者协商好,以取得患者的配合;且肌电图检查后不宜在同一部位进行肌肉活检。

3)检查血肌酶谱应在肌电图测定之前进行,因为肌电图检查可致部分血肌酶谱升高。

4)易患反复性感染者、有出血倾向者禁止进行肌电图检查。

5)肌电图仪器需放置于屏蔽室,保持温度适宜、空气干燥。

6)结合临床和肌电图检查的结果全面分析做出正确诊断。

(3)检查方法

1)根据研究目标设置好各种检查的相关参数。一般扫描速度在2~20ms/cm选择,灵敏度在50~5.0mV/cm选择,频带在10~10kHz选择。

2)让患者处于安静舒适的状态和体位,充分解释检查过程,以取得患者的配合。并保持室温及被测肢体温度适中。

3)针电极、检测部位皮肤进行常规消毒。

4)插入针电极,分别观察肌肉松弛时、肌肉轻度收缩以及肌肉大力收缩时生物电情况。(4)正常肌电图

1)肌肉松弛时肌电图的表现:①插入电位。记录针电极插入肌肉所引起的电位变化,表现为爆发性成组出现的重复发放的高频棘波,持续时间<0.3s。正常插入活动的特征使其持续时间不超过针移动时间。②电静息。健康肌肉在完全松弛时,肌纤维是没有收缩的,肌电图记录不到电活动而表现为一条直线,称为电静息。③终板噪音。正常肌肉的终板区可录制到“终板噪音”(终板电位),终板电位是针尖在终板区刺激到肌肉的末梢神经时,所出现的低波幅终极噪音和高波幅终极棘波,两者常同时出现,也可单独出现,此时患者可感到疼痛,此时清退针可消失,此为自然生理表现。

2)肌肉随意收缩时肌电图的表现:①正常运动单位动作电位:运动单位动作电位是肌肉随意收缩时出现的,由同一神经轴索支配的肌纤维近于同步收缩所形成的综合电位。这一综合电位除了运动单位本身所固有的特征外,针电极所处位置和各条肌纤维的空间关系及肌纤维收缩强度等因素,都会影响该综合电位的相关参数。正常运动单位动作电位的相关参数包括:上升时间、波幅、时限、相位。上升时间是指从起始正峰至随之而来的大的副峰之间的时间间隔,也成为“时滞”,代表记录针尖与发放冲动的运动单位的距离。正常时应<500µs,最好为100~200µs。波幅是指最大负峰和最大正峰之间的电位差。正常运动单位动作电位的波幅为300~2000µV。不同肌肉及不同个体差异较大,常需两侧对照。时限是电位变化从偏离基线到恢复至基线的持续时间。时限一般为5~15ms。相位是指电位从离开基线到再次回至基线为一相。正常运动单位动作电位多为四相或三相,如果多于四相,称之为多相电位。正常肌肉中多相电位为5%~15%。

②正常募集电位:募集电位是肌肉进行大力收缩时所引出的电位。正常肌肉最大用力收缩时的募集电位,运动单位动作电位彼此相互重叠,不能分辨基线,这种重叠波形称为“干扰相”。干扰相是健康肌肉最大用力收缩时的特征性表现,证明能够募集足够多的运动单位。当收缩力量减少时,除了看到电位外也可以看到少量的基线,称为“混合相”。如果力量更少,募集的运动单位更少了则显示为基线明显而仅有数个电位,称为“单纯相”。运动单位动作电位的数量与患者主观配合关系密切,检查时应取得患者的充分配合。

(5)异常肌电图

1)肌肉松弛时的异常表现:①插入电位的异常:a.插入电位减少或消失。建于严重肌萎缩和肌纤维化,也见于功能性肌肉不能兴奋,如周期性麻痹的麻痹期。b.插入电位延长。持续时间>0.3s,提示肌肉易激惹或肌膜不稳定,见于肌炎、失神经支配或肌强直病。C.插入性正锐波。随插入电位后出现,波形呈锯齿样,包括一个开始正相的尖峰,其下垂线与基线呈垂直状,跟随一个缓慢延长的低平负相,频率达3~30次/s。持续时间可>10ms。见于慢性失神经肌肉、多发性肌炎急性期。d.肌强直发电。在插入或移动针电极时激发的节律性电位发放,波幅10µV~1mV,频率达5~100次/s,时限为50~100ms,并伴有一种特殊的“轰炸机俯冲样”声音,见于肌强直性肌营养不良、先天性肌强直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