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_坐标变换

第三章_坐标变换
第三章_坐标变换

第三章 坐标变换

3.1 时空矢量图

根据电路原理,凡随时间作正弦变化的物理量(如电动势、电压、电流、磁通等)均可用一个以其交变频率作为角速度而环绕时间参考轴(简称时轴t )逆时针旋转的时间矢量(即相量)来代替。该相量在时轴上的投影即为该物理量的瞬时值。我们这里介绍的时空矢量图表示法是一种多时轴单相量表示法,即每相的时间相量都以该相的相轴作为时轴,而各相对称的同一物理量用一根统一的时间向量来代表。如图3-1所示,只用一根统一的电流相量1

I (定子电流)即可代

表定子的对称三相电流。不难证明,1I 在A 上的投影即为该时刻A i 瞬时值;在B 上的投影即为该时刻B i 瞬时值;在C 上的投影即为该时刻C i 瞬时值。

有了统一时间相量的概念,我们就可以方便地将时间相量跟空间矢量联系起来,将他们画在同一矢量图中,得到交流电机中常用的时空矢量图。在图3-2所示的时空矢量图中,我们取各相的相轴作为该相的时轴。假设某时刻m

A

I i +=达到正最大,则此时刻统一相量A

I 应

与A 重合。据旋转磁场理论,这时由定子对称三相电流所生成的三相合成基波磁动势幅值应与A 重合,即1

F 应与A 重合,亦即与1

I 重合。

由于时间相量1I 的角频率ω跟空间矢量1F 的电角速度1ω相等,所以在任何其他时刻,1F 与1

I 都始终重合。为此,我们称1

I 与由它所生成

的三相合成基波磁动势1F 在时空图上同相。在考虑铁耗的情况下,1B 应滞后于1F 一个铁耗角

Fe α,磁通相量m Φ 与1

B 重合。定子对称三相电动势的统一电动势相量1

E 应落后于m Φ 为90度。

由电机学我们知道,当三相对称的静止绕组A 、B 、C 通过三相平衡的正弦电流A i 、B i 、

c i 时产生的合成磁势F ,它在空间呈正弦分布,并以同步速度ω(电角速度)顺

着A 、B 、C 的相序旋转。如图3-3-a 所示,然而产生旋转磁势并不一定非要三相电流不可,三相、四相等任意多相对称绕组通以多相平衡电流,都能产生旋转磁势。如图3-3-b 所示,所示为两相静止绕组α、β,它们在空间上互差90度,当它们流过时间相位上相差90度的两相平衡的交流电流αi 、βi 时,也可以产生旋转磁动势。当图3-3-a 和图3-3-b 的两个旋转磁动势大小和转速都相等时,即认为图3-3-a 中的两相绕组和图3-3-b 中三相绕组等效。再看图3-3-c 中的两个

图3-2 时空矢量图

匝数相等且相互垂直的绕组d 和q ,其中分别通以直流电流d i 和q i ,也能够产生合成磁动势F ,但其位置相对于绕组来说是固定的。如果让包含两个绕组在内的整个铁芯以ω转速旋转,则磁势F 自然也随着旋转起来,称为旋转磁势。于是这个旋转磁势的大小和转速与图3-3-a 和图3-3-b 中的磁势一样,那么这套旋转的直流绕组也就和前两套固定的交流绕组等效了。

图 3-3 等效交直流绕组物理模型

当观察者站在图3-3-c 中的两相旋转绕组d 、q 铁芯上与绕组一起旋转时,在观察者看来这时两个通以直流电流的相互垂直的静止绕组。这样就将对交流电机的控制转化为类似直流电机的控制了。 在交流励磁电机中,定子三相绕组、转子三相绕组都可以等效成这样的两相旋转绕组。由于相互垂直的原因,定子两相轴之间和转子两相轴之间都没有互感,又由于定子两相轴与转子两相轴之间没有相对运动(因为定、转子磁势没有相对运动),其互感必然是常数。因而在同步两相轴系电机的微分方程就必然是常系数,这就为使用矩阵方程求解创造了条件。 习惯上我们分别称图3-3-a,b,c 中三种坐标系统为三相静止坐标系(a-b-c 坐标系)、两相静止坐标系(0--βα坐标系),两相旋转坐标系(d-q-0坐标系)。要想以上三种坐标系具有等效关系,关键是要确定A i 、B i 、C i 与αi 、βi 和d i 、q i 之间的关系,以保证它们产生同样的旋转磁动势,而这就需要我们引入坐标变换矩阵。 坐标变换的方法有很多,这里我们只介绍根据等功率原则构造的变换阵,可以证明根据等功率原则构造的变换阵的逆与其转置相等,这样的变换阵属于正交变换。

3.2 坐标变换(3S/2S)

图3-4所示为交流电机的定子三相绕组A 、B 、C 和与之等效的两相电机定子绕组βα、各相磁势的空间位置。当两者的旋转磁场完全等效时,合成磁势沿相同轴向的分量必定相等,即三相绕组和两相绕组的瞬间磁势沿βα、轴的投影相等,即:

图3-4 三相定子绕组与两相定子绕组磁势的空间位置

即:

3

4sin

32sin 034cos 32cos

3323332π

πππβαC B s C B A s i N i N i N i N i N i N i N ++=++= 式中,3N 、2N 分别为三相电机和两相电机定子每相绕组匝数。经计算并整理后,

用距阵表示为:

?

?

??

????????????---=??????C B A s s i i i N N i i 232321

212301βα (3-1)

简记为:i C i

s s 23>-= 为求其逆变换,引入另一个独立于s i α、s i β的新变量0i ,称之为零序电流,并定义:

)(2

3

0C B A Ki Ki Ki N N i ++=

(3-2)

式中,K 为待定系数。 对两相系统而言,零序电流是没有意义的,这里只是为了纯数学上的求逆的需要而补充定义的一个其值为零的零序电流(相应坐标系才称为0--βα坐标系)。需要说明的是,这并不影响总的变换过程。 式3-1 和式3-2合并后,s s C 23>-成为:

???????

?????????

---=>-K K K N N C s

s 23230212112323

将s s C 23>-求逆,得到:

??

????

??????????

---

=->-K K K N N C s s 21232

1212321210132321

23

根据等功率原则,要求T s s s s C C 23123>-->-=。(用到矩阵的运算公式

T T T A B AB =)()据此,经过计算整理可得

2

1

,3223=

=K N N ,于是:

?

