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原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调研

第一部分人文关怀心理疏导机制的建立与运作

当前,中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心理问题也随之纷繁而至。如何解决这种社会矛盾,如何建立长效机制,本调研组采取与不同层次的职工座谈、调查问卷、查阅资料、咨询专业人士等手段,从如何正确认识、企业管理者必须掌握的内容和方法、企业组织、个人等不同角度,阐述和介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的建立和落实。

一、首先要正确认识和面对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很多人一听心理疏导就视为洪水猛兽,认为是心理疾病。其实,人人都需要心理疏导。我们平时出现的焦虑、失眠、脾气暴躁、孤独、头疼、强迫症、多疑、懦弱等等都是心理不正常的表现。

国有企业改制、“转方式、调结构”等关键时期,均涉及到职工切身利益,有些职工心理压力过大需要疏导和排解。还有因贫富差距大、住房、婚姻等社会困难造成部分人心理失衡造成的偏激思想和行为。还有一些职工因为知识水平跟不上企业发展速度,产生焦虑情绪;领导要求标准高受到批评、周边同事做出了成绩而自己没有业绩,有了紧迫感;焦躁疑惧、迷茫失落、愤青思维、拜金主义……在急剧转型中社会心态的失衡之势,是我们正在面对的挑战。这些大众情绪虽未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但对社会发展与改革进程产生抵触。

心理疏导与思想政治工作有联系,也有区别。政治教育注重普遍性,解决的是大多数人的思想问题;心理疏导注重特殊性、个体性,解决的是具体的心理问题。二者虽有交叉之处,但不能简单地划等号。对出现的心理问题,如果事先没有认真调查,仔细分析,就急着开“方子”,生搬硬套拿政治教育的“药”,来治心理上的“病”,那么,不仅收不到预期的“疗效”,而且可能会加重“病情”。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应更加重视心理疏导。从大的方面说,塑造和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国民心态,是建设和谐社会和企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目标和内容。从小的方面说,心理疏导既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也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在新时期只有把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的解决有机统一起来,关注人们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关注社会公众的认知、信念、情感、态度和行为等,关注和尊重教育对象的实践主体地位及其主观能动性作用,关注“人”的现实生存状态”,突出“以人为本”。因此,人文关怀是心理疏导一种方式,而心理疏导更体现了人文关怀。

二、企业管理者:必须掌握心理疏导的内容、方式、方法,体现人文关怀

对心理疏导常用的知识、方法,领导干部要多学一点,学深一些,力争成为这方面的“专家”、“行家”。

(一)心理疏导的基本内容

通过调研,企业职工心理疏导需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1、减压疏导。心理减压是指通过身心放松,从而保持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针对家庭矛盾、工作紧张、经济条件、个人情感等原因产生的心理压力,深度汇谈倾诉、读书、音乐、帮助他人做好事做善事、积极休息、适宜运动等都是进行心理减压的有效方法。通过电台节目、接听热线电话等,进行互动交流也是减压的方式。

2、择业观就业观疏导。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与整个社会就业形势有关,也与有些大学生不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有关。正确的职业观要求客观地审视自己,在客观现实允许的情况下,做好长远规划。

3、认知疏导。心态问题的解决,归结到一点,就是重构人们的认知。不科学、非理性、缺乏合理价值观指导的思维或认知方式,可以说是导致种种不良心态出现的直接原因。心理失衡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表现。一种是不分是非的逆反和抵触,不问对象的疯狂报复,不遗余力地谩骂攻击,这是心理外向投射的表现,是一部分青年求得心理平衡的畸形手段。另一种表现为情绪消沉,悲观厌世,自怨自艾,自我封闭,从否定自己的价值进而否定人生的意义。还有些青年为求得内心的宁静,在一切问题上无原则地顺应,终于养成了逆来顺受、无求无争的庸人性格。心理失衡是精神遭受压抑的结果,成为一种精神负担,由此形成的潜意识必然要影响到人的思想行为。压抑感、忧虑感、孤独感、自卑感等发展过度都可造成心理创伤和生理上的病变,有可能导致变态的人格。

4、情感疏导。培养人们正确的爱憎感情、强烈的自尊心与正确的荣誉感、追求真理、追求婚姻幸福和美好前景的情感、成熟的义务

感与责任感等。加强理智驾驭情感的能力锻炼,在受到突然刺激、情绪要发作时能保持镇静。

5、社会环境疏导。当前,由于金融危机影响造成的物价上涨和收入降低的矛盾问题、90后独生子女独特立行的思想个性问题,使青年人成为需要关注的群体。他们面临相同生存压力,有着相同或近似的心理状态,如迷茫困惑、心理失衡、抱怨不满,甚至意志消沉等。

6、突发事件后的心理健康教育。从突发事件产生的后果可以看到,突发事件会对人们的心理造成长期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后的3天到1个月之内,幸存者的心理问题会表现出来,会出现极度悲观、绝望等情绪。通过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突发事件,了解突发事件的性质、预防措施和解决办法,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帮助人们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

(二)心理疏导掌握的方法

1、以通俗的语言把中国传统文化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结合对职工进行引导。

语言是心理疏导的基本工具。以准确、鲜明、生动、灵活、亲切、适当、合理的语言分析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和形成过程、本质和特点,授以战胜心理的方法,激励自我领悟、自我认识和自我矫正,促进自身心理压力的转化,减轻、缓解、消除、改造个性缺陷,提高主动应付心理应激反映的能力。《黄帝内经.素问.师传篇》专门讲到了心理疏导:“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其

中的“告之、语之、导之、开之”等就是语言疏导的方法。

从五个方面引导:

引导职工实事求是、讲究理性的科学思维方式,以理性驾驭情感,矫正情绪化、非理性的思维习惯;引导人们做到宽容大度、求同存异,能包容他人的缺点和冒犯;

引导人们学会转移注意力,能够在陷入“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陷阱时及时转移注意力。通过学会自我对话(写日记等)、放松练习、冥想或禅定练习、沟通谈心、调整生活方式、开发自身潜能等方法和技巧,在遇到突然刺激时及时有效地疏泄负面情绪、缓解压力。

引导职工学会用联系、发展、变化的哲学辩证思维来看待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使思想积极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善于从正反两个方面认识分析解决问题,对个人问题要区分内外因,以内因为主、外因为辅,多从自身找原因,发挥主体能动性来解决问题;

引导职工学会运用基于平等心、利他心的换位思考,矫正自我中心的思维方式,做好沟通,消除误会,积极心态与人交往。

引导职工学习运用中庸的方法论原则,防止思想和行为走极端;学会与他人进行合理的比较,不盲目攀比,要认识到能控制自己的思想和情绪、做好自我激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等等。

2、密切关注职工情绪变化。

运用科学的工具和“望闻问切”的方法,发现职工情绪变化的苗头,未雨绸缪。发现有职工心理失衡,首先要查明失衡的原因,如果是工作中的失误造成的,就应及时纠正;如果是当事者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