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民市民化的四个步骤(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农民市民化的四个步骤

今年以来,关于提升城镇化质量的讨论成为热点。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而不是“人口”的城镇化。“人”的城镇化不仅是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的过程,更意味着农村人口的身份、角色、生产生活方式及行为模式的转型,这种转型就被称为农民市民化。没有这种市民化的转型,仅仅是“人口”向城镇的集聚,带来的就将是低质量的城镇化。因此,提升城镇化质量的核心在于实现农村人口的市民化转型。笔者在调研中深切体会到,促进农民的市民化,需要通过四个步骤解决四个问题。

步骤一:如何获得市民身份

获得市民身份,是农民市民化的第一步。自1958年以来,我国按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标准进行户籍登记和管理,不同的户籍身份分别享有不同的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以前,城乡之间人口流动性较小,对于什么是农民、市民这个问题,以户籍划分容易取得共识。在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之后,人口的流动性明显加快。2012年,约有2.6亿农村人口在城市生产和生活,但因为户籍限制而不具有市民身份。这一庞大的人群促发对传统的户籍制度进行必要的、必需的改革。基本的建议是:实行以有合法固定住所和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为基本条件,把常住人口统一纳入经常居住地进行登记、管理和服务,凡被纳入这个登记、管理和服务体系的,就应该享有市民身份。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实现了对城市流入人口的市民化登记、管理和服务,又不直接触动既有的农业户籍管理体系。

步骤二:如何协调相关权益

农民在身份上变成市民了,需不需要剥离原来基于农民身份所享有的权益,这实际上是基于不同身份权益的协调问题。首先,农村土地及其附着物这一农民最重要的权益如何协调?一方面,如果简单地宣告转为市民的农民不再享有农村土地权利是不现实的;另一方面,根据现有法律和政策规定,农村土地还不具备完全的交易、入股、抵押功能,这成为有进城条件和进城意愿的农民实现市民化的严重阻碍。基于此,必须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围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宅基地、集体林权、村集体资产等,实现从“共同共有”到“按份共有”的转变,将农民的权益量化,并可交易,只有如此才能将农民从土地的利益链条中解放出来,同时又确保其进入城市后拥有基本的发展资本。其次,对于农村土地所具有的保障功能如何承接?实际上,逐渐完备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正在稀释和消解土地的这一功能,下一步的关键是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对接、全国统筹,从根本上消除农村人口与城镇人口在社会保障上的差别。第三,对农业户口基于身份所享

有的其他社会权益如何应对?比如:农业户籍享有更为宽松的当兵入伍条件和计生政策。对此,一是期待这类政策能够全国一盘棋,不要区分农村和非农村;二是在此条件尚不具备而地方政府的城镇化动力又很强劲的情况下,应允许农民在一定过渡期内享受“双头马”政策,既享有城镇居民应该享有的政治经济权利和公共服务,同时在过渡期内暂时保有基于原有身份享有的权利。

步骤三:如何实现长久发展

随着身份的获得、权益的协调,第三步需要解决的是发展、尤其是长久发展问题。要稳得住、能发展,根本要义是城镇要有强大的产业支撑和发展后劲,为各阶层的人口提供充足的发展机会。当前,很多地方以小城镇作为农民就近就地城镇化的重要载体,比如我省的100个示范小城镇,分为商贸集散型、工矿园区型、旅游景点型、绿色产业型、交通枢纽型、移民安置型六种类型,这就要求根据各自的资源禀赋、产业特点、历史文化、民族习俗等,围绕5个100工程、10大工业支柱产业、10大扶贫产业发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探索各自不同的产业发展动力机制,实现产与城的互动、人与城的互利。尤其要引导城乡建设模式转型,建设成设施完善、功能齐备、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示范小城镇。比如移民安置型的小城镇,将移民安置小区与工业园区相结合;比如工业园区型的小城镇,建设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区;再比如交通枢纽型小城镇,围绕交通优势作好产业设计和物流规划。

步骤四:如何融入全新环境

在上述问题解决之后,还有一个心理认同问题。很多人虽然在城市劳动、生活,但心理上很难认同、融入城市。这既与城市的包容性有关,又与新市民的自我转型程度有关。这个问题需要相当的时间来化解,但城市仍然应该在这个过程中有所作为。一是要注重城市文化建设,尤其要注重城市精神的铸造,以此彰显城市的开放、包容、竞争、合作品质,引导老市民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欢迎新市民的加入,引导新市民以开放的心态和革新的精神实现自我转型和重塑。二是加强社区建设,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要求,以社区为重点,探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模式,强化基层社区对新老居民的沟通力、协调力、服务力和引领力,增强新老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总之,农村人口只有在经历了空间的转移、身份的转变、利益的协调、发展的支撑、心理的转型之后,才能真正地实现市民化,成为城里人。而这样的城镇化,才是有质量的城镇化,可持续的城镇化。

当前城市存在空心化危险,服务业就餐饮,大众创业何其难,实体经济不景

气,难以吸附大量的劳动力,唯一就业渠道就是公务员、老师、医生等公职岗位,所以大量的优质人口流入北上广,考验着城市的凝聚力,所以中央时隔多少年再开城市工作会议,调整了原先

怎么突然之间又开始收紧不让你买房了?

就在这个周末,新一轮房地产调控大幕开启,上海打响了第一枪。上海的收紧政策包括外地户口买房资格需缴纳社保,年限从2年改为5年,而且不能是单身;二套房首付比例普通住房为50%,非普通住房70%;而且,购房人在申请贷款时还应承诺首付款为自有资金,违反承诺则作为失信行为纳入信用平台。

同一天,深圳也连夜发文,主要政策包括二套首付由三成提高到四成。比上海好的是,首套是“只认贷不认房”,也就是只要没有房贷,就算首套;非深圳户口购房,社保缴满年限由1年提高到3年。

除了北京已有严控政策,上海深圳又新出台最严房价调控措施之外,武汉南京苏州等二线城市也来凑热闹了,包括公积金最高额度由60万下调为50万等。多年没有听说过的房产调控突然之间又回来了。去年还在说救土地市场、救开发商、救商品房市场、救地方财政,要出台“强刺激”政策保护房产这一支柱产业,现在突然之间,国家又开始出台政策,限制你买房了。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2016年开年以来,一线城市房价上涨过快,引发决策层对后续房价断崖式下跌的担忧,这是引发新一轮调控的原因之一,毕竟对北京上海深圳这样的城市房价,已经高得离谱,大大超越居民购买能力。香港被认为是房价泡沫最高的,但它的房价收入比也才15.6倍,纽约和伦敦也不过是10倍、12倍,东京是8倍,但北京、上海、深圳的房价收入比分别是44.4、42.3和33.7倍(中金公司数据)。

但你必须认识到,在中央决策者视野中,肯定不会只有房价这么简单,一线城市房价调控背后必须配合其他更重要的国家战略意图;甚至在地方主政者眼里,房价问题也不会成为最核心的事情。但这一次草哥发现,两会之后,上海市和深圳市的主要负责领导都三番五次出来表态,表示要拥护中央的“因城施策”的要求。上海相关负责人说,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对全国房地产市场“因城施策”的管理要求,按照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特大型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从上海实际出发,加强调控力度。

很显然,中间肯定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要“因城施策”?因为中国房地产矛盾的核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