?

???

??

?

???????

?

---

=>-21212

1232302

12113223s

s C (3-3)

????????

?

???

??????

---

==->->-2123212123212101

321

2332s s s

s C C (3-4)

式3-3 和式3-4即为定子三相/两相静止轴系变化矩阵,以上两式同样适用

于定子电压和磁链的变化过程。需要注意的是,当把以上两式运用于转子轴系的变换时,变换后得到的两相轴系和转子三相轴系一样,相对转子实体是静止的,但是,相对于静止的定子轴系而言,却是以转子角频率r ω旋转的。因此和定子部分的变换不同,转子部分实际上是三相旋转轴系变换成两相旋转轴系。

3.3 坐标变换(2S/2R)

如图3-5所示,s i 为定子电流空间矢量,图中d-q-0坐标系是任意同步旋转坐标系,旋转角速度为同步角速度1ω。由于两相绕组βα-在空间上的位置是固

定的,因而d 轴和α轴的夹角?随时间而变化(dt

d ?

ω=1),在矢量变换控制系

统中,?通常称为磁场定向角。

由上图可以看出:

???

?????????-=??????qs ds s s i i i i ????βαcos sin sin cos 令:

?

?

?

???-=>-????cos sin sin cos 22s r C (3-5) 式3-5表示了由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到两相静止坐标系的矢量旋转变换矩阵。

由于变换矩阵s r C 22>-是一个正交矩阵,所以s r T s r C C 22221>->--=。因而,由静止坐标系变换到同步旋转坐标系的矢量变换方程式为:

????????????-=???????????

?-=??????-s s s s qs ds i i i i i i βαβα????????cos sin sin cos cos sin sin cos 1

(3-6)

令:

?

?

????-==->->-????cos sin sin cos 1

2222r s r s C C (3-7) 式3-7表示了两相静止坐标系到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的矢量旋转变换矩阵。 仿照两相同步旋转轴系到两相静止坐标系的矢量旋转变换,可以得到旋转两相d’-q’-0轴系到两相静止轴系的坐标变换过程。

???

?????????-=??????qr dr r r r r r r i i i i θθθθβαcos sin sin cos (3-8)

式中,dr i 、qr i 为经s s C 23>-变换所得的转子两相旋转d’-q’-0轴系的电流,r i α、

r i β为两相静止轴系下的电流,r θ为转子转过的空间电角度。

3.4 坐标变换(3S/2R)

将3S/2S 变换和2S/2R 变换合并成一步就得到三相静止坐标系和d-q-0坐标

系之间的定子量的变换矩阵,推导如下: 按式3-6,有:

图3-5 旋转变换矢量关系图

????

??????????????

??-=??????????010

0cos sin 0sin cos 0s s qs ds i i i i i βα????

又由于:[][]T

C B

A

s s T

s

s

i i i C i i i 230>-=βα,代入上式可得:

????????????

??????

???????

?????? ??

+-??? ??---??? ??+??? ??-=??????????C B A qs ds i i i i i i 21212132sin 32sin sin 32cos 32cos cos 0π?π??π?π?? =????

??????>-C B A r s i i i C 23 (3-9)

由于等功率坐标变换矩阵为正交矩阵,易知:r s T s r C C 2332>->-=

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转子量可以经过如下变换得到:先利用式3-8的变

换矩阵得到d’-q’-0轴系下的转子量;再利用式3-8实现到0--βα坐标系的转换;最后利用式3-7的变换矩阵,最终得到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转子量。经推导,以上三个步骤可合并为一个坐标变换矩阵:

()??????????????????

???????

?????? ??

+--??? ??-----??? ??+-??? ??---=??????????c b a r r r r r r qr dr i i i i i i 21212132sin 32sin sin 32cos 32cos )cos(0πθ?πθ?θ?πθ?πθ?θ? =????

??????>-c b a r s i i i C 23 (3-10)

同样,以上变换也满足等功率原则,该变换矩阵仍为正交矩阵。 由于转子绕组变量可以看作是处在一个以角速度r ?旋转的参考坐标系下,对应式3-9,转子各变量可直接以角度差r θ?-的关系变换到同步d-q 坐标系下(相

应地,()dt

d r r θ?ωω-=-1)。显然,式3-10与这一思路完全吻合。 最后,有必要指出,以上坐标变换矩阵同样适用于电压和磁链的变换过程,而且变换是以各量的瞬时值为对象的,同样适用于稳态和动态。对三相坐标系到两相坐标系的变换而言,由于电压变换矩阵与电流变换矩阵相同,两相绕组的额定相电流和额定电压均增加到三相绕组额定值的2/3倍,因此每相功率增加到3/2倍,但是相数已由3变为2,故总功率保持不变。

3.5 附_坐标变换(2R/3S)

????????????????+-+----=????????????-???????

??

???????---=??????????qs ds qs ds C B A i i i i i i i )120sin()120cos()120sin()120cos(sin cos 32cos sin sin cos 23

2

123210

132??????????

坐标系向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转换完整版

坐标系向国家大地坐标 系的转换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北京54坐标系向国家2000大地坐标系的转换 摘要:2000国家坐标系统提高了测量的绝对精度,并且可以快速获取精确的三维地心坐标,能够提供高精度、地心、实用、统一的大地坐标系,自此以后的测量成果要求坐标系统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本文就北京54坐标系和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原理和转换方法进行简单的分析。 1引言大地坐标系是地球空间框架的重要基础,是表征地球空间实体位置的三维参考基准,科学地定义和采用国家大地坐标系将会对航空航天、对地观测、导航定位、地震监测、地球物理勘探、地学研究等许多领域产生重大影响。建立大地坐标框架,是测量科技的精华,与空间导航乃至与经济、社会和军事活动均有密切关系,它是适应一定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需要和发展水平的历史产物。过去受科技水平的限制,人们不得不使用经典大地测量技术建立局部大地坐标系,它的基本特点是非地心的、二维使用的。采用地心坐标系,即以地球质量中心为原点的坐标系统,是国际测量界的总趋势,世界上许多发达和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多年前就开始采用地心坐标系,如美国、加拿大、欧洲、墨西哥、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等。我国也于2008年7月开始启用新的国家大地坐标系—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2北京54系我国北京54坐标系是采用前苏联的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参数(长轴6378245ra,短轴635686m,扁率1/298.3),并与前苏联1942年坐标系进行联测,通过计算建立了我国大地坐标系,定名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其坐标的原点不在北京,而是在前苏联的普尔科沃。

浙江省慈溪市横河初级中学八年级数学上册 6.3.2坐标平面内的图形变换教案 新人教版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开头是让学生动手画图,通过列表比较,,找出关于点平移时的坐标变化的规律,学会求已知点左右,上下平移后所得像的坐标,并能根据平移后对应点之间的坐标关系,分析已知点的平移关系。在此基础之上,研究线段经平移后所得的像,最后上升到一个图形的多种平移的组合。 教学目标: 1、 感受坐标平面内图形变换时的坐标变换; 2、 了解坐标平面内图形左、右或上、下平移时的对应点之间的坐标关系; 3、会求与已知点左、右或上、下平移后的像的坐标; 4、利用平移(左、右或上、下)后对应点之间的坐标关系,分析已知图形的平移关系; 5、进一步培养坐标意识与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及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坐标平面内图形左、右或上、下平移时的对应点之间的坐标关系。 教学难点:利用平移(左、右或上、下)后对应点之间的坐标关系,分析已知图形的平移关 系。 教学准备:刻度尺、方格纸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一、合作交流,寻找规律 让每人任选一点,赋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性,通过观察、填表、比较,小组内各成员的合作交流,共同发现规律。 O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x y A

(1)如图,在方格纸上任画点A,写出它的坐标;(2)分别把A点向左、向右平移5个单位,并写出它们的坐标。 (3)分别把A点向上、向下平移3个单位,并写出它们的坐标。 (4)与同伴交流,比较点A与它的像坐标,你发现什么规律? 二、总结规律,灵活运用 a)从上面的合作学习中得到:坐标平面内的点与平移 h(h 0)个单位后所得的像的坐标的关系如下: (a,b+h) 向上 向左向右 (a+h ,b)(a,b)用字母表示有一定的难度,这里特别指出这个规律的记忆方法:左右对应加减,上下对应加减。

(完整版)平面直角坐标系规律题(带答案)

1. 2. 3. 平面直角坐标系规律题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若干个横坐标分别为整数的点,其顺序按图 中方向排列,如(1, 0), (2 , 0), ( 2, 1) , (1 , 1), (1 , 2), (2 , 2) ??…根据这个规律,第2016个点的坐标为什么? 如图,一个质点在第一象限及x轴、y轴上运动,一秒钟后,它从原点运动 到(0,1),然后接着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即(0,0)T( 0,1) T( 1,1) T( 1,0) T…],且每秒运动一个单位长度,那么第2016秒后质点所在位置的坐标是(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有点 A (1, 0),点A第一次跳动 至点A1( -1 ,1),第四次向右跳动5个单位至点A4( 3,2 ),???, 依此规 律跳动下去,点A第100次跳动至点A100的坐标是 .第2016次呢? ) 6 5 % 5 -4 -3-2 -1 ° 1 2 3 4 5'玄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有个点P ( 1 , 0),点P第1次向上跳动1个单位至点P1 (1, 1),紧接着第2次向左跳动2个单位至点P2 (-1 , 1 ),第3次向上跳动1个单位,第4次向 J A ----------------------------- 右跳动3个单位,第5次又向上跳动1个单位,第6次向左跳动4个单 位,……,依此规律跳动下去,点P第100次跳动至点P100的坐标是()。电------------- 第2016个点的坐标是( ) 4 -------------- 4. 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动点从原点0出发,按向上、向右、向 下、向右的方向依次不断地移动,每次移动一个单位,得到点A1(0, 1),A2(1, 1),A3(1, 0),A4(2, 0),…,那么点A4n +1(n是自然数)的坐标为_________

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两次平移与坐标的变化(20200719184846)

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两次平移与坐标的变化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在学习一次平移坐标的变化特点的基础上,继续探究依次沿两个坐标轴方向平移 后坐标的变化特点及根据坐标的变化探究图形变化特点? 2.经历探究依次沿两个坐标轴方向平移后所得到的图形与原来图形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方法,发展空间观念?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平移的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着____________ 移动 _________ 的距离,这样 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_________ 和________ ,改变的是位置。 原图形上点的坐标平移方向平移距离对应点的坐标 (x,y) 沿x轴方向 向右平移 a个单位长度 (a > 0) x a, y 沿y轴方向 向上平移 x,y a 内容1:将图中鱼F”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新 “鱼F'”,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平移后的图形解:(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鱼F'”。 (2)能否将“鱼F'”看成是“鱼F”经过一次平移得到的?如果 能,请指出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 (3)在“鱼F”和“鱼F'”中,对应点的坐标之间有什 么关系?

内容2:如果将“鱼” F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 个单位长度,得到“鱼” N, 上面问题的探究结果又是什么情 况呢? 内容3、议一议: 一个图形依次沿x轴方向、y轴方向平移后所得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位置有什 么变化? 规律归纳:设(x,y)是原图形上的一点,当它沿x轴方向平移a(a > 0)个单位长度、沿y轴方 原图形上的点平移方向和平移距离对应点 的坐标 坐标的变化 (x, y) 向右平移a个单位长度,向上平移b个单位长度 向右平移a个单位长度,向下平移b个单位长度 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向上平移b个单位长度 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向下平移b个单位长度 归纳如下: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个图形先沿X轴方向平移a( a >0)个单位长度, 再沿丫轴方向平移b( b>0)个单位长度,可以看成是由原来的图形经过一次平移 得到的,则图形沿对应点连线方向平移______________ 单一位长度。

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结构图

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结构图 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沟通代数和几何的桥梁,是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要掌握以下几点: 1.坐标平面内的点和有序实数对一一对应 已知点P(x,y),它的横坐标x和纵坐标y的顺序是不能任意交换的,A(3,2)和B(2,3)表示两个不同的点. 对于坐标平面内的任意一点P,存在唯一的一对有序实数(x,y)和它对应;反过来,对于任意一对有序实数(x,y),在坐标平面内有唯一的P点和它对应.这里,(x,y)称为点P 的坐标,x是横坐标,y是纵坐标,x写在前,y写在后. 各象限内坐标的符号 点P(x,y)在第一象限内,则x>0,y>0,反之亦然. 点P(x,y)在第二象限内,则x<0,y>0,反之亦然. 点P(x,y)在第三象限内,则x<0,y<0,反之亦然. 点P(x,y)在第四象限内,则x>0,y<0,反之亦然. 2.特殊点的坐标 x轴上点的纵坐标为零,即(x,0),如果某点的坐标为(x,0),则它在x轴上. y轴上点的横坐标为零,即(0,y),如果某点的坐标为(0,y),则它在y轴上. 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相等,即(x,x),如果点的坐标为(x,x),则它必定在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 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即(x,-x),如果点的坐标为(x,-x),则它在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 原点的坐标是(0,0),反之,坐标是(0,0)的点是原点. 3.对称点 关于x轴对称的两个点的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关于y轴对称的两点的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等. 关于原点对称的两点的横坐标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如果一个点的坐标为(a,b),那么这个点关于x轴、y轴、原点的对称点分别是(a,-b),(-a,b),(-a,-b).它的逆命题亦成立. 4.点P(x,y)到两坐标轴的距离 点P(x,y)到x轴和y轴的距离分别是|y|和|x|. 点P(x,y).(由勾股定理可证)

高中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下的图形变换及常用方法

高中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下的图形变换及常用方法 摘要:高中数学新教材中介绍了基本函数图像,如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图像等。而在更多的数学问题中,需要将这些基本图像通过适当的图形变换方式转化成其他的图像,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图形变换方法。 高中数学研究的对象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数,一部分是形,高中生是最需要培养的能力之一就是作图解图能力,就是根据给定图形能否提炼出更多有用信息;反之,根据已知条件能否画出准确图形。图是数学的生命线,能不能用图支撑思维活动是学好初等数学的关键之一;函数图像也是研究函数性质、方程、不等式的重要工具。 提高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对图形、图像的认知水平,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确立以下教学目标:一方面,要求学生通过对数学教材中基本的图形和图象的学习,建立起关于图形、图象较为系统的知识结构;培养和提高学生认识、研究和解决有关图形和图像问题的能力。为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应在教学中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图形变换的思想及其常用变换方法。 函数图形的变换,其实质是用图像形式表示的一个函数变化到另一个函数。与之对应的两个函数的解析式之间有何关系?这就是函数图像变换与解析式变换之间的一种动态的对应关系。在更多的数学问题中,需要将这些基本图像通过适当的图形变换方式转化成其它图像,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图像变换方法。 常用的图形变换方法包括以下三种:缩放法、对称性法、平移法。 1.图形变换中的缩放法 缩放法也是图形变换中的基本方法,是蒋某基本图形进行放大或缩小,从而产生新图形的过程。若某曲线的方程F (x ,y )=0可化为f (ax ,by )=0(a ,b 不同时为0)的形式,那么F (x ,y )=0的曲线可由f (x ,y )=0的曲线上所有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1/a 倍,同时将纵坐标变为原来的1/b 倍后而得。 (1)函数()y af x =(0)a >的图像可以将函数()y f x =的图像中的每一点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伸长(1)a >或压缩(01a <<)为原来的a 倍得到; (2)函数()y f ax =(0)a >的图像可以将函数()y f x =的图像中的每一点纵 坐标不变横坐标伸长(1)a >或压缩(01a <<)为原来的1a 倍得到. ①y=f(x)ω?→x y=f(ω x );② y=f(x)ω?→y y=ωf(x). 缩放法的典型应用是在高中数学课本(三角函数部分)介绍函数)s i n (?ω+=x A y 的图像的相关知识时,课本重点分析了由函数y=sinx 的图像通

坐标系间的转换

坐标系间的转换 针对西安80坐标系和北京54坐标系之间椭球参数的转换,采用七参数布尔莎模型,进行不同坐标系之间的坐标转换。 标签:七参数布尔莎模型参考椭球MAPGIS平台 0 引言 我们现在改用的西安80坐标系与以前的北京54坐标系的参考椭球体参数是不相同的。54坐标系转换成80坐标系由于椭球参数、定位和定向的变化,必然引起地形图的图廓线、方里线位置以及地形图内地形、地物相关位置的改变。为此,若同时使用根据两种坐标系测制的地形图的情况下,一定要涉及到54坐标系向80坐标系转换问题。转换的原理和方法:大地坐标系变更后,国家基本系列地形图的变更和处理,必须在高斯平面内进行。由于新旧椭球参数不同,参心所在位置也不同,反映在高斯平面上,在同一个投影带里,它们的纵横坐标轴不重合,因此,地面上某一点经过不同椭球面而投影到高斯平面上,它距两系统坐标轴之距离是不等的,在X轴和Y轴上必定都有一个差值。我们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面上的经纬网转换到平面上,使地面的地理坐标与平面直角坐标建立起函数关系,实现由曲面向平面的转化。常用的投影大概有二三十种,投影的选取要考虑地图的用途,投影的形变大小等众多因素。 1 北京54坐标系与西安80坐标系 1.1 54国家坐标系:是我国建国初期,为了迅速开展我国的测绘事业,鉴于当时的实际情况,将我国一等锁与原苏联远东一等锁相连接,然后以连接处呼玛、吉拉宁、东宁基线网扩大边端点的原苏联1942年普尔科沃坐标系的坐标为起算数据,平差我国东北及东部区一等锁,这样传算过来的坐标系就定名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因此,P54可归结为:①属参心大地坐标系;②采用克拉索夫斯基椭球的两个几何参数;③大地原点在原苏联的普尔科沃;④采用多点定位法进行椭球定位;⑤高程基准为1956年青岛验潮站求出的黄海平均海水面;⑥高程异常以原苏联1955年大地水准面重新平差结果为起算数据。按我国天文水准路线推算而得。 自P54建立以来,在该坐标系内进行了许多地区的局部平差,其成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954北京坐标系参考椭球基本几何参数 长半轴a=6378245m 短半轴b=6356863.0188m

平面直角坐标系下的图形变换

平面直角坐标系下的图形变换 王建华 图形变换是近几年来中考热点,除了选择题、解答题外,创新探索题往往以“图形变换”为载体,将试题设计成探索性问题、开放性问题综合考察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一般难度较大。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探索图形坐标的的变化和平移、对称、旋转和伸缩间的 关系,是中考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命题热点和趋势,这类试题设计灵活 平移: 上下平移横坐标不变,纵坐标改变 左右平移横坐标改变,纵坐标不变 对称: 关于x轴对称横坐标不变,纵坐标改变 关于y轴对称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不变 关于中心对称横坐标、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 旋转: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 旋转角旋转半径弧长公式L=nπR/180 一、平移 例1,如图1,已知△ABC的位置,画出将ABC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后所得的ABC,并写出三角形各顶点的坐标,平移后与平移前对应点的坐标有什么变化? 解析:△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是:A(-2,5)、B(-4,3)、C(-1,2). 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A′B′C′对应的顶点的坐标是:A′(3,5,、B′(1,3)、C′(4,2). 比较对应顶点的坐标可以得到:沿x轴向右平移之后,三个顶点的纵坐标都没有变化,而横坐标都增加了5个单位长度. 友情提示:如果将△ABC沿y轴向下平移5个单位,三角形各顶点的横坐标都不变,而纵坐标都减少5个单位.(请你画画看).例2. 如图,要把线段AB平移,使得点A到达点A'(4,2),点B到达点B',那么点B'的坐标是_______。 析解:由图可知点A移动到A/可以认为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3,3(B经过相同的平移后可得)4,7(/B 反思:①根据平移的坐标变化规律: ★左右平移时:向左平移h个单位) , ( ) , (b h a b a- → 向右平移h个单位) , ( ) , (b h a b a+ → ★上下平移时:向上平移h个单位) , ( ) , (h b a b a+ → 向下平移h个单位) , ( ) , (h b a b a- → 二、旋转 例3.如图2,已知△ABC,画出△ABC关于坐标原点 0旋转180°后所得△A′B′C′,并写出三角形各顶点的 坐标,旋转后与旋转前对应点的坐标有什么变化? 解析:△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 A(-2,4),B(-4,2),C(-1,1). △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 图2 图1 B/ 图 2 图1

平面直角坐标系作图

7.1.2平面直角坐标系(2)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会根据坐标描点,能理解“平面内点与坐标一一对应”的关系; 2、能总结出“各象限内的点”和“坐标轴上的点”的符号特点; 3、能为简单图形建立坐标系,并读出图形各顶点的坐标,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学习内容】 【活动一:描点】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 A(4,5), B(-2,3), C(-4,-1), D(2.5,-2),E(0,-4), F(-4,0)。 2、在上图中添加以下各点: L(-5,-3), M(3,0), N(-6,2), P(5,-3.5), Q(0,5), R(6,2)。3、指出坐标系内各点所在的象限:(填写点和坐标) (1)第一象限内的点有;(2)第二象限内的点有;(3)第三象限内的点有;(4)第四象限内的点有。 【活动二:观察并发现】 4、根据各点所在的位置, 用“+”、“-”或“0”填表。

5、小试牛刀(2分钟)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位于第四象限内的点是( ) A.(-3,-2) B.(-3,2) C.(3,2) D.(3,-2) (2)若点P (x ,y )在第二象限,那么x 0,y 0(用“>”、“<”或“=”填空); (3)若点M(a ,b)在第四象限,则点N(a ,-b)在第______象限; (4)点P(m+3,m+1)在直角坐标系的x 轴上,则点P 的坐标是多少? 【活动三:合作探究】 6、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6,利用“透明坐标系”开展实验, (1)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2)写出正方形的顶点A 、B 、C 、D 的坐标。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 (3,1),点N (3,-2),连接M 、N 两点所形成的线段与 轴平行。 A D C B (6题)

不同坐标系之间的变换

不同坐标系之间的变换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

§10.6不同坐标系之间的变换 10.6.1欧勒角与旋转矩阵 对于二维直角坐标,如图所示,有: ?? ? ?????????-=??????1122cos sin sin cos y x y x θθθθ(10-8) 在三维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具有相同原点的两坐标系间的变换一般需要在三个坐标平面上,通过三次旋转才能完成。如图所示,设旋转次序为: ①绕1OZ 旋转Z ε角,11,OY OX 旋 转至0 0,OY OX ; ②绕0 OY 旋转Y ε角 10 ,OZ OX 旋转至0 2 ,OZ OX ; ③绕2OX 旋转X ε角, 0,OZ OY 旋转至22,OZ OY 。 Z Y X εεε,,为三维空间直角坐标变换的三个旋转角,也称欧勒角,与 它相对应的旋转矩阵分别为: ???? ? ?????-=X X X X X R εεεεεcos sin 0sin cos 00 01 )(1 (10-10)

????? ?????-=Y Y Y Y Y R εεεεεcos 0sin 010sin 0cos )(2 (10-11) ???? ? ?????-=10 0cos sin 0sin cos )(3Z Z Z Z Z R εεεεε (10-12) 令 )()()(3210Z Y X R R R R εεε= (10- 13) 则有: ???? ? ?????=??????????=??????????1110111321222)()()(Z Y X R Z Y X R R R Z Y X Z Y X εεε (10-14) 代入: ???? ??? ??? +-+++--=Y X Z Y X Z X Z Y X Z X Y X Z Y X Z X Z Y X Z X Y Z Y Z Y R εεεεεεεεεεεεεεεεεεεεεεεεεεεεεcos cos sin sin cos cos sin cos sin cos sin sin cos sin sin sin sin cos cos cos sin sin sin cos sin sin cos cos cos 0一般Z Y X εεε,,为微小转角,可取: sin sin sin sin sin sin sin ,sin ,sin 1cos cos cos =========Z Y Z X Y X Z Z Y Y X X Z Y X εεεεεεεεεεεεεεε 于是可化简

坐标平面内图形变换教案

坐标平面内图形变换教 案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6.3坐标平面内的图形变换 背景介绍及教学资料 七年级下册第2章图形和变换中已从几何的角度了解了轴对称变换与几何变换,本章从坐标的角度来研究这两种变换,并利用图形变换与坐标之间的关系来作图。虽然但就作图而言,可能不如几何画法方便,但这种画法在计算机制图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此外对这两种变换的学习,为下一章函数当中的相关应用奠定了基础。 第1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开头是让学生通过动手画图,自己探索,找出关于坐标轴对称的两个点之间的坐标关系,得出一般规律,再依据这种关系,求作已知点关于坐标轴的对称点。因为两个端点可以确定一条线段,所以只要作出各个转折点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依此连接就得到一个多边形关于对称轴的对称图形。最后,与同伴合作学习,在方格纸上,按自己认为合适的比例,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利用轴对称特点画出一个零件的主视图。 教学目标: 1、感受坐标平面内图形变换的坐标变换; 2、了解关于坐标轴对称的两个点的坐标变换; 3、会求与已知点关于坐标轴对称点的坐标; 4、利用图形变换与坐标之间的关系来作图; 5、进一步培养坐标意识与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关于坐标轴对称的两个点之间的坐标关系。 教学难点:利用关于坐标轴对称的两个点之间的坐标关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作轴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刻度尺、方格纸

1.教学改革主要是学习方式的改革,过去习惯于用灌输法,整堂课都由老师告诉学生该怎么做,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老师讲得累死,学生学习效果却不好。这节课安排了两处的合作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探索,经历思维的发生过程。 2.本课给出一些非常美丽的图案以及在生活中能碰到的实物的图案,在数学课中实施美育,在数学课上融入生活。 3.图形变换是培养数形结合思想发展空间观念的有效载体,很多题目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而不一定借助于图形。

图形在坐标系中的平移专题训练

图形在坐标系中的平移 【知识要点】 1.点的平移变换与坐标的变化规律是:点(x ,y )右(左)移m 个单位,得对应点(x ±m ,y ),点(x ,y )上(下)移n 个单位,得对应点(x ,y ±n ). 2.图形的平移变换与坐标的变化规律一般是通过从图形中特殊点,转化为点的平移变换解决. 【温馨提示】 1.平移只改变物体的位置,不改变的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因此,平移前后图形的面积不变. 2.一个图形进行平移,这个图形上所有的点的坐标都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反之,如果图形上的点的坐标发生变化,那么这个图形进行了平移. 【方法技巧】 1.点的平移与其坐标的变化规律是解决平移问题的关键,平移的方向决定了坐标是加还是减,平移的距离决定了加(或减)的数值. 2.作平移后的图形时,可先作出平移后图形中某些特殊点,然后再连结即可得到所需要的图形. 专题一 图形平移中的规律探究题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蚂蚁从原点O 出发,按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方向依次不断移动,每次移动1个单位.其行走路线如下图所示. (1)填写下列各点的坐标:A 4( , ),A 8( , ),A 12( , ); (2)写出点A 4n 的坐标(n 是正整数); (3)指出蚂蚁从点A 100到点A 101的移动方向. O 1 A 1 A 2 A 3 A 4 A 5 A 6 A 7 A 8 A 9 A 10 A 11 A 12 x y

2.如图所示,矩形ABCD 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 (1,1),B (2,1),C (2,3),D (1,3). (1)将矩形ABCD 向上平移2个单位,画出相应的图形,并写出各点的坐标; (2)将矩形ABCD 各个顶点的横坐标都减去3,纵坐标不变,画出相应的图形; (3)观察(1)、(2)中的到的矩形,你发现了什么? 3.在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三个顶点的位置如图所示,现将△ABC 平移使得点A 移至图中的点A ′的位置. (1)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平移后所得△A′B′C′(其 中B ′、C ′分别是B 、C 的对应点). (2)计算: 对应点的横坐标的差:=-A A x x ' , =-B B x x ' ,=-C C x x ' ; 对应点的纵坐标的差:=-A A y y ' ,=-B B y y ' ,=-C C y y ' . (3)从(2)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请你把发现的规律用文字表述出来. (4)根据上述规律,若将△ABC 平移使得点A 移至A ″(2,-2),那么相应的点B ″、C ″(其中B ″、C ″分别是B 、C 的对应点)的坐标分别是 、 . 专题二 图形平移中的规律探究题 4.初三年级某班有54名学生,所在教室有6行9列座位,用(m ,n )表示第m 行第n 列的座位,新学期准备调整座位,设某个学生原来的座位为(m ,n ),如果调整后的座位为(i ,j ),则称该生作了平移[a ,b ]=[m - i ,n - j ],并称a+b 为该生的位置数.若某生的位置数为10,则当m +n 取最小值时,m ?n 的最大值为 .

坐标变换总结Clark变换和Park变换

一个坐标系的坐标变换为另一种坐标系的坐标的法则。 由于交流异步电动机的电压、电流、磁通和电磁转矩各物理量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强耦合,并且其转矩正比与主磁通与电流,而这两个物理量是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在异步电机数学模型中将出现两个变量的乘积项,因此,又为多变量,非线性系统(关键是有一个复杂的电感矩阵),这使得建立异步电动机的准确数学模型相当困难。为了简化电机的数学模型,需从简化磁链入手。 解决的思路与基本分析: 1.已知,三相( ABC )异步电动机的定子三相绕组空间上互差120度,且通以时间上互差120 ω的旋转磁场。 度的三相正弦交流电时,在空间上会建立一个角速度为 1 又知,取空间上互相垂直的(α,β)两相绕组,且在绕组中通以互差90度的两相平衡交流电流时,也能建立与三相绕组等效的旋转磁场。此时的电机数学模型有所简化。 2. 还知, 直流电机的磁链关系为: F---励磁绕组 轴线---主磁通的方向,即轴线在d轴上,称为直轴(Direct axis)。 A---电枢绕组 轴线---由于电枢绕组是旋转的,通过电刷馈入的直流电产生电枢磁动势,其轴线始终被限定在q轴,即与d轴成90度,称为交轴(Quadrature axis)。 由于q轴磁动势与d轴主磁通成正交,因此电枢磁通对主磁通影响甚微。换言之,主磁通唯一地由励磁电流决定,由此建立的直流电机的数学模型十分简化。 如果能够将三项交流电机的物理模型等效的变换成类似的模型,分析和控制就变得大大简单了。 电机模型彼此等效的原则:不同坐标系下产生的磁动势(大小、旋转)完全一致。 关于旋转磁动势的认识: 1) 产生旋转磁动势并不一定非要三相绕组不可。结论是: 除了单相电机之外,两相、三相或四相等任意对称(空间)的多相绕组,若通以平衡的多相电流,都可产生旋转磁动势。 根据这一道理,利用其在空间上互差90度的静止绕组,并通以时间上互差90度的平衡交流电流,同样可产生旋转磁场(或磁动势F),因而可等效代替三相绕组的作用。这就是ABC——αβ(3-2)变换的思路。 2)进而认识到,若直流电机电枢绕组以整体同步速度旋转,使其相互正交或垂直的绕组M,T分别通以直流电流,产生的合成磁动势F相对于绕组是固定不变的,但从外部看,它的合成磁动势也是旋转的。因此还可产生αβ——dq(2-2)变换。 矢量变换控制的基本思想:通过数学上的坐标变换方法,把交流三相绕组中的电流变换为两相静止绕组中的电流。可以使数学模型的维数降低,参变量之间的耦合因子减少,使系统数学模型简化。

11.2 图形在坐标系中的平移 教案

11.2图形在坐标系中的平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坐标的方法研究图形的变换,掌握图形在平移过程中各点坐标的变化规律,理解图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平移实质上就是点坐标的对应变换; 2.运用图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移的点坐标的变化规律进行简单的平移作图. 【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分析、抽象、归纳等过程,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发现数学与图形的平移、物体的运动等有实际意义的事情之间的关系,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用坐标系的变化规律来描述平移的过程. 【教学难点】 根据图形的平移过程,探索、归纳出坐标的变化规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平移的概念是什么? (2)下象棋时,棋子的移动,什么在变,什么不变?在棋盘上推动棋子是否可以看成图形在平面上的平移? 二、合作探究 1. 2.探究图形的平移与其坐标变化的关系: (1)左、右平移: 原图形上的点(x,y)(x a,y);

原图形上的点(x,y)(x a,y). (2)上、下平移: 原图形上的点(x,y)(x,y b); 原图形上的点(x,y)(x,y b). 3.归纳出平移规律: (1)三角形的平移,是通过三角形任意一点坐标的变化而得到的.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沿横轴平移,图形上每一点的纵坐标不变,而横坐标增减,简记为“左减右加”;沿纵轴平移,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增减,简记为“上加下减”. (3)“左减右加,上加下减”也可这样理解:按x轴(y轴)正方向平移,则横(纵)坐标加上平移的单位数量,按x轴(y轴)负方向平移,则横(纵)坐标减去平移的单位数量. 典例1如图,将三角形ABC先向右平移6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三角形A1B1C1,写出各顶点变动前后的坐标. [解析]用箭头代表平移,有 →A1(4,4),B(-4,4)→(2,4)→B1(2,2),C(1,1)→(7,1)→C1(7,-1). 将三角形ABC先向左移动3个单位,再向上移动2个单位,得到三角形A2B2C2,写出三角形A2B2C2的各顶点坐标. [解析]点A2(-5,8),点B2(-7,6),点C(-2,3). 典例2说一说,下列由点A到点B是怎样平移的? (1)A(x,y)→B(x-1,y+2); (2)A(x,y)→B(x+3,y-2); (3)A(x+3,y-2)→B(x,y). [解析](1)将点A先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即可得到点B. (2)将点A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即可得到点B. (3)将点A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即可得到点B. 三、板书设计 图形在坐标系中的平移 1.点的平移与坐标的变化. 2.图形的平移与其坐标变化的关系. 3.平移规律.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平移的变化规律“左减右加”“上加下减”,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消化掌握,不能死记硬背,只要正确作出图形即可知道变化情况.方位角和距离的讲解要补充并强化.教学时注重与中考知识点链接,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不同坐标系之间的变换

§10.6不同坐标系之间的变换 10.6.1欧勒角与旋转矩阵 对于二维直角坐标,如图所示,有: ?? ? ?????????-=??????1122cos sin sin cos y x y x θθθθ(10-8) 在三维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具有相同原点的两坐标系间的变换一般需要在三个坐标平面上,通过三次旋转才能完成。如图所示,设旋转次序为: ①绕1OZ 旋转Z ε角,11,OY OX 旋 转至0 0,OY OX ; ②绕0 OY 旋转Y ε角 10 ,OZ OX 旋转至0 2 ,OZ OX ; ③绕2OX 旋转X ε角, 0,OZ OY 旋转至22,OZ OY 。 Z Y X εεε,,为三维空间直角坐标变换的三个旋转角,也称欧勒角,与 它相对应的旋转矩阵分别为: ???? ? ?????-=X X X X X R εεεεεcos sin 0sin cos 00 01 )(1 (10-10) ???? ??????-=Y Y Y Y Y R εεεεεcos 0sin 010sin 0cos )(2 (10-11)

???? ??????-=10 0cos sin 0sin cos )(3Z Z Z Z Z R εεεεε (10-12) 令 )()()(3210Z Y X R R R R εεε= (10-13) 则有: ???? ? ?????=??????????=??????????1110111321222)()()(Z Y X R Z Y X R R R Z Y X Z Y X εεε (10-14) 代入: ???? ??? ??? +-+++--=Y X Z Y X Z X Z Y X Z X Y X Z Y X Z X Z Y X Z X Y Z Y Z Y R εεεεεεεεεεεεεεεεεεεεεεεεεεεεεcos cos sin sin cos cos sin cos sin cos sin sin cos sin sin sin sin cos cos cos sin sin sin cos sin sin cos cos cos 0一般Z Y X εεε,,为微小转角,可取: sin sin sin sin sin sin sin ,sin ,sin 1cos cos cos =========Z Y Z X Y X Z Z Y Y X X Z Y X εεεεεεεεεεεεεεε 于是可化简 ???? ? ?????---=111 0X Y X Z Y Z R εεεεεε (10-16) 上式称微分旋转矩阵。

八年级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图形变换教案2浙教版.

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图形变换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当坐标平面内图形左、右或上、下平移时对应点之间的坐标关系。 2.会求已知点左、右或上、下平移后所得的像的坐标。 3.已知会利用平移后对应点之间的坐标关系,分析已知图形的平移变换。 过程与方法目标1、感受坐标平面内图形变换的坐标变化,发展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丰富的情感、态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本节教学的重点坐标平面内图形左、右或上、下平移后对应点的坐标关系。 难点:利用平移后对应点间的坐标关系,分析已知图形的平移变换,需要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是本节课的难点。 三.教学过程 1.温故知新 如图,将点A(-3,3)关于x轴、y轴作轴对称变换,像的坐标分别为________. 设问:在这一图形变换中,除了用轴对称变换外,可以用其他的图形变换吗? 生:可以用平移变换。 2.师生互动,合作学习 师:将变化的坐标填在表格中。

师:观察各点平移时的坐标变化,你能发现它们变化的规律吗? 平移时的坐标变化 左右平移时: 向右平移h个单位 (a,b)(a+h, b) 向左平移h个单位 (a,b)(a-h, b) 上下平移时: 向上平移h个单位 (a,b)(a, b+h) 向下平移h个单位 (a,b)(a, b -h ) 做一做: 1.已知点A的坐标为(-2,-3),分别求点经下列平移变换后所得的像的坐标。 (1)向上平移3个单位(2)向下平移3个单位 (3)向左平移2个单位(4)向右平移4个单位 (5)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 2.已知点A的坐标为(a,b), 点A经怎样变换得到下列点? (1) (a-2,b) (2) (a,b+2) 例2: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平行于x轴的线段AB上所有点的纵坐标都是-1,横坐标x的取值范围是1≤x ≤5 ,则线段AB上任意一点的坐标可以用“(x,-1) (1≤x ≤5)”表示,按照这样的规定,回答下面的问题: 1 按照以上的规定怎样表示线段CD上任 意一点的坐标? (2, y)(-1≤y ≤3) 2 把线段AB向上平移2.5个单位,线段的 两个端点的横坐标、纵坐标发生了什么变 化? 由此可知线段上任意一点的坐标变化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图形进行旋转变换》教案1.docx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图形进行旋转变换》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圆是轴对称图形,由圆的折叠猜想垂径定理,并进行推理验证. 2.理解垂径定理,灵活运用定理进行证明及计算. 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圆的对称性以及直径垂直于弦的性质的过程中,培养我们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 通过对圆的进一步认识,加深我们对圆的完美性的体会,陶冶美育情操,激发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 垂径定理及运用. 教学难点 用垂径泄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教师出示一张图形纸片,同学们猜想一下: ①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对称轴是什么? ②如图,是OO的一条弦,直径CD丄43于点M,能发现图中有哪些等量关系? (在纸片上对折操作) 【教学说明】 (1)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直线CD. ⑵也二BM, AC = BC f AD = BD-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1.垂径定理: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还可以得出结论(垂径定理推论):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2.由上面学生折纸操作的结论,教师再引导学生用逻辑思维证明这些结论,学生们说出已知、求证,再由小组讨论推理过程. 3.例题解析: 例1已知:直径CD弦AB, HCD丄AB,垂足为点M.

求证:AM二BM, AC = BC,AD = BD 【教学说明】连接OA=OB,又CD丄AB于点M,由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可知AM二BM,再由O0关于直线CD对称,可得= BC,AD = BD ? 例2已知:如图,A、B、C、D为上的四个点,AB//CD.判断屆与品是否相等,并说明理由. 探究垂径定理在计算方面的应用. 例3银川市某居民区一处圆形下水管道破裂,修理人员准备更换一段新管道.如图所示, 污水水血宽度为60cm,水面至管道顶部距离为10cm,问修理人员应准备内径多大的管道? < 8 ci ? I 10a [过程]: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进一步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掌握通过作辅助线构造垂径定理基本结构图,进而发展学牛的思维. 如下图示,连结04,过O作OE丄AB,垂足为E,交圆于F,则AE二丄AB二30cm.令2 OO 的半径为则OA二R, OE=OF-EF=R-W?在RtZ\AEO 中,B|J 7?2=302+(7?-10)2.解得/?二50cm.修理人员应准备内径为100cm的管道. 4.课堂小结 圆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过圆心的任一条直线;垂径定理及推论中注意“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眩所对的两条弧”屮的限制;垂径定理的计算及证明, 常作眩心距为辅助线,用勾股定理列方程;注意计算中的两种情况.

人教版初中数学函数之平面直角坐标系图文答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函数之平面直角坐标系图文答案 一、选择题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原点为中心,把点()2,3A 逆时针旋转180?,得到点B ,则点B 的坐标为( ) A .()2,3- B .()2,3-- C .(2,3)- D .(3,2)--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中心对称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 【详解】 由题意A ,B 关于O 中心对称, ∵A (2,3), ∴B (-2,-3), 故选:B . 【点睛】 此题考查中心对称,坐标与图形的变化,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2.若点P(x ,y)在第三象限,且点P 到x 轴的距离为3,到y 轴的距离为2,则点P 的坐标是( ) A .(-2,3) B .(-2,-3) C .(2,-3) D .(2,3) 【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点P 到x 轴的距离为3,则这一点的纵坐标是3或-3,到y 轴的距离为2,那么它的横坐标是2或-2,再根据点P 所处的象限即可确定点P 的坐标. 【详解】∵点P 到x 轴的距离为3, ∴点的纵坐标是3或-3, ∵点P 到y 轴的距离为2, ∴点的横坐标是2或-2, 又∵点P 在第三象限, ∴点P 的坐标为:(-2,-3),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的几何意义,横坐标的绝对值就是点到y 轴的距离,纵坐标的绝对值就是到x 轴的距离. 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11A ,,()11B ,-,()12C --, ,()12D -,,把一条长为2019个单位长度且没有弹性的细线(线的粗细不略不计)的一端固定在点A 处,并按A B C D A -----…的规律绕在四边形ABCD 的边上,则细线另一端所在位置的点的坐

坐标系的变化与图形变换

坐标系的变化与图形变换 private void Form1_Paint(object sender, PaintEventArgs e) { Graphics g = e.Graphics; g.FillRectangle(Brushes.White, this.ClientRectangle); g.DrawRectangle(Pens.Black, 10, 10, 50, 50); g.DrawEllipse(Pens.Black,10,10,10,10); g.ScaleTransform(2.0f, 3.0f); g.DrawRectangle(Pens.Black, 10, 10, 50, 50); g.DrawEllipse(Pens.Black, 10, 10, 10, 10); g.ScaleTransform(0.5f, 0.3333333f); g.DrawRectangle(Pens.Red, 20, 30, 100, 150); g.DrawEllipse(Pens.Red, 20, 30, 20, 30); } private void button1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Graphics g = this.CreateGraphics(); g.FillRectangle(Brushes.White, this.ClientRectangle); Font f = new Font("Times New Roman", 24); g.DrawString("Traslation",f,Brushes.Black,0,0); g.TranslateTransform(150, 75); g.DrawString("Traslation", f, Brushes.Black, 0, 0); } private void button2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Graphics g = this.CreateGraphics(); g.FillRectangle(Brushes.White, this.ClientRectangle); for (int i = 1; i <= 5; ++i) { g.DrawRectangle(Pens.Black, 10, 10, 30, 50); g.TranslateTransform(2, 10);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